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澳洲-第2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为国之臣的性命,实在过于草率了。
但依刹罗颂吞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便对近旁的侍卫使了使眼色。立时唰的一声,宝刀出鞘,寒光迭起。跟着噗通一声闷响,大好的脑袋滚落在地。而座位上,只有一具无头尸体。
滴滴滴···血水顺着断开的脖颈,滴落在地。尸体也慢慢倾斜,栽倒在地。
其它人都强忍着惊恐之情,坐在原地。呼之欲出的求情之语,也生生吞了回去。依刹罗颂吞知道众人的心思,又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才让侍卫将无头尸体拖出去。
到底租借一事,太不光彩。又有大南的前车之鉴,让很多使臣,难免担心。就是依刹罗颂吞自己,也很忧心这个决定。可是为了保住暹罗国祚,只能吞下这个毒·瘤。
至此,再没人对租借一事抱有微词。
之后,经过商议,众人决定以庄他武里为中心,将方圆三十里,都划为租借区。一来体现出暹罗的诚意,二来和缅甸仰光租借区形成对比,三来打消真腊对庄他武里等城的企图。
不过有鉴于近些年,暹罗国内越来越盛的‘汉化潮’。所以众人认为,应该在租借区周围,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除了商货可以自由出入,暹罗百姓,不准随意靠近租借区。
一些激·进、与忠君思想违背的言论,也要管控好,防止流入暹罗。军事上的限制,自然是越多越好。就算大明施压,也要将驻军数量,尽力压缩到最少。
否则曼谷,很容易受到大明的威胁。
制定了这些底线后,依刹罗颂吞才信心满满的,赶去参加第二次和谈。
由于这些天里,各国之间,私下里也有接触。所以和第一次的狮子大开口、慢无边际相比,各国的条件,更偏向实际。除了缅甸依旧索要整个北部地区,赔款削减了一成外,其它国家,都和暹罗有了初步共识。
特别是在宗主国与附属国关系上,暹罗与五国,都愿意解除主从关系。相对而言,以后这些国家,算是和暹罗平起平坐。
只有割地方面,暹罗一直都没松口。
而大明,割地未变,赔款降低了两成。算是看在租借的份上,做出些许让步。暹罗虽没发表看法,但也没拒绝。这态度,倒让明暹以外的国家,感到好奇。
不过暹罗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各国必须先无条件退出暹罗国境,之后才会商谈割地与赔款的事情。否则无论如何,暹罗都不会让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战火暂熄(六)七国和约
(全本小说网,。)
对于这个要求,在座的各国使者,连商量都不商量,就直接拒绝。其中缅甸跳得最欢,恨不得联合诸国,一起将暹罗灭掉。
但夏冰只让使者们稍安勿躁,并没表态。让以大明为马首是瞻的东边五国,也不敢跟着缅甸后面闹。眼见如此,缅甸使者气愤不已。但技不如人,也无可奈何。
于是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夏冰见此,只得宣布休会。但她没过多久,就单方面约见缅甸使者。闲话不多说,就将暹罗租借庄他武里一事,通报给了缅甸。并表示暹罗的诚意满满,让大明不好拒绝。
缅甸代表一听,暗道大明‘两边通吃’。同时脑袋急转,想着法子应对。但看夏冰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先前抛出去的鱼饵,恐怕打了水漂。
便不再多言,起身离开。
等到了谈判继续时,缅甸使者,只派了副手兼任。而他自己,却不知所踪。五国使臣,则议论纷纷,猜测着缅甸代表没来的原因。夏冰想着,缅甸使者,恐怕赶着回使馆商量对策。
不过她也不解释,直接拿出大明早就拟定好的解决方案,让在座的各国使者观阅。
这里面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暹罗、缅甸、大明以及东边五国的共同和约声明!这是一个大框架,主要表明各国和平解决暹罗的决心。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条款,实际内容寥寥。
第二部分,则是提议各国单方面协商。主要是暹缅、明暹、暹罗及东边五国三个框架。
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暹罗在大明提议后,和东边五国,各自拿出自己协定好的和约。上面的条款不多,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解除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
这个看似不重要,但事实上,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大明来说,这五个小国在离开暹罗的朝贡体系后,就会全面的,倒向大明。在法理上,使得大明有了干预东边五国国·政的权利。
贸易、移民、文化侵·略,就会非常简便。等一切水到渠成,大明就可以将他们轻轻松松的吞·并了。
这些思量,五小国自然没精力理会。毕竟他们受暹罗的掌控太久了,以致只要有机会,就会费尽心思的挣脱暹罗的掌控。且对这些小国来说,依附于更加强大的大明,安全上,更有保障。
可能他们还以为,共和大明是以前的朱氏大明。只要附属国上一道依附的表语,送点算得上珍惜的贡品,就能得大明庇护,永世安宁。完全忽略了近邻越南的下场!
