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皇商 >

第30节

农女皇商-第30节

小说: 农女皇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原本还真想住一晚再走,不然吃了中饭就得立即出发,太匆忙了,而且孩子们连续走远路吃不消,到家都得夜深了。

    他们谁也没说今天是半夜出发赶路的,这大喜日子可不能坏了气氛。

    小姐妹们玩耍了半天,这时候也在堂嫂的帮忙下回屋换了新衣裳,早就梳好的辫子到是没有弄乱,这时候还把小布袋背起来了,一脸兴奋地等着出发。

    家里除了兄弟,没有姐妹送嫁,苏红是肯定不来的,苏翠到是想送但大家都以她出嫁了为由不让她送。

    镇上的苏玉也还小,父母又没来,现在自然就只有这对小姐妹了。

    一翻忙碌,外面的人都准备妥当了,苏长安跑进来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就让娘赶紧把红盖头给妹妹盖上。

    原本他们父子都以为今天只有自家兄弟妹送嫁的,没想到大房来了人、外婆家都来了,抬嫁妆的人一下多起来。

    他心里也是高兴的,谁不愿意自己妹子热热闹闹地嫁去夫家。因此和林天明到一边悄悄商量,送嫁人数多起来,林家那边酒席够不够坐。

    林天明连忙解释他也不清楚村里有没有人去,又不敢什么都不准备,因此买了不少食材,办的是流水席,一次十二桌,摆一次或两次都可以。

    苏长安放心了,也将这层意思和爹说了,当下就安排了一个表哥、五个表弟、三个表妹一同送嫁。

    这阵仗,就算苏家缺了谁都无所谓了,这也是苏长安心里搁着一口闷气。林家表兄弟难得来一回,也不算违背习俗到也没有拒绝。

    林正华看一切妥当了就一声吆喝:“发嫁喽!”

    随即锣鼓敲响,苏长安连忙进屋将妹妹背出,在大家的道喜声里穿过院子。

    这时苏长福在门外放了鞭炮,苏长安将妹妹小心放进花轿,将两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放在她手里,叮嘱她到了林家交给来牵拜的嫂子,这才放下轿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章 婆家(5…2)

    (全本小说网,。)

    发嫁鞭炮声方停,迎亲鞭炮接着响起来,锣鼓在前面走,花轿起、抬嫁妆的兄弟跟在后面,弟妹们蹦蹦跳跳也赶紧跟上。

    原本请了孙家叔伯挑嫁妆,如今表兄弟加入,就不需要他们帮忙了,只有孙家兄弟同行,都是年轻娃子,场面也很热闹。

    而孙家叔伯也没闲着,立刻受苏家所托去村口买了不少肉,鱼是昨天撒网在河里网的,养在水缸里这时候捞出来还是活鱼。

    再杀两只鸡、加上几个小菜、豆腐,摆上三桌连同帮忙的人一起吃个热闹,做好的月饼也拿出来分。

    给了苏翠十个,让她欢喜地回家去了,又给大房里一蒸格,苏老太太这才满意地回家去了,等他们都走了,才分了一蒸格给孙家,免得又生事端。

    这是后话,此时花轿穿过村子、经过田畈来到西边山脚,一路敲敲打打好不热闹,沿路都有人出来看,指指点点说着秃子终于娶媳妇了。

    苏芳坐在花轿里并没有觉得难受,偷偷掀开红盖头打量着,才发现轿子很宽敞并没有想像中的陈旧,又悄悄撩起轿帘就看见前面不远走着的男人。

    其实先前在屋里她有从窗户偷偷看过林天明,虽然大胡子还在但穿着喜袍模样确实很有男主范儿,并不像个泥腿子农夫。

    此时走在前面的背影挺拔劲壮,看着就不禁想起那两晚的画面,心里就有些春水荡漾。似乎感觉到身后的目光,林天明突然回头,正好与苏芳含笑的目光撞上。

    林天明勾唇轻笑,脚步便慢了下来,靠近花轿朝轿中人无声说了一句:“很美!”

