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盛唐剑圣 >

第624节

盛唐剑圣-第624节

小说: 盛唐剑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旻厉声道:“据我所知,陛下是受兵变所迫,这才选择退位,如何做的数?要是有这个先例,随随便便来一个阿猫阿狗闹一场兵变,找一个皇室子孙称帝,这至尊无上的圣人位子,岂非成为烂大街的存在?我裴旻眼中唯有纯宝皇帝,没有什么新帝。”

    纯宝皇帝指的就是李琰。

    对于皇帝一般有三种称呼方式,如太祖、太宗、高宗这属于庙号,还有就是谥号如唐明皇,最不常叫的就是年号。

    因为之前的几个皇帝太喜欢瞎改年号了,故而叫年号的不多。

    但是李琰即无庙号也无谥号,年号也成了最直接的叫法。

    李琬气急败坏的道:“郡王这是大逆不道,我三哥自思才智学识不如四哥,以至于叛军猖狂,攻入长安,特退位让贤。即是正统正朔,岂容得郡王置疑?”

    裴旻根本不愿于李琬多言,直接道:“某受先帝托孤之重,亲命为辅政大臣,我没这个资格?谁有资格?先帝让我辅佐的是纯宝帝,现在纯宝帝莫名为乱兵逼得逊位,不管个中什么缘由,都不是借口理由……而且,今日发生的事情,是我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耻辱。一国之君,不思保护子民百姓,也就算了,还将变本加厉,以他们为筹码?”

    “且不闻太宗皇帝有言,君舟民水的道理?叛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丢了民心。我不认为一个刚上位就出卖自己子民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明君圣主。”

    他说着手指着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厉声道:“今日就算我认了新皇,荣王何不问一问长安的所有百姓,问一问这一个个给他卖给回纥当奴隶的大唐子民,他们同不同意……”

    李琬神色惶恐大变。

    四方的百姓原本在为裴旻欢呼。

    但却发现裴旻居然跟李琬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吵了起来,人人莫名带着几分惶恐。

    裴旻、李琬说的事情,寻常人听不太懂。

    但是最后裴旻询问话语,意思却是简单明了。

    先是一阵沉默,随即一人切齿:“不同意!”

    高喊的就在裴旻身旁,那个为裴旻所救,险些给回纥大将的姑娘。

    这有一人起头,接二连三的,胆气壮的人跟着高呼起来。

    声势越来越壮,几乎与之前一般。

    李琬惊恐的退了几步,看着左右呼喝的百姓,没有半点血色。

    裴旻决然的看着李琬,他这是公开的向李亨的这个朝廷宣战。

    这也是裴旻的决心态度,他这里煽动长安的百姓反李亨,就是没有留任何的余地给李亨,也没有留任何的余地给自己。

    他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裴旻当朝辅政大臣、首相、手握四镇兵马的封疆大吏,不承认李亨这个皇帝:李亨的皇位来路不正。

    他不打算给李亨半点的可后路:要不将皇位交还给李琰,要不就是来路不正的乱臣贼子,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李琬见群情激奋,也不敢逗留,甩袖离去了。

    与李琬一并赶来的文武诸将,犹疑再三,一部分跟着一并离去,还有半数选择了留下。

    异变接二连三的发生,原本迎接王师的韩休、贺知章、萧嵩都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李琬离去,裴旻安排兵士接管长安城的时候。

    贺知章才忧心忡忡的问道:“静远此举会不会过于激烈,为兄担心平叛未成,反而造成朝廷分裂,那可大是不妙。”

    韩休、萧嵩同是这个意思,只是他们并不方便开口。

    裴旻摇头得道:“贺老哥,我原本也存着柔和的心思,预计用五年时间,处理好庙堂之事,除去弊政。然后率兵西去阿拉伯,完成陛下的心愿。”自嘲一笑道:“可现在的局面,不用多言。天下之局,糜烂至此,我多多少少有一定责任。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却忽视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我此次重回长安,就是要将所有魑魅魍魉都给荡平,不会再给宵小门任何机会。到了这一步,唯有不破不立,不狠心除去腐肉,哪里来得伤愈?而且……”

    他顿了一顿道:“迄今为止,信安郡王、杜暹、王晙无数我大唐忠义英烈为国捐躯,不给他们报仇,如何对得起他们?”

