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第3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自是要竭力保全,吃进去的骨头很难让他们吐出来。”
李慕白撇撇嘴,要说用强抢夺也是无不可,却会面临相当大的助力,还会被人诟病造谣,当此北有蒙古人、东有大宋行朝,南面苗部尚未有完全稳定,西部还有些许吐蕃部族反抗,他们绝不能轻易造成动荡,玩味地道:“其中,有不少所谓的夫子。”
“这些人可不好对付,平素张嘴就是大义凛然的,白的给说成黑的,一代代传下去,让人死了也不得安宁。”李易有些头疼,这年头如果不学蒙古人的风格,读书人是最难对付的,只是还不能用太残酷的手段。
贾似道是个人才,至少绝非后世史书那样不堪,还有后世明末毛文龙,那是个让皇太极焦头烂额的人物,一个是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一个人割据皮岛、意图不轨,还不是那些夫子们搞出来的。
一句话,触动他们利益。
“你是蜀帅,看看怎么办?”李慕白开始踢皮球,有些事情必须要李易出面,他可不愿意当露头鸟。
李易翻个白眼,很没有风度地道:“你是成都府路率臣。”
李慕白淡淡一笑,挑眉道:“还是文武分立好办,牵扯土地赋税最难,很难找到皆大欢喜的办法。”
李易点头表示认可,他改良军制顺带把蜀川官职变革,文臣不再兼任制置使、总管等武职,实行军政彻底分开,文臣有更多精力放在内政上,武人也从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官,地位有所上升,这些都是皆大欢喜,为又牵扯到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着实让人头疼。
这些年,不要说那些郡县官员,就是王孝仁、吴天佑、许杰这帮子弟兄,哪个不是积累大量的田地,命根子啊!
“子圭看如何是好?”
李慕白也很为难,这是个危险的陷阱,一步走不好两头不是人,得罪李易还好说,大不了甩手不干了,得罪了那帮读书人,口诛笔伐的很有可能身败名裂,他真的是很犹豫。
李易又岂能不明白,笑道:“成@都府路本就人口密集,因战时流民太多,事事不好办。但是,不好办也得办,我不能把流民招募成军,养一群羔羊。”
大宋朝廷自开国以来,就把招募流民从军当成国策,固然能在灾荒年份起到稳定人心作用,却把军队战斗力搞砸了,太祖立国只有禁军十余万,那真是所向披靡无人当,连强悍的契丹人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到了太宗时代军队有所增长,达到了二三十万,战斗力也是相当可观,至少还能主动进攻契丹人,真宗时代那是互有胜负,却已然败相显露,仁宗之后随着流民大量补充,在陕西缘边和党项人作战的主力,大多都是边地民兵,徽宗朝更不用说了,百万大军被女真人打的溃不成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49章 又来找事的了
(全本小说网,。)
〃李慕白熟读诗书岂能不明白道理,不由地摇头苦笑道:“好在蜀川水利便利,岷水长流岁无荒年,好处是有的,可是坏也就坏在这里。”
李易很赞同李慕白的观点,抛开荒年募兵的说法,就说自从先秦蜀守李冰开辟都江堰,肆虐岷水平原的水旱灾荒没了,蜀川最富饶的农田岁岁丰收,以至于蜀民富足,哪怕是蜀汉不足百万人口,连年战争掠夺,蜀民虽有菜色却还能活下去,不能不说这方水土的确养人。
话就说回来了,富饶就带来了稳定,哪怕贫苦人家不在少数,却很少存在买卖土地的行为,只要是寻常的劳作就能生存,能有多少人愿意出卖土地?
