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319节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19节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站在山顶边缘的一棵小树边上,目光冷冽,右手抓住树干用力的一撇……

 第592章 有贵人传话

    金忠很愤怒,以至于直接就进宫去找朱棣。

    朱棣在午休,听到金忠有事求见,就叫人服侍自己起来。

    “陛下,臣方才令人去了尚云家查看,这是清单。”

    朱棣接过单子看了一眼,那面色马上就晴转阴。

    “来人!”

    ……

    “大人,陛下令处死尚云,全家抄没。”

    纪纲正在喝酒,看着外面的秋色下酒,倒也觉得风雅。

    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手一抖,酒杯落地。

    “呯!”

    庄敬看到纪纲脸色煞白,不禁也慌了,“大人,可是出事了?”

    纪纲缓缓的摆摆手,身体微微颤抖着道:“无事,你且去把这事办了。”

    庄敬迷迷糊糊的去了,纪纲就呆坐在椅子上,窗外的秋色此时在他的眼中满是萧瑟和肃杀。

    “陛下啊……”

    纪纲的眼神晦暗不明,他一把拿起酒壶,就这么对着壶嘴,一口干了下去。

    “陛下啊……”

    ……

    “尚云被处死,全家抄没,据说抄出了超过万两以上的财物。”

    朱瞻基有些愤恨的道:“金大人在向皇爷爷免冠谢罪,坚称是自己的错,要皇爷爷把他下诏狱论罪。

    白发苍苍啊!小弟看到那一幕就心中发酸,这人心怎么就不满足呢?”

    方醒淡淡的道:“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人心本贪,今日是一万两,可最多五十年后,那些官吏就敢贪腐十万两,甚至敢霸占几万亩的良田!”

    “十万两?几万亩良田?德华兄,这不可能吧?”

    朱瞻基觉得这太夸张了,“要是他敢占几万亩良田,那些百姓和地方官吏肯定会上告的。”

    “谁敢告?”方醒说道:“等上下官吏都形成了一个团体,一个共同贪腐的团体,谁敢告谁就是天下官吏的公敌,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

    “不会吧……”朱瞻基觉得方醒描述的这个画面太可怕了。

    天下官吏形成一个利益集团,然后大家集体瓜分大明这块肥肉,即便是有清正之人,也会淹没在这股浊流之中。

    “那皇帝呢?”

    朱瞻基敏锐的发现方醒漏过了最大的老板——皇帝!

    “皇帝应该不会允许此事发生吧!”

    方醒歪一下头道:“皇帝当然不允许此事发生,可当天下的官吏都拧成一股绳之后,你确定皇帝能和他们抗衡吗?”

    “不会吧……”

    朱瞻基打个冷战,想起自己被百官孤立,形同于孤家寡人般的无助境地,一股怒火就升了起来。

    “可令大军……哎!不行!”

    方醒说道:“当然不行,你这是想推倒重来,可你想过没有,不说推倒重来的后果,单论到了那时,军中难道不贪腐吗?”

    到了以后,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可军心已散。将门们只顾着保住自己的地盘,保住自己的利益。

    至于皇帝,若是没有银子,谁特么的认你这个皇帝啊!

    看到朱瞻基有些迷茫,方醒一把拉起他道:“走吧,咱们看看金大人去。”

    金忠一回家就称病不见客,可当方醒来时,还是见到了这位执拗的老头。至于朱瞻基,他想了想还是没来,这要是忌讳。

    金忠的脸色有些灰白,看到方醒后,他苦笑道:“昨日德华相劝,老夫还不信,今日算是丢人了。”

    方醒劝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金大人何必为了一个小人而纠结呢!”

    金忠自嘲道:“老夫识人不明啊!看走眼了。”

    安慰了几句之后,方醒就问了字典印刷之事。金忠一口应承下来,说已经和夏元吉沟通好了,明天工匠就到位。

    “那么急?放心吧,你要的是活字,能省不少事。”金忠觉得方醒太操切了些。

    在看到那些百姓对着一根铁棍子膜拜后,方醒没法不急,他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火,烧的他没处发泄。

    出了金家,天色渐渐的开始暗下去了。

    快到城门时,一个男子骑马靠近了方醒,辛老七马上喝道:“速去!”

