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第2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上人们的做法是将牛羊肉切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经过风干之后,肉质松脆,口味独特。郭斌想要用这种方法保存食物,可是当时已经开春,草原上虽还有残雪,可万物复苏,过不了几天天气便也要回暖了。若是在这时候风干肉,怕是不等风干便要腐烂掉了。为了加快去除肉中的水分,郭斌便干脆如火烧和连大军一般,将切好的肉条放在火上烤。这做法,就与腊肉的做法相差仿佛了。
因此,在草原上大战之后,阳翟县中的市场上便出现了大量的腊肉。这个保存肉类的办法,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了颍川郡,想来到了今年年底便会被大规模应用到肉制品保存上去了。
颍川郡、特别是阳翟县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郭斌心中也在暗暗忧虑,盖因颍川郡中经济倒是发展极速,可精神文明建设却颇滞后。
一个团体,若是只懂得用经济手段刺激成员的工作热情,效率虽确是会提高上来,却是个没有灵魂的团队;而若是只懂得用理想凝聚团队,其效率无疑会大大拖后。所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初郭斌听过也就听过了,没有站在那个位置上,便考虑不到那么深刻,如今再回过头来仔细琢磨,便觉得这句话愣是大大地有道理。
如今阳翟的经济建设诚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物资普遍匮乏的汉代,这足以掩盖一切“不合时宜”的声音,可郭斌始终是要建立一个富强而文明的中国的,若是等到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再提出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事情,那便晚了。社会的道德准则一旦遭到破坏,想要恢复那便是难如登天,而破坏社会道德准则最锋利的武器,便是快速发展的经济。
否则,如今郭斌尚可以依靠自己崇高的威望将许多矛盾压制得住,可万一他离去,多年累积的矛盾一旦爆发则会更加剧烈,其破坏性无疑也会更加巨大。郭斌想要彻底避免未来的五胡乱华,便要依靠一套成熟而稳健的制度,单单依靠个人威望是长久不了的。
对于物理学、地理学、乃至社会学知识,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大约便都有所了解,前世的郭斌可是上过高中的人,对于一些原理和知识自也知道一些,这也是如今阳翟县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迅速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他也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说拿出什么解决方案了。不过,拿不出解决方案,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其重要性,这也是郭斌始终对诸如司马徽、蔡邕、卢植这几位经学大师特别尊敬的根本原因。
毕竟即便是在后世,在破除了旧有的道德体制之后,新的道德体制也未敢说完全建设成功,郭斌这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二把刀,更不敢在这方面随便动手了。
第三百六十章 精神文明建设(下)
他又意识到,阳翟县乃至颍川郡,想要稳健地发展,则必然躲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全本小说网,HTTPS://。.COm;郭斌从不懂得治国,可他知道即便是后世的一个公司还有企业文化呢,你想要员工加班,想要提高员工劳动的热情,若仅仅是依靠金钱的刺激,那长久以往定然是缺乏凝聚力的。
当然,郭斌也从来不觉得,所谓的加班没有加班费是合理的。说得直白一点,你开公司是为了赚钱的,人家出来工作也是为了赚钱养家的,该谈工资的时候你跟人家谈理想,这不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么?
因此,郭斌对手下人的福利很是注重,把手下人的嘴养叼了,人家也不会轻易跳槽不是?可是,一个团队若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没有一个大家可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那么其后续的发展定然是乏力的。
郭斌绞尽脑汁,终于借着刘陶的事情找到了灵感,他所想要做的,就是树立典型。
若说当初郭斌在刚一知道自己重生东汉末年的时候,那可真的是豪情万丈啊!东汉末年是什么样的时代?黄巾之乱、群雄并起、中原混战、三国鼎立,整个天下乱成一锅粥,各地崛起的豪杰猛士如过江之鲫,这是中国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自从重生穿越类小说被“发明”出来之后,多少“怀才不遇”的热血男儿喝着啤酒、吃着烤串儿、慨叹着自己怎么就没穿越重生?当初的郭斌,也是这个想法。
可是当他真正重生在这个时代,并意识到自己真的生活在这里之后,扑面而来的生活的重压却将他当初的狂放不羁击得支离破碎。有些事情,想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什么虎躯一震便王八之气四溢,在历史上留名的文臣武将便即拜倒称臣,这是瞎扯罢了。若非郭斌攀上了司马徽的关系,在初次进京之前成了他的入室弟子,他能进得了卢植、蔡邕的府邸?能够得到曹操、袁绍这些人精的另眼相看?能够在太学之中单凭着一篇残缺的《少年中国说》便一举出名?
