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桀宋 >

第387节

桀宋-第387节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可能都弃自己而去的。

    “先生,适才寡人看了先生撰写的论文,果真精彩绝伦,妙不可言!寡人看先生对于天文星象一道颇为擅长,欲拜先生为值日星官、典令,同时赐先生宅邸一座,良田千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宋王偃的这席话说的颇有诚意,感人肺腑。

    但恰恰是如此流利的话,鹖冠子却听得不甚明白。

    “鹖冠子,大王问你话呢?还不快快回答?”孟老夫子颇为不悦。

    这时,站在一侧的鹖冠子的弟子,庞煖忙不迭地道:“夫子请息怒。家师耳聋,但精通唇语,适才王上说话的语速快了一些,故而家师没能解读出来。”

    还是一个聋子?

    宋王偃不由得瞠目结舌!

    真是作孽啊!如此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不仅结巴,还耳聋!真是天妒英才!

    不过,常言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鹖冠子结巴又耳聋,但是才高八斗,聪慧过人,不失为一大才。

    鹖冠子似乎知道自己结巴的毛病,亦是有些自卑的。鹖冠子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直接写了几行字,为了表示自己并非是不尊重宋王偃,他特地将这一本笔记双手奉上。

    宋王偃看了一眼,只见笔记本上赫然写着:王上,鄙人之才能不仅限于此。夫天文、星象、算术、制图、兵法、权术等,不过小道耳,鄙人尤擅施政,有治国安邦之策,内有城府。可屈才耶?

    好一个傲气的鹖冠子!

    宋王偃见到鹖冠子如此不客气,傲气外露,心中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悦,反而对这个人倍感兴趣,一脸的赞许。

 第0592章 耳聋

    “先生大才,予值日星官、典令之位确实屈才了,这是寡人的疏忽,请先生勿怪。(全本小说网,https://。)”宋王偃显得十分的礼遇。

    宋王偃能在二十年之内,将一个原本弱小的宋国,崛起为今日之一家独大,傲视群雄的霸主宋国,靠的可不仅仅是自身的勇武和谋略,更重要的,是因为宋王偃独到的眼光,知人善任。

    什么样的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宋王偃心中有数。

    似楚汉争霸之时,楚霸王不可一世,锐不可当,楚国一统天下之势端倪尽显,但是汉王刘邦何以扳倒楚霸王,建立大一统的汉王朝的呢?

    这便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论勇武,一百个刘邦都干不过项籍。

    论出身,刘邦一个破落户,在沛县当了一个泗水亭亭长。而项籍则是贵族出身,项氏一族的嫡系子弟,家世显赫。

    论能力,项籍除了垓下之战,几乎是百战百胜,打的还大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项籍败一次就一败涂地,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刘邦则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逆袭为王,开创了四百多年的汉王朝!

    刘邦唯一能完胜项羽的能力,便是知人善任。

    连刘邦自己都承认,他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他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刘邦能用之,此他所以取天下者也。

    宋王偃执礼甚恭,态度诚恳。

    战国时代的大忽悠挺多的,不过能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忽悠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本事。

    鹖冠子回礼道:“不……不敢。”

    宋王偃暗自思衬了一下,又道:“鹖冠子,寡人知汝有大才,欲拜汝为谏议大夫,岁禄一千三百石,授宅邸一座,良田千顷,赐千金,不知汝意下如何?”

    “臣……臣谢主隆……隆恩!”

    鹖冠子表现得颇为淡定,可是从他的眼神中,宋王偃分明看出了其中的不平静。

    看来,这又是一位怀才不遇之人!

