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第1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衍的宗旨是海纳百川,也就是民族大融合,这是人类用几千年时间总结出来的壮大的捷径。
因此,只要李济深配合,为李衍所用,李衍一点都不介意他加入自己这个势力,哪怕他目前只是虚与委蛇假意投效。
听见李衍点他的名,李济深立即起身道:“禀报寨主,京水军五领,开京附近的州县水军也是五领,他们共有十五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一百多艘载重万石的大船,小船三二百只,另外民间主要是豪商手上也有不少船只,那些船只加在一起比水军的船只只多不少。”
李衍微微皱眉,道:“十领水军加到一起怎么是八千人?不应该是一万人么?”
来济州岛的途中,孙静曾跟李衍说过,领是高丽军队的编制,一领大约是一千人。
见李衍不懂,李资深为李衍解释道:“高丽的军队分为京军和州县军两部分,京军相当于宋国的禁军,隶属于京军的军队称之为正军,州县军相当于宋国的的厢军,隶属于州县军的军队称之为望军,正军一领有一千人,而望军一领只有六百人,这次来攻打咱们济州岛的水军隶属于高丽的京军,所以是正军,一领有一千人。”
听了李资深的解释,李衍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李衍算道:“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最多能载五百人,十五艘最多能载七千五百人,载重万石的大船最多能载一百人,一百多艘大约是能载一万多人,小船一艘最多能载五十人,三二百艘最多能载一万五千人,如果不算从民间借船,高丽最多也就能派来三万多人,考虑到还要载粮草辎重攻城器具,高丽最多也就派两万五千人来攻打咱们济州岛……我这么分析可对?”
孙静道:“必不止两万五千人。”
李衍不解:“为何?”
乔道清替孙静答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衍皱眉道:“那会来多少人?”
见孙静和乔道清都没再说话,朱武不答反而问李资深:“这伙水军驻扎在礼成港吧,左右有多少军队?”
李资深道:“不错,这伙水军就驻扎在礼成港,礼成港离开京不远,因此那左右的军队不少,先说开京的京军,共有六卫二军,二军共分三领,鹰扬军一领,龙虎军二领,六卫分为四十二领,左右卫下有保胜十领、精勇三领,神虎卫下有保胜五领、精勇二领,兴威卫下有保胜七领、精勇五领,金吾卫下有精勇六领、役领一领,千牛卫下有常领两领,监门卫下有一领,二军都是侍卫军,六卫为战斗兵,但左右卫、神虎卫、兴威卫为京军的主力,负责守卫开京,或出征,防戌,平时负责守卫开京,每年轮流防戌边境重要地方,战时编为中、前、后、左、右五军投入战斗,所属保胜为步兵,而精勇为马军,金吾卫负责治安,千牛卫为侍从,监门卫负责宫禁城门。”
顿了顿,李资深又道:“另外开京左右还有州县军四十五领,大概两万七千人,再加上水军的八,不,七千人,开京左右应该有八万军队。”
听完李资深的盘数,朱武闭上眼睛想了一会,道:“不会少于四万,甚至有可能达到五万。”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下)(求订阅!)
…
高丽的朝堂之上。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高丽睿宗王俣满脸铁青的问一众臣下:“谁来与孤王说说,耽罗郡什么时候被别人占领了,又是被何人占领了,敌人有多少人、有多少船?”
王俣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中立即一静!
过了好一会,就在王俣要发怒之际,一个四旬多些的中年出列,道:“禀王上,据此次去耽罗郡探查情况的李将军回来报,耽罗郡上已经建立了郡城,且有大量移民,人数应不下十万,与他们交手的大约有三领人马,其中有五百精勇,其余皆是保胜,敌人船只应该不多也不快,因为李将军他们见敌势太大撤退时敌人没敢追击。”
王俣的眉头不禁一皱,不过很快就又展颜,道:“太师对这伙人有何猜测?”
