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桀宋 >

第196节

桀宋-第196节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阅览百家之经典了。

    似乎将竹简里面的内容都看完了,子楚有些倦意了,所以不由得松了松筋骨,舒展了一下臂膀。忽而就感觉到身后有人,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君父大人子偃!

    “君父!”子楚一惊,不由得上去抱住了宋君偃的大腿,亲昵地依偎着。

    宋君偃摸着他的脑袋,脸上露出了阳光一般和煦的笑意,说道:“小子楚,你这是看什么书呢?竟然看得如此入迷。连君父走进来你都没有察觉到。”

    子楚将手里的竹简递给宋君偃,说道:“君父,孩儿正在阅读的,是《商君书。君臣》。”

    “噢,这可是法家的经典啊。子楚,你小小年纪看得懂吗?”宋君偃颇为好奇地道。

    闻言,子楚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君父,孩儿还是半懂不懂的。虽然老师曾经讲解过,但是孩儿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娘的,你四五岁能读书识字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想要融会贯通,这不是妖孽了吗?呃,现在子楚的这种样子,也算是神童了吧!?

    宋君偃负手在背后,含笑道:“既然如此,那你能将这篇《商君书。君臣》背诵出来吗?”

    “可以的!”子楚一个劲儿地点头道,“君父,你且听着。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别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听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君人者不可不察也。”

    宋君偃听着子楚的朗朗背诵法家经典之一《商君书。君臣》的读书声,不由得连连点头。

    “子楚,你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这样还不够,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脑袋里装着再多的书籍知识,不会活灵活用亦是无用。寡人倒是想考教你一下!不过你不能借用你老师的理解的意思,寡人想听听你的看法,可以吗?”

    “孩儿知道了。”

    宋君偃颔首道:“那么寡人想要考教你其中的一段。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必其爵……”

    呃,忘词了。

    子楚偷偷地捂嘴笑了笑,出声道:“足荣也。”

    “噢,对。足荣也!”靠,差点被这小子鄙视了。

    宋君偃不由得拿出了手里的竹简看了看,说道:“……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子楚跟个小大人一般,作揖道:“回君父,这段话的意思是:明君治理天下,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行赏。凡是人民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是为了求得爵禄,明君治理国家,战士有斩得敌首、捉得俘虏的功劳,一定让他的爵位足以荣耀,俸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村,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兵才肯殊死战斗,农民才不惰怠。”

    “唔。不错不错。”以子偃的理解,大致上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子偃连连点头。

    看来难不倒这个小子!

    宋君偃又肃容道:“仅仅是知道其意思还是不行的,先人之言,发人深省。子楚你能参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这个……孩儿也不是很理解,请君父赐教。”

    还好,这孩子还没有变态到这种地步。宋君偃的心里松了口气,说道:“子楚,现在我们宋国用的法度和一些制度大致上的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的,二十级军功制的推行,激起了我宋国将士的奋勇杀敌之心,朝野上下,无论贵族子弟,还是出身贫苦的男丁,都可以凭借军功建功立业,我们宋军何以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就是因为这军功制的推行。”

    子楚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宋君偃又道:“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需要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有功的人你要奖赏他,有罪的人你要惩罚他,这样才能使得臣民对你这个君主心悦诚服,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子楚又懵懂地点了点头,宋君偃又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子楚啊,你现在还小,还不懂这些道理。你可能也不需要去弄懂这些,因为你的恒哥哥已经懂了,他懂了,你不必懂,知道吗?”

    “可是,为什么呢?”子楚仰着头,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宋君偃,表示很好奇。

    宋君偃本来想说“没有为什么”的,可是看见子楚这个求知欲过剩的样子,不忍心打击他,于是轻轻的说道:“因为你的恒哥哥将来会做到寡人的这个位置上,而你……你可能不行,你要学的不是法家的这些权术,或许兵家的韬略,纵横家的学问更适合你。”

 第291章 取祸之道

    对于储君之位,子偃已经心有所属,正是嫡长子子恒。(全本小说网,https://。)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本来就是取祸之道,数不胜数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宋君偃的眼前,容不得他不慎重!

    根据春秋战国时代的严格的宗法制,上到天子,下至公卿大夫,世子无一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储之事更是国本,不能不深思熟虑。

    一个国家的太子能继承王位,一个家族的世子能继承家业,各不相同,却从古到今都有着一套比较完善的宗法继承制度。

    立储君的话,首先是考虑立嫡子,其次是嫡子,长子,庶出的公子一般都是没有继承权的。

    当然了,嫡长子是最佳人选,这样的嫡长子即便得不到国君的宠爱,往往那些守旧的大臣们为了维护礼法的尊严,为了国家不生变乱,都会选择与国君抗衡,逼着国君立嫡长子。

    嫡出,就是一个名分!

    所以宋君偃立子恒为储君的话,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什么谁会反对的。毕竟嫡长子的身份摆在哪儿呢!

    可是现在宋君偃宠爱子楚,若是宋君偃立子楚为储君的话,他敢保证,诸如子干、苏贺、黄庸等人肯定会跳出来阻止的,说不定如李敖一般死谏的大臣还不少。

    废长立幼,终究是取祸之道。

    而一国之君的位置是十分诱人的,为什么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呢?