这就带来了个大问题,土地固化。
好在蒙古军肆虐破坏,把这道牢固的篱笆摧毁了部分,却因为李易的保全而继续存在,蜀川稳定下来反倒是大肆吞并土地,要不是李易下手快,恐怕会比之前更加难办。
“算了,总会有办法的,事情要慢慢来,尽可能打破那些大的地主,不能让土地太集中了!”李易定下了调调,要保持社会的公平性,就必须尽可能打破土地高度集中,当然还要尽可能发展工商业,释放没有土地的生产力。
“嗯,你还不如来场大的,直接宣布战后兼并无主土地不合规矩,统统拿来当做公田算了。”李慕白提出的招数狠毒,蒙古军进入成@都府路,至少杀了三四十万人口,再加上流亡丧命的人家,导致大量的土地失去主人,稳定下来后又有人不断兼并,连李易也借用行台占了半数无主土地。
“这倒是个法子,虽说是手段激烈了些,却还是有说法的,最终或卖或租赁给无地的贫苦人家,哪怕是那些掉书袋的也说不出道道。”李易倒是有些意动。
就拿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的土地来说,那些战争中死亡的人口遗留土地田产,哪怕你通过行台合法手段取得,那也是蒙古人统治时期的事情,要是拿出来说事恐怕不妥,李易也算是留个心眼子,到现在还不曾置换回归大宋朝廷后的地契,那些地主手里的都是行四川尚书行台左右司的印鉴,无形中给了他莫大的机会,我就否认你又能怎样?
强行要证明合法性,那就等于承认蒙古人对四川的统治,等同于背叛家国,那可是莫大的罪名。更何况,相当部分的人手段并不那么合法,无非是勾结当地守臣官吏得来,那就更拿不到台面上来了。
“嗯,要关注的还是手段张弛,不能逼迫他们铤而走险,我看还是要拿出部分官田才行。”李慕白自然明白猫腻,主动给李易拾遗补缺。
“那是当然,对付这些蠢物就要先给予,然后雷霆手段。”李易冷冷地笑了,自古以来想要整人,必然会先麻痹对方,也就是说预想取之必先与之。
“好。”李慕白鉴于李易决心动手,还是要为他推平道路,自然是无不可。
刚刚定下来事情,叶知秋就悄然而入,依旧是拿着招牌泥金扇,显得悠然自得的骚气。
“先生来了,请。”李易的态度即随意又尊敬,显得收发自如,起身微微颔首。
李慕白自然是跟着起身,向叶知秋稍稍拱手,又不是正式场合,没有必要郑重的见礼。
叶知秋也很随意地拱手,找了个高背椅坐下,不带李易开口询问就说道:“夔门东有异动。”
李慕白大为吃惊,当先说道:“利州正在筹划进军巩昌,夔门闹起来对我不利。”
要说起来也很可笑,形势变化很快,甚至超过叶知秋的预计,就在他们部署对陇右巩昌地区用兵时,大宋行朝出人意料地陈兵夔门外,说是护送陈隆之入川上任。
就在十余天前,李易收到了来自两府的官塘,得知朝廷任命陈隆之为四川路制置副使,也没有放在心上,按照叶知秋的话来说,朝廷似乎对他有所妥协。
“如今,虽我军气势正盛,但赵家却心有不甘,孟珙置司峡州,招兵买马,图谋不浅。湖北路安抚副使孟璟,率上万兵马集结夔门外,陈隆之的千余人,也在频频叩关,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叶知秋淡淡地说道。
李易深以为然,孟珙回去没有受到处分,被任命为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大使本路屯田大使,兼夔州路制置大使,很明显即在蜀川边地驻扎重兵,又让孟珙的职事介入蜀川,让他无话可说。朝廷任命的四川路制置副使已经到了夔口,大张旗鼓地要入蜀,更让他有些哑然。
夔州路镇守大将李庆,一日三次官塘,探得某些士人土豪勾结交通,欲趁孟珙、陈隆之叩关群涌而起,其中隐隐有成@都府、潼川府路豪门士人的影子。
赵宋朝廷的不自量力,让人哭笑不得,你以万余人就想叩关,我把你放进来一顿臭揍便是。
北方也有消息传来,蒙古人增加了陕西路南部的防御,八都鲁汇集三万余人驻扎扶风,再次对关外形成强大威慑。可笑的是,赵宋朝廷和蒙古人这对冤家,在无意中共同对蜀川形成两面夹攻,形成非常搞笑的局面。
当然,也引起了一些士人的愤慨,李易并没有脱离朝廷,依然是四川五路的节臣,纵然进行部分改良,也是在现行制度上,对旁枝末节的修补,至少在一些人眼中如此。至于对军队的大规模改良,在世人眼中并无不妥,蜀川五大都统制司又不是御前兵马,李易对外依旧宣称,都统制司仍是临时民兵,战后要解散归农,虽是非常牵强,却又有合理的一面。
只要他一天服从朝廷,便有足够的理由,争取相当大的士人阶层支持,当然在能支付足够利益的前提下。
朝廷竟不顾蒙古人的疯狂进攻,有余蒙古人联手趋势,让一些忧国忧民的士人,极为地愤慨,倒让李易意想不到,边地遽然生事,让他松了口气,总算能把终身大事拖一拖了。
“学士,王柏传来官塘,万事俱备,但需学士一声令下,便可出击。”叶知秋依旧是气定神闲,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0章 人心
(全本小说网,。)
〃李易轻轻揉着太阳穴,疲惫地道:“两线作战,稍有不慎将会万劫不复,实在没想到朝廷那么心急,我们不仅要防备陕西方面的八都鲁,还要用兵巩昌汪世显,再加上朝廷虎视眈眈,真的不好玩了!”