这高丽太师跟李衍是本家,也姓李,名深谦,此人乃是当代仁州李家(又称庆源李氏)的家主,也是王俣的岳父,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王俣,其一更是王俣的顺德王后。
说来,这仁州李家可是高丽一个极为了不得的豪门。
高丽文宗之后的高丽王,不是年幼,就是不德,也就失去了操纵贵族的能力,这时期的一些世家大族利用与王室联姻攫取权力,把持高丽的朝政,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仁州李家。
从高丽文宗时期开始仁州李家就与高丽王室联姻,历经八代六十余年(王俣的儿子仁宗那二十年就不算了,因为在本书中没有二十年),一直以外戚身份总揽朝政,可以说,他们家是王后、王妃的最大供应商,他家的女人也生出了好几任高丽王。
当然,也不是说仁州李家在这几十年之中一直都没有衰败过。
在高丽肃宗继位时期,仁州李家因为参与立储之争失败,那时仁州李家的当代家主李资义被杀,李资义的儿子李绰等也被杀,李子威等五十余人被流配南方,也就是高丽史上著名的李资义之乱。
高丽肃宗即位之后,将先王高丽献宗所娶的仁州李家的元信宫主和汉山侯王昀母子赶到了庆源郡,并且没娶仁州李家女,而是娶了贞州柳氏女。
可高丽肃宗死了以后,王俣继位,又娶了李资谦的女儿为妃,仁州李氏的势力东山再起,等到李资谦的第二女嫁给王保为王妃并生了元子之后,李资谦地位再次大大提升,位列宰相,权倾朝野。
实际上,王俣刚刚问的问题理应是由重房班主(六卫二军各设上将军和大将军各一人,合计十六人,联合议事机构为重房,重房会议以鹰扬军上将军为议长,所以被称为班主。)来答,可重房班主没站出来,反而是李资谦站了出来,这就说明重房至少开京左右的水军被李资谦把持了。
试问,这种情况下,王俣怎能不皱眉?
但话又说回来,王俣也就敢皱皱眉,李资谦的权势太大了,大到王俣这个高丽王也不得不虚与委蛇。
李资谦道:“我猜这伙人最有可能是日本人。”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所以,此时正该用‘日本’来称呼日本。)
李资谦的猜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宝文阁学士郑克永更是言之凿凿道:“必是那寇人无疑,耽罗郡在我高丽和他日本之间,不是那些贪得无厌的日本人是谁?”
韩安仁道:“有无可能是宋人?毕竟宋人离耽罗郡也并不远,且宋人水军发达,是我高丽所不及,以船移民占我耽罗郡也并非不可能。”
面对以李资谦为首的豪族势力的步步紧逼,王俣也并非完全不抵抗,这些年王俣从地方上提拔了韩安仁等一批新进官僚。
这批王俣侧近势力与李资谦他们这些豪族势力可以说是处处作对。
见韩安仁跳出来,李资谦淡淡的说道:“宋商王则前几日与我说,宋主受道门感召实行无为之治,怎会来侵略我耽罗郡?韩大人若是不信我之言,可以问金舍人,他能证明此事。”
被李资谦点名,不久前才出使大宋的金富轼,只能出列道:“不错,我等去东京汴梁时,开封府人人皆信道、皆供道家神像,很多地方的寺庙都改为道观,和尚留发当起了道士,道符院还册封宋主为教主道君皇帝。”
听金富轼说起这些趣事,一些有识的高丽大臣忍不住一笑,笑赵佶昏庸荒谬。
李资谦又道:“且宋国去岁干旱,多地颗粒无收,自顾尚且不暇,怎么可能有精力来抢占我高丽的耽罗郡?”
李资谦说得有理有据,韩安仁一时无法反驳。
见韩安仁斗不过李资谦,王俣道:“好了好了,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应对?”
李资谦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然是将其剿灭!”
虽然跟李资谦政见不合,可处处为王俣考虑的韩安仁也出言道:“必需将其剿灭,否则被那日本在耽罗郡站稳脚,就相当于在他日本和我高丽之间架了一块跳板,随时都可以威胁我高丽的全罗道。”
王俣问:“那由谁人领兵去剿灭这伙寇人?又带兵多少?”
