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17节

逆水行周-第517节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眼前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安置即将南下的下一拨百姓。

    正思索间,车驾已到州衙,周法尚下车后径直来到议事厅,那里已经有人等候多时。

    有身着官服、皂衣的官吏,也有衣着寻常的布衣,按照安排他们要在这里议事,主持者自然是刺史周法尚,如今正主出现,众人行礼之后会谈开始。

    “此次州衙安置关中百姓,有赖诸位大力支持,百姓如今已顺利定居,本官深感欣慰。”

    话说到这里,周法尚转入正题:“四千户只是个开始,大家也知道后续还有百姓迁来,方才本官已得到确切消息,累计逾万户,大家做好准备了么?”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面色各有不同,官吏们大多惊讶不已,而布衣们则是都是面露喜色,他们都是黄州作坊的掌柜,如今有一个巨大的商机就在眼前,哪能让人不动容?

    “万户,不下五万人,要在数月内陆续抵达鄂州,主要是在夏口定居,所需用度大多需要官府解决,按着先前故事,本官自然是要问一句。。。”

    周法尚环视在场众人,随后郑重开口:“安置百姓事关重大,尔等有无能力接下来?”

    “使君放心,我等必定全力以赴!”

    “口说无凭,先前商议之事现在如何了?”

    面对周法尚的发问,一名官员上前答道:“使君,我等已和诸位掌柜细细敲定相关细节,请使君过目。。。”

    他领着周法尚来到一张案桌前,旁边放着一个长条木箱,这就是为了高效安置百姓而做出来的东西:安置箱。

    安置箱,顾名思义安置百姓时要用到的箱子,里面装着的是相关物品,那名官员打开箱子,让人将箱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摆在案上,同时向周法尚讲解起来。

    要安置百姓定居,衣、食、住、行都要解决,安置箱以“户”为单位,装着的东西能满足一户人定居下来后的基本需求。

    一户人口平均以五人计,为了保证冗余,安置箱是以一户六人(两老两大两小)为基数做准备,第一项准备的和“食”有关。

    关中百姓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夏口,餐具、炊具不太可能随身携带,而安置箱里准备了相应的物品:木碗、木碟、竹杯、木勺各六只,竹筷六对,煮饭用的鬲和甑一对。

    这些东西能满足基本的煮饭、吃饭、喝水需求。

    接下来是“衣”,四套成人衣物,两套儿童衣物,当然尺寸较大不可能合身,需要自行裁剪,衣物用的是价廉物美黄州布。

    另有布巾六条,如何使用就请各自随意,毕竟穷人家没有富人家里那么讲究。

    然后是“住”,草席两张,被褥六张,按成年人的尺寸缝制,说要多暖那是不可能,但质量过得去;木盆、木桶和瓢各两个,小拇指粗的麻绳一丈。

    针线包一个,内有铁针六根,麻线六卷,这些算是日常生活用品,至于“行”,草鞋六双。

    所有东西都可以装进长条木箱,两个成年人就能搬动,满足远道而来的一户人定居所需,让安顿下来的百姓有时间慢慢添置其它用品。

    这种新奇的“包装”方式,将为安置工作提供极大帮助,有多少户人定居,那就准备多少“安置箱”。

    官府定下需要的安置箱数量,所有物品按照清单统一装箱,由官府派人监督,确定无误贴上封条,运到定居点等待发放。

    一户人定居下来就发一个安置箱,保证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至于粮食则另行发放,如此一来省事很多。

    省事但不省钱,这么多安置箱都是官府出钱购置,账面上看是净亏,但细细一算却是大赚特赚:人口,是无价之宝。

    将近一万五千户,若是按着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鄂州人口要增加一万五千户,太平时节大约要数十年,花这点钱稳住一万五千户人口,再划算不过。

    周法尚很满意安置箱这种“创意”,而更然他满意的是黄州的掌柜们即将和州衙定下契约,按时按量备足一万个安置箱,如有延误,十倍赔偿。

    白纸黑字,不怕对方违约,也没人敢违约,不说此事事关重大,就是为了这张大订单,黄州的作坊主必然日夜赶工。

    拿起一个木碗,周法尚仔细的端详起来,一套六个木碗可以紧紧叠在一起,分开后每个碗的尺寸几乎一模一样,不光木碗,就连木碟、木勺亦是如此。

    数量众多,但尺寸一模一样,这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周法尚知道黄州的木工作坊有绝活,那就是水力驱动的“车床”。

