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第1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叹了口气,向儿子解释道:“她也是一位你从没见过面的姐姐,原系张氏所生,此番接她回为父身边住,暂且将她安顿到了瑶华宫住。怎么,你没有招惹到她吧?”
“招惹倒没有,不过孩儿卤莽,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萧禹仍觉难以启齿,向父亲说出真相。
“姐弟之间,有什么好遮遮掩掩,难以说出口的事?从速说来我听。”萧岿不耐烦见儿子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轻喝他道。
“请父王恕罪,孩儿无意之间在瑶华宫正殿外窥见了姐姐更衣。。。。。。还有,姐姐在向自己身上扎针。。。。。。”萧禹深埋下头,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怯怯地说道。
“既是无意中撞见,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只是你方才说什么,她向自己身上扎针?”
“确是如此,儿子瞧得十分真切,殿里的小姐姐当时背对着窗外,手捻银针,扎进了背后这个地方。”萧禹边说边用手向自己的尾椎骨上方的位置比划了一下,“儿子无意中撞见此场景,吓得转身就跑出了瑶华宫,可是,待出宫后才想到,既是已有这许多位太医来到瑶华宫门外为她诊治病情,这位小姐姐为何还要自己扎针呢?再到后来,孩儿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几位太医齐聚瑶华宫,并非是为治病,而是专门为宫里的这位小姐姐把脉诊候来的。孩儿就更加糊涂了,既是寻常的把脉诊候,这位小姐姐为何要在太医把脉前往自己身上扎针呢?孩儿常听父王教诲:宫中无小事,因担心宫中发生变故,特来禀报父王得知。”
萧岿意外地从六岁的小儿子萧禹口中得知,萧蛾曾在太医为她把脉诊候前往自己身上扎针,虽然他也不清楚这位失散多年的女儿做出这种奇怪的举动是为了什么,可心中不由得对几位太医报来的关于萧蛾已怀有身孕的诊候结果产生了怀疑,不动声色地打发走了萧禹,当即传命宫中负责替妃嫔接生的稳婆,重新验看萧蛾的身子,以和太医把脉诊候的结果相互印证,最终确定萧蛾是否仍是处子之身。
当日晚间,奉旨验看萧蛾身子的几位稳婆来向萧岿回报:公主冰清玉洁,仍是完整的女儿之身。
萧岿得报后仍觉放心不下,于次日再次传召太医入宫为萧蛾把脉诊视,结果太医们皆异常惊诧地发现,仅仅隔了不到十二个时辰,萧蛾的脉象就出现了与昨日截然不同的变化,喜脉竟神奇地消失了。
这个女孩儿这多年寄养在外,不知得了什么奇遇,居然能用针灸之法改变自己的脉象!
萧岿在从众太医口中获知确切的消息后,心下暗自嗟叹,却也深为自己感到庆幸:无论如何,与隋朝的这门亲事算是可以结下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0章 名凶命吉
(全本小说网,。)
半个月后。
独孤伽罗在正阳宫传见了自后梁出使返回长安的裴矩,向他打听、了解此次前往后梁提亲,初步择定的儿媳的一应情况。
“回娘娘,此女名唤萧蛾,确系后梁国主亲生之女,其生辰八字经臣与后梁国中宗正占候,与晋王命相相合,为大吉之佳配。”裴矩简明扼要地答道。
独孤伽罗展开裴矩呈上的写有萧蛾生辰八字的绢册,眉头一皱,向裴矩问道:“裴侍郎,你方才说,此女名唤什么?”
裴矩误以为皇后没有听清,忙抬高了声音,吐字清晰地答道:“回禀娘娘,后梁公主名唤萧蛾。。。。。。”
“你可曾见过此女,不知她品貌如何呀?”独孤伽罗惊奇地瞪视了裴矩一眼,又把目光移向手中的绢册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臣受娘娘重托,怎敢草率行事?不揣冒昧,确曾当面相看过公主。若论起此女相貌,纵使倾城倾国四字也能担得。”裴矩有意回避了向独孤伽罗提及萧蛾自幼寄养于别家的身世,单拣她最能打动人心的长处答道。
“哦?此女形容如此出色,因何会起了这么一个凶名?”独孤伽罗示意侍女将绢册交还给裴矩,冷冷地问了声。
裴矩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呈递给皇后的绢册可能出了问题,忙接过绢册,展开观瞧,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气:绢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萧厄的名字,而非萧蛾。
这是怎么回事?自己先前在随州时明明看到过:这位后梁公主的生辰八字禀贴上写的是萧蛾这个名字,却为何带回长安后却无端地变成了萧厄?
