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桀宋 >

第210节

桀宋-第210节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魏国的老魏王,还没继位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是太子,魏武侯没有立储,所以老魏王与弟弟公子缓为了一个储君之位大打出手,之后以老魏王成功上位,公子缓出走他国落下了帷幕。

    现在天下列国都汲取了以前的教训,很多国君都早早地立储了。

    不过宋王偃这边却迟迟没有动静,他虽然对于长公子子恒青睐有加,但是迟迟没有利子恒为储君,所以大家的心里都在打鼓!

    子恒其实是最适合作为储君的人选,不过他的性格比较柔顺,谦谦君子,看上去很贤明。很可惜,战国乱世,想要有一席之地其实不需要这样贤明的君主,他们宋国需要的是雄主,如宋王偃这般的雄主!

    子恒是长子,又是嫡子,按照自古以来的宗法制,子恒成为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但是子恒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就是不类父。他的行事作风一点都不像自己的父王子偃,这个放在普通人家或许是没什么,但是这在帝王家,是一个很敏感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子恒的地位变得十分的微妙。

    众所周知,宋王偃宠爱的是八子子楚,捧在手心里,百般呵护,悉心教导。

    这将爱子作为储君的君王可不少,齐桓公是一个,赵武灵王是一个,不过这么干的话很容易引起非议!

    所以立储君,不按照宗法制,不立长,不立贤,一切按照君主的喜爱,一意孤行的话,很容易给国家带来动荡的。

    赵武灵王的沙丘之变,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王打得不可开交,最后齐桓公的尸首都腐烂了,发臭了,这才被匆匆收敛了,真是人生惨剧!

    这两个人都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啊!

    不早点立储君,就是不早点定国本。没错,储君就是国本!

    现在难得宋王偃开窍,打算趁着这个时候立储,故而群臣心里都激动不已,这个时候该是站队的时候了!

    呃,这个队好像并不需要站啊!

    按照宗法制,子恒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啊,又有足够的能力,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储君的必须人选啊!

    以黄庸为首的楚国一系的大臣并没有站出来赞成,而是面面相觑了一下,接着黄庸站了出来,向着宋王偃高声道:“大王,老臣以为,立储之事可以暂缓!大王春秋鼎盛,不过而立之年,何以立储这么早?现在诸公子都还年幼,如雏鹰一般尚未成长起来,无甚资历,又看不出诸公子具体的能力,此时立储,确实没什么好的人选。请大王三思!”

    “请大王三思!”楚国一系的大臣纷纷跪下来山呼道。

    宋王偃笑了笑,这些大臣脑子里想的什么,他都一清二楚的。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擅长窝里横的国家,源远流长啊,朝堂上有两大派系,两大派系里又有若干的乡党,不过他们这样做宋王偃反倒是放心了,只要你不结党营私,不影响国家的大事,没有什么恶劣的影响的话宋王偃还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朝堂上一家独大有多么可怕,宋王偃还是心有余悸的。

    看看后世的大明江山,东林党一家独大,朝野上下都是东林党的士人,既控制了舆论导向,又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没有他们的准许,皇帝的政令能不能出京城还两说呢!

    所以宋王偃不怕手下的大臣拉帮结派地斗法,有竞争才有动力,若是宋国的朝堂如韩国的朝堂一般,如一汪死水,整个朝堂成了韩王康一个人的一言堂的话,那多没意思。

    见到楚系的领袖黄庸跳了出来,阻止宋王偃的立储之事,以苏贺、子干等为首的老宋人一系的大臣都大为恼怒,彼此用眼神交汇了一阵,最后还是苏贺站出来说道:“相国此言差矣。储君,乃是国本,国家之根本!立储君就是在定国本,国本若不定,国家何以兴旺发达?”

    “现在公子恒已经十七岁了,知书达礼,文武兼备,弓马娴熟,为人雍容大度,待人接物都很有一套。公子恒又经常帮助大王处理政务,颇有心得,可谓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啊!公子恒是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啊!难道相国大人你认为子恒没有资格当太子吗?”

