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第3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芈原,汝意下如何?”
对于屈原,楚王熊槐虽不似当初那么推心置腹,宠信屈原,但是对于屈原的能力和眼光,熊槐还是极有信心的。
屈原站出来说道:“王上,臣以为可以同宋、韩、魏三国议和,止戈罢战。韩王、魏王那里还好说,能以宋国强势,威胁列国为由,引起二王唇亡齿寒之感,如此可使韩魏两国退兵。但是宋国,可能无罢战之意!”
“此话怎讲?”
“楚宋两国比邻,宋强则楚弱,楚强则宋弱!当年宋国的心腹大患为齐国,而今齐国已经破落,沦为了区区的数千乘之国,但我楚国的底蕴还在,宋王何不想弱之?”
闻言,楚王熊槐不由得瞪大眼睛道:“芈原,汝是说宋军还是会继续攻略我楚地?”
“然也。”屈原作揖道,“王上,臣只怕宋军此番不为弱楚,而为破楚也!而今宋军主力距离我郢都不过五百里,急行军的话三五日可至郢都城下!而我楚国沿途城池之防务,形同虚设!如何阻挡?”
屈原的此言一出,不仅楚王熊槐再一次瘫软在王位上,就连附近的大臣都勃然变色。
“若是宋人真的执意破我郢都,破我楚国,如之奈何?”
屈原沉声道:“王上,今宋国势大,侵略成性,诸如韩、魏、齐、燕等国都惧之,为宋之爪牙,为虎作伥。这普天之下,能勉强与宋国一战者,唯楚、秦和赵国!除了再度征兵,保卫郢都之外,臣请王上向咸阳和赵国派出使者,晓之以理,以宋,说服秦王与赵王出兵迫宋。”
“秦宋两国并不接壤,秦军何以迫宋?”楚王熊槐迟疑地道。
“王上可以承认秦国据有商於、黔中之地的事实,交割国书,令楚秦结盟。同时,让秦王出兵,借道韩国或者魏国,借口军事演习,伺机窥宋即可!”
“善!”
“那么赵国呢?”
“赵国一直在韬光养晦,自赵王雍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愈渐强盛,兵戈犀利,吞林胡、楼烦之地,辟地千里,置云中、雁门、代三郡。今赵国将灭中山,完全可以腾出手来胁迫宋之边境!使宋国不敢全力攻我楚国!”
“善!”
楚王熊槐这才起身道:“诸卿,此为国难也!想我大楚,立国七百余年,除了当年的孙武、伍子胥破楚之外,还从未遭逢如此国难!吾等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方有我今时今日之楚国!寡人为楚国之君,尔等为楚国之臣民,俱有保家卫国之责!”
“传寡人诏命,自寡人以下,举国之男丁,十三以上,五十以下之男丁俱要枕戈待旦,聚于郢都整训!昭昭大楚!共赴国难!”
“昭昭大楚!共赴国难!”
这一回楚王熊槐是认真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再不奋起反抗,楚国便是真的一败涂地,最后郢都破而楚国覆灭!
……
公元前308年初夏,楚军败于垂沙,被迫向宋、韩、魏三国乞和,承认三国联军所攻占的邓、叶、垂丘、垂沙等数十座城邑,并交割易地国书。
韩王与魏王欣然允之,宋王却无法接受,继续调兵遣将,欲挟大胜之势破楚。
不料,韩魏两国突然撤兵,悍然撕毁盟约,据邓、垂丘等城池而守之,切断了宋军归国的道路,新郑和大梁方面还在调兵遣将,对匡章所率领的八万多的宋军进行合围。
宋军由此困守于垂沙,前面是广袤的楚地,背后是将近二十万的韩魏联军,宋军进退不得。
另一方面,楚王熊槐又派人出使咸阳、邯郸,促使两国出兵。
秦王荡以樗里疾为将,统兵十万借道韩国,打着军事演习的旗号窥视宋地。赵国方面,赵王雍亦是派出十万兵马游离在武安至石头长城一线,隐隐有南下之举。
面对秦、赵、韩、魏四国的动作,宋国猝不及防。
“气煞寡人也,真是气煞寡人也!”宋王偃在大朝会上暴跳如雷。
原本耍流氓是大国的权力,没成想韩魏两国竟然还摆了他们宋国一道,撕毁盟约,合围垂沙一线的八万宋军。而且秦、赵两国都出兵窥视宋地,迫使宋国不得大举进攻楚地。
形势对于宋国真是越来越危急了。
宋国固然是一家独大,疆域幅员辽阔,带甲百万,但是以一国之力,可架不住秦、赵、楚、韩、魏五国的联合进攻,而且宋国失势之下,难保北面的齐国和燕国不会出兵南下,下来分一杯羹!
