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皇商-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芳又想到价钱的事,这些酱含重高、使用快、商业价值却不见得有那些作料粉高,那个毕竟使用量少,也就间接提高了价值。
“我到觉得,这个五两银子一斤,也是有赚的。”林天明却语出惊人,吓得苏芳瞪着他半天没有说话。
“媳妇,你做一下对比就知道了,你称一斤孜然粉来用,再称一斤蕃茄酱来用,看都用在什么食物上更能体现它的价值,然后看能使用多久。”
“再看使用了这些的食物能卖什么价,又能储存多久,运输上能运去多远,就知道彼此的价值了。”
林天明的话顿时让苏芳蔫掉了。
她刚生起的积极性,就因为储存的问题影响到运输,而熄了火。
“不说别的,就这些水果酱就有季节性,不是一年到头都能有的,而且以低温储存一个月来算,路上最好只能跑五天,不要超过十天。”
苏芳有些沮丧地说道。
运输和储存环境是一大问题,难道这时代的经济就这么发达呢。
“而且制作起来还辛苦,因为便宜,但是量肯定需求很多,就需要人手来做。”林天明摸摸苏芳的头继续说道。
“那怎么办,只能供应本县最方便了。”苏芳撇嘴。
“不,还有一个办法。”林天明却说道,“卖方子,上回的五香粉卖了三千两,那是第一次合作还被压了价的结果。”
“这次你只卖允许富贵酒楼使用的方子,同样三千两一个,十个就有三万两,但是咱们自家的酒楼和茶楼还是可以使用,县城还是可以卖货。”
“只不过富贵酒楼花了这么多钱,肯定还是会要求你不准再卖给别家,顶多只接受咱们自家使用。”
“这样,富贵酒楼拿了方子各酒楼自行配制,就省了时间和路程的问题,储存起来自然就方便了。”
“而咱们酒楼和茶楼,暂时还不能把方子放出去,但咱们可以就近送货,比如只供新州不供县城,十天时间足够。”
“每一种水果酱送都用小瓷坛子装好,好看、易放、易分,外面再定制小木桶固定瓷坛,免得路上磕碎。”
“每半个月送一回,比如初一出发,初十到新州,这批货能用到月底,可咱们十五又出发了,二十五到新州,这样货就能不断供应。”
林天明解释着自己的想法,听得苏芳连连点头,眼中又燃起希望的光芒。这时躺在竹篮中的林宝贝哇哇大哭起来。
苏芳表情猛僵,忽然笑道:“臭小子真会挑时间,咱们做吃的,他就拉臭臭。”
林天明黑着脸很无奈,拉臭臭也就算了,这尿布可都是他洗呀。
“好啦,我如今都出月子了,和你一起洗,一起养大的孩子才更有孝心呐。”苏芳哪里不明白林天明心中的郁闷?连忙安慰他。
不管孩子将来如何,反正现在他们俩也不出门,成天围着孩子转,再想想赚钱的事,日子就过得很充实了。
就算没有那京城里的显赫身份,一样过得很满足美好。
定下目标之后,林天明就去了一趟作坊,将瓷器中最便宜的白瓷小坛定了一千只,而且都是按瓦罐那般做了螺旋拧口盖子的。
然后拿回一个瓷坛,准备找村里木匠做木桶套上,不过在回来路上觉得木桶可能难以使用,回家就和苏芳再商量。
两人想了半天,想到用木框架来固定,而且这样更容易制成,消耗木料也少,成本降低也有利操作。
苏芳拿了一块炭要竹纸上做了简单线条示意图,林天明看明白后就拿着图和瓷罐子找木匠去了。
二月底,苏长福回来汇报了本县的生意进度,又说收到新州及四县管事来信,生意平稳顺利,帐目清楚。
苏芳便说了三月开始让他们将沅州和随州的铺子都拓开的事情,苏长福听了自是心思澎湃,但激动归激动,还没失去理智。
“我觉得过去一年一次拓了那么多铺,咱们本来就是生意外行,靠的都是你从作料上赚的钱做成本。”
“但酒楼和茶楼的利益还没体现出来,只是在摸索管理制度和运营方式这方面,一直努力积累经验罢了。”
“我认为,今年就在随州和几座大县拓铺就好,其它的发展,还是等这些生意出利之后再说吧。”苏长福语重心长相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7章 堂哥的考量
