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117节

闲臣风流-第117节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楠不是进士,现在被选进行人司,必然引发清流的不满,进而对王府不满。

    王府这些年已是朝中清流的旗帜,周楠一个小小的秀才,要去考进士,谈何容易。就算考中了,以吏员而进行人司,已是破坏了清流们秉执的人事制度和规矩,很容易就将这事埋怨到王府身上。

    如此,王府和清流看起来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出现瑕疵。

    黄锦想到这里,心中一惊,又苦笑:这位老爷的心思弯弯拐拐真多啊!这对父子,这大明朝的大当家和二当家……咳……得,那位周大人自求多福吧!

    第一百六十二章文科的关键是记背

 第一百六十二章 文科的关键是记背

    说起我们的周大人,在办完移交之后,带着一丝惆怅,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得意回到安东老家,准备行装,和妻儿告别,准备到京城报到。

    得意的是,自己现在总算是升了一级,由正九品到正八品。且做的又是朝廷最清贵前程最看好的行人一职,如果顺利挤进行人司的队伍,不出二十年。一个大部的司局级官员还是可能的。

    这次回乡省亲,他也从“周老爷”顺利地变成“周大老爷。”不知道有多威风。

    惆怅的是,要想做这个官,先得去科举,考个进士出来。

    这不是废话吗,我如果能够考中进士还有以前那么多波折,直接就是一个七品知县,还用当师爷,当知事?

    可是不去考,这个天大的机遇难道就这么放弃?

    想起王若虚以前在安东主持岁考时的厉害,周楠就浑身火热:大丈夫当如是哉!

    回到家中之后,家里人听说周楠得了朝廷恩旨,连叫阿弥陀佛,足足放了一万响的大红鞭炮。

    县中的缙绅纷纷来请,说是为周行人饯行,看他的目光又有不同,叫周楠小小地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不过,周楠可不想在大家面前说大话,然后去京城之后又灰溜溜回老家,如此颜面何存?

    周行人难得地低调,所有吃请一律挡了,只闭门不出。

    “云娘,当初史知县送我的一箱子书可在?”周楠问。

    罢了,既然是皇帝的恩旨,这科举还是得去考。不去,那就是大不敬。考得好坏是能力问题,去不去考,那就是态度问题。

    想起史杰人当初送了自己一箱子书,周楠决定翻出来看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至少上了考场不能闹笑话。

    云娘:“不在屋里,相公,你乱翻什么,弄一头的灰。”云娘现在怀有身孕,又要带周家大儿子,神色显得疲惫,不过两眼全是甜蜜。

    周楠吃了一惊:“你不会是真的那去做饭时救火用了吧?”

    云娘:“哪里能,素姐喜欢读书,她要去读了,还说以前那个史大老爷的文章做得不错。”

    “史知县能够中进士,文章自然是好的。”周楠心中一动,素姐的文化水平高,梅朴当年中式就是她做的枪手。或许,我应该向她讨教一下。

    素姐已经坐满了月子,人比以前胖了些。

    夫妻二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周楠就和她说起了自己要去参加科举的事情,最后叹道:“我已十多年没摸过书本,以前学的西都还给了先生。现在去考,怕是不成的,娘子何以为教我?”

    素姐问:“相公现在是什么情形?”

    周楠:“字认得,能断句,至于文章,公函能写,八股时文却是一个字也作不出来,你就当我是个刚发蒙的童子吧?”

    “怎么会?”素姐大惊,一脸的不可思议。自家相公诗文冠绝天下,她也引以为荣。可听他话中的意思,就是个大草包。不对,一定是什么地方不对。

    她想了想,皱着眉头道:“相公,其实你也不用负气。相比起刚发蒙的童子,至少你字认得全了,也会写。”

    周楠:“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娘子你继续说下去。”

    素姐:“童子读书,先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这三本书学完,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然后就是《四书》和《五经》,待到读全了,就可以学习经义。学完经义,就可以着手写八股文章。以相公刚才所言,你需要从熟读《四书》《五经》开始,至少能够将四书和五经中的一经倒背如流。”

    “背书?”周楠顿时头大,又问素姐这四本书有多少字,一问,心中倒是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四书其实字数不多,《大学》一千七百五十三字,只相当于一篇短文;《中庸》三千五百六十八字;《论语》多些,一万三千七百字;最多的是《孟子》三万四千多字。、

    至于五经,并不要求全背。按照科举制度,考试选修一经就是。周楠想了想,可选修孔子修订的《春秋》。此书只有一万七千九百字,最短。而且其中大多是故事,读起来也容易进去。若去选《周易》别说背,看都看不懂。

    这五本书加一起大约五万多字,六万不到,全背下来难度不大,也就相当于现代出版物中的一本小册子。

    而且,《论语》和《孟子》中的文章自己在读中学的时候也读过。

    当然,背熟这五本书只是开始。明清的科举考试写八股文的时候,你得按照朱熹的注解来做题,朱子注又要多一万多字。

    背熟了之后就得开始做八股文了。

    其实,八股文写起来也不难,又不是文学创作,没那么多讲究,这种官样文章首先你格式得对。格式对了,至少能够拿个及格分。

    惟独最叫人头疼的是他不懂得古文写作,古文他能看懂,可真叫自己去写。如何用词,如何行文都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情。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背范文——八股文从北宋到现在已经好几百年,而四书也就是四本书,区区几万字。可以说,该出的题目都已经出尽。书中每一个句子后面都跟着无数篇范文。你把这些范文都读一遍,甚至背下来。然后按照格式,东一句西一句拼凑成文就可以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不会抄。

    周楠这么想,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文科,其实挺简单的,关键就是记、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想当初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高中三年,背过的资料别说五万字,十万都有。刷过的题没一万也有八千。

    课桌上长期满满地放着两堆两尺高的习题集,难不成这古代的科举还比高考难?

