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桀宋 >

第269节

桀宋-第269节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盐作坊的主官,刘岩闻言,垂手道:“然也。大王,这盐乃是食物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味佐料,加之有味儿,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吃盐,就会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据说严重的还会出现厌食、呕吐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视力,在外界看其他的东西时会出现模糊情形,所以长期不吃盐对身体一定是没有益处的。”

    “我们作坊里制作出来的海盐都极多,但是每每被抢售一空,市场都已经是供不应求了。”

    宋王偃微微颔首。

    盐是一种人尽皆知的调味剂,但是它实际上不仅仅只是调味剂,大家都习惯了在菜品中放入盐,盐放入菜中不仅会让菜对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实际上盐还有很多对人体的有益功效,所以在菜品中放入盐这一步骤必不可少,虽然如此,盐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盐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摄入量,那么它将会成为引发很多种疾病的因素。

    大家都习惯性的把盐当做一种调味品来使用,但是在菜中放盐并不只是因为盐的调味功能,更重要的是盐中还有一种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这种营养元素和其他钙,蛋白质一样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盐中主要含有钠等微量元素,人体中钠元素的补充也主要是从食盐中获取。

    盐帮助人体正常发育,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也少不了盐的参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也是盐的重要功效,盐还可以增进人的食欲。

    盐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有人长时间的不吃盐,那么他体内就会极度缺少钠元素,纳元素的缺失会引起人体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甚至还会经常出现眩晕的情况,上面的这些症状都只是比较轻微的情况。

    如果严重还会出现厌食、呕吐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视力,在外界看其他的东西时会出现模糊情形,所以长期不吃盐对身体一定是没有益处的。

    虽然,盐在人体健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盐的摄入还是需要控制,不能口味太重,放入太多的盐,食用太多盐还会引起很多疾病,盐的摄入量也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盐一旦摄入体内,身体就需要花精力去吸收它的营养物质最后分解排出体内。

    而且盐和水息息相关,如果人体盐摄入过多,身体就会发射出缺水的信号,也就是体内的盐分多了,要求的水分也会变多。但是水分如果太多,没有办法排出,只能滞留在身体中,那么就会引起高血压。

    除了高血压,盐分过多还会引起动脉硬化和出现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都知道食盐过量会不健康,可能会因此才去过激的方法去避免这种不健康,虽然,食用过多的盐确实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因此就不吃盐,只要控制好每天的摄入量,盐在身体中会起到它的有益功效。

 第408章 垦畦浇晒制盐法

    海盐开发很早,最初的生产方法为煎制,古代谓之“煮海为盐”。(全本小说网,https://。)后人推测古代夙沙部落已经懂得海水制卤之法,得浓卤之后再煎煮成盐。

    宋国彭城的制盐作坊用的就是煎盐法!

    煎取海盐要经过收集盐料、淋卤和煎炼几个工序。当然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日晒法,日晒法生产海盐,工艺流程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在彭城的沿海地带,有着数之不尽的卤水井、盐池和烧制制盐陶器的陶窑群。

    每处制盐作坊面积为数千至数万平方米不等,而制盐作坊是由卤水井、卤水沟、各类坑池、大型盐灶、储卤坑和灶棚组成的。

    宋王偃巡视了一番,只见盐灶由工作间、烧火坑、火门、椭圆形大型灶室、长条状灶室、烟道、烟筒以及左右储卤坑组成。

    椭圆形灶室规模较大,面积近二十平方米。有些盔形器底部粘带草拌泥片,分析灶室上搭设有网架,盔形器成排用草拌泥固定在上面,发掘见到盐灶上还遗留有数件固定在一起的盔形器。

    海盐的制取,不论是早期的煎还是后来的晒,一般都是采用盐田制卤,都离不开阳光。

    其实盐不仅有海盐,还有井盐、盐湖。

    远离海岸的中西部地区,分布有一些大大小小盐湖,为古今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古代最著名的盐湖,是制盐生产历史悠久的山西运城盐湖。尧、舜、禹先后都曾在河东地区建立自己的都城,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这些都城都建在盐池左近,盐与早期文明有着不解的因缘。

