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4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借阅处收藏的都是相关名目下的书籍,想要阅读的人得到相应借阅处办理“手续”。
经部,收录经书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其中正史又有《史记》、《汉书》、《后汉书》等纪传体史书。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等。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等。
孔颖达如今是在“经部”的借阅处,仔细的看着书单,发现种类十分齐全,自幼熟读的相关书籍全部都有,足可以和许多世家大族的藏书相媲美。
虽然借阅处有十几个借书员,可同时接待相同的访客,但如今柜台前均已排满人,孔颖达身后等待借书的人也渐渐增多,虽然没人抱怨但他不敢耽搁太久。
“劳驾,论语·公冶长第五。”
借书员口中重复了一边以做确认,然后拿出一对木牌,分一块给孔颖达拿着:“郎君请到那边柜台等候。”
书很快便拿来,那名借书员将书交给孔颖达时低声交代着:“郎君请到阅览室看书,离开时须得将书归还,切记莫要喧哗,如有需求或疑问,那里有书僮可帮忙解决。”
孔颖达点点头拿着书向里走,转入隔壁阅览室,却见里面几乎已是座无虚席,服饰、年龄各异的男子,个个都伏案看书,偌大的阅览室里除了翻书声,几乎没有别的声音。
正张望寻找空位之际,有一名年轻人上前,引导着孔颖达来到一处空位坐下,一案一席,书案上摆着牌子,上书“丁字,巳午”。
“郎君请记住这个书案号,以免更衣回来之后找不到位置。”
孔颖达低声道谢,待得那人轻轻离开后,他抬头四顾,发现阅览室有身着同样服色的年轻人,静静坐在墙边的胡床上,想来就是方才借书员所说“书僮”。
现在是上午,阅览室采光很好,各个位置的光亮都不错,而房间当中立着几个奇怪的小柱子,末端有琉璃盏,却不知是何用途,孔颖达琢磨着莫非就是萧瑀口中所说的“长明灯”。
‘想来是要到夜晚时才点灯吧,那柱子末端的琉璃盏,莫非是放灯油的?’
孔颖达如是想,随即翻开手中的那本书,《论语》对于他这个先师后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公冶长第五》也不知看了多少遍,他之所以看,是要看看书的质量如何。
这种线装本的书,所称“书籍”上有书名,还有卷名,一眼看去真是一目了然,只是孔颖达觉得既然是“本”,上面又写着“卷”,看起来有些别扭。
但这种形式的书,确实翻阅起来方便许多,书的封面上写有书名及卷名,然后从右往左翻开,行文从上到下,从右往左,没什么别扭的地方。
关键是每一张书页正反两面都有内容,而纸张的质量不错,上面的字迹清晰,正反两面内容的字迹不会在另一面看到,这样一来,一本书的内容就有很多。
细细的看了一遍,孔颖达发现该书没有错漏之处,错字别字也没有,也就是说书真是不错。
让他感兴趣的是书的每一页的页脚都标有页码,而所谓的“页眉”处则有一小行字“正统五年出版”。
如今是周国的正统六年,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去年出的,但孔颖达关注的其中两个字代表的意义:这本书不是手抄本,是“出版”的。
何为出版?
孔颖达百思不得其解,翻着书,想起前面有“前言”,随即再次翻到前面仔细看着,前言主要说明本书基本内容、编著意图、成书过程,
“校书,吴兴章华。。。求学社正统五年七月出版。。。”
求学社,出版,这两个词引起孔颖达的注意,他知道这书肯定是一个叫做“求学社”的书肆“出版”的,所以想要解惑,就得找到这个求学社。
然后他又发现一行小字:求学社,黄州西阳城,南城东端,书肆街南侧贰拾叁号。
‘地址都有了?这样都行?!’
孔颖达只觉得无法用语言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从未见过书中会有如此明目张胆的“广而告之”,但也正是如此,他的好奇心愈发不能遏制。
“求学社,我定要一探究竟!”
第八章 书肆
书肆街,很直白的名字,因为这一条街的两边店铺,真的就只有书肆而已,孔颖达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不敢置信。全本小说网;HTTPS://。m;
山南黄州,并不是什么文风昌盛的地方,也不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更不是什么名城,会有诸多学子士人聚集,为何书肆会如此兴旺?
“光想没用,不如一探究竟罢。”
同行的萧瑀知道孔颖达的疑问,他初次来到西阳城的这书肆街,也是觉得奇怪,西阳城不是江陵等名城,更谈不上文风昌盛,却有如此兴旺的书籍买卖。
书肆门口不光人多,车也多,一箱箱书装车被拉走,然后又有空车驶来停下,继续装书、拉走,
“两位郎君是要买书么?”
“呃,看看,看看。”
“里边请,老李,有客到!”
“啊,店家,我等只是随便看看。”
孔颖达没见过如此热情的书商,他今日没打算买书,所以担心店家空欢喜一场,奈何对方毫不在意,热情的拉了他进去“随意看看”。
这一看就不得了,孔颖达坐在临街座位,看着书单上密密麻麻的书名,惊疑不定的看着萧瑀:“这。。。当真有如此多书籍?”
