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421节

大宋好屠夫-第421节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还要画一幅《千军万马》图

    冬小麦已经开始收割,河北各地府衙都在忙碌着税收之事,各地皆是府库大开。

    税收之外,府衙之处也收购着百姓多余的粮食,价格公道,现钱交割。

    官道之上,一队一队的大车载着粮食往北而去,到河间,到燕京。一部分往西入草原,一部分到各处关口。

    燕云的粮食过得十天半个月也要大量收割了,到时候也不需要河北运送。

    东京城内,缺粮的事情也得到了缓解,粮食价格虽然还比较高,却是也下降了许多。东京城也慢慢开始繁华起来,出城谋生的人也一批一批回到城内。

    大宋朝看起来又是一片繁荣景象,提着钱袋出门的达官贵人依旧乐在其中。

    种师道依旧到了淮南濠州,城外到处都是简易的窝棚,住着无数从淮西而来的难民。这些难民。

    如今的淮西,出逃之人越来越多。这也是大战久而未决的后遗症。

    一座一座的城池被围困,却是这围困之兵一共才四万不到,许多城池之外不过三四千号西军汉子,便也围不住这些城池。

    城池之内的贼军缺了口粮,便也会出城来抢夺。也就逼得人远走他乡。

    许多事请当真不能看细节。不论西军的汉子们怎么努力剿匪,只要不攻城,城内的贼寇虽然不敢出城来与西军对决,却是也仗着城池以为安稳。夜里便有一些人摸出来寻找粮食物资。

    摸出来的人也有许多倒霉的,被躲避在暗处的西军汉子逮个正着,小命不保。便也有许多幸运的,背着东西回到城内,也有一顿大鱼大肉。

    折可求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却是就不攻城,往东京去的书信,大多都是士卒缺粮,又无饷银,无心作战,城高难攻,战事难以推进。若是朝廷催得急了,折可求也会拿下一两个县城之类,然后去信东京报捷,报捷之后,便是攻城之下损失惨重,军心不稳,哗变逃散无数,在此催促东京发钱发粮。

    招兵大旗竖立在濠州四门之外,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汉子争先恐后上来报名,只为换取一些口粮养活自己与家人。

    兴许这也是种师道想要看到的场景,却是这场景又不是种师道愿意看到的。

    濠州城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连一个破衣烂衫的乞丐都看不到一个。只因为太上皇赵佶在濠州城内,不能让这些刁民贱众冲撞了太上皇。

    种师道入得一处大宅之内拜见赵佶。

    赵佶就坐在一个大厅中央的一把太师椅上,种师道拜下之后,赵佶连忙上前来扶,口中说道:“种卿此来,朕不胜欣喜,能再见种卿,实在可喜可贺。”

    种师道慢慢起身,看了看眼前的赵佶,犹记得当初在宝座之上的赵佶,大怒不止,几言之间,便把手握重兵的种家二人圈在东京城内,不得出城。

    而今的赵佶,依然一身龙袍,却是也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两鬓已白,面色憔悴。眉宇之间一股挥之不去的忧愁。

    诺大的国家,繁华的盛世,本都在赵佶一手掌控。却是赵佶自己也没有弄明白,为何眨眼之间,自己会落到这般地步。

    “臣能再见太上皇陛下,也是臣之荣幸。臣此来,主要是为招兵讨贼。而今淮南流民几十万,招得十万大军,操练精兵,北上剿灭郑智。定要还我大宋朗朗河山。只要剿灭郑智,燕云也当回归故国,如此便是那汉唐盛世,陛下之名,也当流传千古。”种师道躬身身形,慢慢说道,便是心中知晓,面前这位太上皇,还将是这大宋朝的皇帝陛下。

    练兵之事,剿贼之事,将来还会是面前这位太上皇一言而决。如今这个机会,种师道也想跟赵佶拉进关系,得到真正的信任,避免当初的事情再发生。

    赵佶闻言,连道几声:“好,好,此事极好。既能解决淮西流民之事,又能再聚强兵剿贼。好事,好事啊。朕之子,看来也是个圣明之君。”

