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620节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20节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想想,为什么他们世世代代都只能躲在幕后搅扰风雨,而始终上不得台面呢”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罗肃先却是嘿然冷笑了起来

    “从不久之前开始,他们就已经堂堂正正的站在了台面上”

    不久之后,罗肃先拿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走了出来。

    “你做的很好。。”

    却是对着站在门外的罗肆,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

    “我答应你的事情,自然也会践诺的。。”

    “现在有空去多看看瑞娘,陪陪她们娘俩把。。”

    “再过一些日子,你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了。。”

    然而,他心中却在叹息着,“情”这个字,果然是害人不浅。

    谁又能想到,数十年如一日司掌内籍机要事项,而终身不娶的老藩主亲信罗肆,居然会在私下与老藩主的妾侍是青梅竹马之约。

    然后在多年重逢之后,又把持不住的藕断丝连起来,就连孩子都以老藩主的名义,生了下来,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势进行遮掩和灭口。

    若不是背后那些人提供了这个线索和证据,他还没有机会抓个正着,而得以晓以利害兼威之以势的劝诱和胁迫成功。

    然而一想到这里,他更是有些警惕,等掌握了大权之后,自己的身边一定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要知道区区一个女人算什么,居然就能让数十年执掌机要的家生子,不得不反水过来。

    或者说这个叫瑞娘的女人,也是身不由己的牵线木偶,多年前为了需要而来到老藩主身边,然后又为了某种需要,而主动和关键人物罗肆勾搭起来

    走出了老藩主居养的澄心堂门外后。

    “我答应的事情已经做到了。。”

    罗肃先对着一个站在墙角阴影里的人道

    “接下来的事情,轮到你们。。”

    “罗公且放心,我方从来都是对自己人言出必践的。。”

    那人微微一笑道。

    “只要本家的消息一到,那儿自有的是人会响应我们的。。”

    “断不会让那位,从容归来的。。”

    望着那名密使远去的身影,他不由在脸上路出一丝冷笑。

    至少这些人把这个私下的利益代言人他,给主动推倒台面上来,可不完全是出于好意和良善用心的。

    如果不是他那个继任藩主的子侄罗湛基,有些急功近利的想要在三军三镇中,效法淮镇故事进行改制和再编,由此严重触动了家族中,那些世袭把持军中利益的山头们;又将他们从接管三州的利益分配中,给变相调离开来;还私下追查起本家博罗会相关的内情来。

    他大可还是继续不动声色的潜隐下去,作为躲在幕后代理人,利用本家的权势和资源,从组织那里谋取利益和好处而不亦乐乎呢。

    但是眼下之际首当其冲的他,也只能与这些人同谋合力了,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说了。

    他那个东海歌妓出身的生母,虽然和博罗会有所渊源,但不代表他就此能够和博罗会的利益同调一致,只是相互利用而各取其便而已。

    一旦他掌握了藩家的大权之后,其实立场也不会比那位看起来,颇为急功近利的侄子罗湛基偏差上更多的,至少该借助外力,诸如淮镇力量的时候,他也不会刻意的矫情和犹豫的。

    这时候,一名手下走到了他的身边,用眼神微微示意了下,表示内室一切事情都已经处理妥当了。

    而在城中的另一处罗氏家族成员的豪宅当中,那个代表也在向某人汇报这此见面的种种。

    当然,如果有心人仔细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接受这个报告的人,也曾经出现在淮东军临时驻留的安顺堡内。

    走到这一步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了躲在幕后影响和掌控一切的人来说,也是相当无奈的事情。

    会里的那些决策者们,原本还是打算推举罗肃先来出面,对尚且根基不稳的新藩主进行间接的摊牌,以获得某种妥协和交换的余地的。至少暂时接受和默认某种现状也好。

    但是,罗湛基居然想推动与薛氏的和解,并且全力解决北面的问题,这就有些不妙了。一个由罗氏一家独大,乃至一手遮天的安东道,显然并不符合博罗会的利益。

    要知道那些为博罗会创造了无数财富和价值的权益,可都是在两大势力长期对抗拉锯之下,才陆陆续续的被组织拿到手的。

    而除了薛罗两家之外,境内那些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大小诸侯们,显然也更有利于博罗会所擅的长期经营和渗透。