    绕是如此,听鹖冠子说话还真是费劲得很,估计老半天都不好详谈。好在鹖冠子虽然耳聋失聪,又有眼疾,还有口吃,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倒不失为一贤臣。

    其实,宋王偃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碰上的这个鹖冠子,是一位在历史上可以比肩鬼谷子的人物。之所以声名不显,是因为鹖冠子隐居楚国所致。

    杜甫有一首诗,名唤《耳聋》,其中写的就是鹖冠子。

    诗曰: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这其中便已经表明鹖冠子的眼花、耳聋,至于口齿不清,这确实是无伤大雅的。因为鹖冠子懂得唇语,光是这会唇语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本领。

    说到战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鬼谷子王诩。

    鬼谷先生兼为兵家兵圣和纵横家始祖,谋略水平高深莫测,教出的弟子苏秦、张仪更是纵横列国之间,名盖天下。但是,大约在鬼谷子同时期,还有一位不亚于鬼谷先生的牛逼人物,就是鹖冠子。

    宋王偃之后命人收集了关于鹖冠子的一些资料,这才得知其来历,可堪大用。

    鹖冠子为楚人,早年入仕赵国,他是一位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生性低调、不爱做官,曾追随过赵武灵王,帮助武灵王出谋划策,是武灵王身边的红人,因喜欢戴武灵王发明的鹖冠{胡服骑射中的一种帽子},所以被后世称为“鹖冠子”。

    鹖冠子的属于道家,同时又精通兵权谋、纵横家、法家,其同名著作《鹖冠子》,是战国晚期黄老之道的重要著作,其主要思想是“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曾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主张,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沙丘之变后,鹖冠子心灰意冷,回到楚国隐居。

    同鬼谷子一样,鹖冠子的徒弟也很厉害,就是战国名将庞煖,庞煖早年深受武灵王赏识,《鹖冠子》一书中就有武灵王和庞煖的对答,沙丘之变后,庞煖受到排挤,随乃师鹖冠子归隐。

    直到数十年后,赵国衰落,庞煖以八十多岁年龄出山,率领连败之后的赵军,连破燕、秦,杀燕将居辛,率五国联军叩关攻秦,一战而名动天下,演绎了什么叫“庞煖虽老,远胜廉颇”。

    和历史上的这一段经历颇为不同,因为宋王偃的横空出世,天下大势早已改变。

    已经年过四旬的鹖冠子怀才不遇,早年入仕邯郸,本来赵王雍{赵武灵王}对鹖冠子是颇为器重的,高官厚禄以待之,但是鹖冠子淡泊名利,拒不接受,反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政治主张,可惜赵王雍都没有采纳过,只是将鹖冠子留在身边出谋划策。

    时间一长,鹖冠子便生出了退隐江湖的念头,身心俱疲之下,鹖冠子果真回到楚国隐居起来,不问世事。

    直到半年前,商山学院发出的邀请函吸引了鹖冠子。

    原本鹖冠子是不甚在意的,因为他不需要这些名声羁糜自己,更不想在所谓的宋国最高学府扬名立万。

    但是已经入仕宋国的庞煖却又连续给了鹖冠子发出几封书信,甚至亲赴楚国,促膝长谈之下,鹖冠子便知道宋国当前需要自己,只要宋王偃能够重用自己,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自己就能一展抱负。

    宋国,能给予鹖冠子这个舞台!

    为了表示自己对鹖冠子的礼遇,宋王偃甚至还赐坐给鹖冠子,上前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蒲团,请鹖冠子入座!

    “宋王果真如传闻中的一般礼贤下士呀!”

    “这天底下,列国的君主,唯一能在礼遇贤才一道上与宋王并驾齐驱的,估计只有燕王了吧?”

    “燕王可能更加的礼贤下士!不过宋国的霸主之势已成,燕为弱国。霸主宋国之王,能如此纡尊降贵,不惜折身以待贤能,可见宋王其人!”

    在场的人见到这一幕,都不由得艳羡不已。

    {本章完}

 第0593章 精兵简政

    宋王偃道:“诸位,今日寡人至商山学院,欲给汝等出一命题,辩论之,不知可否?”

    “大王但说无妨!”

    “善!今日之命题,请在场的各位畅所欲言。全本小说网,HTTPS://。m;个人、家、国、民族孰轻孰重?”