(全本小说网,。)
“虽说你手头有本钱,但太过急进,万一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变数,资金很容易周转不过来,经营善与不善,咱们现在其实还不能肯定说个答案。”
“因此我建议,妹妹你手头最好要时刻留着十万两银子做为储备资金,万一哪里需要紧急用钱时,才不至于为难。”
“还有你要知道,你开着这么多铺子,在别人眼中就是做大生意的人,现在有林家小舅的名头罩着、福安客栈的资源帮着,暗中有没有树敌还不知道呢。”
“就不说敌人好了,万一需要用到许多钱救急时,若你手头拿不出来,只怕也没人愿意借给你的。”
苏长福说得很现实,但也确实是为苏芳考量,没有奉承,也没有打自己的小算盘,就是实事求事论眼前的情况。
苏芳一听便纠结了,虽然她的想法是广撒网多捞鱼,林天明也同意了她的计划,但堂哥说的也不无道理。
而且堂哥的考量,必然来自他当大管事这么久以来的感受。
“行,可我手头只有十一万两银子,那在下次出货之前,先拿三万两把咱们随州的铺面拓出来,我手头留着八万两也不少了。”
目前就县城和新州几家铺子,加起来成本也就是三万多两,现在只尽银子在随州拓铺,还是周转得来的。
何况林天明都说了,春季怕是不会订货了,年前订的那些肯定够用的,但在夏汛之前肯定会订了。
因为夏天炎热起来还可能撞上暴雨季,路上不好走,一般运输都不会挑在夏汛期间出门。
但是在那之前,她就可以将水果酱的方子拿去富贵酒楼谈价了,而且她不但要卖方子,还要卖水果。
因为卖水果,她和林天明商量,还要在各州买田庄,只有买了田庄才不用什么都从家中运出去,而且他们直接供应水果到各州就方便了。
但是这些暂时不会告诉堂哥,他要操心的事已经够多了。
苏长福见苏芳听取了自己的意见,而且三万两确实能买不少铺子了,留下八万两也确实不少,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便欣慰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苏芳当场就拿了三万两银票出来,让他先琢磨一下怎么走这个行程,要安排什么人手,然后将兄弟们都带出去,让他们积攒经验,以后能派出去用的人才多。
“对了,我这趟出门,要安排王家二嫂子去县城,你堂嫂有了身子,有个人在身边照应,我才安心一点。”
苏长福这趟回来除了汇报工作,也确实是要将娘家二嫂接过去照顾自己媳妇,他就算在县城里也很忙,后院里总要有人帮着干活,才能让自己媳妇轻松一点。
“呀,那恭喜堂哥又将添丁了。”苏芳一听不由笑了起来。
苏添都快七岁了,听说如花嫂子前两年滑了一个,后来一直没信儿,若不是村长之女,苏袁氏怕是没什么好果子给她吃的。
“对了,你要看正宇哥还行,这趟出门把他也带出去吧,以后运输队事情多,或许要多建一支呢,不然跑一趟一个月,太慢了。”
“还有,你到县城买个可靠点的婆子,以后小活儿交给婆子去做,嫂子不要那么辛苦了,也要学着当当家,管管家帐。”
“行,我最近也有教她看帐、算帐,想着以后情况好了,总有她用得上的地方,买人的事,现在到不用急,等我拓铺回来再说。”
听堂哥这么说,苏芳诧异地睁了睁眼,现在堂嫂有孕,不正该是买人干活的时候吗。
“不是安排了她娘家二嫂吗,别到时姑嫂两个都闲着,反而死要面子就在婆子面前耍威风,到把人学坏了。”
苏芳一听便明白了,堂哥是怕自己不在家,两个村妇一时得意忘形,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毕竟日子本来就好过了,又突然来了个婆子干活,自己的位置就有些拿捏不正了。
为啥老理儿说,人不能有钱,有钱就学坏呢,也是这个理儿。
得意忘形。
但是堂哥能在她临时提出这样要求后,还能很快想明这点,可见他是真的稳重、谨慎,可能也很明白那姑嫂的性子。