    这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推动了薛氏那边的经营和联动,来全力破坏此事。

    但是罗湛基前去显州迎亲,却能够在东山城里大难不死,已经足够让人意外了;然而这位藩主又表现出了执拗的令一面,居然一力坚持顺势引兵出征;在薛氏和平卢联军面前先败后胜,又坚持追加援兵继续战斗下去;

    当他最终击败了对抗了十数代的宿敌薛氏之后,也就彻底打烂了组织内的全盘策划了。

    毕竟,相比劝诱一个新上任未久,而尚未掌握家族全部核心秘密的藩主,而有所妥协而言;

    挟以击破了罗氏的世代仇敌的功劳和名望,而在士气高涨人心归附情况下,由诸侯联合大军簇拥下,得胜归来的罗氏藩主,已经不是他们可以轻易动摇和影响的了。

    而且这位新藩主积极寻找外援,而坚决拉入新崛起的淮东镇,努力消除组织在罗藩内部影响的态度,也是很让人担忧的。

    不然他们又是何苦在自己内部尚且没能达成一致,是否和别人联手而针对淮东镇的情况下,就匆忙发动了罗藩这里的布置和内线。

    关键还是南方那里,还有同样对淮东镇怨望不已的相应权势背景和势力,以财力和其他资源做出了保证和背书,来进一步推动这件事情。

    只是做完了这桩事之后,博罗会这个名面上使用多年的字号,也就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了。

    不过,一贯以来根基都在海外的组织,也能够以另一种名义,堂堂正正的获得一大片,陆上的立足之地了吧。

    其中的得失孰过,还真是让人不好评判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75章 忧乱3

    (全本小说网,。)

    辽西,镇北邑。

    火长贺维亚有些为难的看着面前的访客,这还是他第一次接到来自家乡的消息,不免有些手足无措的。

    他乃是一名安东出身的淮东军士,来自一个典型的北地藩民家庭。

    按照传统的说法,藩国之干城,一曰世臣、二曰家将部曲、三曰国人和领民;他刚好在最后一个序列当中,至于土族、归化人和藩奴,那个能算在正常人的序列中么。

    相比罗氏和薛氏在安东道南部所占据的,据说最是富庶也最是开化的精华地区,处于东北一隅的大多数诸侯开拓和立家的历史,最短也才不过两三百年而已呢。

    这些地方偏辟且苦寒难耐,土地的产出和收获种类,也相当的有限。因此,在这些地方世系经营下来的藩家,可以说从上到下以穷苦而彪悍著称。

    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比如靠山内的皮毛、药材等特产,以及一些诸如玉石、宝石、沙金等比较稀罕的矿藏,作为日常的重要进项。

    因此,这些北地诸侯从经济命脉上长期变相受制于,以罗氏、薛氏为首的南方那些富饶温暖地区的诸侯们。

    因为,有能力大规模往来的商队,以及相应的议价权,都始终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而藩内所需的铁器,食盐等生活日用物资,也是需要南方海路的转手和输入的。

    北地诸侯虽然有沿海的,但除了近海渔业捕捞的需要之外,却没有相应造船和航行的能力。故而长期下来长期下来也习惯了这种,用藩内的特产贡赋和人役,换取相应资源输入的附庸角色。

    而他老家所在鱼山藩,在北地中小诸侯情况略好一些。因为,藩内主要的居城和人口聚居区,正好位于数条大河汇聚的出海口附近。

    因此,顾名思义,当地最多的特产就是鱼,每年意见外洄游的本能,而送上门去的大鱼,建制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

