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213节

大明之崛起1646-第213节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来绍兴作为浙藩都城,其民壮众多,粮米储备定然充裕。即使形势不利,我们阖城坚守个一年半载也绰绰有余。”

    田雄也是眼前一亮,忙道:“大人实如孔明再世……”

    仙霞关北隘口。

    朱琳渼双手撑在墙砖之上,眼前大片枫林将山岭染成红绿相间,又有一望千里的雄关漫道直连天际。

    他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心中豪情万丈,这便是我华夏的大好河山,难怪引得无数英雄为之折腰。

    但从此地向北,却仍有大片国土陷于虏贼之手,在历史上,这些土地便再也没能重归大明。

    而眼下,他却有了一个能改变历史悲剧的机会。此番他率数万雄师出关北伐,若能得胜,则天下攻守易势,大明国运重兴!自此往后,北驱鞑虏,复我中华锦绣江山便不再是梦!

    “大人,”不知何时,张家玉已站在了他身侧,呈上一封密报,敬礼道,“甄将……哦,是破虏营军报。”

    朱琳渼忙探手接过,扫了眼信封上秀气的字迹,立刻不着痕迹地微微侧过身去,这才拆了火漆封口。甄真的军报向来“不拘一格”,若让张家玉他们看到了还不知会笑成什么样。

    信果然是“甄氏风格”,先说了破虏营已抵达桐庐,置大量军粮于城郊诱敌,并在附近设下多处埋伏,必保万无一失。

    而“军报”后面却是诸多琐碎,从破虏营对新铳赞不绝口,到新兵素质令人惊叹,以及将士们对浙江饮食不甚习惯,甚至连军中某位将官准备娶亲都要提上一提。对这些,他也只能报以无奈微笑。

    前几日钱塘大捷的邸报便已送到仙霞关,朱琳渼对郑成功的这一仗非常满意——不但尽灭建虏钱塘水师,还俘获了不少战船,又烧毁虏清源里屯粮数万石。加上以前郑成功在仙霞关所立下的大功,他已经决定待其凯旋,便请封其为威远伯。

    是以马得功眼下已无粮草补给,留给他的只有西去钱塘江上游,伺机北逃这一条路。

    而据甄真奏报,破虏营在敌西进的路上亦然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虏军来跳。

    他收起密信,对张家玉微笑道:“破虏营已‘张开了口袋’,马得功为粮草所迫,必往桐庐去。”

    “罗明受已率部封锁了钱塘,自此建虏便再难踏上南岸半步。”他望了眼北方,接道,“传令龙卫军进入战备状态,只待鲁王宣布归藩,我们立刻渡海北上嘉兴。

    “自此往后,便轮到我们反击了!”

    他正说着,忽见余新快步跑上城头,其身后还有两人,正是浙藩“大学士”钱肃乐的心腹杜元及护卫。

    余新至近前敬了礼,还未及出言,那杜元便翻身跪倒,急道:“辅政王殿下,大事不好!方将军,哦,方国安大军于青山岭遇伏。仅张煌言率部突围,余者皆没……”

 第424章 朱以海的抉择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闻言眉头紧皱,问杜元道:“方国安去青山岭干什么?”

    “是、是去追敌……”杜元遂将马得功大军“溃败”,方国安尽调各路浙军前去追袭,却在青山岭遭到伏击之事大致说了一遍,“如今张煌言张将军收拢了三千溃兵,据灵桥坚守,却被贼军阻在北面不得动弹。(全本小说网,HTTPS://。)”

    说到此处,他已急得满头大汗,“浙军主力尽失,而虏贼却得了方国安粮草近万石,四处如入无人之境。

    “监国……哦,不,鲁王殿下已令浙江各地守军即刻往青山岭一带御敌。只是,此皆是老弱之兵,数量至多三四千,根本不堪大用。

    “我们钱大人恳求殿下速速发兵北上,否则浙地危矣!”

    这个方国安!简直就是资敌!朱琳渼仰天吁了口气。他之前所有的布置都是以马得功粮草断绝为基础,现在其得了方国安的粮,很可能便不会再往桐庐去。

    他努力收起心中怒气,问杜元道:“鲁王可有退位归藩之意?”

    “还、还未得消息。”

    朱琳渼又转问张家玉,“朝廷的诏书何时至绍兴?”