到不是说坏,而是怕单纯无知,突然被捧到高处,就容易迷失自我。
“明白了,堂哥看着安排,其它人手方面你也要留意培养,毕竟咱们拓铺的事是肯定要不断进行的,而稳定经营也同样不能大意。”
苏芳明白原由自然不会再提,便说起其它的事情。
苏长福一一答应,如今他算是明白了堂妹的经营方针,就不乐意将钱留在手头闲置,他能做的除了努力干活,也要提醒她警惕危机。
中午苏长福在林家吃了饭,等林天明回来又叙了话,林天明知道苏长福的劝诫之后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还是感激地道了谢。
因为这种提醒,一般人真的做不到。除了没有在光明前程中迷失自我,也是出于堂兄的诚恳。
这个月,林天明除了定制瓷罐和木架,也常出门。不过是去田庄安排种西红柿的事务。
正月十五,林天学喊了苏长禄一众兄弟去镇上看花灯,早早在福安客栈定了房间,这样他们夜里不用回村那么危险。
就在看花灯的街头遇见了白不凡和陈子画,于是白不凡和陈家人都知道了苏芳生子的事。
正月十六,陈大娘就带着陈子画坐着白不凡的马车来看月母子,又把林大娘埋怨了一通,说这么大喜事没通知她一声。
自然又是丰厚大礼送上,在林家吃了中饭才走。
后来白不凡就三天两头跑来枫叶村,如今连村里人看见都认识他了,知道是以前跟林天明同一个猎户学过打猎的后生。
只不过这后生家境好,并不以打猎为生,只是以打猎为乐子罢了。但他还是很尊敬地喊林天明“师兄”。
据林天学解释,是个很好相处的兄弟。
如今这位兄弟就跟前跟后,以后都帮林天明跑田庄,将作料地都腾了一片出来种西红柿。
田庄里的佃户只以为是种来卖给有钱人观赏的,却不明白为何没有种在花盆里,而是直接在地里用细竹搭的架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8章 合适方式
(全本小说网,。)
但主家如此要求,而且直接种地里确实更容易生长,也省事许多,他们自然乐得方便。
除了西红柿,还有黄瓜、朝天椒、小米椒、芝麻,都陆续种了起来。
而小山丘则除了作料树,也开始处桔子、枣子、苹果、桃子……
数量都不多,但品种逐渐丰富起来,自然,这里只是一块试验地,以后在别处买了田庄,就会扩大种植了。
也因此,林天明就将买田庄的事交给了白不凡,只说了自己的要求,就在新州和随州、沅州附近买。
依然是一处两座田庄,一个专门用来种粮食,一个专门用来种水果,而林天明一开始弄来种的都是幼苗,没人知道他是从哪里弄出来的。
有了做试验的田庄,以后种子、幼苗都可直接从这边出,也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空间东西再多,也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
三月初六,苏长福就带着兄弟们出发了,他们先到州府,沿路会找中人说自己的买铺要求,到州府停留把铺开起来,绕一圈再折回逐个完成。
这次孙志胜也同去了,家中大嫂有了身子,因此林梅儿今年就没去县城,苏长福这才要找娘家嫂子过去。
这个月林天明没有再出门,白瓷拧盖罐子做好后,没有堆到西屋书房去,毕竟不想让苏正河看见,还要费神解释。
可是屋子虽大,到用时才发现都没空。总不能将吃的和炭篓堆一块儿吧。
“夫君,咱们暂时还住在东屋,不如将西屋卧室利用起来吧,平日锁着也方便,总不能堆在东屋小厅吧。”
苏芳想来想去,只有将目前空着的卧室利用起来了。
她一开始不愿意搬到东屋,毕竟在西屋住惯了。可如今在东屋生了孩子、坐月子,过了整个冬天,又不愿意往回搬了。
人就是这样,搬来搬去就嫌累,主要是这边睡的是大炕,白天也方便在炕上带孩子玩耍,换了西屋成天窝在床上就感觉很奇怪。
听了她的提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