两线作战说的都有些轻,分明是面对三个方向的敌人,正面后方和侧翼,艰难程度绝对不小。
叶知秋毫不为意,淡淡地道:“那群所谓的大儒,不过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让他们干点实事,认清天下形势,真的比登天还要难。北方虏人新败,汇集人力都是些农夫,短期内不可能再度南下,实在不行来场短促的出击。”
李易默默点头,认可叶知秋的言论,夔门外的归州地面驻扎万余人,只要选择精锐水陆并进,是有可能把这群人击溃的,为对巩昌发动进攻争取时间。
至于蒙古军方面,就算尚有精锐存在,却因新近惨败人心浮动,新兵都是招募的农夫,短期内形成不了威胁。
“赵家此番会兵蜀口,虏人又意外驻扎扶风,对学士而言是天赐良机。”叶知秋双眼发光,语气稍有些激动地道:“原本蜀川士人就举止不定,赵家与虏人形同联手,他们便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万一蜀川被攻破,他们的命运将是如何?”
李易怔了怔神,似乎想到了某种关键点,损失精神大振,兴奋地道:“先生的意思是。。。。。。”
“先弱后强,先东后西北,先打赵家再拒虏人,占据归州拿下巩昌,蜀川可安。”叶知秋脸色变的狰狞,语气不善地道:“赵家小儿自作孽,就管不得别人了。”
有那么大的仇恨嘛!李易始终不明白,叶知秋对赵宋皇朝,有某种说不明道不白地恨意,他没有问,叶知秋也没说。
有时候,问的太清楚反倒是有了隔阂。
说话间,四川制置使司判官王孝仁陪着呼延信进来。
呼延信作为驻扎利州兵马都统制官,事关对巩昌地区用兵,自然来到成@都府面授机宜,有王柏坐镇当然高枕无忧。
显然他也听到了消息,刚进来就高声道:“太不像话了,老六,这不明摆着欺负人,赵家竟也来添乱。”
李易脸色平静,并没有把夔州方面当成大事,淡淡地道:“大兄且坐下说话,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北、东同时开打,你也能坐得住?”呼延信气鼓鼓地坐下,当他看到两线遭遇压力的官塘,饶是性格沉稳持重,也有些坐不住了,兵家最忌惮便是两线作战,何况他的战区要承受防御北面和进攻西面的战斗,那么点人力根本无法支撑。
“虏人还真的不吝啬人命,刚刚大败又汇集永兴军路数万壮丁。”王孝仁波澜不惊地道。
“有何奇怪,虏人尝竭泽而渔,在他们眼中人命不过是数字,生民仅是工具而已,有价值的是工匠,不考虑生产的话,轻易集中数万大军,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趁虏人兵力尚未集中,短促的袭击倒也是无不可。”
王孝仁是没有紧张表现,却不代表不重视形势,沉声道:“老六,形势不太妙,各地也不稳定,需有对策才行。”
李易点了点头并未说话,把目光转向了叶知秋,这厮的谋略在他之上,自然要先听听意见,当然也有尊重的意思。
李慕白却没有等叶知秋说话,嗓音低沉地道:“局势对我不利,当先在利州沿边设防,威逼八都鲁然后突袭巩州,待退了虏人自然可以让朝廷退缩。”
李易闻言不置可否,李慕白显然不赞成先打归州,等同击败蒙古军夺取巩昌,让朝廷承认现实妥协,这就和叶知秋的意见相左,也算是老成持重的策略,胜在各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