    宋王偃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其实他一直提出这个问题是别有用心的。

    因为宋王偃知道,这是一个永远都没有答案的问题!即使你再如何诡辩,可能都无法胜之。但今日之辩论,可能载入史册,名动天下,让华夏民族这个概念更加地深入人心。

    “王上,臣以为,国更为重要!国为重,家、族其次,个人置于后!”宋国的廷尉,法家名士剧辛忽而站起身,朝着陛台上的宋王偃垂手道。

    “无国何以有家?无家何以有民族?无民族何以有人?国者,乃始于夏朝禹王定九鼎,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国之概念深入人心!”

    剧辛侃侃而谈地道:“上古时代有部落,古代有国,都是一种人们聚居、融合的形式。唯一不同的是,部落松散,而国严明!国者,为有更强之凝聚力!”

    “以家为例,国家诞生以前,人人处于自然状态,按自然法保护自己的权利{财产和生命安全}。”

    “这导致的结果是,当一些人处于战争状态时{也就是发生冲突并没有公正和权威来裁决的状态},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所以每个人度让自己一部分权利,授予一个组织或个人{一个家族或部落最开始是父亲},这个个人就被赋予了集体权力,并以个人意志进行治理。也就是个体度让权利换取安全。”

    “所以说,国之重要性体现在保护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孰不重乎?”

    众人都表示十分地赞许。

    “好!”

    “彩!~”

    宋王偃微微颔首,随着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国家也像“利维坦”一样,一方面无所不包,一方面不断集权。

    这时的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开始合一,对个人来说,不仅仅是提供安全,还有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满足公民的需求。

    个人认为这仍然属于安全的范畴: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仍然是为公民个体的经济、政治{公共政策输出}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宋王偃记得有句话大意是:战争是消极地让人们知道国家存在的意义。

    剧辛提出以国为重,便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时,坐在一侧的甘茂站起身道:“宋王,吾窃以为,应当是家为重,国、族为次,个人置于其后!”

    “家者,自人的出现便有家。家人即亲眷,血浓于水之人!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最好的朋友背叛你,你的家人都几乎不可能背弃你的!家之意义,在于成长、避难。似吾一般,吾若是有朝一日,在秦国挂印而去,可能不会去隐居山林,而是回到家中耕作!”

    “家与国乎,孰轻孰重?甘茂窃以为,家国天下,无家何以有过,无国何以有家?国者,为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称之为国!然者,恕我不敢苟同,若是连家都无法齐之,又何以济国安邦,济世安民?”

    “好!”

    “彩!~”

    甘茂的这席话一样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甘相此言差矣!”

    这时,在一侧的宋国治粟内史邹衍站了起来。

    “若是人人为小家而置大国于不顾,国又有何存在意义?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如宋王偃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场关于“个人、家、国、民族”之间的辩论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谁都争不过谁。

    婆说婆有理,众口难调。

    在辩论会结束之后,宋王偃便回到沙丘宫,同时伴驾的还有鹖冠子、庞煖师徒二人。

    虽然已经拜鹖冠子为谏议大夫,但是具体的能力如何,还是有待考教的。这一番召见,其实跟面试差不多。

    “鹖冠子,寡人欲使国家更为富强,汝有何见解?”

    “王上,今宋国已经足够富强,若欲更为强大,只有深化改革,大行征辟一道!”

    “愿闻其详。”

    鹖冠子口齿不清,说出去的话磕磕绊绊的,让人听起来颇为费劲儿。鹖冠子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故而极少发言,他一般都将笔记本随身携带,不想说话就写上去,或者是让弟子庞煖代自己发言。

    鹖冠子已经将唇语传授给了庞煖,心有灵犀之下,庞煖还是能翻译鹖冠子的话语的。譬如现在,就是庞煖在翻译鹖冠子的唇语,让宋王偃听上去还好,不甚费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