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皇商 >

第97节

农女皇商-第97节

小说: 农女皇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只要有人吃,就一定会用上。

    当然在这时代里,夏天吃火锅的人一定非常任性,顶多吃到端午节前罢了。

    可是,看着马车频繁地往村子西头跑,村里许多人家都坐不住了,有人往林天明家来过几回,但都让林大娘以冷淡的态度阻挡在门外。

    村里人本来就和林大娘没有往来,以往待她的态度也很不好,如今就算拿得出笑脸,也说不上热络的话。

    如果是苏芳在这里,就好说多了,可苏芳就是不出来,林大娘说她正在后院烧炭,没空话家常。一句话就把人堵死了。

    反正烧炭的事早就满村皆知,不需要想什么借口。

    也有人从山上走想看看他们在哪儿烧炭,才发现林家的后院变大了,于是有人告诉了王村长。

    本来王村长早就动了心思,只是这是苏芳和林天明的生意,自家女婿也参与其中,不好表现太过。

    而且女婿早就打过招呼了,事关他赚钱参加院试和添儿的读书钱,可不能让村里人破坏了。

    王村长听了自然不敢怠慢,他就一个女儿,嫁的也是村里目前唯一的童生,若是女婿能成为秀才,不但枫叶村有面子,他们王家一样骄傲。

    而且苏长福若成了秀才,将来也有利王正华接任村长位置。虽然林天明是苏长福的堂妹夫,但只要苏长福站在王正华这边,王正华自己也有人脉,自然就更稳当。

    不过看着林天明娶了苏芳之后赚钱的事不断爆料出来,王村长还是很担心的,曾经找了苏长福翁婿敞开深谈了一回。

    苏长福说林天明和苏芳的眼光根本没放在村子里,他们迟早是要出去的,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们如何,反而是不要得罪他们为好。

    王村长也是有见识的人,哪里听不出来女婿的意思?对一个有意向外发展而无意留在本地的人,客气些自然好,若是得罪了,说不定人家改变主意反而撬你利益了。

    也因此,就算村里有心思,也想参与烧炭的事,都让王村长拦下了。王村长懒得解释,就搁了一句话。

    “我女婿和他堂妹夫家合伙做的生意,用的都是他们自家兄弟,这合情合理,难道你还能眼红搞砸人家的事情不成?”

    一句话噎到一大片,竟是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谁要还说,不就是承认自己在眼红?

    而且王村长的意思很明白,这是他女婿家的生意,他王家都没参与,你们算什么?

    村里人掀起来的各种好奇和心思涌动,就这么被王村长强势压下了。就算有人告状说林天明占了不少村里的地方。

    王村长也不查看,只一句话堵了回去:“那是村里的地方?我怎么不知道!”

    告状的人顿时哑口了,但又不服气地辩驳:“既然不是村里的地方,那林天明占得,我也占得。”

    “呵呵,你要搬去山脚下住吗?村里很乐意你们都搬过去,也让那里变得热闹一点。”王村长却笑了起来,目光有些怒意。

    “不过你们要搞清楚,你们占山是你们的事,不要扯上林天明。那块地方是当年老村长指给他们的,可没说只给几分几亩。”

    “可当年他们也只占了一小块地方呀!”有人不服地提醒。

    “当年他才多大?五、六岁吧!那茅棚是村里人建的吧,他们娘儿能自己建吗?”王村长反问,“他后来大了些,不是立刻自己建了大些的屋吗。”

    “当初也没有说不准他建,他建了,现在他已成年,又建了大院子娶媳妇,你们也没说不准他建呀。”

    “当年他种了竹子你们还去掰过笋子吧?他说什么了?怎么,如今他在自家后院建了窑烧炭赚了钱,你们就反对他占地了?”

