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谋天下 >

第372节

明谋天下-第372节

小说: 明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大人果真不愧为陛下干臣,年纪轻轻,胸中便有如此韬略,老夫着实是没有想到啊!”

    果不其然,王锡爵沉默了半晌,终是目光复杂的开口说道。

    朱常洛顿时胸中一喜,知道王锡爵这是认可了韩爌,只要老首辅表了态,他心中的大石头就放下了。

    不过老首辅夸赞了两句之后,面色却是有些纠结,似乎是有些拿捏不定的话想要说,只是还未等王锡爵决定要不要说。

    一旁的韩爌却是再度开口道。

    “陛下容禀,臣的这个法子,必会激起当地士绅的不满,故而须得老持承重,资历深厚又精于地方事务的老臣方能镇压局面,而京中朝臣,包括臣在内,多不历州县,不熟地方政务,故而臣斗胆请陛下自久历地方的科道官中拔擢人手充任钦差!”

 第六百八十一章:太急躁不好

    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一静,朱常洛和王锡爵都是有些惊讶的将目光集中到了韩爌的身上,不过不同的是,朱常洛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惊讶当中带着一丝生气,而王锡爵则是恰好相反,他的脸上浮起一丝温润的笑容,惊讶中带着满意。

    “韩爱卿,遣派何人为钦差,朝廷自有考量!”

    朱常洛头一次拉下脸色,话语之间隐有不悦。

    他费劲心思给韩爌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甚至连升迁的道路都给他想好了,谁知道这个节骨眼上,他竟然要将这眼瞧着就要到手的差事推出去,让朱常洛怎么能不生气!

    听听他说的话,朝廷众臣多不历州县,不谙庶务,当选派资历深厚,久历地方的科道言官出任钦差,这三条他自己占哪一条了?

    论资历,他韩爌不过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出身,朝廷立比他资历深厚的一抓一大把,论经验,他刚从翰林院转迁之后,就直接被选入东宫,哪有地方政事的经验,更别提要有科道官的履历,提出这样的条件,这小子是存心和自己作对不成?

    眼看皇帝眼中带着斥责之意,韩爌的口气一滞,倒是一旁的王锡爵微微眯眼,开口说道。

    “陛下,老臣以为韩谕德所言有理,朝廷吏治不清,皆因党争之故,而党争之始,便是诸臣相互引援,任人唯亲而不唯才唯德,老臣心知陛下有意肃清吏治,何故临于自身,却执迷不悟呢?”

    老首辅说话的时候,神情甚是凝重,紧紧的盯着朱常洛,就差被指着鼻子说,皇帝大人您这是任人唯亲,一瞬间噎的朱常洛说不出话来。

    怪不得历朝历代,谏臣都没什么好下场,这话说的也忒难听了!

    就算是以朱常洛这样的好脾气,听着元辅大人毫不留情的指责他任人唯亲,心里也是不好受的紧,一瞬间朱常洛顿时明白了大明历代先帝的心情,这还是在乾清宫里,半密议的场合,被如此指责他心里都不好受。

    更何况大明朝的言官,最喜欢干的就是批龙鳞,尤其是在大场合当中,譬如什么朝会之类的地方,当着众臣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不被狠狠收拾才是怪事!

    这和对方说的对不对无关,其实大家在生活中也常常有做错事的时候,但是做错了归做错了,心里知道归知道,但是被人当面揭了短,面子上就未免挂不住。

    朱常洛现在就是这种状况,方才王锡爵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和老首辅的共同利益点是肃清吏治,所以在别的事情上老首辅都可以让步,但是唯独在这种事情上老首辅绝对会钻牛角尖。

    不过也幸亏这里四下无人,该传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不会将具体的情况泄露出去。

    狠狠的剜了韩爌一眼,朱常洛苦笑一声道。

    “元辅说得对,是朕想岔了。”

    终究是自己的心腹近臣,朱常洛冷静下来之后,就明白韩爌必定是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先前的确是他着相了,只想着要将这份功劳揽下交给帝党,以此来铺平韩爌的晋身道路。

    但是他却忘了,韩爌本身其实并不大适合这个差事,平心而论,若是抛去韩爌的东宫近臣身份之外,论资历他比不上朝堂的前辈,论经验他比不上久历地方的官员,论声望也不足以镇压地方,虽然能力是有的,但是朱常洛清楚,外人未必清楚,如此一来,明面上的实力韩爌处处都不如人,凭什么争得这次差事。

    王锡爵说他任人唯亲,还真是一点没错……

    “陛下,圣君治下方有贤臣,韩谕德在大功当前,尚能谨守本心,以国为要,大局为重,有如此朝臣,方是百姓社稷之福啊!”