    苏芳见他比口形不禁一愣,辨认出他的意思也不禁脸红,白了他一眼便放下了轿帘。

    林天明终于忍不住呵呵一笑,心里也很期待。

    没多久就上了林天明修的村道,沿着山脚一直到自家门前,泥坯院子、青砖房,正屋和厢房都盖了瓦,看着很气派。

    此时院门大开,附近来看热闹的人和帮忙的人都在进进出出,林大娘并没有出来,在这边张罗的是大舅林文长。

    林天明是那样的背景,没人知道他家里有什么人,在这村里也只有大舅一家,小舅二十年前征兵走了一直没有音讯,也没见过林天明。

    而大舅又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过了三十岁才盼来的幺子林天学,因此林家今天并没有多少客人。

    不过老村长家肯定是要来的,经过前面那些事情,今天王村长肯定也是会来做客的。两代村长到了,耆老们肯定也会到。

    于是村里还是有不少人家过来做客,何况林天明如今娶了苏家二房闺女,与枫叶村就有了牵绊,也就能被村里人接受一些了。

    以前不明来历,谁知道哪天就走了,这也是养女儿的人家不考虑他做女婿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林天明没有多少地,靠打猎虽然能谋生,但山上到底危险,谁知道哪天受了伤就断了生路。

    直到林天明建起这么气派的新屋娶媳妇,许多人家才生出几分悔意,打猎虽然凶险,但也很赚啊。若不是赚,哪有钱建这么大屋?

    苏芳知道到了林家门前了,连忙再掀轿帘打量自己的新家,也就是她的婆家。虽然不是大户人家的院子,却也是她在这时代见过最像样子的建筑了。

    正打量着,就见花轿停下,鞭炮声响起,她连忙放下轿帘重新将红盖头弄好,没多久就听见外面的说笑声,老村长家的两个曾孙媳妇出来牵拜。

    林天明抬脚踢了轿门之后,轿帘就被拉起来了。

    当两只手伸过来牵住苏芳时,苏芳连忙将手中一直捏着的红包塞过去。两个嫂子也没客气,这本来就是习俗。

    苏芳被搀扶着慢慢走进院子,外面鞭炮声不断,她垂眸盯着脚下,盖头遮眼,但脚下的青石地面还是看得清楚的。

    她听见有人议论说这么热闹的喜事,枫叶村还是第一次见,光那不停放着的鞭炮就没有谁家比得上,还有这高大宽敞的新屋,看着就有钱。

    苏芳听了不由勾起唇角,虽然她不在意林天明有多少钱,但林天明拿出这阔气的架势娶媳妇,除了说明他心高,也是他对自己的疼爱。

    当然,起新屋时她还没穿越过来,这份气派是给前任或宿主的,但今天的热闹却是属于她的。她没办法计较前面的“苏芳”,只能忍下这份醋意了。

    堂屋里,准婆婆林大娘被人搀上了正位,她的表情有些僵硬,目光有些不愿,但与儿子相视一眼,抿了唇角还是坐到了椅子上。

    作为不多的长辈,林文长夫妇也坐了椅子,作为有恩于林天明母子又是辈份最高的长辈,老村长苏九华也坐了把椅子。

    有了老村长的辈份压场,反而是他坐在最中间,林大娘坐在左侧、林文长夫妇坐在右侧。

    除了林大娘表情有些古怪紧张,其他人都是满面笑容地看着新人进来,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

    不过拜堂可没有人递红包,红包是成亲翌日清早奉茶才给的。拜完堂就由林天明亲自扶了媳妇去新房。

    两个牵拜嫂子先过去和另一个专门负责铺婚床的嫂子一起,把新房里都装扮起来。

    送嫁而来的如花嫂子是负责泡芝麻糖茶招待来看新娘子的亲戚和村邻的,既然亲戚也都是本村人,大家也没什么好担忧的,气氛自然随意许多。

    送嫁的兄弟和表兄弟们把嫁妆送进来后,把箱笼都先收到了隔壁书房里锁上,这才到新房里看热闹。

    苏芳跟着林天明进屋,在床边坐着,林天明拿着用红纸包过的秤杆挑开红盖头,顿时看热闹的人都欢笑起来,吉祥话儿铺天盖地而来。

    苏芳听着那些“夫妻恩爱、早生贵子”都不觉脸红了,抬眼含羞地瞟了林天明一眼,却发现林天明目光灼热正看着她,连忙垂下了眸子。

    大家闹了一阵,就到院子里找凳子坐,喝着糖茶准备吃席,娘家人都坐在宽敞的新房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章 大舅娘林汪氏(5…3)

    (全本小说网,。)