    “回大人,礼部七日前便已乘船北上,当就是这一两日即到。”

    朱琳渼点头道:“为免浙地遭建虏荼毒,若此次鲁王仍不奉诏退位,便只能以兵讨之了……

    “传令水师准备以战船堵住绍兴来往干道,破虏营即刻整军东进,过萧山,进绍兴。”

    “是!”张家玉立刻道。

    朱琳渼又对杜元道:“让钱肃乐修书浙江各地守军,言明形势危急,让他们莫要与我军为难,否则……”他叹了口气,“便只能以大局为重了。”

    杜元忙道:“不瞒殿下,钱大人已托张名振张将军张及熊部堂等重臣亲往金华、处州等府说守军,他本人仍在劝谏鲁王。”

    “好。”

    朱琳渼让杜元先回去送信,又令张家玉召集诸将于大帐中商议进兵方略。

    “大人,眼下虏贼只能往东西南三面而去。”余新最先拱手道,“而西侧桐庐有我破虏营设防,当无虞。

    “东侧虽有绍兴、诸暨等重镇,但自青山岭而去,需过浦浣江、阳江,沿途难行。属下预料,贼或往南,袭东阳、金华一带。”

    立刻便有数人点头表示赞同,“虏贼若取金华,还可绕行台州、宁波一带,以劫掠粮草。”

    “金华几无守军,距青山岭亦近,马得功很可能便会南下。”

    朱琳渼点头道:“建虏确有可能取宁波,而后倚海顽抗。”他话锋一转,“不过绍兴乃浙藩核心,马得功若有意搅乱浙地以浑水摸鱼,或会舍易求难,聚兵攻绍兴。”

    张家玉接道:“浙地处处空虚,虏贼或分兵多处,同往绍兴、金华也尤未可知。”

    众人议了好一阵,却始终难定下方略。若论正面决战,马得功这三万虏军倒不难对付,但他防他搅乱浙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琳渼盯着面前的地图半晌,忽而打断众人,用力拍在案上,“既不知贼军所向,我们便以我为主,令他无处可去!”

 第425章 速度的比拼

    (全本小说网,HTTPS://。)

    众将闻言立刻齐向这边望来。(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随即道:“眼下形势,我军最大的优势便是行军速度快。”他指向地图,“破虏营主力从西侧桐庐进兵,同时龙卫军出仙霞关北上,至处州府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向东经台州直抵绍兴,另一路继续向北,过东阳、金华,停于诸暨驻防。

    “此外调防守衢州的破虏营新兵营向东北方向行进,由兰溪抵达浦江,若未遇虏军,则至绍兴与破虏营主力汇合。”

    他说话期间,已有参谋军官同步在地图上标注了进军路线和箭头。只见从桐庐起,兰溪、金华、东阳、诸暨、绍兴几处重镇自西向东,正将青山岭一带围在中间,而北侧便只有涛涛钱塘江可去。

    朱琳渼望向诸将,“如此,只要我们动作够快,便能将马得功所有去路堵死。

    “同时我相信,虽然我们将人马分为四路,但任何一路都有独自对付那三万虏军的实力。

    “即便是衢州的破虏营七千新兵,就算无法击溃清军,但与其保持均势当不难。一旦与敌接战,其他几路当能在半日之内赶往增援,最终对马得功部形成合围!”

    焦琏是首次参加龙卫军的军事会议,却很快便融入进来,拱手道:“殿下……哦,大人,若调空衢州守军,万一浙藩有所异动……”

    朱琳渼明白他的意思,衢州乃是浙江州府,鲁王一直派了两三千人在衢州东侧戒备,若破虏营新兵刚离开他们便来攻城,确实非常危险。

    他笑而摇头道:“无妨,据钱肃乐所说,鲁王已调浙地所有人马北上,当无心顾及衢州。

    “退一步说,若他真敢不顾大局,等他取下衢州,我大军已是云集绍兴四周。我便入绍兴擒了这个不顾大明社稷的藩王,衢州浙军自退。”

    张家玉又一旁献策道:“大人,另有陈邦彦所率西路军近日已抵开化,亦可令其所部缓攻徽州,就在开化暂驻。万一有变,自开化东去,两日即可回援衢州。”