    眼瞧着皇帝沉默不言,人老成精的王锡爵如何不知皇帝的心里,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算是递了个台阶。

    摸了摸鼻子,朱常洛再次开口,虽然依旧不悦,但是语气却是平和的多。

    “既然如此,韩爌,你想必也有合适的人选了吧?不必藏着掖着了,说罢!”

    升迁太快有些时候也不是好事,事已至此,朱常洛也只得这么安慰自己,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先前是自己着急了。

    想要提拔帝党,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必急在一时!

    “回陛下,臣斗胆,举荐右佥都御史天津巡抚汪应蛟大人出任钦差!”

    说句实话,韩爌此刻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他不是蠢人,不然也不会受到朱常洛如此的倚重,这趟差事办好了有多大的好处,韩爌心里清楚得很。

    可以说,只要自己办好这趟差事,朝廷中枢的大门就将为他打开,日后踏入内阁甚至宰辅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诱惑,没有人能够不动心!

    韩爌自然也一样,甚至于韩爌在朝会之后就已经开始暗暗推演,自己出任钦差之后该如何治理当地的士绅,改革税制。

    但是廷议之上的变故,却当头给韩爌浇下了一盆冷水,帝党当中的纷争,韩爌心知肚明,以李廷机为首的王府旧臣一脉,对于他们这些新兴的帝党向来都不友好,但是在这样的大局之上李廷机还囿于私人恩怨,却着实是让韩爌没有想到的。

    当时他曾想过反击,但是还未等他想好计策,宫中的诏谕传出,更是令韩爌满头冷汗。

    先是免去了李廷机的经筵侍讲官,紧接着又提拔方从哲为礼部侍郎兼管翰林院,再之后加恩封赏将李廷机完全放到了众矢之的的位置,这些事情无不昭示着一件事实!

    天子动了真怒!

    有了这番变故,韩爌彻底冷静了下来,也想明白了如今的局面,毫无疑问,李廷机已经是一个被天子抛弃的人,但是在东宫随侍了这么久,韩爌知道,天子性格温厚宽容,不是容不得人之辈。

    但是为何这一次对李廷机下手如此狠辣?最终韩爌将理由锁定在了两个字上,党争!

    李廷机的行为无论如何掩饰,实质都是一样的,他妄图挑起帝党和浙党的大规模斗争,让朝堂再次陷于党争的囚笼。

    正是因此,天子才会降下雷霆之怒!

    而有了李廷机的教训,韩爌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顾及大局的韩爌

    从表面上看,李廷机被皇帝厌弃,对于韩爌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他真的这样想的这么简单的话,他也就不必在这朝堂上混了。

    所谓物伤其类,韩爌和李廷机同为帝党,同样受皇帝倚重,甚至于在廷议的事情出现之前,李廷机还是帝党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

    如此地位却被皇帝下如此狠手惩治,如何能不令韩爌心惊?

    民间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越是在皇帝身边,危险的系数就越高,因为稍有差池,就是倾覆之危。

    李廷机的事情让韩爌彻底警醒起来,也同时打破了他步步高升的美梦,也让他看清楚了朝局的残酷之处。

    当今固然性格温厚宽仁,待人谦和,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一旦触碰到了当今的原则,恐怕连翻身的余地都没有。

    这一点对于帝党来说,尤其明显!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朝中党争多年,浙党和其他诸党的斗争有大有小,有几次都闹得朝局动荡,而浙党的核心人物,正是内阁的两位阁臣。

    但是时至今日,陛下都没有对他们有任何动作,甚至还下旨温言抚慰。

    这一方面是因为浙党的根基深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浙党的存身根基是朝中无数的资历深厚的官员,他们成群结队,相互引援,即便是皇帝也须得忌惮三分。

    可帝党不同,帝党说白了就是一群少壮派,在国朝这个最讲究资历的地方,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皇帝的宠信和扶植,而一旦被皇帝厌弃,仕途也就基本走到了终点。

    而李廷机犯的错误虽然是妄图挑起党争,但是韩爌心里清楚,挑起党争只是今上底线的一部分,今上真正的底线应该说是维持朝局稳定,而维持朝局的稳定,则是为了顺利的更易中枢层次和推行天子心中的政令。

    说一千道一万,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局,为了社稷!