若不是何进想要借着郭斌身为司马徽弟子的身份,结好中原士族,他能受到天子刘宏的亲自接见,并以稚龄成为阳翟县的令长?
正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斌方逐渐放弃了当初轻狂而不切实际的梦想。正是因为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整个社会对篡汉自立的满满的排斥感,郭斌方为自己当初的“幼稚行为”感到好笑。
他知道,若是依照现如今的形势发展,中原的形势必然会与历史上出现极大的差别。不说别的,曹操可能便不会如历史上一般占据豫州、兖州一带了。历史上的曹操集团,内部分为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笼统地说,汝颍集团主要是汝南与颍川左近的豪门大族,其中以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钟繇等顶尖谋士为代表;而谯沛集团,则是以曹氏、夏侯氏宗族姻亲为核心,包括许褚、丁冲、任峻等谯县籍人士在内与曹操关系密切的势力集团,这支势力则是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等武将为代表。
如今郭斌做了颍川郡守,将颍川郡内的豪门士族一网打尽,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可以说将历史上曹操的半壁江山都给挖了过来。况且,以郭斌如今在颍川郡发展出来的庞大势力,可谓蒂固根深,可以说只要他不浪,基本便很难被人翻盘。因此,有了郭斌介入后,曹操起码不会如历史上那般成为统一北方的一代枭雄了。
然而,人都是有感情的,当郭斌深深介入这个社会,与这个时代的人进行交互影响之后,他们之间便形成了深深地牵绊。举个例子,卫仲道的死于黄巾军有莫大的关联,可是在面对张角这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贫苦百姓推翻腐朽堕落的东汉朝廷而不惜己身的太平道首领时,看着他虽身受重伤却依然放不下广宗城内的十几万黄巾士卒,郭斌怎么会忍心一剑了解了他?
再说将张角刺伤的赵升,他化名唐周潜入太平道,为了师门的仇怨,十数年如一日地辛苦只为了能将太平道覆灭。他在东汉朝廷眼中是回头是岸的国之忠臣,在同门如张衡、卢氏、张鲁的眼中是尊师重道的好人,可是在几十万太平道眼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恶人。张角于郭斌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而唐周又曾几次救过郭斌的性命,当他二人相斗的时候,郭斌到底该帮谁?
另外,以天子刘宏对郭斌的看重,郭斌难道真的忍心做东汉王朝的逆臣?