天下皆抗宋!桀宋
第0603章 奇袭郢都
王上息怒!”群臣山呼道。(全本小说网,https://。)
宋王偃虽然极为生气,火冒三丈,但是还没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故而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坐回王位上,扫视了陛台下的大臣们一眼,沉声道:“诸卿,今秦、赵、韩、魏四国之兵来势汹汹,虽暂无进攻之举,然窥视之意昭然若揭!夫牵一发而动全身,吾宋国当如何应对?”
子干一向都不是主战派,这一回见到宋国吃瘪,宋王偃又是如此的生气,不由得站出来道:“王上,臣以为应当与楚国议和!此番危机,全因攻楚之战而起,王上没有答应楚人乞和的事情,执意破楚,这才招致今时今日之乱。”
“子干,汝是在说寡人的不对吗?”宋王偃颇为不满地道。
攻楚之战若是错误的,就是在打宋王偃的脸!还是啪啪响的那一种!
原本宋王偃的如意算盘打得挺好的,但是事情的发展实在出人意料。天下列国现在都以宋国为最大之威胁,能事宋便事宋,不能事宋便抗宋!
似韩魏两国,原本是宋国的马前卒,三国联军破楚军于垂沙,前一刻还好好的并肩作战呢,下一秒便翻脸不认人,大打出手了!
其实韩国与魏国这么干,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宋国的国势已经如日中天,一家独大,若是再任凭宋军破楚,乘胜扩大战果的话,楚国这个国家能不能存在不好说,但是宋国必将更为强大!现在的宋国已经足以令列国战栗了,如果宋国再灭楚,或者是攻略楚国的大部分疆土,那么天下列国可能以后都无法再抵抗得住宋国的进攻了。
楚国让大家很讨厌,但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唇亡齿寒的道理诸王还是明白的。
“臣不敢!”子干作揖道,“王上,切不可意气用事。我宋国固然强大,但以宋国这一国之力,可敌秦、楚、赵、韩、魏五国之力否?不可!列国之所忌惮者,无非是我宋国破楚,据其地,有其民,拥其利。”
“既然如此,臣请王上派人出使郢都,同意宋楚两国议和之事。同时再派遣使者到新郑、大梁,质询韩王魏王何以合围我宋军于垂沙!如此,秦、赵之军,将不战自退也!”
闻言,宋王偃黑着脸道:“子干,你说的这些寡人都知道。但之前的攻楚之战不是白费了吗?寡人岂能白白便宜了韩魏两国,为他人做嫁衣?”
说到底,宋王偃还是极度不甘心的。
这时,已经知道宋王偃的心思的邹衍出列道:“王上,你若不愿善罢甘休,并非不可。”
“噢,汝有何妙策?”
“秦、赵、韩、魏之军未必真的敢进犯我宋地!先说秦国,秦国鞭长莫及,陈兵十万于井陉同韩军进行军事演习,恐于道路阻塞,又有秦惠文王时的桑丘之败,故而秦军绝不敢在中原擅自动兵!更何况,秦宋两国并不接壤,击宋,对秦国来说毫无裨益!”
