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桀宋 >

第470节

桀宋-第470节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儿,说真的,朕累了,朕想将皇位禅让给你。”子偃幽幽地叹了口气道。

    “父皇,你为什么说这种话?”子恒顿时诚惶诚恐,心脏乱跳地道,“帝国只有在父皇你的手里,才能蒸蒸日上,一如既往的强盛,四海宾服,万国来朝。儿臣若是贸然继位,只怕做不到父皇那样,所以请父皇还是切勿多言,儿臣绝无觊觎皇位之心的。”

    “呵呵。”子偃云淡风轻地笑了笑,说道,“你不必如此小心翼翼的。恒儿,你是什么秉性,父皇还不清楚吗?你是太子,若是不觊觎皇位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朕是认真的。恒儿,你已经年过半百了,知命之年,你就不想尝一尝君临天下的滋味儿?”

    “父皇。”

    “你不必害怕什么。其实早在帝国成立伊始,朕就打算将皇位禅让给你的!但是那个时候,百废待兴,情况很乱,朕怕你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故而还在这个皇位上待了十几年,现在不一样了。四海升平,人心归附,有朕在,无人敢反,正好可以为了震住宵小,日后你才能更好地统治帝国,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啊。”

    子偃知道自己长寿,但是他并不想熬死太子恒。子恒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帝国的储君,帝国未来的主人,但是子偃一日不死,一日当皇帝,子恒终究还是一个太子。

    与现代的人相比,通常古代的人平均寿命都不长。有可能是古代的医疗水平不发达,一点小病就有可能让人丧命,还有可能是古代的战争比较多,战争的频发可能会要人性命,还有可能古代的生活物资缺乏,有很多的人因为食物的缺乏而死。

    总而言之,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只是普通的百姓寿命不长,就是锦衣玉食的皇帝的平均寿命都不是很长。但是凡事都会有例外,在历史上还是有少数的皇帝寿命尤其的长。

    在古代,普通人的寿命长一些还没有什么,通常来说也是一种好事,但是在皇帝身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皇帝的寿命长,那么在位执掌大权的时间就长,然而一般来说为了后世江山的安稳,通常早早就册立了太子,这样一来,皇帝活的越久,太子的即位时间就越晚。

    而古代人的寿命不长,就容易出现皇帝还在位但是太子离世的奇葩事件,甚至有的太子受不了继续等待而选择暗示自己的父亲,还有的太子在即位的时候就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秦庄襄王的父亲,安国君嬴柱(秦孝文王)兢兢业业的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继承王位后没几天就一命呜呼,可以说是太子届的楷模,总算君临天下,结果乐极生悲就死了,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被熬死的太子呢?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汉武帝在位54年,刘据作为嫡长子当了20多年太子,可谓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在老皇帝年岁日涨,性格多疑且太子性格和皇帝性格背道相驰的情况下。

    “巫蛊案”成为了压死太子刘据的最后最后一根稻草,不仅自己身死异乡,还差点导致这一只人脉的绝嗣,好在后来的汉宣帝留了下来,继承皇位,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吧。

    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明太祖马上得天下,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随着他年岁日涨,身体每况愈下的太子朱标熬不住了,最终死在了太子前面。

    而太子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也是很大的,他因思念儿子选择皇太孙继承皇位,而不是从其他儿子中选择,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朱标还是很受宠,建文帝应该也是有继承皇位的能力的。

    可是,太子的死也让朱元璋性格大变,为了皇位的稳固他打杀功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篡权夺位的不是大臣,而是他的儿子们,最后建文帝登基做了四年皇帝,被明成祖篡位,这也是由于太子被熬死导致的悲剧。

    康熙帝的太子胤礽,皇太子胤礽可谓是生来命好,作为清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可是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他又是不幸的,太子的位子有无数的人盯着,而且皇帝还要防范着太子篡权,而他最不幸的是,康熙帝做了60年皇帝,他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太子!

    随着其他年轻力壮的皇子的长大,对他的威胁越来越大,尤其是他们还真的是虎视眈眈,争权夺利,胤礽后期心理上应该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导致了最终被废。

    这些太子不能说他们被废就真的是荒淫无道,不适合继承皇位,可以说他们可能不能做开明君主。

    但是做一个守成君主还是可以的,但是无奈老皇帝太能活了,他们要么活活被熬死,要么后期心理上压力太大出现问题被废,所以说封建时代的皇位继承真的是不合理。

    桀宋

 第0730章 化胡为夏

    子偃想要将皇位禅让给子恒,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子恒的身体不是很好,已经52岁的他,在这个医疗水平不怎么发达的时代,算是高龄,可以说是半截身子都入土的年纪了。子偃很害怕自己将子恒熬死了,子恒连却是连君临天下的滋味儿都没有尝试过呢,这不是很可悲吗?

    逊位于子恒,并不是说子偃没有什么权力yug,而是子偃比较看好子恒,自己想要做一个甩手掌柜而已。

    而且,子偃将皇位禅让给子恒,其实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怎么说呢?

    现在的宋帝国幅员辽阔,其疆域不知几万里,人口众多,文化迥异,想要统治这样的一个偌大的帝国,没有足够的威望,根本镇不住场子。

    似子偃,他能依靠自身的威望,震慑住帝国的军队,震慑住自己的臣民,使之不敢叛乱,能维持自己对于帝国的掌控力。

    可是后继之君呢?后继之君肯定没有子偃那样的威望,所以不一定能维持住帝国在地方的统治。

    而子偃仅仅是禅位,他还活着,其他人就会忌惮,不敢谋逆,而过了几年,子恒自己的威望就会建立起来,到时候子偃就可以安然地将帝国托付到子恒的手中,死而无憾了。

    大宋帝国,凝聚了子偃毕生的心血,绝不能似秦王朝一般二世而亡!咳咳,子偃是想万世一系来着。

    子偃又道:“恒儿,朕问你,你登基之后,将会如何治理帝国?”

