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67节

盛唐剑圣-第67节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想王毛仲竟然毛毛糙糙的去找他的麻烦,吃了大亏。

    王毛仲是三百兵卒的首领,他若死了,情况只会更糟,没有迟疑,秦皇剑直抵中年人后心。

    中年人身形一闪一摆,竟然闪避了开来,手起剑落,将身旁的一名兵卒胸口刺了一剑,了却了他的性命。

    裴旻眉头一挑,心中火起,一剑不中,二剑随至,这一招来势更加迅捷刚猛。中年人斜身又向左侧闪避。裴旻第三剑、第四剑、第五剑、第六剑的呼呼挥洒,瞬息之间,剑影弥漫,刁钻古怪的剑势如龙影飞空,龙爪狂舞,将中年人压制得无处躲闪。

    猛听得当的一声响,中年人手中长剑应声而断,胸口也给劈开了一道口子,鲜血淋漓而下。

    中年人一屁股蹲坐在地上,冲着裴旻咧嘴笑道:“想不到临终前,能够亲身体会如此刁钻凌厉的剑法,倒也不亏了……”他不是惠范招募的江洋大盗,而是太平公主刻意收买的人才,叫许宁,是长公主府的门客,最擅长的就是脚下功夫,剑术也有几分造诣,当初太平公主为了测试他的能力,特地命五十名神射手对他进行射击,五十人各射十箭,却伤不得他分毫。今日他见裴旻出手如电,以速度见长的他,竟也来不及支援。这正主已死,本想找个机会,凭借步法逃溜出去,却不想裴旻的剑封锁了他所有的出路,硬生生的逼得他受了一剑。

    王毛仲缓过气来,怒急攻心,将手中的长刀甩了出去。

    许宁本就深受重创,坐以待死,无意反抗,任由兵器穿胸而过。

 第十九章 顺利与意外

    帐内的拼杀不过一瞬,裴旻本就是剑术行家,同龄一辈所向无敌,唯有成名多年的武林名宿方能与之一较高下。如他这样的高手,出手偷袭,莫说是常元楷、李慈这类武艺一般的人,即便宗师级别的,都有可能栽在他的剑下。

    常元楷事先的安排也成了鸡肋,直至帐内拼斗结束,埋伏的五百余兵士方才在将官的带领下冲向了帅帐。

    王毛仲的兵士这时发挥了效用,王毛仲为人贪权自傲,性格也算的上是卑劣,但他能力确实不俗,带兵极有一套。他挑选的三百士卒都是个中精锐,没有等王毛仲的安排,已经先一步在偏将的指挥下,列成了防守阵势与五百余兵士冲击在了一起!

    血肉横飞!

    羽林军的兵卒要救他们的统帅,万骑军的兵卒要护他们的统帅,帅帐前的寸尺之地成为必争之所,羽林军每向前推进一步,必将付出数条鲜活的生命,万骑军折损一人,也会有人义无反顾的补上空缺。

    血腥味弥漫!

    “都给老子住手!”王毛仲双手持着常元楷、李慈的脑袋大步走了出来,配合他威武的身躯,颇有威势,尤其是声音洪亮,如若洪钟震响,厉声道:“逆贼常元楷、李慈已经诛服,你等还要殊死顽抗,难不成想要偕同家人一起殉葬?”

    喊杀声渐渐小去,闻讯的兵卒各个都迟疑起来,他们如此奋力拼杀只为救他们的将军,如今将军已死,众兵士也无战心,徐徐后退。看着王毛仲手中常元楷、李慈那两颗硕大的脑袋,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目光渐渐聚向了一人羽林军长史魏良!

    他是常元楷的心腹,也是除常元楷、李慈之外,羽林军中地位最高的人,负责军中的所有事物。

    魏良看着常元楷的头颅,眼中刺红:常元楷待他极好,即便让他为常元楷牺牲性命却也在所不惜,可是常元楷已死,他若一意孤行,为其报仇,自己身死倒是无妨。然而他还有妻子还有儿子更有母亲,连累妻儿老母,他如何下得了这个命令。

    听着屋外的喊杀声已经消散,李隆业苍白的脸色好过了些,五兄弟中他是最小,平时又多受长兄照拂,极少有独当一面的时候,突然遇到这种大场面,心底有些茫然,缺乏自信。

    裴旻劝道:“薛王,该你上场了,放心,我会护着你的。”