    赵佶口中说着好,心中却也有无限唏嘘,大宋朝似乎依旧还是大宋朝,换了皇帝也依旧能顺利运行。

    种师道已然从赵佶脸上看出了他内心的悲哀,慢慢从怀中拿出一份圣旨与一份书信,递到面前,开口说道:“陛下请看,圣旨乃是皇帝亲笔,是给老臣的。书信也是皇帝亲笔,乃是给太上皇的。此来濠州,招兵乃是其一,其二便是此事。”

    赵佶面带疑惑接过,展开之后看得许久,脸上阴晴不定,心中潜意识里愿意去相信这一封感人肺腑的退位让贤的书信,却是理智里又有怀疑。如今的赵佶,已然不是当初的赵佶,人性的复杂,赵佶也真正见识了几番,便也不可能是一封书信就能说服的。

    “陛下,太子向来纯善,对陛下更是从未有多忤逆。而今国家多有危难,为国家,为社稷,陛下也该回朝处理这些棘手之事。此番太子愿意退位,实乃大孝大义,更是为江山基业。如此父子同心同德,何愁家国不宁?”种师道心中当真多有感动,感动人子孝义无私,感动人父教导有方。便是种师道的称呼上也有变化,赵桓已然又成了太子。

    赵佶看了看种师道,拿起书信又读了一次,慢慢坐下身形,也示意种师道落座。

    便听赵佶开口问道:“种卿此来,什么时候回京?”

    “回禀陛下,臣打算招了五万人便先行操练月余,招满十万就启程北上。到得东京再行操练,有得十万精兵,才可与郑智争锋。”种师道开口答道,也在与皇帝陛下赵佶解释。

    “郑智当真如此势大?”赵佶又问。

    “陛下,郑智兵威之盛,古今少有。其麾下不止有西军强兵,还练有几万铁甲,还有党项骑兵为其卖命,如今只怕还有草原上的达旦人为其驱策。将来战阵之上,只怕是几万骑兵来去纵横。难以匹敌啊。。。”种师道对于军事上的事情,从来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赵佶闻言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唉。。。最近朕想了许多,想当初种卿与西北御党项大敌,想当初郑智过拒马河攻入辽国腹地。如今已有结局,便是这些结局,无不证明朕当初是错的。党项已灭,辽国也亡。朕从未上过军阵,却是偏听偏信,不听将帅之言,非要听那些文人之言。后悔晚矣。。。”

    赵佶话语后悔不已,听得种师道更是涕泪俱下,一个皇帝当面认错,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恩德。

    “陛下,往事已矣,臣心中从未怪罪过陛下。即便天子有错,也是天子身边的臣子奸佞,蒙蔽了圣意。而今西夏与辽国皆亡。面前不过一个郑智而已,郑智兵威再盛,臣也有御敌之策,陛下放心,我大宋必然千秋万代,强盛繁华。”种师道一边说话,一边抹着眼泪。老臣之心,必是鞠躬尽瘁。

    赵佶能在此时说自己错了,兴许也是真有反思。更多的也是在拉拢种师道的心。赵佶也知道种师道麾下将有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十万大军就意味着赵佶能稳坐龙椅。

    “郑智如此兵威,不知种卿可否详谈御敌之策?”赵佶语气已然是商量的语气,更是放低姿态的问话。

    “这是自然,御敌之策岂能不禀奏陛下。郑智骑兵强横,如当初党项一般。但是西军对党项,胜多败少。其中最主要的战术就是倚仗坚城而守,敌打不破城池自然退去,此时便可往前推进。与郑智战,便也可用此法,坚城而守,防守反击。只要守住城池,郑智屡屡受挫,必然一退再退,军心涣散之下,便是机会。”种师道慢慢解释着,以前种师道从来没有这种机会与赵佶面对面解释着作战方略。也造成了临阵换帅之事。如今种师道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种卿可否早日北上回京?”

    赵佶此时这些话语,便也是为了这最后一问。试探了种师道的态度之后,赵佶已然心安不少,回京的顾忌便也少了许多。如今郑智的问题种师道也说了可行的解决之法。

    赵佶心中的担忧,已然去了大半,少了担忧,赵佶便也只想快点回东京去。便是种师道招兵的事情,赵佶都好了几分注重。

    种师道闻言一愣,也明白赵佶有些迫不及待了,思虑片刻,答道:“陛下,早点回京也未尝不可,招满五万人,操练月余之后,便也可先行回京。兵刃甲胄军备多在东京,军粮也在东京,回京操练必是事倍功半。淮南新招的兵丁,只需让当地衙门源源不断送到东京即可。”

    赵佶听得种师道话语,连忙又问:“如此,多久可以启程?”

