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240节

大宋好屠夫-第240节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边小太监上前倒茶。

    之下百官手持笏板,躬身三呼万岁!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梁师成例行公事喊道,眼神已是期待。

    “臣有奏!”

    赵佶却是都不往下去看,一手拿起茶杯送到口中,一手凌空一挥示意奏表之人说话。

    “臣今日所奏,弹劾太师蔡京。。。。。”

    便是此言一出,赵佶心中一愣,放下茶杯,抬头往下看去,听这御史台官员弹劾。

    头前话语刚毕,又有一人大声说道:“臣也有奏!”

    赵佶本以为刚才一人弹劾蔡京,合该朝堂上议论一番,却是又有一人接着上奏,开口只道:“讲!”

    “臣也弹劾太师蔡京,罪状八条。。。”

    赵佶已然明白过来,转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梁师成,又看了看下面念读罪状之人,似乎也知道今日之事不同寻常,便是梁师成最近也在赵佶面前说了许多次蔡京的事情,内容皆是蔡京之恶。所以赵佶才去看身边这个老太监几眼。

    又出一人,还是弹劾蔡京。

    赵佶又拿起了茶杯,喝得一口,便往蔡京看去。蔡京在赵佶心目中,一直是那个书画造诣绝顶、办事牢靠之人,也深得赵佶信任,只要赵佶出了满意的书画新作,第一时间便是给蔡京观赏,以至于赵佶画中题跋,多是蔡京手书诗词。

    两人不仅是君臣,对于赵佶来说,两人更是同道中人,有惺惺相惜之感。

    “。。。综上罪状,蔡京才薄德寡,不足以担当重任,理应辞去朝廷要职,再选有德者辅助陛下国政,还请陛下明鉴。”

    待得再无人接话,赵佶扫视一下众人,开口问道:“可有人反对?”

    朝堂之下,无一人出言。

    赵佶点了点头,又问:“可有人附议?”

    此问一出,堂下二三十人皆躬身答道:“臣等附议!”

    赵佶哪里还看不出是怎么回事,只道:“好,既然如此,蔡卿可有辩驳?”

    众人目光皆聚集在蔡京身上,只见蔡京面不改色,慢慢跪到地上,把手中笏板置于身前地上,随后拜倒在地,开口说道:“回禀陛下,臣无辩驳之言,诸公罪状加身,洋洋洒洒有几十条之多,臣一人百口莫辩。臣侥幸,得陛下信任多年,愧领要职。如今为诸公所恶,实已不得人心,惭愧之至,有负陛下圣恩。臣有罪,还望陛下念臣年迈老朽,近来又有病痛缠身,已到行将入木之年,让罪臣归家颐养天年。叩谢陛下圣恩。”

    蔡京磕头再拜,话语一出,跌落无数人的眼珠。便是还有人准备了无数应对辩论之词,此时已然没有了用场。

    王黼听言,胸中长出一口大气。不论什么过程,王黼等的就是蔡京这句话语。等的就是蔡京失败认怂。

    却是不知蔡京何等高明,又对赵佶何等了解。这么多人攻讦自己,若真是一条一条去辩驳,反而落了下乘,这个朝堂便跟菜市场一般吵闹不休,赵佶乃文雅之辈,如何能见这般不雅的场景。

    此时蔡京以退为进,不辩不论,俯首认罪。头前那五六个人的几十条罪状,在赵佶心中已然就留不下多少印象了。反倒凸显了蔡京高风亮节。

    今日之事,众人对蔡京群起而攻之,赵佶心中自然有数,便是这些人早已组织计划好的事情。如今蔡京高风亮节,赵佶心中作何感想,不言而喻。

    赵佶也长出一口气,又喝得一口茶水,扫视一番百官,出言问道:“那依照尔等之见,何人可堪当重任?”

    这一问,自然有人早已做好准备,便是要出言推荐王黼。这人正是秦桧,此时秦桧一直没有出言,也没有附议,便是等这一问之后再发力。然后王黼再出言谦虚,愧不敢当。

    却是秦桧正准备出列禀奏之时。跪伏在地的蔡京已然先开了口:“回禀陛下,罪臣以为,满朝诸公,能堪此重任者,唯有御史中丞王黼。”

    蔡京此言,更是高明。便是蔡京知道王黼最近与皇帝赵佶走得近,皇帝赵佶更极为宠信王黼。此时出言,岂不又是为赵佶分忧?岂不又是深得皇帝之心?岂不更是高风亮节?