    男子停马道:“兴和伯,有贵人托小的传话。”

    方醒的手放在腰侧,目光锁住男子道:“藏头露尾之辈,也配和方某说话吗?”

    男子一怔,然后说道:“贵人说了,兴和伯生财有道,但别堵了别人的路,和气生财嘛!”

    方醒眯眼看着男子,突然喝道:“商人也敢与本伯搭话吗!滚!”

    “兴和伯,小的可是代表贵人……”

    男子还想威胁几句,可辛老七一下拔出刀来,刀尖指着他喝道:“十息之内不滚,杀你无罪!”

    “兴和伯,小的话可带到了,告辞!”

    男子策马而去,辛老七恨恨的道:“玛德,刚才应该给他一刀。”

    小刀笑嘻嘻的道:“七哥,我的飞刀可比你快呢!”

    一路回家,正好赶上了晚饭。

    一家三口,不,还有一个老头,加上门外的铃铛和大黄,这就开饭了。

    解缙抿一口酒,得意的道:“老夫当年可是学过相面之术,德华,看你的面相,今日可是遇到事了?”

    方醒看到小白正崇拜的看着解缙,就无辜的道:“没有的事,解先生,金大人说明日工匠就能到位,方学字典很快就能面世了,何来的事?”

    可等吃完饭到了书房,方醒却把脸一垮,冷声道:“有位贵人叫人来传话,让我千万别挡住了他的财路,大家和气生财。”

    解缙悠闲的道:“老夫说你有事吧,哈哈哈!”

    老东西!居然幸灾乐祸!

    方醒不动声色的道:“那酒可不多了。”

    “那人的爵位肯定比你高,不是候就是国公,要不然就是宗室。”

    解缙一听方醒要断他的好酒,马上就一脸正色的道。

    废话啊废话!

    方醒苦笑道:“这是肯定的,而且那人说了和气生财,那必然就是有利益和我有关系……咦!”

    “想起来了?”

    解缙得意的道:“你能有什么生意,第一鲜?可那和挡别人的财路不相干,你想想自己还有什么。”

    方醒想了想,甚至还在纸上把自己能影响到的事情列出了一个表格。

    “难道是交趾?”

    方醒想起上次徐景昌说有武勋想去交趾捡便宜的事。

    “交趾有什么生意?”解缙不解的问道。

    “交趾物产丰富,而且若是大权在握的话,甚至可以雇佣那些交趾人去种地,每年的收入也不是小数目。”

    以前没人愿意去交趾,可自从方醒把交趾豪族来了个一扫光之后,那里就变成了香饽饽。

    “交趾天高皇帝远,正是闷声发大财的好地方。”

 第593章 盐政变更的大幕拉开

    深夜的方家静悄悄的,只有卧室亮着一点微光。

    “夫君……明日……能陪妾身回娘家吗?”

    张淑慧娇喘吁吁的问道。

    方醒大怒:“你居然还能分心?看招!”

    一番折腾之后,方醒颓然落马,只是在努力保持着呼吸的频率。

    张淑慧伏在方醒的胸膛上,感受着胸膛下的跳动,吃吃的笑道:“夫君可要再惩罚妾身一次?”

    “好妖精!”

    方醒当然是输人不输阵,于是重整旗鼓……

    梅开二度的方醒沉沉睡去,张淑慧蜷缩在他的怀里,伸手摸着他的下巴,目光温柔。

    聪明的女人不会去追问丈夫,她会用自己的温柔来化解丈夫的焦虑和不安。

    ……

    第二天天没亮方醒就醒来了,他去院子里跑了几圈,回来时有意脱去上衣,得意的展示着自己的六块腹肌。

    早餐是生煎,咬开一口后,那肉香就在嘴里弥漫开来,浓郁且回味无穷。

    方醒一气吃了十个,正准备再吃一个时,外面有丫鬟说薛华敏求见。

    “让他等等。”

    方醒放下生煎,洗过手后,张淑慧拿来衣服,和小白一起帮他换上。

    “薛华敏又不是外人,没必要这么珍而重之。”

    方醒勾住张淑慧和小白的下巴,趁着她们愕然的时候,飞快的一人亲了一口,然后大笑着去了前厅。

    一见面,薛华敏就通报了一个大消息。

    “二姑爷,国公爷昨夜被招进了宫里,陛下有意放开盐引。”

    “户部可是缺钱了?”方醒的第一反应就是朝中差钱了,而且还不是小钱,否则朱棣不会放弃对边塞大有裨益的开中法。

    “二姑爷法眼无差!”