李资谦道:“当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一击粉碎,我保举枢密……”
韩安仁抢话道:“臣保举我高丽宿将吴延宠为帅,兵嘛,就按照太师的意思多多益善。”
李资谦看着韩安仁道:“那罪人如何能担此重任,且他年已近六十,如何能再骑马拿刀?”
韩安仁毫不退让道:“那一战非他之过,他只不过是救援心切,才被敌将钻了空子……太师,此乃国战,关乎我高丽的国体和利益,你扪心自问,且不说老将军曾辅佐尹元帅画定地界筑九城,只说除了老将军以外,我高丽还有谁曾统领过数万军马,你那胞弟能胜任这一重任么?”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轻武(求订阅!)
…
十几年前的曷懒甸之战,虽然以高丽失败告终,最终导致女真社会的统一,为金朝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说在那场大战之中高丽一直都是失败一方。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那是一场长达六年时间的拉锯战。
高丽最辉煌的阶段是十年前,尹瓘率十七万大军,号二十万,由陆地、水面分五路对曷懒甸发动全面进击。由于是突然袭击,女真人没有准备,其酋长被诱杀,于是更加被动。是役斩女真军六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攻破村庄一百三十余座。第二年,高丽在这一地区强筑咸州、英州、雄州、福州、吉州、公峻镇、通泰镇、崇宁镇、真阳镇九座城,高丽东北界向北推移了一大块。
那时,吴延宠是尹瓘的副元帅。
虽然名为副元帅,但实际情况却是那一战的很多战役都是在吴延宠带领之下打的。
只不过,跟大宋一样,高丽也是重文轻武。
其重文轻武达到了何种程度?
武臣在品级和待遇上远远低于文臣。
虽然田柴科规定军人可以分得军人田,但是实际上很少进行这种土地分配。即使已经分得的土地,有时候又被收回去,作为科田重新分配。军户战时要出征,平时还要服劳役,地位比负担贱役者好不了多少。有的为躲避军役而不得不逃亡,离乡背井,沦为佃户或奴隶。
其实在这之后,高丽尊文轻武更为严重,金富轼的儿子金敦中用蜡烛燎着了一个叫郑仲夫的武臣的胡子,韩赖居然敢打大将军李绍膺的耳光。
后来,激起了武臣的叛乱,当时郑仲夫、李义方和李高等人护送毅宗巡游开城郊外的普贤院,乘机煽动哗变,号召处死所有穿文官袍的人,金敦中和韩赖等许多文臣被杀,武臣们后来还废黜了高丽毅宗,立其弟高丽明宗继位,三年后,金甫当拥护高丽毅宗复辟失败,临死前供说所有文臣都参与了预谋,于是又导致大量幸免于难的文臣被杀。
那段时间绝对是高丽文臣们的噩梦。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不是他们逼武臣逼得那么狠,绝不会落到那般田地。
其实高丽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了,甚至一些原则上当由武臣担任的官职,实际上也为文臣所把持。
比如曷懒甸之战的正元帅职,本就应该由武臣吴延宠担任,结果却弄个文臣尹瓘来压制吴延宠,结果世人皆知尹瓘,少知他吴延宠。
又比如这次攻打耽罗郡的元帅之职,也应该由高丽最有经验的老将吴延宠来担任,结果那帮文臣一顿上蹿下跳了之后竟然又给吴延宠头上按了一个正元帅,也就是翰林学士知制诰郑知常。
这郑知常文科状元及第出身,生性豪放豁达,善诗文、书画,精通易学、佛经,喜爱自然旷达、超尘脱俗的老庄思想。
这样的人作作诗、画画画、写写书法自然是没问题,打仗,这不是在开玩笑嘛。
可这样的任命还真就形成事实了,而且郑知常还像模像样的穿了一套盔甲来就职了。
今年已经近六十岁的吴延宠真为高丽感到悲哀,党争竟然争到了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