    因为生于帝王家,不可避免地就会争权夺利,兄弟之争,叔侄之争。

    宋国在宋宣公时候,不传位给世子与夷,非要传位给弟弟子和,并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

    子和推辞再三,最后终于即位,就是宋穆公。宋穆公感激哥哥让位于他,临死前召大司马孔父嘉立了遗言:“先前我哥哥舍世子与夷而立我,我铭记于心。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立与夷为君。”

    最后是怎么样的呢,宋宣公的世子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最后逼得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出走郑国。

    宋殇公在位时,以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宋殇公好战,虽在位十年时间,却发生十一次战役,使百姓苦不堪言。

    前710年,华督因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于是杀孔父嘉而夺其妻。宋殇公得知后大怒,华督于是弑杀宋殇公,而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位,是为宋庄公。

    从宋宣公到宋庄公,整整四代宋公的恩恩怨怨。其实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位承袭都大同小异,不过废长立幼,兄终弟及的确是取祸之道,宋君偃是打从心底很反感这种事情。

    所以宋君偃不喜欢子楚通晓这些法家的权术,弄权之道终究不是他一个庶出的公子可以玩的转的。

    宋君偃将手里的竹简卷好,放到了一侧的桌案上,说道:“子楚,你以后还是不要看这种法家的经典著作比较好。儒学,还有兵家之术,《孙子兵法》什么的应该比较适合你。你现在年纪还小,不然寡人也同意让你学习六艺了。”

    这一回子楚识趣地没有问为什么,而是拘谨地站在一边,讨好似的给宋君偃递上了一个苹果。

    宋君偃又考教了子楚一些学术,循循善诱,这个时候贞姬走进来了。

    “君上,你们父子俩说啥呢?这么严肃的吗?”贞姬看着仿佛一对师生的宋君偃和子楚,不由得疑惑地问道。

    宋君偃让贞姬到自己的身旁坐下,说道:“贞儿,寡人在考教子楚的一些学术上的东西呢。子楚早慧,如璞玉一般,将来啊必成大器,不过他现在需要细细的雕琢,正好,孟子带着几个徒弟在我商丘讲学,不如寡人从他的弟子里挑选出一个来作为子楚他们的老师,如何?”

    贞姬笑着道:“儒家出身的人都是名师,臣妾一切都听从君上的。君上说好就好。”

    “子楚啊,你先出去吧,寡人有一些体己话要跟你的母妃说说。”

    “诺。”

    等子楚离去后,宋君偃抓着贞姬的玉手摩挲着,有些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贞姬现在也颇为善解人意,君上不说话,她不便打搅。

    过了半晌,宋君偃终于按耐不住了,他说道:“贞儿,寡人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情?”

    “现在齐军伐我宋国东郡,楚国又出兵攻伐九江郡,连下曲阳、平舆数城,齐楚皆伐我宋国。现在我们宋国国内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就算加上薛、滕、卫等附属国的军队可能也不够用。所以寡人跟群臣商量着,打算与楚国议和。”

    “呃……”贞姬有些困惑地道,“君上是想臣妾领兵抗齐吗?”

    “不是。”宋君偃讪笑着道,“贞儿,去年的伐楚之战,我们宋国攻占了楚国的淮南郡和九江郡,寡人料想,以楚王的胃口不可能仅仅满足于九江郡的几座城池,可是将整个九江郡都割让给楚国,寡人又很不甘心。寡人接受了苏秦的谏言,已经决心与楚国修补关系,只是……”

    “只是什么?”贞姬皱着黛眉道,“君上想与楚国修补关系,这是好事啊。这些年我宋国穷兵黩武,接连不断地侵占邻国的疆土,树敌太多了,是应该好好地拉拢一个可靠的盟友了!”

    “咳咳。”宋君偃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地说道,“贞儿啊,寡人实话告诉你吧。楚王现在是很忌惮我们宋国了,简单地服软和一些利益,根本不能使楚王动心!所以……所以寡人想让子楚入质郢都,交换质子,以取得楚王的信任,平息南方的战事。”

    “什……什么?”贞姬愣住了,好似以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一般。

    宋君偃有些怜惜地将贞姬抱在了怀里,温言细语地说道:“贞儿,是寡人对不起你啊。子楚还这么小,就让他入质郢都,寡人也同样于心不忍,不过……现在只有将子楚作为质子,入质郢都,楚王才可以信赖我们宋国,将伐宋的兵马撤离九江郡啊。”

    贞姬倒是挺坚强的,没有哭泣,只不过神情还有些恍惚,颤巍巍地说道:“君上,为了你,为了大宋国,让子楚入质郢都,这个臣妾没有意见。毕竟子楚是你的孩儿,我们宋国的公子,有义务做出这样的牺牲。不过…君上,臣妾想求你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子楚还年幼,什么都不懂,离了自己的父母,远在郢都臣妾也不放心。所以请君上你答应我,让我陪着子楚一同入质郢都,这样母子俩身在郢都,想必我王兄会更加放心的。”

    宋君偃闻言,脸上的一股悲伤的神色是怎么都掩盖不住。他对不起怀里的这个女人,对不起年幼无知的子楚,愧对这母子俩,子偃真的打从心底鄙视自己。

    寡人不配为人夫,不配为人父!

    不过,这一切宋君偃都无从选择。为了自己的国家社稷,做出这样的牺牲是很值得的,可是为此送出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宋君偃又觉得很不甘心!

    这一去,可能就是生离死别啊!

    等到子楚长大成人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他这个君父。

    “寡人,准了……”宋君偃闭上了眼睛,一脸痛苦地道。

 第292章 民贵君轻

    话说宋君偃在商丘的招贤馆设立辩论会,以孟子为首的儒生都坐镇招贤馆,意欲完善儒家的仁政之道,辩论之下,出宋国之治国方略。(全本小说网,https://。)是以天下轰动,宋、齐、楚、魏等国的士子们争相告走,往来商丘的贤才络绎不绝。

    这当然是宋君偃想要看到的局面了,名人效应啊!

    看到这么多诸子百家的贤才都不请自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