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竞争性”的科举制度,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这两本书在欧洲出版后,迅速流传开来,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据统计,1570—1870年之间,用英文出版的有关中国官吏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籍就多达70余种。
18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其文职官员的选用办法,要么是君主赐官制,要么是贵族世袭制,要么是政党分肥制。而无论这其中的哪一种,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任人唯亲“,进而引发吏治腐败,同时极大地压抑人才的发展,其合理性和公正性显然要远远落后于“公开取士、择优录用”的中国科举制。
所以,欧洲人一旦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后,无不交口称赞、欣羡不已。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而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声称:“中国通过卓越的考试制度,录用文官武将,这是他们制度,唯一不同于古今任何一个伟大的君主国家的地方。”
在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废除了那些腐朽落后的制度,开始确立从竞争性考试中选拔文官的制度。1829年,英国为东印度公司选用文职人员实行了公开考试;185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第一个文官委员会,开始推行文官考试,并于1870年正式颁布法令,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并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
《大英百科全书》在谈到英国文官制与中国科举制的渊源关系时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实行定期考核。”孙中山先生也在其所著的《五权宪法》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隋唐的科举制,之所以能对后世和西方,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政权开放、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无论何时,“社会公正”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理想。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和文化差异的普世价值。(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五章 凤凰涅槃
(全本小说网,。)
因此,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科举制度,才能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不绝,并且在东西方的文明碰撞和文化交流中,绽放出”历久弥新“的光芒。也唯其如此,它才会在神州大地上,湮灭和消逝了将近一个世纪后,仍然用一种崭新的面目,重新回到它诞生的国度,并以其固有的精神和价值,融入现代社会的制度框架之中,获得一种“凤凰涅槃”似的重生。
科举制度虽好,但能否适用于现在的大汉皇朝呢?刘病已可以肯定的说,没问题。
对于现在大汉皇朝的政冶生态,刘病已了解到以下几点:首先,可以绝对肯定的一点是,此时门阀政治还在萌芽状态,压根就没个影。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列国政治门阀、豪强大族,被秦国的统一战争,和其后的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给摧毁的”干干净净“,连跟毛都没剩下来,以至于后来,孝武皇帝做了天子,想要找个姬氏(周天子)的嫡系血脉都不容易。
再者,太祖皇帝鼎定天下,分封功臣,旧的贵族体系被彻底毁灭,而新的贵族政治却还在襁褓之中。
大汉皇朝建国时,分封的功臣彻侯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光,到了如今混得都不怎么样好。。。。。。
留候张良的后人,太宗孝文皇帝时就夺去了封爵,削为庶民了……
舞阳侯樊哙的后代,在平灭”诸吕之乱“(继刘邦之后,执政大汉的吕皇后死后,曾经发生过拥刘氏与拥吕氏的激烈政冶斗争,原因很复杂,对汉文帝一朝及以后的政冶影响也很大,但与本文关系不密切,不详细展开说)的过程中不小心成了牺牲品,太宗孝文皇帝好心给他找了旁系子弟,过继给他继承香火,但他实在不争气,就像俗话说的:”乱泥扶不上墙“,居然被人戴了顶绿帽子,等那位舞阳侯死后被人揭发,于是,舞阳侯也成了历史名词。
”带头大哥“尚且如此,小弟们混的也不是很好。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彻侯们,都是些饭桶,不足为惧。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没兵……
后世天朝太祖说的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而在中国,只有进了政权里面才能发出声音让人听到。
更何况,这科举现在进行明明是对贵族的保护!
所以呢,所谓的科举,真的施行天下的话,那么必然是贵族豪强的盛宴,跟平民基本没关系!就算偶尔漏出几个平民中了,那不也无伤大雅吗?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过吕氏乱政,诸侯大臣再反扑,再接着太宗孝文皇帝害怕权臣们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他玩了一个漂亮的手段,把陈平、周勃统统赶回封国,前后三次清洗,直接导致了一个令所有彻侯们恐惧的恶果:他们在朝廷中竟然没有了代言人。
而当朝廷没有了这些人的代言人后,后果开始显现。当官?没他们的份!
各地郡守、各诸侯国的监督大臣、丞相、太尉这些有权有势的位置,基本没他们的份!
想捞钱?廷尉的屠刀正愁没沾血呢!汉室对于彻侯犯法,基本上是抓到了就绝不轻饶的原则,动不动就粗暴的废除封国。孝武皇帝时,天子借口贵族们,因为供奉给先人和宗庙的黄金成色不足,最大限度的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一口气革掉了一百五十位列侯的爵位,把他们统统贬为庶民。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来,汉室根本就没有所谓门阀的生存土壤,有的不过是肥猪跟米虫。
至于地方上的豪强,那就更是个笑话了。很浅显的一个证据,还是孝武皇帝时,郅都就任济南郡守,上任之后先把郡内的大户人家碾压一遍,结果杀得人头滚滚,却连声抗议都没有人敢喊,济南郡甚至因此大治,达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
历史上真正的门阀政治,那要等到刘秀恢复汉室,他当初依靠的是地主豪强的支持,取得政权后,便对这些人“投桃报李“,致使地方豪强坐大而难以收拾,之后的曹魏司马氏又推行九品中正制,这才最终放出了门阀势力这头怪兽。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刘病已才敢在此时推行科举。
因为首先,地方豪强也好,彻侯贵族,都不会拒绝也不可能拒绝科举。只有傻子才会拒绝一个明显对他们有好处的制度。
在此时,科举非但不是贵族豪强们的拦路石,相反还是一张门票,一张可以让他们“光明正大“的参与政治,拥有发言权的门票!要知道此前的所有举荐制度,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譬如说,首先你要在地方上有名,并且这名望还得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被举荐,或者是孝子贤孙,因为道德高尚而被举荐。
再者,就算他们反对也是无效的!没兵、没权、没势,谁会听他们的反对!