诚然,政治是无情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郭斌如今混迹东汉官场,并且一步步成长为可以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政策施加影响的高级官员,对天下的大势自然看得更为明白。他知道,即便曹操起不来,形不成历史上那股统一北方的强大力量,东汉王朝怕也不好办了。
因为,整个东汉王朝的支柱力量,并不是连饭都吃不饱的贫民老百姓,而是遍布天下各处的豪门大族。这种情况的形成,若要追根溯源,怕是要牵扯到西汉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的一系列政策了,这里却不需赘言。在西汉末年的乱局之中,这种散居各地的地方势力于战争中重新洗牌,一部分关东的豪族早早地便被统一到了光武帝刘秀的麾下,成为贯穿东汉一朝最为庞大的中原豪族势力;而另一部分关西的豪族,则通过归顺的方式成为东汉王朝的一份子。
正是这源远流长又极复杂的历史发展轨迹,使得中原豪族与西北豪族这两支力量成为东汉王朝最根本的支撑力量。然而,权力从来都是贪婪的,它们天生便会想尽各种方法努力扩展自己的边界。因此,由皇权延伸出来的宦官权力,便不可避免地与外戚和党人发生争斗。
一个个骄横野蛮的外戚家族的分崩离析,代表着天子的权力对西北豪族的打压,昭示着西北豪族力量的削弱;而桓灵二帝之时的党锢之禁,则是皇权对中原豪族的打压,毕竟这一支力量是由组成外朝的主要成员所把持,东汉王朝的行政人才便来源于此。
这些掩藏在政治斗争底下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低级官员或是小民老百姓,乃至普通的太学生们,都是极难意识到的。然而,对于像郭斌这样跻身高层政治,对天下形势有更加冷静分析的人来说,却并不甚为难。
如今皇权的打压既使得中原豪族失去了抗争的脊梁,也使得西北豪族逐渐失去了对东汉王朝的忠诚,东汉王朝赖以生存的两条支柱倒了,可笑的是,亲手将这两根支柱打断的,却是东汉王朝的天子。
然而,郭斌身为穿越者,可以从更加宏大格局和眼光看问题。他想到的不是东汉王朝的存续与否,而是这个民族是否会因为东汉王朝的轰然倒塌而受到牵连,如今的他所想的是如何使这个民族不再遭受历史上那一场空前的灾难。
因此郭斌必须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用一句流行语来说,他需要carry全场。而在那一时刻,他的团队也必须要毫无保留地、坚定地站在自己的身后。郭斌必须要将私人的感情放在一边,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家。
毋须讳言,无论是前世今生,郭斌从来都是向往自由的,这从他惫懒的性格便不难看出。因此,他对政治家的严肃和“无情”,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情绪的。然而,为了整个民族的大计和整个团队的生存,他不得不将自己变得冷血无情,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而郭斌如今所要做的事,便是要让自己的团队,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在自己的身后,为了同一个目标应对可能来临的滔天巨浪。
他必须这么做。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件事情
自去年太平道祸乱中原以来,郭斌率军南征北战,虽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一直未曾得空回阳翟看一看,即便是得任颍川郡守后,也多是忙着带领一众属官下乡考察去了,回来呆了月余,在阳翟县中却愣是只呆了几日。(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地父母守土有责,非奉诏不得擅自离开属地,这既是为了防止各地的官员私自串联,竭力防止地方势力坐大,犯上作乱,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管理地方。一般说来,作为领导者是不能离开自己的下属太久的,否则官威官体便难以深入人心,若是不立下个体统来,治理地方便是难上加难。
所幸郭斌本便是颍川郡中本乡本土的后起豪族,颍川郡各地豪族本便是伏龙山庄合作的重要对象,也是郭斌一直以来着力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塞外三城的建设,更是整个颍川郡共同投入,共同努力的结果。再加上郭斌虽是从越骑营统领任上升任的颍川郡守,却也曾任过阳翟县令,他在阳翟县中折冲樽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几万流民安置得妥妥帖帖,其理政的能力固然是众所周知,在颍川郡中的威望也极好地立了起来。
再加上郭斌功勋卓著,武功赫赫,是天子亲封的可开帐设府的破鲜卑中郎将,又有钦赐的尚方斩马剑,极得天子信重。故此,他虽极少有时间回阳翟,其威名却只有一日日愈发强盛的。况且,几个属官之中,无论是戏志才、荀彧,还是徐庶,均是头脑灵活,行事稳重,在汉末都是顶尖儿的谋臣,管理一个小小的颍川郡自然是绰绰有余。在众人努力下,颍川郡经济沿着郭斌规划的道路迅速发展,更使得颍川郡、尤其是阳翟县中的居民对他敬重佩服。如今看这阳翟城外人山人海的架势,看郭斌出现后激动的人群,似乎很有往个人崇拜发展的趋势。
郭斌不在颍川的日子里,赵云一直坐镇阳翟,将家中安置得妥妥当当,使得郭斌能够安心在外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