    听到这话,黄庸眯着眼睛,说道:“公子恒是大王的嫡长子,王后所出,按照宗法制当储君是没错的。但是苏大人你刚刚说的这些,并不能证明公子恒真的有能力做太子!储君之位,事关重大,关乎国本!岂可马虎?”

    同样是楚系的大臣邹衍站了出来,说道:“相国大人说的没错。我宋国之立储,绝不能过于草率了!现在我大宋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后继之君必然要是一个可以继往开来的雄主,似公子恒这样的,只能是一个贤明之君。”

    “贤君固然是好,但是在这个大争之世里,贤君,只能是守成之君,难以进取也!若是后继之君无法秉承大王的志向,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话,国力则势必如霸主魏国一般下滑!难道这是大家想要看见的吗?”

    宋王偃微微颔首,邹衍说的有道理。

    以子恒现在的性格和行为举止,透露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类父,不跟宋王偃一样是一个不世出的雄主。

    贤君若是生于太平盛世,能打造出一个治世,如文景之治一般,但是绝不能开拓进取,在这个战国乱世里争取一席之地!

    对于让不让子恒当太子,此前宋王偃还是有顾虑的。虽然子恒的性格不是太软弱,但是性子温和,雍容大度,能力是足够了,可是心性还不够强大!

    这是一个狼的时代,豺狼虎豹横行天下,后继者若是一个不作为的温驯的绵羊怎么行?

    所以宋王偃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改变子恒的思想和性格,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子恒都已经快成年了,看来这辈子差不多就这个性格了。

    不过宋王偃也还没灰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废掉子恒的储君之位的。现在立储,乃是为了定下国本,万一哪天他宋王偃甍了,有子恒继位,群臣拥戴,宋国便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动乱了!

    子恒进取不足,但是守成有余,有这么一点就足够了。

    至少在没有出现更好的人选之前,宋王偃是不会改立储君的。他的儿子很多,他自己还春秋鼎盛,所以一切都不急,他这是在未雨绸缪而已。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寿命普遍较短,而且战争那么多,意外那么多,说不定哪天就嗝屁了呢?

    想想晋景公的死法,宋王偃真的是不寒而栗!

    怎么死的?掉粪坑死掉的!

    晋景公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千古留名的存在,他的出名可不是他如何如何丰功伟绩,也不是他如何如何昏庸无能,而是他另类独行的死法。

    晋景公身为晋文公的孙子,却没有继承晋文公的雄才大略,一生只能算是资质平庸,没有很优秀,也没有很差劲,唯一的污点可能是在晋、楚两国的战争中由于指挥不当,致使楚庄王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第313章 立贤不立长

    为什么说晋景公的死法另类独行呢?因为他的死法太特殊了,并且“味道”十足,他是失足掉进粪坑里,被活活呛死的。(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可不是胡编乱造的事情,也是史书记载的,根据《左传》的记载:(晋景公)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也就是说:晋景公刚打算就餐,突然肚子疼,于是上厕所,失足坠入粪坑而死。

    张烈为什么这么豁达,总是不顾生命危险而及时行乐呢?就是怕哪一天跟晋景公这个倒霉催的一样嗝屁了!

    宋王偃心有余悸啊,什么奇葩的死法都有,他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君主,不喜欢一直坐镇都城,坐镇深宫,那样子太憋屈了,故而宋王偃想跟历史上的赵武灵王一般,做一个甩手掌柜。

    当然了,放弃王位做一个主父那是万万不行的,历史上的赵武灵王死得那么惨,前车可鉴啊!宋王偃可不想步他的后尘啊!

    听到邹衍如此看扁子恒,苏贺不得不站出来,横眉冷对地道:“邹大人此言差矣!你怎么知道公子恒不是一个雄主呢?雏鹰要经历风雨,人要经历磨难,方可成大器,现在公子恒不过冲龄,如璞玉一般可以细细地雕琢。”

    “公子恒心性沉稳,能察纳雅言,这是难得一见的明君啊!试问诸位大人,你们有谁在公子恒这般年纪的时候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吗?”

