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第1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尤其是在这种罕见的天灾面前,更是毫无抵抗之力。
宋君偃很快就得知了彭城发生特大地震的事情,大惊失色,他赶紧吩咐下去,道:“传寡人诏命,即刻征召国中的医者,动身往彭城医治伤员,自太医院以下举国黔首,凡是会医术的在彭城救治一名伤员赏钱五十!”
“命,获水大营即刻派遣一万兵马火速赶往彭城,抢救遇难者!”
“命,治粟内史府衙抽调所有能用的牛车马车小推车,押运粮秣前往彭城赈灾!”
“命,获水大营即刻派出御手,捎上医者前往彭城救治伤员!”
“命,不惜代价征集救治所需的草药,送往彭城!”
……
宋君偃一口气下了好几道诏命,都是即刻奉行的,可见他对于此事的重视非同一般。
彭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宋国曾经的都城、政治中心,而后又是仅次于陶邑的商业重镇,人流极多。
彭城是宋国前三的大城邑,仅次于商丘和陶邑,其人口多达七万,是一座上等的城邑。现在地震来袭,不知道要死伤多少的人,宋君偃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能是硬着头皮下达诏命了,都是以口头的形式传达下去的。
宋君偃下达口谕之后,还是心急火燎地在御书房里踱步,他还是放心不下。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发生地震呢?这特么一点征兆都没有啊!
而且子偃的心里没底啊,这彭城不知道多少年没发生过地震了,似乎自宋国以来除了一些旱灾或者是水涝还真没有别的天灾,纵观整个宋国,发生地震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毕竟不是沿海或者是川蜀这些内陆地区,还有板块运动,所以地震并不频繁。
上天不保佑啊!
老实说,子偃真的很揪心,除了地震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外,他更担心这次的地震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个时代的人都还是迷信鬼神的,你别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他们都是相信冥冥之中有着上帝和鬼神存在的。
一个国、一个家、一个人是有气运的,而天灾的降临能说明什么?
哦,如果宋国经常发生地震什么的这些自然灾害的话,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宋国的自然灾害很少啊。
更严重的是,宋君偃这些年来穷兵黩武,杀戮过甚,尤其是坑杀四万齐军降卒的事情,更是惹得天怒人怨,连自己这宋国的臣民当中的一部分人都有了非议。
现在上天突然降下地震,岂不是在预示着他宋君偃是一个残暴的君王,是不受上天所庇护,被上帝所唾弃的吗?一国之君的罪孽,应该让所有的臣民遭殃的!
宋君偃越想心就越乱,他坐不住了,于是他招呼韩腾,带着几十个宿卫便拍马前往灾区彭城。
彭城。
“让开!让开!”
“君上驾到!”在一个刚刚搭建起来的粥棚那里,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攒动,落魄而衣衫褴褛的黔首们正在排着队,拿着破碗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粥,突然一队穿着华丽盔甲的宿卫冲了进来。
黔首们一听到是国君驾临,不由得跪在了地上,山呼道:“君上万年,万年万万年!”
子偃这个时候还穿着玄色的服饰,头戴紫金冠,宽大的冕服穿在身上,龙行虎步之间还有些不适应。子偃穿过了人流,站在施粥棚的最显眼的地方。
他虚扶了一下,高声道:“子民们,天灾无情,不是我等人力所能抗衡的!除了抢救的将士,还有一大批医者和大量的草药正在来彭城的路上,寡人向你们保证,一定拯救大难不死的生还者,遇难的黔首寡人也会妥善安置的。”
“你们暂且安顿在这里,寡人已经征用了军队的帐篷!温饱你们也不必担忧了!一大批的赈灾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着彭城这边运来,子民们,天灾降临,吾等应当戮力同心,同心协力,再建我们的家园!寡人向你们保证,一定还你们一个一模一样的彭城!一模一样的家园!”