    “这话你们去找老村长说去,我虽然管枫叶村也不少年头了,但老村长还健在呢,这是他指的地方给林天明,你们要赶林天明走,先跟老村长说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95章 准备寿礼

    (全本小说网,。)

    王村长担心这帮人互相怂恿最后会闹起来,干脆拿帽子扣着他们,又推到老村长身上。

    谁不知道当年老村长心慈,才有了林天明母子的安身之所,西边山脚指给林天明也是当着许多人的面指的,确实不曾规定具体大小。

    老村长在村里辈份高,又当了那么多年村长,这村子里又有许多姓苏的族人,就算王村长管事多年,这村里提起老村长,还真没人敢躁动什么事儿出来。

    还有半个月就是老村长的八十大寿了,男子生辰做进,也就是说老村长实岁七十九。

    但老村长身体不太好,有时会很清楚,有时又会犯糊涂,除了有时在家里人照顾下出来走走,已经不常在村里走动了。

    村里人情绪激动地来,最后也只能叹息着离开,此事就这么冷了下来。

    苏芳只知道村里有许多人想来看他们烧炭窑的事,并不知道这些人还跑去找了村长,她这些天并没有出门。

    林大娘也没闲着,不但帮着做饭,还给大家洗衣裳。如今为了夜里守窑,大家都在这里住下了,分好轮班人数,弟弟们守前半夜、哥哥们守后半夜。

    自然,大家也是轮流睡觉,不需要那么多屋,东偏屋和小厅本来就修的炕,是林天明打算冬天时搬过去住的,如今就让给他们住了。

    成亲前也没人知道会突然出来个空间,如今夜里都在空间忙磨粉的事,也就在那里睡了,根本无惧外面冷不冷。

    当然现在才十月,夜里有些凉,但还称不上寒冷,无需烧炕。

    冬月初二是老村长八十大寿,林天明也有早早准备寿礼。

    除了林大娘做的两双厚棉鞋,也有苏芳准备的六匹冬布,再加上林天明早就备好的两支老山参,这礼物既贵重又有人情味儿。

    林天明说,这两支老山参是他五年前冬天在山里挖的,也就近百年大小,顶多卖到一百两一支。

    是不贵,但他一给两支,就值不少钱了。

    “怎么刚好就让你挖到两支了呢,是不是知道九祖爷大寿你缺礼物,这两支是自己跑到你面前的?”苏芳打趣林天明。

    “我在山里游荡了半个多月,找合适的地方挖陷阱、做机关,可也不是每天都有猎物怕我没收获就自己找上门来吧。”

    “因此我就四处找找山货,挖些蘑菇、摘些野果充饥,没想到就让我找到一处山崖下,竟然长了好几株,我才不管大小呢,全给挖了。”

    “当时我已经在山里转了大半天,又渴又饿,就把最小的那支直接吃了,稍大些的两支后来让我烤来吃了,那天没有打到猎物,可我一点也不饿。”

    “我也想吃!”听了林天明解释,苏芳只觉得眼红又嘴馋。

    有人参成份的中成药到是吃过不少,天价人参她也替雇主盗过。可把人参当红薯吃,还真是……

    “下回找到了留给你吃。”林天明被她咂嘴的小模样给逗笑了。

    “所以刚好就留了两支没吃掉,刚好带回来了?”苏芳翻了个白眼,才不理这下回是猴年马月呢。

    “不,我带了五支回来,留了最大的这两支,稍微小点的三支留了一支给娘,另外两支便宜卖给李郎中了。”

    “便宜卖?”苏芳诧异,“据我所知,李爷爷是个耿直爽快、心善仁义之人,顶多就是脾气暴了些,但他应该不会这么欺负你吧?”

    “是我便宜卖给他的,我本来是直接送给他,毕竟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家和村里没有往来,我却受到他的许多照顾。”

    “你知道我年少时就上山打猎,我不可能一开始就有这么本事,自然吃了许多苦头,有时也会受伤,但我都咬牙挺下去。”

    “没想到有次走在路上被李郎中看见了,见我不肯医治,硬拽了我去药庐给我上药,还把我骂了一顿。”

    “骂我就算不为自己,也应该为娘着想,若我有个什么好歹,叫我娘怎么活下去。又骂我不该忽视自己,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干活赚钱。”

