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第4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除了让柳生心理蒙受巨大的阴影,同时也让柳生对大宋的羡慕到达了顶峰。
柳生阴严认为大魔王是个伟大的武士,大宋的崛起不仅仅是科技和工业的崛起,要说这些,早五十年大宋就已经无出其右,但仍旧无数次受辱。
分水岭正是大魔王出兵青塘,若不打那一战,从战略上看大宋也迟早面临现在日本的局面,会被人一步一步包围起来捏着卵,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施加在身上,直至垮塌的一天。
然而正是青塘战略,大魔王一举打残西北狼的整个边防力量,兵至长城,占领西夏重镇西凉府和宣化府。没直接说,但强势威胁到了辽国广阔的上京道大部分地区,迫使驻扎南京的辽国珊军不敢动弹。
至今柳生阴严都记得,北川河口大捷时,就是整个天下战略的分水岭,同一时期,一直受到东海霸主高丽女真威胁的日本国中,藤原赖通的关注方向开始转移,想要适应由于宋国崛起带来的新形势,即再起对宋白银贸易。
但任何一次的改革,任何一次的战略转移,总要涉及传统既得利益群体的反扑。由此会有斗争,要流血牺牲。这就是日本必须承受的一个阵痛过程。
在这之前,东海以北的霸主女真人、东海以南以及渤海霸主高丽,就是决定日本命运的两个强盗。落后就要被日,打是打不过的,能守住本岛不被他们攻上去烧杀抢掠就是庆幸,何况这两个海域霸主背后还有真正的霸权支持。
于是只能妥协,把大量的白银以近乎铁的价值,送进开京换取微薄的物资。猪都知道把白银送到大宋可以多换三倍物资,但无奈不敢啊,这和市井里的帮派天天拿着刀在小店门口转悠,掌柜的卖东西给他们肯定不敢收钱,道理是一样的。
高丽辽国拿走日本的白银后,由他们从大宋购买充足的物资。这个简单的循环连柳生阴严都能看明白,但不论是否明白,只能承受,因为这个循环缩小在江湖上的话,辽国霸权就是官府保护伞,女真高丽就是敢杀人又不用付律法责任的亡命徒,宋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奸商、自身都面临官府的吃喝卡拿。至于日本就是食物链的最底层,拿起刀不代表拼得过,大魔王有名言这不叫防御叫送死。
而这一切的扭转,就从大魔王出兵青塘开始,此种负责任的行为让日本看到了“申诉”的希望。持续深入到现在,付出了极大阵痛,但是交锋只是刚刚开始。要说这是一场长久战争也可以,但其实可以看做一场官司,大魔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状师,已经在研究案情,还没正式接手但是准备介入了……
这个期间,王雱让官媒把此番登州港事件持续宣传,想经由藤原光子一事,进一步宣传“落后一定被日”的道理,想宣扬国家主义思维。
大头百姓可以怂是因为还有官府为底线,但以小日本为例,国家一定不能弱也不能怂,除非天上真有天庭有玉皇大帝,可以上去打官司,否则被日了、也就被日了。
然而司马光不干了,王雱在北京这么宣传的时候,礼部特使来叫停,说“严禁挑拨民众情绪,严禁渲染登州港事件。高丽人并未侵犯大宋领海,且并非高丽官方行为。此系高丽和日本的问题,与大宋无关,并且高丽礼部提出了抗议。还要求:要照顾最大贸易伙伴、盟友辽国的想法和感情”。
妈的说的跟真的似的,高丽哪颗葱也能对大宋礼部抗议,不就是宣传口又开始恐辽了吗?不就是辽国特使进汴京,要求宋国礼部就按照辽国人的意志去宣传吗?
此番汴京才是重灾区,礼部发文后,各口子销毁了大约一百万份已经印刷的报纸。不论官媒私媒的总编都去礼部开会、接受新的指导。
礼部要求:不要提及关于日本和高丽在登州港外的事。
本着这个指导,各家自查后就矫枉过正了,鉴于工作量太大基本都是采用一刀切,但凡带有“登州港”三个字的就算敏感内容,不论上下文是什么,全部涂黑和谐,或者回收烧毁。
司马光厉害了。现在风头不是一般的强,上次利用福康劈腿事件,司马圣人把赵祯刚的不要不要的,俨然是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领袖风范,是行的正坐的直的一代宗师。
谁敢不听他的呢?话说福康的公主爵位就栽在司马光和皇后手里。所以作为各家媒体报纸,大腿肯定没有皇帝粗,新闻权还需在礼部年审,谁敢不听呢?