    贺知章、韩休、萧嵩三人但听此言,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他们都听出来了,裴旻嘴里的这个报仇不只是叛军,还包括庙堂上的那些人物。

 第十章 潼关烽烟

    张通儒、田乾真、安守忠撤出了长安,来到这屹立在东西要塞的千年关隘里。

    张通儒这位安禄山最器重的大将站在城头,用力扇着风,这风雨来临之前的闷热,让他有些遭受不住。

    看着时不时入关的兵卒,张通儒皱着眉头道:“还有多少兵马没回来?”

    田乾真道:“这个说不准,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蛮夷,为了求财,哪里还顾得上性命,也不知给唐军吞了多少。”

    张通儒骂道:“这一个个都不要命了?传令下去,再给他们一日时间,一日之后,就让那些贪得无厌的蠢货在关外等死吧。”

    安守忠脸色有些不悦。

    张康麾下胡汉掺杂,这胡汉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不可避免的有着分歧。

    安守忠作为张康的族人,也是田乾真口中的蛮夷,不满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不让我们劫掠长安,放着近的财富不取,非要我们取远的。”

    张通儒心底冷笑,却也不愿得罪自己顶头上司的族弟,说道:“这是主上的命令。”

    田乾真也看不起安守忠,暗笑蛮夷无知。

    他们留着长安不劫掠,唐军来攻不反抗,自有很深的用意。

    当初张康与莫斯雷马萨约定,瓜分大唐。

    双方一东一西,一并出兵。

    阿拉伯取西域、陇右、河西、关中,而张康取潼关以北之地。

    故而张康此次动兵,压根就没有取长安的意思。他只是打算占据潼关,挽扼这天下第一要塞。

    只是李唐皇室禁不起吓,弃长安跑了。

    这送上门的皇城,那是不取白不取。

    张康派人取了长安府库里的钱粮,为了避免引起未来邻居的不适,特别下令不动长安百姓商贾。

    张康本就不想要长安,自然不会为了长安平白耗损兵力防守。

    当然还有更深处的目的,张康打算两分唐廷。

    如果西方的莫斯雷马萨战胜了裴旻,这个结果是最好的。

    阿拉伯一口气吞不下唐朝,拿下西域、陇右、河西、关中以后,他们彼此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自然有足够的时间安抚北地,挺进江南。

    但张康考虑到了一点,万一裴旻赢了,怎么办?

    裴旻是辅政大臣,代表着大义,民心所向……

    将长安留给李亨,就是为了制造一个缓冲地带。让裴旻跟李亨互斗,自己坐收渔利。

    这细节张通儒自是不愿与安守忠细说。

    安守忠听张通儒抬出了张康,也不敢再说。

    这时天上鸿雁一掠而过,正是长安传来的消息,消息只有恨简短的一句话:“裴旻现身长安”。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张通儒、田乾真哪怕是安守忠都大为惊恐。

    张通儒作为三将之首,当先道:“快,立刻向主上求援,就说裴旻已达长安,潼关兵力不足。让他立刻调拨三万,不,五万……等等,别说具体数字了,援兵越多越好。”

    只听裴旻一人,张通儒已经如临大敌。

    正在此时,忽然半天传来“轰”地一声,剧烈的火光照得灰蒙蒙的天气有如酷暑正午一般。

    众人大惊下抬头望去,只见靠得最近的西北望楼上烈焰熊熊,整个望楼已经变成了一支大火把!

    城中忽然杀声四起!

    听声音越来越近,张通儒大喝道:“不要慌张!田将军,你快去查看情况;安将军,你赶紧去调集兵马,迎敌!”

    **********

    回纥骑兵一路向潼关北行。

    骨力裴罗离开长安三十余里,才收起了惶恐之心,长吐了口气,眉头又皱在了一处。

    其实他觉得李琬的话是有道理的,他们回纥人擅于骑射,野战上所向披靡,攻城能力实在一般。别说是潼关这样的天险隘口,就算是寻常城池也啃不下来。

    只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实在没有勇气忤逆裴旻的命令。

    直到远离了长安,骨力裴罗才有敢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难道他是要我去送死?借叛军的刀,杀了我们?”

