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乌江战纪 >

第303节

乌江战纪-第303节

小说: 乌江战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瞫钊以前是枳都方面的将领,认为枳都必不可失,附和鄂仁的意见。

    上卿相尚因此前亲自去与蜀国达成的协议被撕毁,曾有政敌向巴主进谗言,要求追究相尚的责任。此时,相尚还心有余悸,道:“蜀王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若是他故伎重演,则得不偿失,雪上加霜。”

    巴国主想了想,道:“两位爱卿所言,均有道理。需两手打算:一面去蜀国媾和,一面再次想尽办法筹兵,实在不行,娃娃们、老人们、女人们,全都动员起来。就是江洲不留一兵一卒,也要增援丹涪水,使楚国人到不了枳都。”

    鄂仁领了旨意,令这次随行的副使领人,留在巴主宫中,多多选取上好的礼物,然后到西城门口会合,说自己回家去取几样换洗衣物,其实是他心中也无底,不知此去结果如何,突然想起回家取一件自己府中的珍物以备用,顺便与夫人简单道一声别。

    这不是鄂仁装富,更不是作秀,而是在七八年前,一个蜀国人路过枳都,拜访过鄂仁,那蜀人见过鄂仁摆放在客室的一件楚国出产的玉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那蜀国人在蜀国为高级官员,鄂仁想首先通过他了解蜀国上层复杂而有用的关系网。

    鄂夫人见丈夫急匆匆回家,又急匆匆要出门,问要到哪里去,鄂仁道:“我此去,要么成功,要么,你我再回不了枳都老宅了。”

    鄂夫人以为丈夫是要去巴楚前线,特别嘱咐:“见了鄂卓鄂越,让他兄弟俩多多杀敌,但要格外小心。此外,若方便,又来得及,顺路去看一看桂花,再劝她到江州来。她一个人在枳都山上,我如何放心。”

    鄂仁看着夫人,不说话。

    夫人道:“罢了,看你行色匆匆,哪里会有那个闲心。”

    鄂仁不作解释,与随从出了门,上了车,直接去了城门口。

    巴国主特使鄂仁一路之上,昼夜少歇,赶到蜀国都城。

    到了蜀都,鄂仁不急于求见蜀王,而是首先重贿蜀国几位重臣,以及蜀王宫里得宠的阉官和妃子,然后才觐见蜀王。

    这一次,鄂仁并没有特别新鲜的说词,但与上次出使蜀国的巴国上卿相尚有两点不同的做法:其一,鄂仁先用重金做通了蜀国重要大臣和蜀王身边人的工作,得到了应有的支持回报;其二,鄂仁没有直接引用“唇亡齿寒”那样的老故事,而是讲了一个发生在巴国西山(即华蓥山,《红岩》中双枪老太婆战斗的地方)的一个寓言故事。

    鄂仁这故事说的是:

    巴国西山有两只獾猪,同时打洞为安身之处。当两只獾猪打到一定深度,发现两个洞之间打穿了,于是为争地盘,打了起来。

    最后,两只獾猪搬来泥土,在洞子里牢牢筑了一道隔离墙,发誓老死不相往来。

    一天,一只狼狗追捕其中一只獾猪,这只獾猪逃入自己的洞中,以为安全了。

    想不到,狼狗不放手,刨泥扩展洞口,要进洞来。这只獾猪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突然,他想到在洞子里面,仅有一墙之隔,就可从隔墙后面的獾猪的洞子里逃跑。

    于是,这只獾猪使劲挖隔离墙,同时向隔离墙对面的獾猪求救。

    可是,对面的獾猪认为,如果隔离墙被打穿了,狼狗就能进入自己的洞子,发现自己,对自己造成威胁,因此不愿意帮忙。

    没等隔离墙打通,狼狗进洞了,将无路可逃的獾猪咬死吃了。

    过了不久,这只狼狗跟踪上了见死不救的那只獾猪,这只獾猪同样逃进了自己的洞子里,狼狗采取了上次一样的办法。

    这一只獾猪也想到唯一的逃生之路是打通那道隔断墙。可是,挖了一阵,他后悔了——原来,已经死了的那只獾猪,在最后绝望之时,搬了一块石头来,阻在本来快要挖通的隔离墙处,如果当时自己帮一下忙,那隔离墙早就打通了,自己此时也就不会被那个难兄难弟在绝望时置放的一块石头断了命。