    一个水力车床可以在一日之内,做出数十个一模一样的木碗、木碟和木勺。

    不光如此,水力驱动的锯床可以轻松地将木材锯成尺寸一样的木片,这些木片被用来箍木桶或者箍木盆,而长长的竹子也被锯开做成竹杯和竹筷。

    不说木条箱的制作,就连木板房的修建也很省事,大别山的木材顺着巴水运到西阳城切片,然后随着黄州监制作的铁钉一起装船来到夏口,用起来十分方便。

    巴水河沙选出的铁砂,还有水力拔丝机的应用,为黄州监大批量制作廉价铁钉提供了便利,得益于完善的水利设施,黄州西阳各类作坊利用水力,批量作出许多制品,这是别处不具备的能力。

    一万个安置箱,其中所需的物品都可以在黄州西阳城制作、装箱,然后用船运到夏口备用,周法尚第一次感受到宇文温所说“作坊的力量”。

    为了安置移民,可以在短短月余时间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安置箱,换而言之,准备数万大军的“军需箱”,对于黄州来说也没什么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议

    早晨,夏口城郊军营,士兵们喊着口号跑圈,一处步障围成的临时澡堂内,宇文温挟着装有衣物的木盆走了出来,方才洗了个冷水澡,真是提神又健身。(全本小说网,HTTPS://。)

    外边等着洗澡的将会已经排起长队,晨练结束擦过汗停了一炷香时间,洗个冷水澡再舒爽不过。

    宇文温当头见着马军军主刘波儿,开口笑道:“刘波儿,你不是被罚跑么?怎么这么快就跑完了?”

    “总管,末将已经跑完了,真的!”

    “扯吧,你骑马骑多了两条腿都不会跑步了,哪里能跑这么快,是不是偷溜过来的?”

    “末将不敢啊!”

    “臭小子你要是偷溜让本官抓到,再罚跑三圈!”

    和将士们打趣一番后宇文温回到大帐,杨济已经在帐外等候多时,这位刚从蕲口换防回西阳不久,听闻宇文温已到夏口,便乘船赶来汇报军情。

    宇文温驻军城外,将士不入城住宿,身为主帅自然也不会入城住宿,杨济昨日抵达时本来要拜见,结果宇文温要见的人太多,当天还轮不到他。

    身为黄州总管,宇文温率兵出征在外数月,如今好容易回到黄州总管府地界,赶紧抽空解决积压的事务,否则到了安陆都不能消停。

    总管府的佐官乘船来到夏口向宇文温汇报,足足折腾到晚上才消停,杨济只能在军营里过了一夜。

    “陈国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据细作来报,因为民变四起、逃人众多,江州陈军已经放了几批征发的青壮回家,就是怕这些人走投无路做我军内应。”

    宇文温想了想说道:“细作所探消息得相互印证,孤证不立。”

    “细作不止一人,探回的消息俱是如此,想来不是陈国的计策。”杨济说道这里叹了口气,“连年徭役,陈国百姓快要顶不住了。”

    “我看你也快要顶不住了,眼圈发黑、面露倦容,不会是担心有人偷袭,成日里夜巡连觉都睡不好吧?”

    “国公!蕲口安危不是儿戏,一旦被陈军偷袭得手兵锋直指西阳。。。”

    “蕲口完了有西塞山,还有伍洲戍,你太敏感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成日里疑神疑鬼的,迟早累死啊杨司马!”

    你不也是如此!