    骨力裴罗心底沉重,真要如此,可是要玩蛋大吉了。

    在草原上,他还有勇气与裴旻一战,而今在这关中腹地,他连对抗的想法也没有。

    “该死的李亨,害得老子落到这个地步。”

    骨力裴罗不敢责怪裴旻,将怒火发泄给了在灵武的李亨。

    便在骨力裴罗游移不定的时候,远处却驰来一骑,高声道:“在下展如,裴帅让裴罗王子立刻前往潼关。裴帅说王子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不用去想,到了潼关,就知道怎么做了。还有……手上绑了白巾的是自己人……”

    骨力裴罗讶异的看着来人,到了这一步也别无选择,高声下达了行军的命令。

    当骨力裴罗抵达潼关城下的时候,潼关正好烽烟四起。

    骨力裴罗久经征战,焉能不知什么原因?直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潼关大牢!

    张九龄、宋璟、韦见素即位庙堂官员隔牢而谈。

    张九龄听着外边的喊杀声,笑道:“怕是我们死期不远了!”

    宋璟大笑三声道:“能够听到如此悦耳的杀声,即便是死,也是值得。。”

    韦见素摇头道:“我却不然,王师归来,宵小授首,未能亲眼所见,一大憾事。”

    李琰弃长安而逃。

    得知皇帝逃跑,长安诸多文武大臣都选着了逃离长安。

    他们打着追随朝廷的口号,逃的是理直气壮。

    张九龄、宋璟、韦见素这些人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在关键的时候站了出来,竭尽全力的稳定长安局面组织抵抗,死守着长安,这李唐王朝的最后颜面。

    公孙曦知道张九龄是裴旻的人,在破城之前,还特地找过张九龄,意图将他如贺知章一样,以青羽盟的力量庇护起来。

    张九龄果断拒绝了,与宋璟、韦见素这些忠臣决定与长安共存亡。

    只是长安守军哗变,张九龄、宋璟、韦见素为叛军生擒,关押在长安大佬。

    随着叛军撤回潼关,三人也一并绑回了潼关。

    喊杀声意味着王师回归,身为俘虏,他们焉能活到最后。

    只听“轰”的一声,大牢的两扇大门平平倒下。

    随即无数顶明晃晃的头盔,“呼啦”一声一拥而入。

    三人看得清楚,领头之人正是背叛他们献城叛军的武卫将军李归仁。

 第十一章 书生杀人

    李归仁一脸惊恐的冲进了监牢,看着监狱里的张九龄、宋璟、韦见素三人,狰狞一笑,厉声道:“将他们都给我们扣押起来带走。”

    张九龄哈哈一笑道:“居然不是杀了我们,看来,你这叛徒日子也过得不怎么样嘛?”

    李归仁脸上阵青阵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连皇帝都跑了,还守着长安有什么意思,命是自己的,为了别人战死,多愚蠢。

    李归仁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但听到张九龄这类人物的嘲讽,还是有些无地自容,恨不得一刀将他杀了。

    只是现在整个潼关敌我不明,部分契丹人开始造反,占据了城楼,回纥的兵马也从趁势杀进了城关。

    外有回纥,内有契丹,内忧外患。

    张通儒、田乾真、安守忠已经展开了反击,具体战事并不明朗。

    但张通儒命他前来取张九龄、宋璟、韦见素的性命,却也证明了一点,情况并不了乐观。

    李归仁可不愿跟着张通儒一并将命丢在这潼关里,张九龄是裴旻麾下的第一心腹,宋璟是五朝元老,韦见素相比以上两人或许差点,却也是京兆韦氏之后,有着不俗的背景,

    有他们三人为人质,就算张通儒抵挡不住唐军,他也能倚仗三人,为自己谋求一条生路。

    李归仁押着三人走出了大牢。

    这刚出牢笼就与李光弼正面撞上了。

    潼关的动乱自然是李光弼的手笔。

    裴旻独自抵达凉州之后,深入的了解了叛军张康的实力,发现了张康麾下的兵马众多,但是大多都是外来兵。

    叛军的组成以东北军为主,张康架空了张守珪,继承了张守珪的一切,麾下有四万平卢军,七万范阳军,这是张康的根基。

    同时张康与契丹、奚族族长结为兄弟,在位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