当然,刘病已也不会天真到马上就能让科举取代目前的举荐制度,那不现实!
后世从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到宋代历经数百年光阴,科举才真正的取代举荐制度成为主流。
大家想想看,一群连举荐制度的作弊,都还没有学会的家伙们,会想得到这科举可能会妨碍他们的未来吗?
再一个,科举其实不算出格啦,孝武皇帝“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玩的更出格,一口气把黄老派、法家、纵横家等等全部罢黩,但是也没人敢反对,大家反而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玩起了儒皮法骨的把戏。
对匈奴等对外战争的胜利,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关键的是,压根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政治势力和团体,没有带头大哥,闹不起来啊。。。。。。
此时的长安作为大汉皇朝的神都,天下首善之地,跟后世大天朝的北京一样,都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
北京有北漂,长安有长漂。北漂为了梦想打拼、努力、奋斗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乐观,甚至有些人过着“饱一餐、饿一餐”的生活。而长漂的情况却比北漂更凄惨。长漂的主要组成群体,都是来自关东各地的各学派士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六章 活着的传奇
(全本小说网,。)
原来自从三年楚汉战争结束,高祖皇帝鼎定中原,席卷天下的战火渐渐熄灭,天下恢复安定之后,那些本来被战火赶的“背景离乡“,到处流浪,没有居所的各大学派传人们,终于能安下心传播学问了。
首先跳出来的开山立派的是儒家,然后其他各家纷纷跟进。
只是儒家因为胆子更大,步伐迈的更快,同时有着更系统的传授模式,因此,渐渐开始压倒其他诸子,在士子中占据了主流位置。
儒家是怎么干的?就以胡毋生的情形为例,以公羊春秋第六代嫡系传人的身份,在麓台广收天下士子,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概不拒绝,正是因为此,他可谓“桃李满天下“,像公孙弘等后来的大臣都出自其门下。
胡毋生的师弟董仲舒,在广川一带开宗立派,同样广收天下士子。
在鲁地,诗经的当代传人申公“德高望重“,门下弟子遍及朝野,像楚王刘戊就曾在申公门下听课,后来孝武皇帝“建元新政“的主持者赵绾、王臧都是其门下弟子。
济南人伏生则是另外一个传奇,他是经历过秦末战火,幸存下来的老知识分子,手里保存着《尚书》的原本残卷,总计二十九篇。伏生在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就已经“名震天下”。晁错是怎么出头的?就是因为被太宗孝文皇帝,任命为使者前往济南探视伏生,并请其到长安享福。为何这种好事,竟然会落到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晁错头上?因为先前派去的使者,跟伏生不能愉快地交流……
原来伏生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方言,而汉家的大臣们,讲的则是关中的官话,双方都不懂对方的言语,相当于“鸡同鸭讲”……所以,懂得战国时期一些齐国方言的晁错,被当时的朝堂大佬们强迫着,派去完成这个任务。由这件事可以看出,就算在这西元前的时代,能掌握一门语言也是很重要的!
这些顶级的大儒,固然风光。可其门下弟子就未必了。从高祖皇帝后期,就开始慢慢复苏的文化界,发展到今天,培养出来的各种学者,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么多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可能获得举荐,从而出任官僚。
于是,这些人有的选择停留在各地诸侯王的王宫附近,以希望能获得诸侯王的看重,从而实现梦想;野心更大的,就直接来了长安,并停留了下来,形成了长漂群体。话说回来,能有资格来长安,做个长漂的,最起码都是地方上的小地主阶级。否则,他们连函谷关都进不了,更别提到长安了!
但是,长安作为大汉皇朝的神都,这些长漂想在长安生存下来,那可是需要毅力的。
举个例子,孝武皇帝时,著名的励志故事的主角朱买臣,曾经就是长漂的一员,他在没发迹前,在长安怎么活下去的?
根据史书记载,朱买臣甚至一度要靠在长安老乡们施舍才能活下来。
另一位孝武皇帝朝的大臣公孙弘,也曾是长漂中的一员,不过他运气好,没混多久就碰上了皇帝实行新政,捞了个官当。
主父偃也当过长漂,但比公孙弘惨了点,还是靠着投靠卫青,才不至于被饿死。
这些都是混出头的,那些没混出头的人,无疑还要更凄惨,就算你再有才华,要是不能碰上了几个热心的老乡帮忙,那估计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绝大部分的长漂,据刘病已了解,大部分都是在长安靠着给人抄写书信,做些杂事,勉强维持生计。这些人在长安流连不去,靠着打零工赚钱,凑到了几天的伙食费后就出门,在各个公侯亲贵大臣的府邸门口,投递他们写的诗赋、策文。希望着有一天能得到某位贵人看重,从此在仕途中“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