    夏人和商人都对晋南保持有浓厚兴趣,主要吸引力可能就是盐池的盐。

    河东盐池地区,大河绕于前,群山阻于后,山谷盘错,沮洳泻卤,并不适宜农业文化的发展,可是却偏偏最先成为孕育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区。后来春秋诸侯争霸,晋国在晋文公时成为霸主,恐怕与拥有池盐之利不无关系。

    《左传》记晋大夫言论,说晋地因有盐池,所以“国利君乐”。晋国因盐而强盛,有盐池之利,所以能独霸中原几百年之久。

    春秋战国时,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

    盐,对于国家而言有多么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先秦夏、商、周三代,盐与其他土产一样,大率是在产地征税,或作为土贡上缴国家,听民自由开采运销贩卖,实无专门盐法可言。

    迄至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桓公,兴盐铁之利,国家对食盐的生产、销售和买卖加以管理,开中国盐法之始。

    其法以官制食盐为辅、民制食盐为主,官收官运官销,寓租税于官府专卖盐价之中,以增加国家收入,齐国由是富强,称霸诸侯。

    然春秋战国时期,除齐国对食盐实行专卖之外,其他诸侯国仍只对食盐征税,唯税率逐渐加重。

    史载秦自商鞅变法后,赋盐之利二十倍于古,盐价昂贵,盐商富累巨万,人食贵盐,小民贫困,至秦亡而未改。

    宋王偃可不想让那些可恶的盐商牟取暴利,固然国家通过盐法和征税,能从其中获得一笔十分可观的利益,但若是跟秦国一般,那些钱都是从平头百姓身上剥削下来的血汗钱,宋王偃就老大的不乐意了!

    所以这制盐之法一定要改改,一定要大量生产出来才行!

    “刘岩,现在作坊的制盐方法还是传统的煎盐法吗?”宋王偃垂询道。

    刘岩回答道:“是的。不过除了煎盐法,我们作坊还会用日晒法!用日晒法生产海盐,工艺流程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其实与煎盐法都差不多的。”

    “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用别的方法?”

    闻言,刘岩哑然失笑地道:“确实未曾考虑过。不过大王,这煎盐法和日晒法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已有千百年之久,似乎没有第三种过滤食盐的方法了。”

    “那是你们没有认真地琢磨过。”

    宋王偃摇了摇头,这些家伙就是过于按部就班了。

    不过这也难怪,思想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古人之所以能有如此奇思妙想,归根结底,其实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就像道家所说的顺其自然一样,不过还需改进。

    宋王偃所说的日晒法就是阳光晒制,没有经过用柴火煎煮的阶段。它早期的生产方式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

    说到食盐,宋王偃依稀还记得自己在前世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就写了唐代的垦畦浇晒制盐法。

    唐代时,运城盐池发明了垦畦浇晒制盐法,运用人工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晒制成盐,这就是盐田。

    在古代,初唐的制盐工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对盐的口味也进行了改良。

    隋末唐初,制盐技术变革成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模式,俗称“五步产盐法”。当时,重要的盐产地在山西运城,运城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五步产盐法就是在这里发明的,后来推广到海盐的生产。

    五步产盐法,顾名思义,就是分五个步骤生产食盐:集卤蒸发、过箩除杂、储卤、结晶、铲出。

    第一步,集卤蒸发。把卤水(含盐量高的水)引到到蒸发畦,蒸发数段,“一步一卡”,借太阳和风力自然蒸发。

    第二步,过“箩”除杂。利用产盐过程中结晶出来的盐板作为“箩”,叫做硝板,它可对产盐卤水起到除杂和提纯效果。

    第三步,储卤。将经过四至六次“箩”后的卤水,提送到储卤畦浑存。

    第四步,结晶。结晶池的底是平整的硝板(“箩”)。在提送卤水前,先往池中加入少量淡水,使结晶出来的池盐同硝板的结合较疏松(为铲盐节省人力)。然后将储卤畦中的卤水,灌进结晶池中,就能不断析出氯化钠晶体(食盐)。