估计到时候,他们连哭都没地儿哭去。
第二个条件则是军队!暹罗与东边五国,在交界二十里之地,不准驻军。大明作为第三方势力,会在当地设置监察机构,担负起监察之责。好敦促各方切实履行条约,实现和平。
至于在当地进行贸易,开采矿产,则是大明为了造福当地百姓,顺带的事情。想必暹罗和东边五国,都不会有异议。
即使有的话,大明也会选择性的听不见。反正大明的实力摆在那儿,要是不服,可以让大明到打服为止。
如果一不小心,国也灭了,那就怪不到大明了。
另外在大明监察期间,若有任何一方违反,可交由大明考证。假如属实,大明可根据其造成的严重性,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带领各国联军,群起而攻之。
谁都想不到,正是这监察之责,成了此后暹罗与五小国相继灭·亡的直接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条件外,就是少许微不足道的赔款。像暹罗将边境数府的矿产,都抵押给了五小国。然后大批暹罗战俘,会被释放。由于这些小国本身是没有任何开采矿产的能力,所以抵押的矿产,又经过他们转手,卖给了大明。
且为了讨好大明,这些矿产近乎于白送。大明向来都秉持‘有便宜不占是笨·蛋’的良好习惯,所以都欣然接受。
至于割地,暹罗拒不松口。东边五国也怕遭暹罗的报复,就没敢在割地上坚持。到底被暹罗欺·压太久了,又隔着太近。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使抱上了大明这个粗大腿,也不敢过于逼迫暹罗。
而大明虽有心让暹罗割地,但这些当事国都放弃了,大明也不好再坚持。何况暹罗给大明的好处也不少,所以不愿在这件事上,给暹罗添堵。
虽然不怕暹罗报复,但万一将暹罗推到缅甸那边,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那大明的如意算盘,可就落空了。所以站在大明的立场,对这份和约也相对满意。
暹罗的话,则是一片欢喜了。因为没割地,就避免了国威受损。在五国面前,保住了大国的体面。赔款的话,则近乎微不足道。毕竟都是土里的东西,埋在那儿,当地的官府也没指望它发财。
现在抵押出去,也没什么心疼。且这些矿产,最后都会落到大明手上。刚好让暹罗,又有了一份讨大明欢心的机会。
而解除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早在暹罗的预料之中。尤其是在大南臣服大明,东边五国,就没少和大明眉·来眼·去。以暹罗的国力,就是有心阻力,也没什么有效的应对手段。
何况被大明惦记的东西,就无异于烫手山芋。拿在手里,早晚会因此得罪大明。将其扔出去,还能增加大明对暹罗的好感,算是个比较划算的买卖。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只是和暹罗的国祚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设置二十里缓冲区,不设驻军,也在暹罗的接受范围内。反正有大明担着监察之责,短时间内,也不怕东边五国有小动作。并且西边的缅甸,才是暹罗的生死大敌。
这东边安宁了,才让暹罗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缅甸。
因此这份和约,得到了大明、暹罗以及东边五国的一致认同。缅甸副使则很不满!因为缅甸是不希望大明、东边五国和缅甸达成和解意向的。签订和约,更是要尽力阻止。
可这份和约,缅甸根本就没掺和在内。就是有话要说,也被夏冰一句‘不相干’打发了回去。
于是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下,明暹与五国和约,正式签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战火暂熄(七)北马镇