    李隆业点了点头,咬了咬牙,猛地拍了拍脸道:“一直受三哥照顾,也该为他做些事情。”他将手中染血的圣旨,举在手中,大步的走出了帅帐。

    帅帐外残留着先前拼杀的痕迹,先前的拼杀只是短短盏茶功夫,地上却已有三十余具尸体,还有诸多人在一旁哀嚎着,可见拼杀的惨烈。

    李隆业见此情形,面色抽了抽,但见裴旻手持秦皇剑屹立身侧,想起那如龙飞凤舞般的剑技,心中大安,又见他面色如常,心中也甚是佩服:裴旻年岁小他许多,却丝毫不受影响,委实了不起。他却不知,此间情形与当年奚族入侵怀柔县的一片狼藉相比起来,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李隆业再次将圣旨摊开,高声念道:“奉上皇圣谕:镇国太平长公主意欲谋反,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有负上皇圣恩,身居重任不思报国,居心叵测,跟随逆贼,欲行谋逆之事,罪无可恕。特令就地正法,以显国威。羽林军余者因不知情,特赦无罪。另命薛王知右羽林大将军一职,领军中将士为国讨逆,钦此!”

    李隆业的话音落下,魏良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政变!又一次政变来了,而待他恩重如山的常元楷是第一个牺牲者……

    **********

    老四李隆范在与李隆业裴旻告别后,一头冲进了左羽林军军营,他官拜太常卿,兼左羽林大将军,这回自己的军营,自然无需任何通报!

    一入帅帐,李隆范毫不犹豫的命人聚鼓升帐!

    咚、咚、咚!

    巨大的牛皮鼓震响,不过一刻,左羽林军的将校齐聚帅帐!

    左羽林军的将校一个个茫然的看着李隆范,在他们的记忆里自己这位顶头上司常年不来点卯,两三个月都难得见到一次。今天一大早来了不说,还敲响了聚将鼓,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便在他们疑乎的时候,李隆范从案几上拿起了圣旨对着诸将高声道:“奉上皇圣谕!”

    李隆范话音一落,诸将登时躬身听谕。

    “镇国太平长公主深得恩宠,却不思感恩,勾结内外,意欲谋反,有负上皇圣恩……”他一字一句,犹如警钟在耳,左羽林军将校震撼的欲呼出声来。

    李隆范将“圣旨”念完,立刻下达命令道:“太平公主勾结内外,刻不容缓!曹将军,你立刻领五百人随我去右羽林军军营!赵将军,你将军中所有兵马聚集起来,随时准备出战。”

    曹将军、赵将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羽林军向来是政变拉拢的主要目标,曹、赵两位将军虽不是太平一党,却也没少受到拉拢,但秉承忠义不愿意涉入其中,属于中立一派。现在李隆基面临的危险局面,人尽皆知,太平公主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造反,完全说不过去。

    李隆范比起李隆业要沉稳许多,见曹、赵两位将军迟疑,一手握着剑柄,双目怒视帐内文武将校,喝道:“你等还不接旨,难不成也是叛贼一党,胆敢抗旨?”

    曹、赵面面相觑,李隆范是他们的上司又是皇子,真要以抗旨罪杀他们,他们也不敢抵抗。圣旨虽假的可能性居多,但凡事皆有万一,万一是真的呢?

    最终曹将军先一步道:“末将领旨!”

    有了表率,赵将军与其他人也不再迟疑,领旨谢恩。

    曹将军点齐五百兵卒与李隆范一起进入了右羽林军的军营,李隆范来势汹汹,营外守卫如何有胆子抵挡,纷纷逃避。

    当时正值李隆业念完圣旨,目视周边右羽林军兵士。

    裴旻仗剑高喝:“上皇格外开恩,你们莫不是想抗旨不遵?”

    “哈哈!”李隆范慷锵有力的声音传来:“本王今日倒要看看,谁敢抗旨,翻天了不成?”

    有了李隆范的五百左羽林兵士的加入,裴旻一行人胆气更是足了。

    魏良见右羽林军的将士早已没了气势,丢下手中兵器,拜服在地:“谢上皇特赦!”

    李隆业见四哥来了,底气也是十足行至魏良面前道:“本王命你为知右羽林军将军,速速点齐兵马,随本王剿灭叛党!”