    蜀王听了这个寓言故事,很受感触。

    蜀王也确实不是傻子,尤其加上身边人和大臣从中斡旋,听明白了巴国主特使鄂仁的核心意思是:若楚国灭巴,则蜀地平原水路上的门户江州将落入楚国人手中,楚国人就像进了大门的强盗,想何时向蜀国发起进攻,就何时发起进攻,比进攻巴国容易多了。

    同时,蜀王明白,鄂仁的故事中,还暗示和威胁:如果蜀国这一次再不认清形势,非要把巴国逼上绝路,就算要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甚至巴人脸不要了,投向楚国的怀抱,一起弄死蜀国。

    蜀王考虑之后,同意与巴国秘密媾和,但要求巴国赔偿这一次蜀军出兵的全部费用,鄂仁按出发前的商议,装了一回穷,用比挖了祖坟还要痛苦的表情,答应了这个赔偿条件。

    同时,蜀王还提出一个条件:蜀国不立即从前线撤军,以免楚国生疑。蜀王并不想明目张胆开罪楚国,其中最让蜀王害怕的是楚国人不再与巴人纠缠,而是再次转向褒汉地区(汉水中游),直接威胁成都平原,他要留有余地,两头得便宜。

    这已经是鄂仁想要的结果,如此一来,巴国可调蜀巴前线的大量军队增援东南部战场。

    鄂仁也向蜀王提了一个条件:“若巴蜀和好之事,被楚国人知道了,楚王必然增兵,则巴国照样难以度过难关。到时,不仅外臣要被天下人耻笑,大王你,也要被天下人耻笑。”

    蜀王向巴国主特使鄂仁当场发誓:一是绝不再三心二意,二是绝不向楚国人透一点点秘密。

    鄂仁心里明白,巴蜀媾和,双方都只是临时措施,前一条誓言,就当蜀王放了一个屁,巴国需要的是后一个保证。

    鄂仁完成使命,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享受蜀王令人安排的美女美食美酒,领着从人和蜀王赠送的礼物,急回国。

    途中,鄂仁既是顺道,又是有意先到前线向世子巴东安汇报情况,巴东安目前正无计可施,焦头烂额,知道鄂仁做通了蜀国的工作,大喜,急请大将军巴无疾、儿子巴睿来商议。(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6章 重返前台

    (全本小说网,。)

    经过短暂商议,巴国世子巴东安决定由上将军巴无疾、公孙巴睿,在当天夜晚率接近三股之二的兵力驰援东南战场;同时,为了避免蜀国再一次反复,由他亲自坐镇巴蜀战场最前线,并高调出现在这边战场,虚张已经调走的军队的旗号,与蜀军对峙,既是演戏,又是随时准备对付蜀国人的再次失信,时不时还假打一次小仗。

    巴东安并令鄂仁回都城向巴国主禀报自己的决定。

    巴国主得到鄂仁回报的消息,心下稍安,当听说鄂仁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玉石器物,作为礼物送给了蜀国一个大臣,感动得老泪纵横,下令重赏。

    ———后有人评说:这一次与蜀国临时媾和成功,是巴国卿大夫鄂仁一生之中两大功绩之一;他的另一个功绩则是有三个出众的子女:长子鄂卓、次子鄂越、女儿鄂桂花。

    差不多与此同时,楚军攻占了巴国东南部(今渝东南)大片土地和郁水(伏牛山)盐泉的消息,迅速报到楚国都城,楚宣王大喜,召集朝议。

    以昭奚恤为代表的一部分大臣主张令一上将到丹涪水,统率屈容、庄复两路楚军,顺流而下,攻占巴国的旧都枳;同时,楚王亲率大军,出夷陵,向巴国东部发起进攻,将枳(今涪陵)以下长江流域纳入楚国的版图,随后逆水长江,灭了巴国。

    上蔡令景舍不认同昭奚恤等的主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蔡令景舍道:“我王,下臣以为:巴国,还没有衰落到一触即溃的地步,我楚国也还没有强大到无坚不摧的地步。不要看现在蜀国与我联合攻巴,打得巴国抬不起头来,可是,一旦蜀国发现我有一口气吞下巴国之意图,说不定就会停止攻巴,甚至倒向巴国。”

    “你且说来听听。”楚王且信且疑道。

    “蜀国攻打巴国,为的是土地、人口和财富。巴蜀世仇不假,可是,蜀王绝不希望看到其他人吞并巴国,更不愿意我楚国吞并巴国,取得直达进入蜀地平原的水上门户巴国都城江州,从而直接构成对蜀国之威胁。