裴矩脑子飞快地旋转着,努力回想着半月前临开随州时的情形:后梁和亲大使萧岩亲自将自己送至城外十里长亭,亲手将盛装有这份绢帛的锦匣交到了自己手中,并殷殷嘱咐自己,一定要搓合成这桩婚事。
从萧岩的态度上来推测,他决不至于犯下如此荒唐的一个大错,将和亲公主的姓名给写错了呀。
“厄字在佛经中意同难字。此女姓名不祥,当否嫁入我大隋,尚需本宫传请来神仙亲自占候罢,方可做定论。裴侍郎,你这一路上多有辛劳,暂且回府安歇去吧。”独孤伽罗倒没说出一句责怪裴矩的话,就此打发他出了宫。
由于为次子杨广向后梁提亲一事是自己首先提出来的,独孤伽罗并没有向杨坚禀明此事,而是在裴矩出宫后,立即传召太史令来和入宫晋见,欲待来和为萧厄占候罢,再视吉凶决定是否向杨坚禀说实情。
来和进得正阳宫,将杨广和萧厄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并列放在一处,嘴里喃喃自语,测算了多时,起身拱手向独孤伽罗说道:“臣贺喜娘娘,为晋王殿下择定了一位佳偶。方才臣已对后梁公主和晋王殿下的命相进行过占候,卜得此女若嫁与晋王,实为上上大吉之事。”
独孤伽罗乍听来和占得吉兆,心头一喜,可仍对萧厄姓名中的这个厄字不能释怀,遂请来和归座,向他问道:“来卿,本宫观此女姓名,这一厄字不知当做何解?”
来和第一眼见到萧厄这个名字,就料到皇后早晚必有此问,遂笑笑,答道:“厄字既可解作厄难,也可解作渡厄。以此字取作姓名者,多半幼时曾有过不同寻常之经历,然到此时厄难已过,从此可保无忧矣。这和山野村夫为儿女取下贱名以敬鬼神是同一个道理。我观此女命相,实为名凶命吉之人,故而方才向娘娘道贺。”
自会真横死之后,来和便是朝中、宫中硕果仅存的一位精擅占候、望气之术的神仙了,他既说萧厄是名凶命吉之人,独孤伽罗提了半天的一颗心才总算落了地,吩咐人拿了两匹上好的绢帛来奖赏来和,随后带着来和亲往武德殿向杨坚禀知一切。
不知是因得伐陈大军北上之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突厥大军进攻至渭水北岸,便停滞不前了。伴随着左仆射高颖亲率伐陈大军先头部队两万抵达长安,连日来杨坚一直郁闷着的心情也大大地有所好转起来。
因此,当独孤后带着来和前来向他禀知后梁公主萧厄与次子杨广命相配合,二人成婚乃大吉之事时,杨坚更觉心情舒畅,当场便传命来和定下迎娶的良辰吉日,并将迎娶后梁公主过门的一应事体都交由独孤伽罗主持。
独孤伽罗素知杨广和长姐杨丽华二人情谊深厚,出了武德殿,便赶到弘圣宫亲口向女儿传达这一喜讯,杨丽华得知父母已为杨广择定后梁公主作为晋王妃,既惊且喜,也顾不得母女二人心存隔阂,主动与独孤伽罗说说笑笑地商量起如何迎娶新媳妇的种种事情来了。
按当时婚嫁礼仪,下聘、纳征、纳采、择日、迎娶等诸道程序当然一样都不能少,因来和已择定了迎娶后梁公主的良辰吉日在五月间,距今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独孤伽罗和杨丽华母女二人商量,拟请求杨坚提前召杨广回长安,就在长安为两人成亲完婚。
只因杨广的这门婚事,即连长安城中的百姓也仿佛沾了些喜气,随着西北军情的趋稳,也开始三五成群地聚拢于街头巷尾,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晋王娶亲的事来了。
然而,长安宫中为杨广迎娶后梁公主一事忙活得热火朝天,作为当事人的杨广远在千里之外的并州,对自己即将娶亲成家一事还浑然不知,正心烦意乱地和新近从营州匆匆率军赶回并州的六叔杨爽,以及以左右两位仆射张威、王韶为首的河北道行台一班台僚打着一场口水官司。
若不是意外地得知杨广在并州招募兵马,并转守为攻,于大年夜突厥强袭雁门关的次日便下令大军出关,攻取白道州的消息,奉杨广之命前往营州请求杨爽回师关内的张衡还真的难以说服杨爽从辽东撤回十万大军。
杨爽虽说是杨广的六叔,可论年岁比杨广的大哥——太子杨勇仅大了不到三岁,也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统帅。此次他临危受命,被兄长杨坚册任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率军初至河北,就恰逢突厥出动撤出临榆关,紧接着他统领大军又一举击溃了据守营州的高宝宁一部,可谓是连战连捷,无往而不利。如此一来,杨爽的内心便有些膨胀了,执意要率军出关,逼迫高句丽王高汤向他低头服软,主动交出高宝宁。
