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39节

大明之崛起1646-第139节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只要不遇到大的风浪,纵是小船应该也可安然抵达。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异常艰辛,特别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给在下。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才能及时把握方向,将本书写得更好!

 第275章 赚大钱!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日的朝廷之上,大部分时间皆是在商议闽南灾情。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朱琳渼又令江西西北各州县将所有库存粮米运至福京。虽将有海外的粮食入港,但多做准备总是没错。

    此外,为了防止可能会发生的暴乱事件,他还调拨了两个营的龙卫军赶赴闽南。

    随着原姜正希所部的四五千人返回天兴府,龙卫军的驻防压力已减轻了许多。

    不过姜正希的这些兵大多是新近招募,操练及纪律性都显不足。加之朱琳渼的安排是以他们为试点,开始进行旧式军队警察化,这些人近来都在忙着转制,是以天兴府暂时还不能完全离开龙卫军。

    刚散了早朝,朱琳渼人还没进文渊阁,便有内侍领了两名官员朝他快步而来,远看服侍当是地方官。

    待两人到了近前,附身施礼,“下官张沧海(王克谦)拜见辅政王殿下。”

    原是江西布政使张沧海和龙南知县王克谦。

    朱琳渼招呼二人进了文渊阁,看他们脸上皆是掩不住的笑意,也是微笑道:“张大人和王大人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回殿下,是有好消息!”张沧海立刻揖道,“先前下官按殿下吩咐,于龙南试种了四百多亩土豆和番薯,”他又回头看了眼王克谦,“后王知县自己筹银,又扩种了五百亩。

    “眼下这些作物皆已成熟,大获丰收!一共不足千亩瘦田,竟收得土豆百万多斤,番薯四十万多斤!”

    一百四十万斤便是近七千多石,这仅是九百多亩地的产量。朱琳渼虽知这两样作物产量高,但这数字仍令他甚为欣喜。须知同样九百亩地,即便是上好良田,至多也就二千多石的产量。

    他又问道:“百姓对这土豆和番薯接纳得如何?”

    张沧海忙道:“宣教府自去年起便开始宣扬这两物产量极高,入口绵软甜润,久食润肠清血,早有大批农户前来探问,意欲取种载种。”

    王克谦一旁补充道:“下官与张大人自收获之日起,每日皆有一餐仅以土豆、番薯为食,至今已有近半月,与食稻米无异。

    “此物立可作为主粮,其不挑地,兼产量极高,实为百姓之福!”

    朱琳渼满意地点头,这两人做事倒是颇为认真负责,竟先自己尝试,方才确认可交予百姓种植。

    张沧海接道:“殿下,如今赣州各地已开始大量载种土豆和番薯,且多为新辟之坡地、沙土地,估计当年可种万亩左右。

    “下官此来还将这两物带了四十万斤入闽做种,以利殿下在福京推广。”

    “做的不错!”朱琳渼赞道,福京沿海实已有人少量种植土豆和番薯,加上宣教府帮着宣扬,百姓们当能很快接受。

    若能将这两种作物大量铺开,相信如此时闽南这般灾荒当再不会发生。他旋即又想到,这四十万斤土豆和番薯虽是预备做种子的,但情急之下充为口粮也可救急,于是吩咐张沧海道:“你与王知县此番功劳不小,但暂时还不能歇息。你们立即押运这批粮食赶赴南靖,暂交予户部调拨。”

    “下官遵命。”两人屁股还没坐热,便即转身离去。

    ……

    闽南。

    漳州府府治所在,南靖城。

    一名身着青衫的凹面年轻男子兴冲冲地跑入鲁记绸缎行,匆匆令下人栓好大门,便冲近后宅高声嚷道:“爹!糙米已涨到十两一石了!”

    屋里一名同那年轻人样貌甚为相似的中年人面上闪过喜色,却重重地哼了一声,“禀朝,我说了多少次,稳重些!”

    年轻人忙垂首应道:“是……爹。

    “依您的吩咐,各米铺眼下存米不过五石,这价钱怕还要再涨。”

    “嗯,”中年人点头道,“你去告诉赵家和刘家,可以少量出货了。”

    “是,儿子这便去。”

    待年轻人离去,那中年人忙从抽屉里拽出算盘,一阵噼里啪啦之后,露出喝了蜂蜜一般的表情,“好!涨得好!