“善。”
“再者是赵国。赵国一向是韬光养晦,不参与中原之战事的!赵国经过赵王雍的胡服骑射,国力大涨,灭林胡、娄烦,辟地千里,而置雁门、代、云中三郡,近些年来又对中山国屡屡动兵。臣想,以赵王雍的精明,在没有完全消灭中山国的残余势力之前,赵国是不敢轻易挑战我们宋国的!”
“善!”
“还有就是韩国与魏国!韩魏两国同病相怜,皆在大国之间摇摆,左右逢源。此番合围我在楚地之宋军,除了有唇亡齿寒之感,惧我宋国之威势外,恐怕还有瓜分邓、叶、垂丘等数十座城邑的心思!韩、魏为利也,绝不敢与我宋国死磕到底!韩魏亦是死磕不起的!”
闻言,宋王偃恍然大悟道:“噢!邹衍,照你这么说,吾宋国可虑者就一个楚国?”
“正是!”
邹衍回答道:“臣听闻楚人正在郢都厉兵秣马,国中但凡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之男丁,不论出身,自楚王熊槐以下之人都需要到军中服役!楚人死国之心,昭然若揭!”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大敌当前,国破家亡在即,楚人会众志成城,一致对外这个不足为奇。既然秦、赵、韩、魏四国不敢轻易用兵,但又陈兵于我宋国之边境,威胁宋地,那么寡人便无法倾国之力攻楚。”
“此一战,必须速战速决!不能给列国任何的反应之机!”
群臣闻言,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苏秦出声道:“不知道王上打算如何行事?”
“寡人欲遣一支数万人的虎贲军,沿着淮水而下,至楚国郢都之漳水,长途奔袭,直破郢都!此举甚为冒险,不知汝等谁敢为将?”
宋王偃此言一出,顿时让在场的将领都噤若寒蝉,三缄其口起来。
宋王偃此举,何止是危险啊,简直是九死一生,异想天开的!
数万大军乘大船南下,至漳水{楚国腹地}长途奔袭,其目的还是攻克楚国的都城郢都,这可能吗?不可能啊!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当年的孙武,能做到“千里破楚、五战入郢”的传奇事迹,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孙子!更何况,宋王偃的这个战略构想,还是沿着水路南下,奇袭郢都的。
要知道,当年的吴军攻楚,乃是水陆并进,五战而全胜,这才得以一举捣破郢都,灭了楚国的。
当时的郢都之军尽出,已经在五战中全军覆没了,而各地的楚国军民都还没反应过来。现在却不一样,楚王熊槐被激起了反抗之心,勒令全国上下之男丁保家卫国,聚于郢都一线,厉兵秣马。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郢都可能都已经聚集了数十万的兵力!虽然说这些“兵”都是乌合之众,都是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战斗力十分不堪,可是蚁多还能咬死象呢!
若是被拖在郢都这个泥沼中,脚都拔不起来,估计只有等死的份儿了。
宋王偃的这个战略构想是中心开花,一举捣破楚国的国都,覆灭楚国。实在是大胆而又新奇的,若不是宋王偃的言行举止并无异状,朝堂上的大臣们还以为他们的王已经疯了,丧心病狂!
更新最快{的新八一中文网{m。o}m
第0604章 无勇者乎
“不可!万万不可啊大王!”子干赶紧跳出来劝阻道,“奇袭郢都,无异于往火坑里跳!送死之举!王上岂能拿我大宋士卒的性命开玩笑?”
“寡人是认真的!”
宋王偃瞪着眼睛道:“破楚之事,势在必行!若是郢都不破,我宋军不战自退的话,那么之前吾等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前功尽弃!我们大宋的儿郎们的血,不能白流!奇袭郢都,甚是冒险,但并非不无可能!”
闻言,子干哭丧着脸道:“王上!三思啊!欲破郢都,谈何容易?当年的孙子千里破楚,五战五胜,方可入郢,而今王上异想天开,欲毕其功于一役,一战破郢都!便是孙武在世都无可能呀!”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全本小说网,https://。)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
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它终于导致了吴楚两国决定战争胜负的“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
这时,西方的强楚,就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