但是当并州隋军与突厥开战的消息传至营州后,杨爽纵使再不情愿从营州撤军,放高汤一马,也只得向全军下达了回援并州的命令。因为,杨爽还没有忘记,他这位河北道行军元帅要面对的主要敌人并非远在辽东的高句丽,而是称霸漠北数十载,军力强大的突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1章 王爷也得守规矩
(全本小说网,。)
杨爽率军撤回至并州时,杨广早已从突利可汗处罗喉手中收复了白道州,听到六叔已率大军回援并州的消息,杨广满心欢喜地从白道州赶回并州来见六叔,却不料两人才一见了面,杨爽就屏退众人,板着脸质问杨广道:“阿纵,你虽是皇兄册任的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但皇兄有令在先,凡河北道境内行军征战之事,须得由我来做主、定夺。目下并州内外,毫无来由地增加了数万军队,为何至今没有人来向我这个行军元帅报知一声?”
杨广没想到杨爽劈面就给自己来了这么一问,一呆之下,忙陪笑将这件事的前后由来向六叔解释了一遍,末了仍嬉皮笑脸地冲杨爽说道:“六叔,就地招募兵源这件事本由重建骠骑营而起,及至报名应征的人达到了数万人,我寻思着不如索性将这些人补入并州府军,也可弥补河北官军之不足不是?再者,此次出关收复白道州,我率领出关的也是三万新招募的河北子弟兵,不也为朝廷收复了一座重要的城池吗?事先未向六叔通报一声,确是我的不是,就请六叔看在白道州大捷的份上,宥过侄儿这一回,如何?”
“小孩儿家不守规矩,事到如今,还敢在我面前狡辩!”杨爽听了杨广这番解释,非但没有被他说动,反而更凭添了几分怒气,黑着脸训斥杨广道,“你就地征招丁壮,重建近卫骠骑营本帅可以置之不理,但未经本帅同意,就擅自征招多达三万人加入并州府军,你可知,单凭此一条,我就可以先斩后奏,要了你的性命?”
眼见着六叔真动了气,竟然说出了要杀自己的话,杨广再也笑不出来了,但同时他心中仍感到有些不服,便收敛起笑容,低声嘟囔道:“事情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我除了是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外,还是左武卫大将军,为何不能决定募兵之事?”
杨爽本想着自己一动了怒,杨广毕竟年幼,心生怯意,向自己服个软,认个错,尔后再按自己的意图,将征招来的河北丁壮大半遣散,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难不成他还真要杀杨广这个侄儿?
但杨广却不肯轻易地低头服软,仗着曾率领这几万于河北当地招募来的军队收复了一座白道州,居然在自己面前亮出了左武卫大将军的身份,公然和自己叫起板来了。杨爽也是年轻气盛,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来?
一怒之下,杨爽冲议事厅外大声传命道:“来人,传本帅将令,急召张、王两位行台仆射来此议事。”
传命之后,嘿嘿冷笑着对杨广说道:“好啊,阿纵,在六叔面前摆起官谱来,咱叔侄俩既然说不到一处,那就公事公办,请两位行台仆射来,一同论出个是非来。”
杨广生就一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也被杨爽蛮横的态度激起了心中怒火,把脸别过一旁,一言不发,静候张威、王韶两人前来一起论理。
大大出乎杨广意料的是,非但左仆射张威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杨爽一边,委婉地指责自己不该越俎代庖,干预军事,而且连不久前赞同自己就地募军,并跟随自己出关攻取白道州的右仆射王韶,面对着卫王杨爽咄咄逼人的气势,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主动检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