    “城外招兵之处人满为患,以此推算,两月左右,便可启程北上。”种师道答道。

    赵佶闻言面色已然有笑,开口道:“好,两月之后,朕便随你回东京去。”

    种师道闻言又躬身行礼,口中说道:“臣这就去操持招兵之事,尽快随陛下启程北上。”

    赵佶也不再多说,只道:“种卿先去忙,晚间来此,朕备下酒菜等候,今夜与种卿一醉方休。”

    种师道闻言直感觉心中暖暖的,又拜了拜,答道:“多谢陛下恩典!”

    说完种师道慢慢退后,赵佶却是上前来送。

    待得种师道离开之后,赵佶心情大好,开口喊道:“来人,备笔墨,许久未作画了,今日便也画一幅《万里江山图》。”

    左右随行太监连忙去准备笔墨。

    却听赵佶又笑道:“朕还要画一幅《千军万马》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一十七章 开疆拓土,狗贼

    河间城离沧州毗邻,从河间府城到沧州清池城,一百五十里地,马步慢行,一天可到。

    郑智从河间归来,心中已然在考虑把王府迁移到河间的事情,河间府如今便是燕云与河北的中心,许多公务皆在河间府,王府在河间府办公显然是更为合适的。

    但是王府迁移之事也没有那么简单,涉及到方方面面,几个衙门及衙门里的官吏家眷。府库里的军备钱粮,城外的造作厂。

    还有军中家属,军汉家属人数太多,到得河间府,需要很大一笔的钱财方能安置,这还是只论西军汉子的家属以及一些军官,若是沧州士卒的许多家属也要迁移,那便是更加麻烦的事情了。

    所以郑智也在犹豫之中。

    郑智到得王府门口,便看到老胡一脸笑意坐在王府门口之外,一把摇椅慢慢轻摇,老胡在摇椅之上也是摇头晃脑,左右还围坐了几个老汉,多是缺胳膊少腿之人。

    几人正在围坐谈笑,王府大门口的卫兵倒是站得笔直,如今这站哨已然不是这些老卒了,王府下面的士卒已然足够用。这些老卒们多围着王府居住,没事就聚在王府附近,便也算颐养天年。

    见得远处一队健马铁甲而来,众人抬头看了过去,便见郑智打马在前。众人连忙起身站好,等候拜见。

    郑智看得远处这些老汉,已然提前下马。老汉们躬身行礼拜见。

    “老胡,何事这么开心?”郑智看得老胡一脸春风得意,开口打趣道。

    老胡闻言凑到头前,已然眉飞色舞,口中直道:“殿下,我老胡有孙子了,一个大胖小子,要说这党项公主的身子骨,着实是好,八斤多也给生下来了,毫不费力。头前看着那么大的肚子,我还担心呢,未想如此顺利。”

    郑智闻言,看着老胡满脸的笑意,心情大好,心中也为老胡开心,笑道:“好,这媳妇不错,此番小胡也回来了,当再生一个。”

    老胡闻言点了点头,笑着脸说道:“殿下,我老胡也不识几个大字,这取名之事,还请殿下帮帮忙。。。”

    “这有何难!”郑智显然不会拒绝,应下之后,想得片刻,又道:“你叫胡精忠,儿子叫胡报国,孙子嘛,就叫胡开疆,再生一个就叫胡拓土。你看如何?”

    开疆拓土,显然也是郑智心中所想,也下意识说了出来。

    “多谢殿下,开疆拓土,这名字好,极好。”老胡闻言大喜。

    却是老胡话音刚落,身旁一个只有一条手臂的老汉连忙也笑着凑上前来,口中也道:“殿下,小的也有个孙子,殿下可否也帮着取个名字。”

    便是老胡闻言,伸手赶得两下,口中笑道:“去去,一边去,你孙子都五岁了吧,不是叫做张木生吗?还取个什么名字?”

    “你孙子让殿下取个名字,我孙子当也让殿下取个名字。”断臂的老汉拉开老胡的手臂一本正经说道。

    郑智闻言,也笑了笑道:“木生这个名字倒是不错,想来是请人算了一卦,缺了木便叫了木生。挺好,不需改了。”

    便是郑智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