宋君偃如此绘声绘色的演讲,着实打动了这些底层的黔首的心。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狗,更别说是在这个贵族横行霸道的先秦时代了,在广大的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没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概念,逆来顺受的思想已经根植于他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了。
现在看见宋君偃这么关心自己的子民,在场的黔首都不由得潸然泪下,纷纷又跪在了地上,跪拜着,就像供奉神明那样向着子偃叩首。
“君上!你是我们宋国的好国君啊!”
“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呜呜呜,爱民如子!爱民如子啊君上!”
好吧,这个时候老百姓的思想还真不是一般的纯朴。也是宋君偃的所作所为太让人感动,太让这些黔首们感到发自肺腑的感动了!
想想看,一个一国之君,在治下的城邑发生天灾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采取了迅速的应对措施,又不顾万金之躯,硬是跑到了灾区来慰问他们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平头百姓。
这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不可想象的,除了个别的君主的确是爱民如子,想要博得国中臣民的打从心眼里的爱戴之外,是不可能亲赴险地的。
毕竟地震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有余震呢。
不过宋君偃都不在乎这些了,他又下令组织人手抢救还在瓦砾之下无助地呻吟着的黔首,无论男女老幼,都务必救出来,妥善安置。
最后还是子偃觉得速度不够快,自己把碍事的国君平常穿的冕服给脱了丢到一边去,然后在臣民们惊异的目光当中,他跑到还没有进行搜救的地方,用双手搬开破碎的砖头、瓦砾和柱子,他就这样埋头苦干着。
身边的人也大受感染,自宋君偃以下,无论是赈灾的官吏,还是宋君偃从沙丘宫里带出来的宿卫,或者是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卒,他们在发放完粥之后,都跟随着宋君偃的身影,开始在各个角落里搜救着还有可能生还的人。
这个时候,大家还能说什么呢?
干!
接受国家施舍的粥的黔首们,也感动于宋君偃的所作所为,纷纷撸起袖子,也冲到了还没搜救过的角落里,把还压在底下的人给救出来。
这就是表率的作用!
若是宋君偃这个时候让彭城的黔首去给他赴汤蹈火的话,只怕没几个是皱眉头的。毕竟子偃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到了彭城灾区,还妥善地安置了他们,最后竟然还不辞劳苦,纡尊降贵地去搜救失踪的人员,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他们真的是碰上了一个百年难遇的贤君了啊!
第178章 嫔妃
“相国,彭城的灾情如何?”在彭城发生了特大地震的第五日,奉命去统筹赈灾事务的相国黄庸回到了商丘,还没得喘上几口气,便匆匆入宫觐见宋君偃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听到宋君偃的垂询,黄庸不由得幽幽地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竹简递给他,说道:“灾情不容乐观啊。除了彭城,彭城附近的寿阳、干邑等几个城池都发生了一些较小的地震,波及的人口多达五万户,损失的财产不计其数。”
“此次地震,纵观天下,也是罕见的特大地震!受灾的黔首多达十八万,根据君上你的指示,现在一些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光是彭城一地,便有三千四百七十二人遇难,五百零二人失踪,估计已经遇难了。天灾无情,我宋国此次的特大地震,遇难者不下于六千人啊!”
“这么严重?”听到这话,宋君偃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幸亏这个时代的民居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土坯房和茅屋、木楼,若是跟后世一般都是高楼大厦,还有不少不合格的建筑的话,地震一来,全部坍塌,那么这遇难的人数肯定要翻倍的了。
也幸亏彭城距离商丘不是很远,信息传递很快,而且在宋君偃的推行之下,政令通达,很快就派出了人手前往灾区展开救援了。不然遇难的人可能会更多,因为人是搜救出来了,但是没有饭吃,没有草药和医者治疗,还不是一个活活饿死或者是疼死的下场?
随即,宋君偃又想起来一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皱眉道:“最近商丘城里没有什么流言蜚语吧?”