    蔡京此法,就是要把王黼架在火上来烤。王黼既然想出头上位,那便把他放上去,至于谁来烧火烤这王黼,自然就是蔡京自己。这朝堂三省六部,蔡京不点头,连升八级的王黼当真还玩不转,也服不了众。玩不转自然就是要出事情。蔡京便等着这王黼出事情,即便没有事情,蔡京也要给王黼制造一些事情出来。

    赵佶一听,看了看地上的蔡京,又去看王黼。王黼在赵佶心中,便如高俅一般,使唤起来极为顺手,与王黼在一起,赵佶直感觉浑身轻松。赵佶本来是玩味问得一句,此时蔡京一言,赵佶当真有些意动。

    不为其他,只为这每日沉闷的朝堂能改变一个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不让自己在这大殿上如坐针毡,只想赶紧下朝往艮岳去消遣。

    赵佶心中有些意动,却是看得跪伏在地的蔡京,心中又有不忍。

    童贯此时也上前出言道:“禀陛下,太师入朝多年,兢兢业业,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如今年迈,最近也多病痛缠身,再如此竭尽心神,只怕难以长久,若是有个万一,必然是朝廷损失。不若让太师回家将养些时日,待得太师身体康健之时,再招入朝为陛下分忧,此乃两全。御史中丞王黼,向来恪尽职守,可堪大任,请陛下定夺。”

    童贯此言,丝毫不提刚才蔡京的几十条罪状。还把蔡京夸了一通,又推了王黼上位。分寸拿捏得极为到位。既合了蔡京心意,又合了王黼心意,也许还合了皇帝赵佶的固有认知。

    此时王黼听言,连忙上前拜道:“陛下明鉴,微臣身为御史中丞,哪里有资格堪当重任,朝中老臣颇多,能力出众者不知几何,哪里轮得到微臣逾越。”

    王黼之言,已然就把话题从蔡京有没有罪转移到何人可以堪当重任了。却是又表露出自己的谦虚。

    赵佶听言,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头前心如明镜,知道今日之事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却是又有些糊涂了,话题突然就变成王黼有没有资格拜相的问题了。

    “蔡卿既然身体有碍,且先回家将养,至于其余事情,容后再议。”赵佶出言便把这个话题至于此处。至于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佶也要理一理头绪,至于王黼上不上位,赵佶自然也要权衡一下。

    “叩谢陛下天恩。”蔡京再拜得一下,拜下去的身躯,起身都有些困难了。

    “蔡卿快快请起。”赵佶见得蔡京模样,连忙出言平身。随即又道:“今日可还有奏?无事便退朝。”

    稍等片刻,见无人说话,赵佶起身就走。

    梁师成眯着眼睛与王黼交流一个眼神,随即喊道:“退朝!”

    王黼又回头与许多人交换一番眼神,内心还在忐忑不止。

    却是这连升八级之事,大概也板上钉钉,蔡京致仕。赵佶心目之中,唯有王黼一人!

    蔡京爬起身来,低头便往外而出,也不与人交流眼神,更不与人攀谈。唯有童贯快步上前伴随左右,两人轻声细语说了几句,随后童贯便止住了跟随的脚步,只等王黼出来上前道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墙过

    郑智站在高淳城头之上,城头不远是一条通往石臼湖的小河,水流清澈舒缓,水下并不深,仔细观瞧还能看到水里的游鱼,有大有小。

    进这高淳也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燕青带着成扬与十几个汉子混了进来,郑智大军一到,燕青就把这城门打开了。

    高淳其实并不是县治,而是镇,但是又并不归属于溧水县管辖,颇有点“县级镇”的意味。

    高淳镇的城墙也是极为低矮,有些富户家里的围墙似乎都比这城墙要高。但是高淳镇也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城内人口也有两万以上。之所以有这么一个低矮的围墙,也是这高淳两百年从来没有过刀兵之事,这城墙也就没有修高的必要。

    不仅高淳,整个江南两浙,城墙皆比北方的低矮。即便是曾经作为南唐首都的江宁城,城高也不过两丈,二十多万人口的城池,城墙的规格比之渭州都要差上一点点。承平太久的副作用便是如此。

    燕青上得头前禀报:“相公,高淳的文武衙门里都是空无一人,主官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衙差与士卒一个也找不到了。”