传言民间有笑话说:但凡有“登州港”三字的地方都用笔涂黑了,于是登州官府都哭瞎。说登州海关(市泊司)进三司的文件,排头就被一团墨迹涂黑了,三司的人面面相视、不知这是哪里送来的文报?
当然这只是地摊文学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已然彰显了大家长司马光的牛逼之处有没有。
大魔王在大名府跳脚大骂,吩咐大名府官媒不许听礼部指导,尤其工业报的审批权在工业司,不在礼部。于是就怼刚起来了,礼部和工业司相互发文指责对方“搞运动”。
热闹是热闹了,眼见前三排相互狗脑子都打了掉出来,大家只管吃瓜看戏。
然而丢脸啊,作为负责任的黑暗骑士,大魔王现在半夜半夜的不睡觉,算钱粮,查进度,搞宣传,搞动员,一切都在为大约十五个月后出兵渤海做准备。但就有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拖后腿。这是让辽国看笑话,让高丽看笑话,让日本不信任。
总之,除了有黑科技且打赢了青塘战争,抛开这些看么,现在的大宋怎么都不像个负责任的大国,而是个神经分裂的逗逼。
“卧槽眼花啊,居然是这群棒槌、打残了西夏边军赢得了青塘战役,这到底是运气好呢还是老天瞎眼?”
这是在汴京辽人街和西夏街中、大家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的汴京有个辽人街,大名府也有,就像后世的爸爸国有个唐人街一样……
第557章 逐步接近巅峰
九月中旬。
作为临时性政治同盟,现在王拱辰暂时和王雱穿一条裤子,于是王拱辰唆使曾经的老部下御史、检举司马光在舒州时候的种种错误,说司马光因为执政疏漏造成舒州城上百无辜平民死亡。
政治就这点事,当时那个事件司马光有错但无罪,他也在确认后尽力的补救了。但作为知州他在现场,那么理论上舒州发生了、他怎么都难辞其咎的,何况还涉及了他那个叛逃去西夏的侄子司马小花。
在当年这个事件是冷处理,并没把司马光怎么样,但现在有政治需要,王拱辰就指示门生把这事翻出来炒冷饭。
不说能把司马光怎么样,但既然有人捅出来了,他暂时停止履行职务、去御史台解释清楚是必须的。御史中丞欧阳修是不主张这样搞的,但老欧阳也并不完全代表御史台。还是当时大雱说的那个道理,王拱辰的能耐仍旧很大,欧阳修治下的官僚机构要“照章办事”的时候,欧阳修这种在乎名节的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于是借助王拱辰和王雱的发难,九月下旬的一次朝会,韩琦借机开炮,提出了:把大部分外交治权收归枢府的举措。
更诡异的,难得有精力参加一次朝会的赵祯,支持了韩琦的提议。
那么相当于礼部被阉割做太监了,礼部其他业务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原本归属于中书门下的“外交权”被韩琦拿到了。
因为在福康劈腿一事上,司马光把老赵给彻底惹毛了。又处于老赵最像龙傲天的时机,加上有先例,所以赵祯当然借机下达圣旨:剥夺礼部之外交权,归属于枢府。
与此同时枢府建制升半级,正式和中书门下平级了。
这算是一次大宋的较大政治改革,意味着大宋没有首相了,或者说现在韩琦和富弼都同时是都大宋的首相。
这除了代表赵祯于迟暮之际对中书门下的不满外,也代表回归本源,这是有先例的。譬如辽国的外交权就是归属于北府枢密院,此外大宋历史上也有过一段岁月,外交权限是归属枢密院而不是礼部。
说白了这只算是业务的调整。在曾经外交权归属枢密院时期,理论上中书也是宰,枢密是相。只又因这些时期大多数时候,平章事和枢密使是一人身兼两职,所以关于治权的归属并不太重要。
在大宋这种事经常发生,例子实在太多,譬如前阵子工部一会归属中书,一会又归属三司。又譬如大理寺这个最高法院,治权一会归中书,一会归御史台,现在则是两个爹一起管理。
群牧司也一样,一会属于中书,一会又属于枢密院,看当时的政治需要。