    “不知是从哪一方面来说?”子恒有些跃跃欲试。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教育和生产力{科学技术}这七大领域来说,这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体现,不可马虎,也必须均衡发展。你作为帝国的主人,首在均衡各方,帝王之术,便是这般。先说政治吧。”

    子恒知道子偃又要指点自己,不过还是壮着胆子道:“父皇,政治方面,依我看,帝国现在的政治并无不妥。帝国的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以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为首,直接对皇帝负责,至于少府、卫尉、奉常、治粟内史等九卿,亦是各司其职,完全能将帝国内部的政务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很少出现纰漏。”

    “在地方,帝国已经废止了都护府,全面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先说郡县制,帝国现在有四十一个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

    “郡一级设郡守、郡尉和郡丞,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一人。帝国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

    “是故,儿臣认为,帝国现有的政体并无不妥。所以儿臣登基以后,将会延续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不会更改。”

    子偃微微颔首道:“你果然对帝国的政体很熟悉。不错,这的确是适用于帝国当前国情的政体。”

    其实子偃还想告诉子恒一些别的政体的,诸如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等,但是子偃还是觉得,这些政体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宋帝国,即使这些政体的办事效率比较快,乃至于六部尚书制、军机处这种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政体,子偃都不想用在现在的宋帝国身上。

    没办法,朝令夕改的话,国家很容易发生混乱的。

    “那分封制呢?”

    “这……”

    一说到分封制,子恒便开始迟疑了。

    “你但说无妨。朕是不会责怪你的。”

    “是。父皇,儿臣认为,分封制不可长久,然分封制的存在必有其缘由。”

    子恒回答道:“帝国在统一之后,又持续对外作战,开疆拓土,辟地几万里,其地多戎狄、土著,桀骜不驯,不服王化,一时之间帝国亦没有余力设置郡县管理,久则恐生乱。只有分封制,分封诸侯,各自立国,使之笼络人心,施行教化,几代人百余年之后,相信我华夏之礼,帝国之政,巫教之义,必能深入人心。”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帝国可以在各个占领区实行分封制的时候。儿臣登基之后,会维持现状,不会削弱诸侯国,还有可能会再行分封,将自己的兄弟、子嗣分封出去立国,以此维系帝国在世界各地的统治,至少能保持形式上的统治。”

    “善。”子偃笑着道,“你的想法与朕是不谋而合的,继续说。”

    “是。父皇,分封制适用于帝国当前的国情,但是其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在几代人之后,无论是功臣还是咱们的血亲,其后裔将渐行渐远,逐渐生出异心,帝国一旦弱势,则诸侯必定如春秋时代的诸侯一般,伺机争霸,互相攻伐。”

    “不错。”子偃点了点头道,“这是必然的。凡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只有削藩,才能保证帝国的长治久安了。”

    “那么军事方面呢?”

    “军事方面,为了保证帝国的武力鼎盛,儿臣会将帝国的常备军保持在一百万左右,保持现状。”

    “你这是要裁军吗?”

    “有一部分不必要的兵力,确实要裁撤掉。”

    子偃微微颔首,其实裁军的事情他早就想干了,只不过帝国正处于上升期,对外战争不断。宋帝国的常备军一直都保持在一百五十万左右,这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帝国的财政能负担得起,但是这样会拖累帝国的财政的。

    “那你还会对外用兵吗?”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子恒想了想,随后回答道:“会。儿臣会继承父皇的未完成的伟业,继续西征。”

    “很好。”子偃很是赞赏地看了子恒一眼,说道,“朕曾经说过,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宋土!这句话,必须要成为现实!”

    “儿臣谨记于心。”

    “那文化方面呢?”

    “文化方面,儿臣将继续推行父皇所倡导的‘百家争鸣’。凡帝国治下,无论诸侯国还是郡县,无论宋人还是异族人,都行同文,车同轨,着华衣,说华语,使用华夏之礼节!为此,儿臣将大兴官学,同时命各地的异族人派子弟过来入读官学,同时,修建直道,四通八达于帝国,争取最大限度地化胡为夏!”

    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对于子恒的这个答案,子偃十分的满意。

    至于接下来的几个领域的发展,子恒已经不必赘言了,基本上都是按照子偃的模子走的。

    子恒若是全盘复制子偃时代的国策,子偃都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只是,子恒还想做一些改变,这一点让子偃十分赞许。

    子偃相信,若是子恒继位的话,宋帝国将在他的带领之下,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

    桀宋

    桀宋

 第0731章 二世皇帝

    公元前283年,正值子偃七十岁,古稀之年的寿辰之际,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恒,自己做太上皇,退居幕后。/全本小说网/https://。/

    为此,子偃将群臣、诸皇子,还有被分封出去的十八个诸侯召集到沙丘宫,寿宴与禅让典礼一并进行。

    子偃的寿宴和此番禅让典礼,规模极大,为了表示郑重,和宣扬自己的威慑力,以震慑宵小,这一回参与寿宴和禅让典礼的达官贵人,多达万人。

    除了群臣、诸侯和诸皇子皇孙之外,各地的官吏代表{多是郡守或者县令},在野的名士,帝国内部各个部落的首领等,形形色色的人都齐聚一堂。

    由于规模太大,寿宴和禅让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