    唯有扣住这个大前提,才能正确的揣度天子的心思,李廷机所做的事情,就是危及到了朝局和社稷,所以才被今上毫不留情的打击了。

    想清楚这一点,韩爌便渐渐明白了自己以后在今上身边的行事准则,很简单,只要一切以国事为重,秉持公心,纵然对天子稍有冒犯,以天子的性格,也不会太过苛责。

    相反的是,如果行事之间只为一己私利,而导致大局失衡,影响到朝廷社稷的稳定,就算是关系再亲近的臣子,天子也必定会痛下杀手。

    所以韩爌当机立断,将这件差事坚定的推了出去。

    无他,如果抛却个人层面的因素,他的确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韩爌对自己的能力是有自信的,但是他是自信不是自大,能力的确很重要,但是经验的确重要。

    苏州府税赋重地,地方关系必然错综复杂,这次的差事的确是大功,但是同时难度也很大,若是没有经历过地方庶务的历练,必然会处处受挫。

    韩爌自问,他若是到苏州府去办这件差事,只有五成的把握成功办妥,而且耗时不会短。

    但是很明显的是,当今要的是快刀斩乱麻!

    他要用苏州府来证明税赋改制的必要性,这件差事只能成不能败。

    而汪应蛟此人韩爌了解的很,由他来主持钦差之事,成功率至少能够提高三成,而韩爌还年轻的很,未来的有的是机会,不必在急于一时。

    以他如今的身份,哪怕是按部就班的转迁,也至少能够成为六部七卿之一,何必如此急功近利。

    所以韩爌才大着胆子,拒绝了皇帝,转而举荐了汪应蛟。

    “启禀陛下,汪应蛟大人南直隶徽州府人氏,万历二年进士,曾历任南京兵部主事,山东右布政使,山西按察使……”

    虽则心中笃定,但是韩爌也知道,天子为了替他争取钦差的差事费了不少心思。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别说皇帝是一番好意,想要替他铺平升迁之路,就算是皇帝一纸诏命要他辞官归隐,那也是隆恩浩荡。

    更别提皇帝明显是想要提拔他,韩爌这种行为,说的好听了叫犯言直谏,但是说的不好听了叫给脸不要脸。

    或许皇帝时候能够体察他的用意,但是当面拒绝皇帝的好意,毫无疑问是驳了皇帝的面子,万一自己方才的一番猜测都是错的话,那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所以韩爌方才说话的时候,着实是担心了大半晌,此刻见得皇帝的脸色略略好看了几分,连忙对着一旁的王锡爵递了个感谢的眼色。

    若是没有这位老首辅的帮忙,说不定今天自己真的就要玩完了。

    与此同时,韩爌也紧着开口,卖力的介绍起这位汪应蛟大人。

    “万历二十年七月,我大明与倭国与朝鲜交战,汪大人时任山东右布政使,于七日之内,筹备军银二十五万两,输送前线,而所辖境内物价平稳,民生如常,朝鲜事宁,汪大人巡抚保定,岁遇旱蝗二灾,民岁入不丰,汪大人下令从诸地调粮赈灾,减免税赋,令平安度过灾年,曾受朝廷嘉奖,又以右佥都御使巡抚天津,汪大人广兴水利,开垦民田,令朝廷造册民田增多五千余亩,桩桩件件,均可看出,汪大人久历地方,体察民情,对于地方庶务熟稔无比,又兼熟悉民政税赋,故而臣斗胆,以为汪大人若出任钦差,必可钳制地方,顺利推行税赋改制!”

    似乎是生怕朱常洛听不明白,韩爌介绍的时候格外详细,倒是叫朱常洛一阵哭笑不得。

    他承认,韩爌当时开口拒绝的时候,他的确是生气的很,自己辛辛苦苦的布置了这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