    第五步,把盐铲出。

    通过这种五步产盐法生产出来的食盐,颗粒较大,颜色纯白,口感去除了苦涩。“五步产盐法”还被列入了后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由此而看,初唐人吃的盐,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苦涩,难以下咽,而且制盐方法也没有那么落后。

    爆……爆更!

    跪求支持!

 第409章 精盐

    宋王偃将垦畦浇晒制盐法传授给了刘岩,让他吩咐盐工去操作。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作为一个上位者自然是不可能亲力亲为的。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你让一个一窍不通的人去干这种技术活,你干一整天可能都比不上人家干十分钟的!

    刘岩将信将疑地按照宋王偃传授的垦畦浇晒制盐法,命令作坊里的盐工按部就班地去操作。

    过了不到两日,一个盛满了颗粒较大,颜色纯白的食盐的盆子便摆到宋王偃的面前。

    宋王偃抓起了一点食盐放在手指头上尝了一下,笑着道:“好!好!就是这样的味道!”

    刘岩亦是笑容可掬地道:“大王,这垦畦浇晒制盐法真是创世纪的发明呀!足以传颂千古也!”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寡人志在造福于民,功过自有后世评定,寡人可管不着呀!”

    “大王发明了这制盐之法,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这尧舜都犹不及也,只此垦畦浇晒制盐法,大王便足以与神农氏比肩了!”

    咳咳,看来拍马屁是每一个都具备的本领。

    现在的刘岩就是如此。不过刘岩对于宋王偃发明出了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倒是心服口服,除了少许阿谀奉承的意味之外,更多的还是崇拜!

    想想看,食盐乃是每个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佐料。而宋王偃改进了制作食盐的方法,让食盐祛除了苦味,还能大批量地加以生产,进而压低了食盐的价格,让更多的劳苦大众都能吃的上足够的食盐了。

    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功德吗?

    宋王偃被刘岩吹捧得有些脸红,说道:“咳咳,咱们还是来说说这食盐吧。刘岩,你是制盐作坊的主管,你认为这原来的煎盐法和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比较起来如何?”

    “这是极大地改进了!”

    刘岩垂手道:“大王,过去的煎盐法耗时费力,以我们作坊的生产量,一日只能生产出不足六百石,但是用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的话,臣完全可以保证,我们制盐作坊每日产出的食盐可达到一千石。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的!”

    战国时代,一石为后世的十公斤。而正常来说的话,一个人一天要摄入6克的食盐,一顿2克,不过古代人只有一日两餐,可能会少一点。

    一个人一年要摄入的食盐数量应该是1。5斤,即0。15石。原来的彭城的制盐作坊一天生产出来的六百石,可以维持一百万人一天的摄入食盐的量,但是远远不够!

    虽然说宋国不只在彭城的这么一个制盐作坊,海盐、盐湖和井盐都有。但是其他的都太小了,无以为继。

    “一千石!?”旁边的邹衍咋舌道,“那岂不是说,只是你们彭城的制盐作坊,除去其他的成本和人工费,仅仅一天就能给国库增加一百金的税收了吗?”

    宋王偃先前还不知道这一千石的食盐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过听邹衍这么说,一千石食盐等于一百金之后,顿时两眼放光!

    难怪说食盐这一行业是牟取暴利的,看来真的是跟抢劫差不多。这白花花的食盐,压根儿就是黄灿灿的金子!

    哈哈哈哈!寡人发达了!一天一百金,十天一千金,一年下来有四万金!

    加上各地的制盐作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