    林天明说到这里目光晦暗不明,他现在说得平静,可当年他才十多岁,心里的痛苦根本没人知道。

    李郎中也没多问什么,只是给他包扎了伤口,煎了药逼着他喝下去,还警告他若不想来药庐,就好好保护自己,若是受伤就一定要来治。

    后来他果真为了不再受伤一直勤练武艺,打猎时也会更多照顾自己,但有时还是会受伤,他本来想偷偷躲开,却不想每次下山不久,李郎中都会找来,检查他没事才离开。

    再后来,他年纪也大起来,武功也高强了许多,李郎中便不再这么管他了。只不过有时他在深山、悬崖踩到了草药,也不管是什么药,直接搁药庐就跑。

    李郎中也不追,都照单收下了,直到那次他给了两支人参,才被李郎中硬塞了五十两银子。

    而且李郎中明言,他知道这人参价值肯定不止,可他药庐就拿得出来这么多,零碎散钱也不好意思拿了。

    当然他也是听说了林天明把人参当饭吃,心里在滴血,一生气就收下了。他当郎中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参呢,还当饭吃呢,他都想。

    林天明和李郎中之间的情义,村里人并不知情,只有李郎中家的人才知道。也难怪村里人觉得李郎中对林天明另眼相看、与众不同。

    连带着对苏芳也是护短得很的,那次张李氏被人送去药庐,还用流产来抹黑苏芳,把李郎中气得吹胡子瞪眼,把人好一通骂。

    自然也当场揭穿了“孩子没了”的误会,惹得张李氏回家被婆婆好一通打骂,已经很久没出过门了,张老太太不许她出门惹事。

    苏芳知道后还道李郎中已经耿直到眼里容不下一粒砂子,却不想只是护短。

    “这两支我留着,确实是给老村长准备寿礼用的,后来我到镇上时,特地买了这样一支木盒装人参,就等老村长大寿时送。”

    “咱们家穷,可礼物不能寒碜,所以你说这人参知道我缺寿礼才自己跑到我面前,也没错!”林天明解释完,戏谑地看向苏芳。(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96章 有钱就是不一样了

    (全本小说网,。)

    苏芳直接昏倒。

    这家伙绕了一大圈还专门嘲笑她,真是可恶!

    冬月初二上午,老村长家已是宾客满座,屋里屋外都很热闹。八十大寿自然也十分隆重,不说本族人都会去拜寿,村里人家就没缺席的。

    就连外村都来了不少人,毕竟老村长是祖爷级,辈份高,这世界人除了讲身份,最讲的就是辈份。因此,这流水席是注定要摆到晚上了。

    林天明和苏芳是头晚就悄悄去送了寿礼,林天明娶了苏芳,辈份自然压低了,在九祖爷面前也磕了个头,提前祝了寿。

    老村长家里人还觉得奇怪,这大寿怎么提前拜呢,林天明解释了原委,大家表示了理解,因此第二天快到中午时,林天明才和苏长安兄弟匆匆赶去再拜了寿,喝了寿酒才回来。

    苏芳压根就没去。

    苏芳也是后来听堂哥说起村里人找村长的事情,那天当晚,王村长就让儿子王正华去了苏家大房,找苏长福说了情况。

    苏长福自然要告诉苏芳,最近还是不要在村里露面了,免得被纠缠。

    大家虽然眼红林家占山烧炭赚了钱,但对于林大娘和林天明,还是开不了口的。

    林大娘冷淡惯了,当年就算有人当面给脸色瞧、指指点点,她都能淡然无视,荣辱不惊。大家本来不熟,热情话儿自然没人说得出口。

    至于林天明,本就不是话多之人,要他开口真的要看他的心情,旁人又打不过他,也没办法压制他。

    因此,最好打交道的本是苏芳,以之前苏芳的明事理和客气,许多妇人都想从苏芳这里打听烧炭的事,到底赚了多少钱,这窑是不是好烧。

    然而苏芳压根没有去老村长家,让期盼许久的人顿时心凉半截。

    “这有钱就是不一样了,架子大了。”当场就有妇人啐了一口,不高兴地嘀咕了一句。

    “或许是在忙吧,毕竟赚钱了谁还有空闲。”也有妇人不太相信苏芳是有钱拿架子。

    “我看她不像那种人,你们看林天明这么多年对老村长就知道了。”也有人客观地开口。

    虽然大家都眼红人家赚钱,但苏芳在她们心里的印象,一直不错的。

    若是以前,有人这么说苏芳闲话,肯定就有许多人帮苏芳呛回去了,尤其是拿过猪草的那几个妇人。

    可是今天却只有几个人说了些公道话,却没有反呛说闲话之人,显然大家心里也是有些闲话的,对苏芳竟然避而不见有些微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