(全本小说网,。)
像是赶时间一样,在七国和约一签订完。五国使者,就很有默契的告辞离开。缅甸副使倒很想留下来,但被夏冰毫不客气的‘请’了出去。
等只剩下大明和暹罗代表在场后,早就协商好的和约,开始逐步摆上桌面。没多久,明暹双方谈判人员,走出会议室。明暹和约,也正式公布于众。
和大明一开始要求的差不多,明暹和约,主要局限于割地与赔款。
其中割地是大手笔!首先舍弃的,是巴蜀以南的半岛地区。那里都是马来人建立的苏丹国,世代受暹罗、缅甸的交替控制。宗·教信仰,也都是穆·斯·林。
这和以佛教为主的泰人,有很大不同。
而暹罗又没有大明这样的种·族融·合政策,宗教上,对穆·斯·林也只一味的打击、排挤。
所以事实上,当地百姓与暹罗官方的关系比较紧张。尤其是随着大批泰人往南迁移,与原居民马来人,在土地、经商等各种利益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再加上穆·斯·林的教义,是非常排外的。使得暹罗虽统治了这一地区,但原居民,对暹罗的认同度不高。
这就方便了大明消除暹罗留下的印记,打上大明的文化烙·印。毕竟大明的种族融·合政策,是有一系列的配套手段。无论有无宗教信仰,大明都会潜移默化的让当地人认同大明。
澳洲土著融入的成功,就代表了大明种·族融·合政策的胜利。
另外克拉地峡,是沟通曼谷湾和安达曼海的重要交通要道。对以后大明的海上贸易,有莫大的帮助。对这一地区,大明自然比较重视。
而在后世,这里受暹罗掌控。中·国想做点什么,都束手束脚。为了敲打新加坡,还以开发克拉海峡做威胁。这里面,没少给暹罗好处。
现在的话,则完全没必要。毕竟是自家的地方,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所以大明会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将克拉地峡打造成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当然,这不是开挖运河。
毕竟挖运河是一个很久远的工程。克拉地峡,地理条件又相对复杂。其中不仅需要很重要的专业人员,还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以大明当下的发展,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给个二十年时间,可能都够呛。这还没算上人力与消耗的资源!如果加在一起,都要往后推迟五十年。
所以大明的当务之急,是将这地盘消化。居住在这土地上的马来人,自然要迁走。不然大明以后花大力气建造的运河,就便宜了别人。
只是第一步,却是给这里改名。之前在暹罗,这里被划为南部地区。到了大明手上,这块新纳入的土地,被改为北马镇。界限在克拉地峡以北,首府设在边界上的巴蜀。
它最初兴建于大城王国年间,但在1767年,缅甸军攻陷大城国都阿育他耶后,该城就被废置。此后暹罗拉马一世剥夺郑王的王位,统治暹罗。历经数次大战,终于夺回此地。
只是过于靠近缅甸,容易受战火威胁。所以巴蜀城,一直都没恢复往日的繁荣。如今大明得手,看重了巴蜀的重要地理位置,便将其设为首府。
与其一起割让的,还有原属缅甸的南丹那沙林地区。那里发展比较落后,直接并入了北马镇。
这还是上次缅甸战败,将其割让给了暹罗。只是这里没受到暹罗的重视,自然也没怎么认真经营。就算当地的缅人,要不撤回缅甸,要不移居大明。暹罗的泰人,自己的田地都耕不完,当然没心思迁居陌生的南丹那沙林。
暹罗官方,也没心思迁入百姓。使得这地方,比割让之初,更加荒凉。
当然,这不是暹罗故意不重视。而是暹罗认为,依缅甸的脾性,早晚会进攻这里。到时候战火连绵,暹罗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