    郑智听言,摆了摆手,只道:“算了,不找了,想来这江南,大多是这么个情况了。等到反贼平定,想来这些人又都会冒出来。”

    鲁达气呼呼道:“若是在秦凤,一个个抓来砍了!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鲁达似乎自己总结了这么一个结论。鲁达印象中,临阵脱逃的在秦凤哪里会有活人。

    郑智心中自然也有类似的感觉,口中说道:“话不可这么说,你看种家相公,世代书香门第,镇守西北这么多年,不是挺好的?还有李纲,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把沧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品性如何与是否读书没有关系,只在于个人。”

    鲁达其实明白这些道理,不过就是埋怨一句,此时郑智如此去解释,鲁达也没得什么可说,只道:“哥哥说得对就是。”

    “小乙,宣州来的贼兵到哪里了?是不是方七佛亲自来了?”郑智问道。

    “相公,方七佛似乎没有来,来的是方腊麾下的宣州守将,来了三个,分别叫家余庆、李韶、韩明,有七八千号人马,宣州贼兵应该来了一半。”燕青答道。

    “哦?方七佛身在何处?”郑智又问道。方七佛便是方腊麾下最为信任之人,杭州便是方七佛打下来的,湖州也是方七佛北伐攻克,宣州大部分也是此人拿下。如今再往北,就是江宁府了。

    燕青被郑智一问,面色有些尴尬,似乎觉得自己的差事没有做好,音调也低了不少说道:“还未探明方七佛在何处。”

    “无妨,我等初来乍到,也是无法,待稍过几日,这些情报就自然清楚了。”郑智显然也看出了燕青情绪上的微小变化,出言也是安慰,说的更是事实。若是在河北山东,燕青做情报实在是一把好手,到得这江南,人生地不熟,也只有如此。

    “相公,家余庆所部,已经过了宣州边境水阳镇,如今到了固城湖边,到高淳大概也只有三四十里地了。过得中午,贼军大概就要到高淳了。”燕青听得郑智吩咐,又连忙把知道的情报说了出来。

    “还来得挺快的,这家余庆是何来头啊?”郑智虽然知道敌人就在不远,却是一点慌张也没有,与那石宝一战,方腊麾下这些贼军的战力一目了然,对于郑智来说,威胁实在太小。

    此时郑智心中,对于杭州之外的贼军,已然不放在眼里,却是也知道方腊身边,应该还是有些能战之人的。

    “至于这家余庆是何来头,卑职也是不知。只知道这人官职不小,是方腊亲封的宣州经略制置使,想来也是深得方腊信任之人。”燕青说道。

    “哼哼。。。还真是不小的官,与某品级了。”郑智开了一个玩笑,又道:“鲁达,击鼓备战。”

    鲁达回身便去做事。郑智也下得城墙,准备吃午饭了,午后便要上阵杀敌。

    行军打仗总是无聊的。在南方打仗对于郑智来说更是无聊,在西北,还能抓得满地牛马羊。在这江南,即便胜利了,也看不到什么战利品,敌人比自己都穷。此时敌人的钱财,只怕都集中在了杭州。

    方腊更是在杭州卯足了力气,生产一切军械设备,从刀枪剑戟到甲胄,方腊实在缺的太多太多,还不谈弓弩,方腊麾下,能用军中弓弩者,唯有一人,便是昱岭关守将庞万春。

    此时方腊显然也没有着重与弓弩之上,方腊一路几个月的作战经验,这弓弩似乎可有可无一般。否则此时庞万春就不应该在昱岭关驻守了,而是正在训练弓弩兵。

    无妨吃罢,郑智又上了城头。

    等候许久,本应该出现在眼前的贼军,竟然迟迟未到。郑智之所以在高淳以逸待劳,而不是出兵去三四十里之外迎敌。只因为大规模骑兵作战,往往就需要比较宽阔的地面。江南的道路,要不就是临水,要不两边郁郁葱葱。实在不适合骑兵作战。

    若是在西北,三四十里地面,郑智只要不是防守任务,一定趁敌赶路时候队形散乱,迎头痛击之。这种遭遇战,在会州打败嵬名仁明的之后,打了不少次。

    又等几刻,燕青皱眉上前问道:“相公,贼军应该要到了,此时迟迟不出现,一定是中途有变,不若我再出城去探一下。”

    郑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