    杨济腹诽着,宇文温回师山南,他提着的心总算能放下来,如今周国形势一片大好,他就怕一不留神阴沟翻船,若是西阳被陈军偷袭得手,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没能随军到关中征战立功,杨济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帮宇文温守住黄州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今这位回来了,他好歹能松口气睡个好觉。

    “说说你的看法,如今局势本公如何应对。”

    “国公,贪多嚼不烂,还请坐镇山南静观其变,既要防南又要防北,莫要擅自出击。”

    “防北?朝廷有何动静?”宇文温明知故问,隋国要是完了,主要矛盾迟早转移,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回来就是防南又防北。

    “尉迟丞相亲临荧阳,想来官军攻破虎牢拿下洛州为期不远,若是官军就此西进倒是皆大欢喜,怕就怕。。。”

    “几率很小,但不是没有,所以本公回山南坐镇安陆,西阳是没空回去了,你,回去好好休息。”

    “国公,若是尉迟丞相传令命国公去荧阳议事,去还是不去?”

    杨济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尉迟迥会不顾脸面来一招“调虎离山”,届时宇文温被软禁在荧阳,宇文亮、宇文明又远在关中,山南群龙无首,很容易被人趁虚而入。

    宇文温想都没想就开口回答:“去,当然要去,丞相召见不去怎么行,不过半路坠马摔断腿什么的,无可奈何嘛!”

    简单粗暴的应对,但效果想必很好,杨济瞥了宇文温一眼,寻思着这位回答如此迅速,怕是脑子里早就想过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

    说完阳谋说阴谋,宇文温简要的说了一下关中战事的情况,两人一合计觉得隋国迟早要完,那么之后的路该怎么走,也该早作安排了。

    历史的进程如今已经大幅改变,想靠着史书上的记载去逢凶化吉越来越难,杨济已经丧失了“预言”的能力,宇文温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一能靠的是超出这个时代的见识,还有手里能打的军队,兵当然是越多越好,但这需要粮食支撑,然而现在的黄州总管府存粮不算多,撑不起太多军队。

    “国公,若朝廷收复失地,也许会休养一段时间,下一步要做的,恐怕就是挥兵南下平陈,算算时间,大概和当年隋国平陈的年份差不多。”

    反正外面没人偷听,两人说起“当年隋国平陈”丝毫没有违和感,宇文温和杨济明面里是上下级,但私下交谈时并未以“下官”、“本官”相称。

    “平陈?隋国何时被灭还说不一定,要是残部据守蜀地,那仗还有得打,你有何看法?”

    “在下的看法很简单,隋国迟早被灭,之后朝廷必然对陈用兵,尉迟丞相大权在握,主帅肯定不会便宜外人。”

    “国公身为黄州总管,正当要害之地,按如今军制,极有可能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只负责压制江州,攻打建康之事就别想了。”

    “谁稀罕建康,若按历史…呃,平陈之后叛乱四起,至少要花上十年时间才能安抚下来,若本公的目标定在建康。。。你很喜欢在建康钓鱼么?”

    “国公!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与其被召入京师当京官做困兽,还不如在外地练兵广积粮。”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打江南的主意?或者争取留在江南平叛?”

    杨济点头称是,目前局势,宇文温是要在安陆坐镇,无论是攻蜀还是入陇,往后的对隋战事基本无缘。

    接下来的机会就只有对陈作战,宇文氏无论如何都要“抢到”地盘,为今后早做打算,那么宇文温可以凭借地利,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你的意思是拿下江州?”

    “正是,建康所处三吴地带经济繁荣、农田以及人口众多,是江南的精华所在,尉迟丞相必然会让亲信镇守。”

    “国公若拿下江州,身处长江中游,于建康有泰山压顶之势,若日后矛盾激化之时,凭着江、黄之地,可以把长江下游掐得死死的。”

    “江州人口众多,往东为三吴之地,往南是岭南广州,往西为巴、湘鱼米之乡,在下以为拿下江州,是国公基业之柱石。”

    宇文温听到这里发问:“地盘都在江南,若事有不妙,你是让我割据江南关起门来称帝?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有意思么?”

    “国公,高筑墙、广积粮,没有足够的地盘、人口和粮食,哪里养得起兵,没有足够的兵哪里能逐鹿天下?”

    “扯谈吧!你以为如今江南的人口很多么?河北一个大郡甚至能有十万户人口,江南呢?除了三吴之地那几个大城,别处哪里有如此多的人口?”

    “四处都是湖泊、河沟、沼泽,一下大雨就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