    “鲁家几辈人,做了几十年买卖,赚得也不如我这日多,哈哈!”

    此人名为鲁元厚,乃是鲁记绸缎行的掌柜。这段时间最能令他开心的事情,便是听儿子报来米价,而后计算自己的身家。

    他看着算盘上的数字,不禁又是一阵得意地大笑,一百八十万两,他鲁某人的身家已经涨到了这么多。

    而且看这情况,米价上涨的势头还在继续,他库房里那十八万石的粮米说不定能生出三百万两以上!

    鲁元厚简直有些崇拜自己了。当初他仅是在给一名户部官员送绸缎时,不经意听到朝廷要拨银赈灾一事,立刻便从中嗅到了“商机”。

    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汀州家中,将祖上传下的四处铺子全部低价抵押给了钱庄,兑出五十万两现银,将闽西市面上的粮食扫购一空。

    他原本只是想抬个三五成的价格,捞上一笔便了,没想有一姓翟的江北商人找上了他,说其已联手四家极有实力的商贾,可将福京、江西东部以及广东北部的粮米买断!

    而后大家统一提价,市面上但凡出现价格稍低的粮食,他们便出手全部收下,如此一来,这粮米价格便任由他们来定。

    届时莫说赚个一两倍,便是十翻八翻也并非不可能。

    他当时还有些担心,毕竟此类事情朝廷不可能袖手旁观,但那翟氏又教他如何分散收购、隐匿出货。最终,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他同意与其联手。

    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明智!他心中盘算着,等眼下大灾过去,便用赚来的银子捐个爵位——据说前一阵天兴府还有人捐到了侯爵!

    打这以后,他鲁家便非卑微的商贾,而是贵族了!

    他正做着变为人上人的美梦,忽见他儿子鲁禀朝慌张推门而入,不禁心中一喜,难道米价又大涨了?

    鲁禀朝用力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急道:“爹,不好了,不好了!”

    “慌什么?稳重点。”鲁元厚白了他一眼,“到底什么事儿?”

    “朝廷、朝廷在城北开铺售粮,只卖九两一石,且来者不拒……”

    感谢:爱因斯坦、牛顿和霍金给我的打赏!谢谢你们给我的支持与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合十拜谢!

 第276章 深谋远虑

    (全本小说网,HTTPS://。)

    “你说官仓在卖粮?”鲁元厚不禁皱眉疑惑道,“就他们那点儿粮,连赈灾都不够,怎会拿来售卖?”

    他思索半晌,仍不得要领,摆手吩咐鲁禀朝道:“去,把你柳叔请来。(全本小说网,https://。)”

    “是,爹。”

    片刻后,一名年近四十的干瘦男子随鲁禀朝而来,正是鲁记绸缎行的总账房柳程。

    他进了屋,先对鲁元厚躬身施礼,“东家,您找我?”

    鲁元厚说了官仓售粮之事,柳程摸着下巴眯眼道:“东家,依小人来看,这或是官府中有人意趁粮价高涨之时,售官粮以中饱私囊。”

    鲁禀朝急道:“柳叔,那狗官却比我们家卖得便宜!如此一来,众人皆去买他的粮不说,定会以为粮米霸盘做不下去了,这粮价如何还能继续涨起来?”

    他所说的霸盘,便是垄断货源,控制市场价格之意。

    柳程点头道:“少东家所言在理。不过官仓之中储粮本就不多,既只是想拿出来捞一笔,更不会将官仓卖空。是以流出来的粮米也定不会太多。”

    他朝鲁元厚拱手道:“东家,咱们既然要做霸盘,便不应让人有其他购粮途径。否则会对粮价的涨速极为不利。

    “小人建议,当出手将官仓所售的粮食全部买下,杜绝后患!”

    鲁元厚向来将柳程倚为智囊,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也在盘算,自己以一石九两的价格买下官仓的粮米,转手便能十两以上卖掉。稳赚不赔,还能使自己的霸盘稳固。

    他随即点头道:“那便买光这官粮。”他见鲁禀朝转身便要出门,忙将其叫住,“稳重点。记得,千万不能让咱们的人出面。对了,你去找三里街的老刀把,让他带人去买粮。”

    老刀把乃是南靖城中有名的混混,鲁禀朝忙点头道:“爹,我省得了。”

    次日清晨。

    一名鲁记绸缎行的管事轻叩鲁元厚的屋门,禀道:“东家,官仓又开仓售米了。”

    鲁禀朝自昨日出去收购官粮,直到这会也没个结果报回来,于是鲁元厚便吩咐管事去看看官仓的情况,谁知竟他还在买粮!