    “唇亡齿寒的道理,蜀国人不是不懂,而是想借我之力,削弱巴国、压制巴国。可是,谁都宁可有一个有仇的弱势邻居,绝不愿意有一个随时可能翻脸的强悍的邻居。当年,巴蜀联合攻我兹方,道理就是如此。”

    历代楚君,多有亲征的习惯,楚王听了景舍的言论,道:“蜀国与巴国,累世积仇,未必便与巴国联合起来对抗我。不过,景爱卿所言,也深有道理。”

    常言道:英雄所见略同。景舍对楚王之言,与巴国大夫鄂仁对蜀王所言,差不多同出一辙。

    这个景舍,是战国中期楚国著名大臣。七年之后(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围赵国国都邯郸,楚国令尹昭奚恤建议不去救援,让赵魏两败俱伤,景舍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说若如此,会使魏国毫无顾忌,赵国怨恨楚国,不如少派兵攻略魏国。楚宣王赞同景舍的观点,命景舍统率楚军援赵,夺得睢水、濊水的土地。

    这时候的昭奚恤,有“北方畏昭奚恤,不畏楚王”的“狐假虎威”,眼光似乎却不如以前了。

    后话少说,书归正传。

    于是,楚王打消了马上亲征巴国的念头,但提出先拿下巴国枳地,拦腰截断巴国,使生米煮成了熟饭,蜀国人要是想不通,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楚国乐意奉陪。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去担任攻克巴国旧都枳的主帅问题。

    楚国名将如云,本来不是问题,可是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

    有人认为庄复和屈容已经在楚巴战场上显示了不俗的实力,就在二人之中提升一人为统帅,为最妥。其中,与王室贵族有关的大部分人支持庄复,因为庄复出自楚王室;另一部分起自寒室的人,则支持屈容,因为知情者们知道,屈容并非出自楚国大姓屈,而是古庸国君的后人。

    两种意见分歧,就出现了第三种意见:有人认为虽然直接在前方指挥的是庄复和屈容两员大将,但首功当属前夷城主将养明的全盘设计,且养明对巴国了如指掌,又曾是庄复、屈容二人的上司,简直就是不二人选。

    楚王最后同意了这个意见,下令不仅让养明复职,还提升一级,到郁水口统领大军,庄复、屈容皆为副帅,攻取丹涪水下游全境及巴国枳都。

    楚将养明,于两月余前便已以楚王特别观察使的身份到了夷城(今湖北恩施),与庄复、昭允等人议取郁水盐泉的总体战术,接到楚王旨意,连夜连晚赶到郁水盐泉,只看了一眼梦寐以求的郁水盐泉,便向郁水口进发,重返战场。

    楚国伐巴的幕后设计师,再一次来到了前台。

    养明旧部,闻养明复出,再领伐巴大事,奔走相告。

    楚国都城。

    却说楚大夫景灵,乃上蔡令景灵之叔父,叔侄均有过人的见识,时人称“二景”。不过,也有人认为,论人品,叔不如侄。

    景灵得知楚国军队拿下了巴国郁侯、蚺氏、共氏三大部族和郁水盐泉的好消息,进宫对楚王道:“特来给我王贺喜!”

    楚王大笑道:“贺得早了!”

    景灵道:“此话怎讲?”

    “须是取了宝山盐泉、枳邑,甚至江洲,再来贺喜不迟。”

    “臣今日正为此而来。下臣是担心我王忘了枳邑。”

    楚王道:“何出此言?”

    “臣料屈容与养明、庄复不和。”

    楚王似笑非笑道:“三人都是巴国通,有何不和?”

    景灵轻轻摇了一下头:“庄复取得巴国三大盐泉之一的郁水盐泉和郁侯部族,与取得蚺氏、共氏两大部族的屈容,平心而论,其功并无伯仲之分。可是,若取得巴国旧都枳,将是锦上添花的盖世奇功。因此,屈容、庄复必有争功之意。而养明素来与庄复心交,让养明去作统帅,屈容必有想法。若是如此,大事不好。”

    楚王道:“寡人看来,未必,这次出征之前,寡人曾让养明荐举伐巴大将人选,屈容正是他荐举的人之一。养明说屈容是对巴人相当了解的将领,知彼知己,百战不怠。若养、屈二人有龌龊,养明怎会荐举屈容?”

    “非也。养明荐举的,是最能够理解他的意图、达成他的意图的将领。下臣料:养明一定不会对屈容说荐举过他的事。”

    楚王微微笑,道:“寡人当然也不会对其他人说。计将安出?”

    “当初出兵之时,屈容从沅水、庄复从夷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