    邹衍嗤笑了一声,说道:“苏大人,你都说了公子恒是璞玉了,尚需雕琢,现在大王的诸公子都是璞玉,皆可雕琢。故而大王何须拘泥于公子恒一人,而无视其他的公子呢?”

    “公子恒乃是王后所出,乃是大王的嫡长子!按照宗法制,于情于理公子恒都应该成为储君!”苏贺有些急眼了,上前一步地沉声道。

    邹衍笑道:“苏大人,宗法制未必适用于如今之天下。现在宗法制可以在各个家族里沿袭下去,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宗法制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自古以来,立储君有两种,一种是立长立嫡,一种是立贤不立长。”

    “公子恒固然是嫡长子,合乎宗法制,理应成为我们宋国的太子。但是这个还为时过早了!当今乃是大争之世,若是一味地墨守成规,按照宗法制不问贤明,不问能力去立储的话,不是自取灭亡之道吗?”

    “好的后继之君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坏的后继之君可以使国家山河日下。苏大人,照你的这种说法,难道嫡长子是一个傻瓜,我们都要拥立他为储君吗?”

    “你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哗众取宠!”苏贺暴喝了一声,反唇相讥道,“现在我宋国尊礼仪教化,从善如流,奉行宗法制有何不可?好,既然邹衍大人你说公子恒不宜立为太子,那么你说,大王的诸公子当中,有谁可以立为储君的?是子楚吗?”

    呃,好吧,朝堂上的宋系与楚系的大臣已经如针尖对麦芒一般,针锋相对了。

    看着势成水火的两大派系,宋王偃摇了摇头,朝堂上其他派系的大臣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纯粹在旁边看热闹。

    现在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的公子暂时有两人,一人是子恒,得到以子干、苏贺为首的宋国派系的支持;一人是子楚,得到以黄庸、邹衍为首的楚国派系的支持。

    邹衍恢复了自己的气度,平心静气地道:“我可没这么说过。现在大王的诸公子皆年幼,孰优孰劣犹未可知,还是等过些年,诸公子都成年了再说吧。”

    邹衍的这些话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道理的,不过苏贺绝不能就此屈服了,不然被楚国一系的大臣压一头是小,嫡长子子恒不能成为储君是大!

    子干随之站出来声援苏贺,他垂手道:“大王,立储君应该立早一点!以断绝他人的非分之想!自古以来,王室之中,诸子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的事情比比皆是,齐桓公、赵肃侯,还有现在的魏王,他们都曾经围绕着储君之位争得手足相残,祸起萧墙,导致国家动乱!”

    “不管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还是请大王尽快立下一个储君!公子恒仁明孝友,才干出众,能明辨是非,宜为太子!现在大王可以立公子恒为储君,若是将来公子恒不可登王位,或者是出现了更好的人选,大王自然可以改立太子!”

    “请大王立公子恒为太子!”宋国一系的大臣纷纷跪下来山呼道。

    闻言,宋王偃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的想法与子干说的差不多,大同小异。

    子恒可以为太子,若是将来在诸公子当中出现了更好的人选,可以改立。子恒这个储君算是一个过渡而已,宋王偃担心的是自己的皇图霸业还没完成,自己仓促死掉的话,宋国一旦后继无人,那么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将化为泡影!

    立子恒为储君,宋王偃是深思熟虑过的。

    过了半晌,等到楚国一系的大臣没有跳出来反驳的时候,宋王偃这才淡淡的出声道:“善。寡人之立储君,立贤不立长,立贤不立嫡!子恒且为太子,立东宫,协助寡人处理日常政务。”

    “大王圣明!”群臣山呼道。

    子干等宋国一系的大臣已经退了半步,让子恒先为储君,若是不可,或者诸公子当中出现了更好的人选,宋王偃可以改立之。楚国一系的大臣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宋王偃还年富力强,看着样子能活二三十年的应该没问题。

    子楚现在还年幼,总角之龄,即便子楚很得到宋王偃的宠爱,宋王偃都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子楚为储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