    说起高考,周楠今年二十八岁,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可至今,即便是穿越到了明朝。他还时不时梦见自己坐在高考考场上,一拿到卷子愕然发现自己一道题也不会做,然后浑身冷汗地惊醒。

    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现在又要在着遥远的嘉靖年吃二茬苦,受二道苦。

    老天爷你真是折腾人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 高考移民

    “娘子,据你看来,史大人的文章写得如何?”周楠翻开着史杰人留下的那一箱子书籍和文稿问素姐。

    书稿很多,有三十来本。除了朱熹注解《四书》他参加乡试、会试时中式举人、进士的范文集之外,其他都是史杰人读书心得和所写的八股文章。

    素姐:“史县尊是江南人士,江南乃是文教鼎盛之地,他的文章自然是极好的。据妾身所知,就拿苏州府吴江县来说,每次乡试,报名的生员就有上千人。可乡试名额有限,不可能人人都去南京贡院。于是,县里还得加试一场,合格了成能进考场。能够在如此激烈的考场脱颖而出,可见史县尊的才学。”

    “是啊。”周楠点点头,自己以前还真小看史杰人了。

    不过,一个非常不好的念头涌上心头。

    他面上变色:“这么说来,我如果要参加乡试,就得跟苏州、南京的生员同场竞技?”

    这不是开玩笑吗?

    周楠以前在安东做的是礼房典史,管的就是文教,南直隶的科举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有所耳闻。

    具体数字他记不清楚,好象每到大比之年,一省的举人名额也就五六百人吧?明朝的乡试录取率低得可怕,永乐是是十分之一,正统年代百分之七,到嘉靖年,随着读书人的数量进一步膨胀,更是低到百分之四。

    特别是南京的乡试,每到考试时,就要挤进去八千到一万人。最后只录取四五百人。

    这他娘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走钢丝。

    过了乡试,到会试时,录取比例要大得多,考起来也容易。一般来说,一但中了举,再考进士也就是考几届考多少年的时间问题了。

    这也就是读书人口中的“金举人、银进士。”

    淮安府属于南直隶,也就是说,周楠如果要参加科举,就得跟南京、苏州、常州、安徽那些大才子,大名士竞争。

    先别说去南京参加乡试,就安东县的读书人而言,周楠也挤不进那百分之四。

    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人力有时而穷,有的事情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可也得考虑历史进程,生错地方了。”周楠立即打消了科举的念头,叹息一声将手头的书扔回箱子里去。

    素姐也面带黯然,跟着叹息道:“是啊,相公生错地方了。如果相公是甘肃或者宁夏人士,只需读过几年书,一个秀才功名轻易到手。稍微用些心,举人功名也不在话下。”

    原来,明朝因为江南富庶,百姓多读书,文风鼎盛。因此,明朝初年,朝廷官员九成出自南方,北方士子怨气极大。太祖一上朝,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南方话,渐渐地感觉不妙。

    洪武三十年的会试,一发榜,考生愕然发现榜上五十一名中式考生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也无。

    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然而仅仅六天过后,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跑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告身为南方人的考官蹈偏私南方人。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

    因此街头巷尾各式传言纷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种种说法让主考们说不清楚。

    这是闹得实在太大,朱元璋下令严查,流放了两个考官之后。也意识到如果朝廷长期由南方官员把持的后果。

    他就将进士科考试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称之为南榜和北榜。后来,因为北方经济文化逐渐繁荣,又将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单独划出去,又设了一个中榜。

    话虽这么说,但北方,尤其是偏远的西北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读书人的数量和文教质量还是比不上江南和江西。

    有史料记载,在甘肃这种偏远省份,每到童子试的时候,地方官甚至还凑不起足够上榜的人数。问文学教化又关系到官员们的政绩,没办法,只能办学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若要培养起来谈何容易。所以,只要你认得几个字,勉强能做一篇文理通顺的八股文,进了考场通常是会中的。

    县里但凡出了个能读书的书生,那可以香饽饽。如果你恰好生在两县城交界处,那就有官司打了。a县说你是我们县的人,得参加我县的童子试;b县说,不对,你是我们县的。如果过来考,本县会给你家免除今年的徭役赋税。

    两县县官开撕,人脑子都打出狗脑子来。

    假设一下,如果周楠穿越到明朝之后。如果不是不幸跑到南直隶,而是去了甘肃、宁夏甚至青海。就算不顶替周秀才的身份,读上几年书,考一个秀才功名也不难。

    想到这里,周楠心中突然一动:“素姐,你是京城人士,北直隶的情形想必清楚。我问你,北直隶的乡试好考吗?”

    素姐早年是教坊司的清馆人,接触的都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就回答说:“京城虽然是人文汇萃之地,可城中文学之士要么是去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要么就是朝中的官员。本地人参加科举,只要你不是应天府人士,却不难。”

    周楠来了精神,问:“怎么说?”

    素姐细声细气地开始解释。

    原来,北直隶并不是一个行政单位,也不设衙门,它只是一个地域名称,就好象是后世的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

    所谓直隶,就是人事和财政还有卫戍直接归中央六部管辖。

    不过,因为地方大,中央也管不过来,就划成几块让别省代官或者成立一个单独的行政单位。

    明朝的北直隶包括后世的京津河北全部,山东北部一小部分,以及宣府和保安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