    魏良做梦都想升任右羽林军将军,光宗耀祖,只是怎么也想不到竟会在这种情况下升任,虽然是暂代,却可以想象只要自己听命行事,今日过后“知右羽林军将军”前面的“知”会去掉,不再是暂代。

    “末将遵命!”魏良毫无疑问,给收服了。

    左右羽林军自此策反成功!

    裴旻他们这一路的任务也以完成了一半,有了不错的开始。

    李隆范、李隆业、裴旻三人眼神交流,羽林军策反成功,等于掌控了一半北衙禁军,要对抗南衙禁军,还需要万骑的相助: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正是策反万骑!

    **********

    几乎在同一时间,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中书省:老二李成义与李守德手持圣旨,闯入了中书省。中书省虽是三省之一,国之重地,防守深严,但李成义身为皇子,又持拿圣旨,哪有人有胆子阻挡在他的面前:直接将右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拿下,并且控制了中书省。

    他们这一路,任务最轻也先一步获得了全功。

    但政变并非完全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李隆基自己这一路就发生了意外,依照他的计划是将忠于太平公主的五位宰相一网打尽,以皇帝的敕令将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等人请至武德殿议事。

    虽然他们是太平一党,但尊卑礼仪还是必须遵守的。皇帝亲自召见问政,身为宰相,哪有不去的道理。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自然不敢不去,但是其中出现了小小的意外。窦怀贞、萧至忠临时收到了一封急报,十万火急,需要及时处理,当误了片刻。

    岑羲、崔湜先行一步,到了约定时间,李隆基只能先行斩了岑羲、崔湜。晚一步行至路上的窦怀贞、萧至忠,察觉了情况不对,逃回了尚书省。他们一边联系太平公主,一边当机立断效仿当年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逼迫武则天逊位的做法,以宰相大印写下一道调兵公文,揣在怀里直奔南衙击鼓聚将,召集各卫将领。

    越到紧急关头,身居高位的人越会满嘴放炮:李隆基的做法是假传太上皇李旦的上皇圣旨!

    窦怀贞、萧至忠更是直接,当众宣布李隆基意图弑父,招各卫兵士起兵勤王……

    不只是李隆基这一路,老大李成器这一路也遇到了意外!

    这意外还有点啼笑皆非!

 第二十章 听天由命

    依照李隆基与李成器、郭元振的原定计划,先是由李成器入宫面见李旦,向李旦说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谋反一事。依照他们的估算,李旦将信将疑,未必会全信,但也不会完全不信,他必然会召见大臣查问缘由。

    郭元振是兵部尚书,他的证明可以让李旦认清事实。李隆基在处理完武德殿事情后,也会前来禀报情况。到时候三人成虎,由不得李旦不信。一步一步,多么巧妙。

    李成器也是依照这个剧本来写的,他面色震恐,慌慌张张,匆匆忙忙的跑进了太极宫。

    作为李家五兄弟的老大,李成器固然比不上李隆基的英明神武,在稳重阅历上却更胜一筹,表情乔装的极像,一口气冲到了太极宫的后殿,人还未到,已经高呼起来:“父皇,父皇,不好了,大事不妙,姑母,姑母……她……”他跑到了近处,看到了面前的光景,所有的话卡在喉咙里,一句也说不出来了,表情如见鬼了一样。

    李旦继承着了李家儿郎的优秀血统,是一个容颜俊秀,眼精目灵,额角宽广,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他头带翼善冠前圆后方,一身黄色镶着金龙的外袍,赋予了他君王的威严。只是他经历了太多风浪,不过半百之龄,面色有些苍老,须发已成灰白,一点儿也不想是养尊处优的太上皇,反而有几分像似小康人家的老翁。

    他见李成器大呼小叫的跑来,脸色有些古怪,五个儿子中他最钟爱稳重懂事的李成器,当初即便李隆基立有问鼎之功,他依然觉得李成器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不顾众多大臣的提议,欲立李成器为太子。只是李成器推辞不受,觉得李隆基更为合适,这才轮到李隆基。

    向来稳重的李成器,竟然这般不顾仪态,李旦不免怒道:“老大不小了,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让你姑母看笑话呢!”说着对着一旁的太平公主道:“也不知怎么了,大郎向来稳重,今日却如此浮躁。”

    李成器呆傻的原因正是太平公主,他哪里想得到告发的谋逆叛乱的人就在他的面前。这人在跟前,告她谋反?

    太平公主今日本不打算进宫的,她打算去大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