    鲁元厚心中一阵烦闷,吩咐道:“去把禀朝给我找回来。”

    他话音刚落,就听屋外传来儿子的声音,“爹,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鲁元厚沉着脸道,“让你收购官粮,你昨儿一天都去哪儿了?”

    “爹,我昨日共收了六千多石官粮”鲁禀朝上气不接下气道,“但官仓仍源源不断出粮。据闻,今儿官府还在城南和崇岭县加了两处粮铺,任人购买。”

    “什么?买了六千石?”鲁元厚一愣,一石九两的价格,六千石便是五万四千两!官仓怎敢如此敞开了卖?

    他急忙叫来柳程,后者似乎也大为纳闷,正思忖着,便闻有管事慌张来报,“东家,方才官仓降价了,现在一石糙米仅售八两三钱。”

    难道官府不管灾民死活了?柳程忙问:“城内外那些赈灾的粥棚可还布粥?各村的赈灾粮是否还如常发放?”

    “回大账,未闻城中有乱,应当还与之前无异。”

    “这些狗官!我就不信官仓有多少粮。”鲁元厚怒了,昨天九两,今天八两三钱,照这么下去粮价还不知会跌成什么样子。

    他指着鲁禀朝道:“去,继续收,把官仓收光为止!”

    “是,爹。”

    只有南靖、龙溪等地的灾民才知道,今日的赈灾粮里多了两种不常见的东西——土豆和番薯。不过大灾之下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总强过啃树皮草根,更何况这东西吃起来味道还颇为不赖。

    鲁元厚一连收了五天近三万石的官粮,市面上的粮价却一路跌到了六两六钱,他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不是说官仓定无多少储粮吗?”他恼怒地瞪着柳程,“官府一边分粮赈灾,另一边还有余粮出卖?!”

    柳程吓得一哆嗦,低头沉思片刻,咬牙道:“东家,官府定是在强撑。

    “我们再坚持一下,相信很快便能将官仓买空!”

    “坚持?”鲁元厚仰头长吁了一口气,这几天为了买断官仓共花费二十多万两,几乎已将他前一阵所赚的银子全都贴了回去。

    眼下他手中现银已仅剩两三万两,想要继续做霸盘,就必须另筹集钱才行。

    他正犹豫着,就见门子一溜小跑而来,将一张纸条交在他手中,“老爷,这是毛通判府上送来的。”

    鲁元厚忙展开纸条来看,上面只有五个小字——四万七千石。

    他心中狂喜,这毛通判果然不是吹牛的。纸上这几个字是官府屯粮的总数,为了这几个字,他前后塞给南靖通判毛定不下两千两白银。

    鲁元厚低头算计,这几日他收了三万石,加上灾民吃用,估计官仓里最多也就还剩一万二三千石粮米。

    买尽这最后一万多石,天下便无人再能挡住他鲁元厚了!

    “吃光他!”他用力将纸条揉在掌心,吩咐柳程道,“去联络福记钱庄,我要支十万两现银!”

    “东家,这么大数目,恐怕……”

    “我用汀州的老宅和那百倾良田做抵,立刻就要拿到银子。”

    柳程震惊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拱手道声,“是。”便立刻往钱庄赶去。

    鲁禀朝一旁瞪大了眼睛,“爹,押祖产……这怎使得?”

    “你懂什么?”鲁元厚胸有成竹道,“官府定是想让我们相信官仓粮米充足,最后随他一起降低价格出粮。

    “只要我再坚持数日,待官仓卖空,我必将米价抬至二十两一石。眼下这十多万两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又三日之后。

    鲁元厚是被儿子激动的喊声从梦中惊醒的。

    “爹,您真是老谋……深谋远虑!”鲁禀朝在外屋兴奋道,“官府的米铺今日皆未开张,买粮之人已排出数里长队,此时正怨声载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