    “可行,便让令斌晚两日再西进。”朱琳渼点了点头,见众人已无异议,又吩咐道,“此番我四路共进围攻马得功,胜负之关键就在速度!若虏军在我军未抵达几处重镇之前便深入浙地,我们就只能被动追在他后面了。

    “是以此次进兵,炮营只带六磅炮,炮车加倍套马。辎重及重炮交由重骑兵营护持北上,暂不参战。”

    与人们习惯的想法不同,在步兵完成骡马化之后,重骑兵便是全军行军速度最慢的兵种,甚至慢过骑炮兵。故而在赶时间的情况下,重骑兵只能和辎重一起缓慢而行了。

    他又继续道:“龙卫军其他各部人马只带三天口粮,破虏营带五日口粮,粮车亦不同行。”

    余新下意识便道:“大人,这点粮草恐怕……”

    朱琳渼抬手打断了他,“创之怕是忘了水师缴获的二十船粮草。绍兴一点水路密集,诸暨等地也有浦阳江直达,皆可由水师分船运粮补给。

    “是以,各部仅需带足赶赴目的地的口粮即可。”

    随着众将又议定了一些细节之处,便有快马将出兵的调令送往衢州,而龙卫军的动作更快,仅不到一个时辰之后,朱琳渼便已亲率近万人马轻装驰离仙霞关,直朝浙江最南侧的处州府赶去。

    ……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钱肃乐捧着一条二尺多长的锦缎,神情急切道,“我主力已尽溃于青山岭,臣昨日征调了绍兴附近所有府役、乡勇也仅得千余人,凭此断难抵御三万东虏……”

    他见朱以海低头不语,又跪着向前蹭了几步,将那锦缎举过头顶,高声道:“这是臣斗胆与八十七名朝臣同署,望殿下情援福建,唯此方可保浙地数百万黎民,殿下!”

    一旁朱以海的秉笔太监叉腰指着他尖声道:“钱阁部,你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钱肃乐忙俯下身去,“臣也是为殿下安危着想,若绍兴失……”

    围跪在四周的官员中立刻有人附和,“方国安误国,眼下只有此法可行了!”

    “殿下,福建那位亦是大明宗亲,总……总强过沦落建奴之手……”

    “马得功就在青山岭,据此不过数日之遥,还请殿下速决……”

    朱以海抬头扫视众臣,眼中尽是血丝,“去年我便欲归藩,是你们非要逼我继续监国,如今又要逼我退位……”

    他用力拍着椅子扶手,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以为坐上来容易,下来也同样容易吗?!”

    下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头跪着,却没有妥协之意。

    好半天,朱以海终于颓然站起身来,正准备躲回后宫去,便有太监慌忙跑了来,高呼:“禀殿下,有福建礼部朱继祚、司礼监白大戚等人携诏书而来。”

    让礼部尚书亲自来宣诏,可见朱琳渼对此事之重视。

    朱以海愣了愣,只得又换了正式衮龙袍,朝乾清宫而去。

    朱继祚见鲁王上来也不跪,倒是不以为忤,只简单说了来意,便展开黄绸念道:“诏曰。朕缵承大统,日日殚精竭虑,思我社稷未复……

    “及鲁王镇浙地,屡拒东虏,守我江南门户,逾一年有余,实为国之大功……

    “初,王兄于贼乱之时暂监国事,扶国济危,为朕之臂膀。至江南即定,继如此则政出两门,为世所不趋……

    “王兄已功成,自可由此身退,固昭天下大义……”

    朱继祚洋洋洒洒宣读已毕,朱以海心中倒是略松了口气。听这诏书的意思,大段例数他镇守浙江,数退建虏之功绩,却只字未提他自立之罪,只让他“从大义”退位,仍能作为亲王安享余生。

    他正反复踌躇间,钱肃乐已携几名朝臣上前跪于朱以海面前,“殿下,此诏足见朝廷之心,殿下还有何虑?”

    朱以海望了眼朱继祚等人,搓着手道:“汝焉知福建是否诚意,若只用巧言使我献出浙地,来日只需几名言官上书弹劾,立时重翻旧账!我却不若携监国名分再出海……”

    他说到这里忽而一愣,浙江水师已殆,又如何逃亡海上?

    感谢:十一月的smile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长久以来的大力支持,在下感激不尽!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