看样子子偃已经是听到了什么风声,黄庸也不敢隐瞒,知情不报,所以纠结了一下便说道:“君上请你见谅。黔首们都是蒙昧的,尤其是我们宋国的黔首,承袭了前朝殷商的思想文化,迷信鬼神,他们认为天灾都是上苍的警示,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议论纷纷,说宋国连年征战,君上穷兵黩武,不得民心,忤逆了上天的意志,所以上天才降下地震以警示我们宋国和君上!”
这个消息宋君偃早就从黑衣卫那里得知了,只不过从相国黄庸的口中说出来,这味道自然不一样了。
子偃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他自上位以来,败齐、破越、伐魏,战事不断,搞得整个宋国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但是也有积极的一方面啊,子偃这么做是在开疆拓土,也是为了给他们宋国创造一个相对安全外在环境,不让其他强国插手宋国的变法大计,阻止宋国的崛起。
而且李敖变法的时候,改善民生,重农抑商,兴修水利,一概宋国之前盛行商贾之风的境况,现在国库充裕了,老百姓的家里也有了不少的存粮,这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看来用阴阳家作为巫教,鼓吹宋君偃的天命所归,指导黔首的思想是正确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宜疏不宜堵。
宋君偃摇了摇头,将自己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脑后,又向着黄庸问道:“现在各地的灾民有多少?你打算如何安置灾民?”
相国黄庸回答道:“各地的灾民臣已经大概统计了一下人数,差不多有十八万,已经是流离失所的了。这十八万的灾民里,老弱妇孺不在少数,青壮也多,现在多亏了君上仁慈,征用了军中的帐篷给他们居住,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君上!”
“我们宋国虽然目前国库充裕,粮草堆积如山,但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养不了这么多的闲人。而且现在乃是夏天,耕种刚刚过去了,但是还在农忙的时候,臣的意思是,君上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给这些灾民找点事做啊?”
对于黄庸的这个谏言,宋君偃微微颔首,黄庸考虑得没错,各地的灾民太多了,就算国家国库充裕,仓禀里的米粟堆积如山,但是就这样养着这帮灾民、闲人,让他们游手好闲的,也不是一个办法。
这时日一久了,难保这些灾民不闹腾起来啊。
不过宋君偃还是很迟疑地道:“可是相国,现在还有什么事情给这些灾民做呢?地震刚刚过去,种到地里的庄稼还没收成就已经被毁坏了一大半,难道要遣散这些灾民去别的地方开垦荒地?可是让这整整十几万的灾民背井离乡地去开垦荒地,他们愿意吗?”
“君上,臣说的不是这个意思。”黄庸摇着头道,“君上不是答应了彭城的黔首尽快恢复他们的家园吗?这灾后重建的工作可不简单,这十几万的灾民正好无所事事,请君上你给我调度灾民的权力,我也好敦促太仆寺的人尽快征集所需的材料,然后指挥灾民重建家园。”
“大善!”这个办法确实是绝妙的,眼下受灾的黔首日子都不好过,整日靠着国家赈灾的粥米过活,勉强度日。
现在国家只需要靠着赈灾的粮草,就能支使各地的灾民在官吏的指挥之下,破而后立,重新搭建自己的土坯房,至于所需的材料也不必担心。
木材的话直接从山上砍伐,砖石的话自己可以烧制,相信过不了几年,彭城又会恢复原来那么繁华富庶的模样了。
当然了,宋君偃最怕的还是各地的灾民游手好闲,寻衅滋事。他之前也打算迁移一部分的灾民去吴郡开垦荒地,但是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所以听到了黄庸有一个这么好的办法,顿时拍手叫好。
……
宋君偃的心情很不错,这几日彭城各地发生地震的事情搞得他焦头烂额的,好在相国黄庸有了应对之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才安抚了受灾的黔首。
这也让子偃确信了任命黄庸作为他们宋国的相国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毕竟黄庸当过治粟内史,知道如何去改善民生,而且他不时地微服私访,听取各地黔首的一些意见,对症下药,这才安定的所有灾民的心。
御书房里,宋君偃的怀里抱着正在处理政务的君后干婉,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的二人世界的时光,当然了,若是没有这些繁杂的政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