    林天明没想到真有不少村里人过来吃席,还好准备的食材也不少,按照农村的习俗用大碗、大盆做的八大碗,准备四口锅灶、一锅负责两个菜便可。

    大盆的红烧肉、一碗鸡汤、一条清蒸鱼、两碗肉片小炒、一碗大杂烩、一碗煎豆腐、一碗炒青菜。

    八大碗之外还有四个凉盘下酒菜,分别是卤水花生、酱香豆腐干、酸笋、盐炒蚕豆。

    一共十二道菜可以说是丰盛之极,第一批吃席的人很快就坐满了,连那些又跑过来看新娘子的妇人也忍不住坐下来吃席。

    他们当家的都在这边上了礼簿,不吃白不吃,在这吃一顿肉回家可以三天不吃饭了,有人没有位置,直接拿了碗筷站在桌旁吃,只恨没把家里孩子带过来。

    林天明的家在村西山脚,附近并没有别的人家,当时周围多荒地而他家只是简陋的三间茅屋和低矮的小厨房。

    后来他长大了就将屋子扩大新建了,不过依然是泥坯房、茅草屋顶,看着只是宽敞了些并不高调,没人知道他家生活到底怎样。

    如今再建新屋才发现,林天明很可能是个隐形财主。而他家屋多屋大、院子宽敞,竟是将四周荒地都圈成自家的了。

    他只是建屋,并没有垦成田地,村里人也没有在意,荒着也是荒着,也没人想要搬过来,毕竟这边太偏僻不便。

    大家一边吃肉一边议论着林天明打猎到底多有钱,到底是林天明沾了苏家二房的光,还是苏家二房会沾林天明的光……

    林大娘看着这些平日从不给自己好脸色的村妇此时热火朝天的吃着自家的酒席,只是撇了下嘴,表情淡淡地。

    而那位将林天明的秃子之名喊得十里八村皆知的大舅娘林汪氏,却是热情地招待着客人,忙进忙出,仿佛她才是今天的正主儿,是她儿子娶媳妇似的。

    林大娘什么都不争,只是目光担忧地看向新房那边,然后默默去看酒席安置情况,突然多了这许多人吃席,也不知道食材还够不够。

    新房里,苏芳摘了红盖头就自由多了,听见外面吃得热火朝天再看着反而没有坐到席的兄弟姐妹们,不由无奈。

    不过很快林天明走了进来,先温柔地看了苏芳一眼,这才开口:“等下新房里摆一桌,媳妇你和如花嫂子、妹妹们一起吃饭,兄弟们到堂屋里吃席。”

    送嫁的娘家兄弟姐妹可都是大客,本来都要坐上席,如果是在院子里一起吃,也应该吃头排,结果头排立刻就让多出来的村里人坐满了。

    好在林天明早就做了二手准备,并没有急着把堂屋里的席面摆出来,那原本也是留着给娘家兄弟和老村长等长辈们的。

    堂屋里四桌和新房里一桌,都是圆桌面,不是院子里那种八仙桌,足够大家坐了。

    苏芳听了安排这才满意地朝林天明意味深长一笑,两人目光交汇,传递着只有他们才懂的内容,转眼林天明又忙去了。

    没多久新房里席面先摆起来,并不显得拥挤,因为新房是前后明暗间的格局,外间本来就放着一张圆桌、十张圆凳,靠墙两边还各有两把靠背椅子,中间摆着高茶几。

    所以之前娘家人才会都在新房里坐着,只因坐得下。

    和外间一样的席面,不过送上来的是一瓦罐新酿甜酒,立刻引来小姐妹们欢喜的笑声,小兄弟在桌边凑了凑也想在这里吃。

    不过很快苏长福进来说堂屋也摆席了,苏长安就领着兄弟们和表兄弟们过去了。

    新房里则是苏芳和两个妹妹,还有三个表妹、两个五、六岁的表弟,再就是如花嫂子和儿子苏添。

    大家虽然欢喜如过年似的,但并没有争食吵闹,反而吃得很慢,吃几口菜喝一小口甜酒,好像在细细品尝似的。

    苏芳也不给谁夹菜,只是招呼大家随意吃,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束。等他们终于吃饱喝足,外面酒席已经在吃第二排了。

    吃完两排就没什么人来了,后面加上帮忙的人,又摆了四桌,这时已是下午,而这时候娘家来人也准备回家去。

    如花嫂子作为娘家嫂子自然又叮咛了苏芳一翻,这才带着儿子离开。苏长宁也领了几个小的表兄弟和表姐妹回家去,一路叽叽喳喳、浩浩荡荡。

    苏长安他们几个大的则晚一些走,只因林天明已被吃席的人陆续灌了许多酒,有些醉醺醺的。林天明没有兄弟能挡酒,只能自己喝。

    最后还是苏长福和王正华上场帮忙挡了些,苏长安才将林天明扶到了新房里。苏芳还不方便出屋,苏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