再譬如农业口一会归属工部,一会归属户部,一会是独立机构司农寺。最后干脆分成了几块,连兵部也都自有一部分耕地治权。
所以现在大宋的政治过度到了新形势,礼部仍在,不过治权被皇帝和韩琦削弱了,外交业务划拨了枢密院。但礼部外交口的人韩琦一个都不要,只是把管辖权移交就行。
而这个外交口管辖权,现在韩琦交给了枢密都承旨王雱。所以法理上,外交口的事现在是王雱负责,只不过办公在北京。
鉴于北京也算首都之一,也没人说什么。反正这个时代需要外交的地方,肯定是距离北京最近。
如果是套用辽国习惯,这就成为北府和南府的区别的。当然韩琦不承认这一套,委任给大雱仅仅是临时性,韩琦会逐步配合吏部,挑选自己想要的人,然后组建枢密院自己的外事司,再委任一个制置使。
不论怎么说,只没有名誉,实质上前番工业司和礼部险些把狗脑子打了掉出来代表大雱赢了,大魔王现在真的算“大宋北府宰相”了。掌握了工业司这个怪物的治权,也顺便全面接手大宋的外交事宜。
鉴于王雱这家伙厉来算是鹰派且好战,现在开始接管外交事宜。这也代表着老赵于这晚年迟暮之际,转向了较为强硬的思维。
顺便枢密院建制升级,大雱的级别当然也就又升了半级。工资则被朝廷大方的升了一级半,之所以工资升的多是因为韩琦改革官员供奉,给了一笔战争伤残补助金,理由是王雱在青塘战场患过肺炎,身体一直不好,算是医药费。
至于现在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其实大魔王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从做官以来就没拿过工资,都放在户部一直没去领。
大宋户部真特么落后,不开放银行户头,只发现金及实物。譬如每年有布匹、盐巴、茶叶以及大米的特供,且依照规定不能折现。妈的积攒了两年后,大雱就再也懒得去领了,一开始得用几台牛车去拉,现在则恐怕要用火车,卧槽就更不想去领了。
曾经接到过一次户部催促说“再不去拿钱要收取管理费”,然而,接到这种蛋疼通知的时候王雱正在四渡湟水。不得不感慨户部还真有创意。于是也不了了之,并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真的在收大魔王的管理费?
大宋这些方面真的很落后,且不会变通。就算知县时期,王雱也算中央特派员而不是地方官,所以“钱粮关系”在汴京户部,譬如当时抚宁县只负责其他人的开支,不负责王雱工资的。
现在同样,大名府不发大魔王工资,要去户部拿。妈的那点零钱谁有心思去拿,现在二丫在西北投行的那点股权分红,都比王安石这个宰相的工资多。
顺便,九月末于大名府,许浪山也终于成家结婚了。成家立业后,他对金钱的需求就大了不少。
现实很残酷,许浪山手下的一个项目工程师的收入,是许浪山这个机械集团总管“处级官员”的七部之高。老许专门来找王雱谈过,看是不是能增加一些收入养家。
对此王雱只能借他一些钱,却也没有其他好办法。这样的改革王雱不会搞,至少二十年内不会放松这个口子。老许想放弃行政编也不行。
诚然后世的确有这样的规矩。譬如一些时候的一些国企老总是有行政编的,但有行政编显然就不能享受企业待遇,这是一个法理问题。于是会形成工资倒挂,副部级企业头目收入不如一个基层销售员、这在分配大改革时期很常见。
转圜方式很简单:原则上可以多劳多得,但行政编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公仆”,于是不能享受企业待遇除了是政治正确、还是法理。要享受也可以,差遣不变,但拿掉红顶子、组织关系抹除,这样就可以根据企业规则、盈利的总量来分配。
也就是说拿红顶换钱,这在后世的改革阶段例子太多,大雱的大伯他们厂长这个月拿一千多工资,下个月拿掉红顶后折算月薪就是十几万,一口气翻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