    因此,这个藩地光靠卖鱼干和其他制品,就在别人眼中的不毛和荒野之中,发展处五城十二镇的格局来。而藩民在鱼汛的季节,至少不缺乏大量新鲜鱼肉的来源。

    但同样的藩民家庭里孩子也生的多,再加上藩内征收的比例也高,同时劳役的颇为频繁。因此,虽然一年里有好几个月吃肉的日子,但是其他时候却还是过的紧巴巴的。

    甚至,还需要去打猎来作为补充,毕竟北地格外漫长的冬天,不可能全靠鱼干来熬过去的。而且做鱼干所需的大量盐,也需要花大代价从藩里换取的。

    因此半饥不饱的印象,一直断断续续的笼罩在他成长的记忆当中,所以稍稍成年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将他差遣出去,给藩上当差听役以免去处分征收的名目。

    然后随着本藩的其他人,又应了大罗氏的号召,而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代表安东道,渡海支援大梁北伐的各路藩军之一。

    当然了,素以这北伐的功败垂成,这些外来助战协军的藩兵们,也大多数处境堪忧而旋起既灭相继败亡当中;唯有他和他的所在三营安东兵,因为早早被划拨给了新军左厢,而侥幸逃过覆灭之厄。

    然后就开始了在淮东军中的生涯,鱼山藩的同乡找到了他,带来家乡的讯息同时,也偷偷的问他,需不需要跟班和扈从;至少有十几个勤劳肯干的同乡子弟,愿意争取这个机会云云。

    事实上,受到困扰的不仅仅是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出身安东道的军士们,被找着各种由头和籍口,旁敲侧击着询问能不能在淮镇里,找一条当兵吃粮的出路。

    而且,就算是淮镇的上层,也不能置身事外。

    几天下来,突然冒出来络绎不绝的拜访者,几乎将淮东军所驻留的营区,变成了闹市一般的喧声连天。

    因而,我也站在望台上,有些无奈的看着那些,耀武扬威一般的骑马或是步战,在几个临时画出的场地内,捉对厮杀成一团的身影。

    对于我这里发生的状况和事态,至少在罗氏那边,表现出了某种乐见其成的态度。

    用匆忙从南边赶回来罗思谨,私底下交心的话说;只要不是公然挖罗氏本家的墙角,哪怕就算是罗氏附庸的势力,也没有太大问题的。毕竟,战后的辽河东西流域,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能够减少一些类似的不安定因素,也是不无好处的。

    毕竟,这些藩家的子弟们从小就舞枪弄棒的,为的就是上阵厮杀的需要。

    在历代薛氏和罗氏两家长期对抗的背景之下,他们需要与山外草原的番部厮杀,与敌对的北朝边军厮杀,防范白山黑水里的野人和桀骜不逊的林中百姓,乃至与邻家的诸侯相争水源、田地和山坡。。

    但是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了,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似乎可以预见到安东中部和南部各家诸侯将来,将进入很长一段时间偃旗息鼓的休整期。

    不但那些征发而来的各地藩兵和夫役,需要大量的遣放地方,以充生产活动。事实上,一些地处偏远的藩家,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归还了。

    就连这些充作军中骨干的这些藩家子弟,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了用武之地,虽然说在新占据的辽西八州上,有很多空出来的地方可以安置他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安于现状和平淡日常的。

    因此,有个地方去让他们继续卖命,还能挣一笔安家费,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再加上这时候,通过与淮东军中安东籍士卒的交流,却将淮东军的待遇和供给标准流传了出去的同时,也产生了这个意外的结果。

    不过对我来说,所谓他们从小操练的武艺什么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淮东军自有一套战法和训练流程。依靠得集体协作和训练的力量,而不是个人的武勇。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位于淮东体系内成长起来,通过集体农庄,大型工场的批量流水线式提供的兵员,可比这些来历复杂的藩家子弟,更可靠合用的多。

    毕竟,我需要得只是能够令行禁止,组成阵列进行排队枪毙的军队。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被托请和委求的多了,我原本只打算象征性的收一点人手,充作场面应付一下就好。

    但是这个时候,来自参军小组里杜士仪的一个建议,却无意提醒了我。

    至少安东当地既不缺少优良大马的来源,自然也不匮乏善于驯养和骑马驰骋的健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