    薛华敏由衷的佩服方醒的反应。

    “怪不得……”

    方醒想起了昨天下午的传话,那位‘贵人’应该是先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才来警告方醒。

    “二姑爷,国公爷说了,您两次下扬州,对盐商了解不少,陛下应该会向您征询意见。”

    薛华敏干笑道:“国公爷说,此事关切到不少人的财路,让您最好混过去。”

    所谓的混过去,就是让方醒三缄其口,或是含糊立场,但是千万别反对。

    “我知道了。”

    方醒面无表情的让人送走了薛华敏,然后就接到了让他进宫的命令。

    等方醒到了宫中时,发现今天的人数不多,可却很豪华。

    朱棣爷三都在,还有几位辅政学士,以及六部尚书。

    大明商量重要国事时,从来都不会扩大化,会先在这些重臣之间协调好后,才会公之于众。

    方醒的身份有些尴尬,不文不武的。

    蹇义好奇的看了方醒一眼,心中对朱棣特地召方醒来的用意有些不解。

    朱棣淡淡的道:“户部用度紧缺,朕想放开盐引,你等试言之。”

    吏部为六部之首,所以蹇义就先发表了意见。

    “陛下,原先的盐引是以开中为凭,虽解了边塞运粮之难,可户部却也少了这一份税钱,臣以为,必须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否则不可轻易动摇。”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朱棣微微颔首,金忠就说道:“陛下,北方耕种不易,除非是大量迁徙人口过去,否则难以确保将士们的口粮,只要能解决了运粮之事,臣无异议。”

    作为兵部尚书,金忠只能从本职的角度来说话,多了就有跨界之嫌。

    杨士奇道:“陛下,运河已通,此后南粮北运可减少许多损耗,盐引确实是可以变了。”

    这话没错,而且有向夏元吉示好的意思。

    夏元吉整日忙于调配资源,看着憔悴了不少,他犹豫道:“陛下,我大明开国至今,盐引一直是开中配发,若是能折色支付固然好,可南粮北运……罢了,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金幼孜对夏元吉这种立牌坊的话很不感冒,可他却不准备蹚这趟浑水。

    胡广最后发言,在刚才的时间里,他已经斟酌了一下,此时显得从容不迫。

    “陛下,北方人口日渐繁衍,运河开通,户部钱钞短缺,林林总总,可见变更盐引一事已是刻不容缓,臣请行之。”

    这就是终结性的发言,哪怕现在不存在什么首辅,可渐渐形成的氛围却让胡广已经有了首辅的自觉。

    朱棣抚须看向方醒:“兴和伯几次下扬州,对盐商知之甚深,你看如何?”

    历朝历代盐政都是头号大事。人不可一日无盐,无盐则无力。

    国不可一日无盐,无盐则国穷。

    盐税是数量最大,普及最高,最稳定的税种。

    虽然以前是开中发盐引,可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是间接交税了,而这个税就用在了各地粮草难以自持的驻军身上。

    大家这才注意到方醒在边上发呆,金幼孜笑了笑:“兴和伯文武双全,想必能有一番让人振聋发聩的见解。”

    振你妹!

    方醒冷冷的瞟了金幼孜一眼,对这种奚落和激将表示了不屑,然后才正色道:“陛下,敢问是否准备以银钱售卖盐引?”

    朱棣点点头,这是他考虑了许久的问题,若是继续以粮食换盐引,大明的税收还是太少了些。

    大明目前的问题是粮食足够,可货币有缺口。

    这个和汉人的习惯有关系:老百姓有了些钱都会收起来,有的甚至会几代人持续不断的把银钱藏在家中。

    而那些商人同样如此,家财万贯也喜欢收起来。

    这些习惯导致大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每年都要增发大量的铜钱和宝钞。

    “陛下,臣认为盐就是钱钞。”

    方醒环视一周,没人有异议。

    “那么盐商是干什么的?”

    方醒的微笑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