“孔兄可以问店家嘛,这书肆又不是小弟开的。”
“就怕。。。开了口,就得要定金啊。。。”
“那不用,西阳城书肆里大都是现货,列在书单上的书,即便现在拿不到,只要数量不是太过,三日内必定能交货,若是你不要这书,书肆很快也能卖掉,所以不用定金。”
“这么好卖?这些书别处也有售吧,何苦。。。当然,这种线装书确实别出心裁。”
“孔兄,方才小弟已经说过了,列在书单上的书,即便现在拿不到,无论数量多少,三日内必定能交货。”萧瑀又强调了一遍。
“你是说‘出版’?”
“这位郎君说得及是!”伙计笑眯眯的走上前来,“本店的优势,一是量大,二是价廉。”
孔颖达本想问问价廉到何种地步,但毕竟面皮薄,做不出不买光问价的事情,见着书肆里许多人正和伙计们讨价还价,他尴尬的拱拱手。
“多谢店家,我等真的只是来看看。”
“无妨,郎君若有意,随时来小店看看。”
孔颖达扯着萧瑀离开,见着一路上鳞次栉比的书肆,他决定直接到“求学社”一探究竟,他不太懂“书肆街第贰拾叁号”是什么意思,但求学社却很容易找,因为萧瑀知道在哪里。
“原来萧兄知道求学社,何不早说?”
“孔兄又没问,小弟还当孔兄是来逛书肆的。”
萧瑀说的很有道理,孔颖达竟无言以对,他今日出来碰见萧瑀时,确实只说是到书肆街走走。
求学社伙计和前一家书肆般热情,搞得面皮薄的孔颖达不知如何开口,问到底何为“出版”,伙计阅人无数,见着这位年轻郎君支支吾吾的,心里已明白大半。
“这位郎君是慕名而来的吧?”
“啊,是的,在下初到西阳,听说求学社。。。出版书籍,所以前来看看,请问何为出版?”
伙计心知又是位前来一探何为“出版”的读书人,每日里他都要回答同样的问题,所以要说什么做什么信手拈来,只是另一位年轻人似乎有些面熟,但一时间想不出在哪见过。
“好教郎君晓得,所谓出版,即是雕版印刷术,和手抄有区别。”
“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
“正是,小的就这么一演示,郎君就这么一看。”
伙计从柜台拿来一块木板、刷子、墨还有一张纸,孔颖达拿过那块木板,只见其上刻着一个个文字,确切的说,是一个个反体字。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抓到要点,却见那伙计将刷子蘸上墨汁,在木板上刷了几遍,然后将那张白纸盖了上去。
又用一张干净的刷子在白纸背面刷了几遍,随后将白纸揭下来,却见白纸上印着许多字迹。
“郎君请看,此即为印刷术。”
“原来如此!和拓印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孔颖达拍案叫绝,伙计这一番演示,让他直截了当的明白,什么叫“印”,什么叫“刷”,而“出版”是为何物也呼之欲出。
“多谢了,只是。。。只是这般演示,岂不是把贵店的。。。机密泄露了?”
“这位郎君多虑了,雕版印刷之术,各家书肆均已掌握,防是防不住的。”那伙计丝毫不在意,“实不相瞒,建康那边,已经有书肆开始如此印刷书籍了,可书商们依旧来西阳购书。”
“此是何故?”孔颖达话说出口,觉得有些失礼,想必这就是书肆盈利的秘密,他这样问就有些不妥了。
“郎君,本店,以及西阳其他书肆,之所以有如此多书商来购书,一是量大,而是价廉,书商从西阳购书运到建康,售价依旧比建康书肆的书便宜许多。”
孔颖达闻言十分惊讶,他家境尚可所以不缺书,但他知道对于贫寒的学子来说,一本书意味着什么,手抄本的价格,可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
如果书真的很便宜,那么,那么有多少人就可以。。。
他没有冒昧的问为何西阳的书能如此价廉,拱了拱手对伙计的演示表示感谢,这几****一直为“出版”的问题辗转反侧,如今终于得到答案,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既然来了,人家又如此热情,孔颖达觉得不买些书说不过去,拿来书单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书名密密麻麻,比前一家明显多了许多。
“这书单上的书,都有么?”
“大部分都无现货,郎君若要购书,定了书单之后还得等上两日。”
“此为何故?”
“存货已售空,今日交的书,是两日前客商定下的。”
“这么好卖!”
“是的,本店每日装订好的书籍,次日便装箱外运,当然,若是郎君等不得,别家书肆也是有的。”
“那么这全套的《华林遍略》。。。”
“《华林遍略》今日已无现货,郎君若要,只要不超过十套,五日后定能交付。”
“五日就行了?全套可是数百卷。。。本啊!”孔颖达已经掩饰不住内心的震惊,这样的“出版”速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郎君,本店主打《华林遍略》,如今以后许多套在装订之中,并且印刷速度是别店比不了的,毕竟要有全套雕版,那可是数以万计。”
孔颖达嘴巴一张一合,不知该说什么,萧瑀却是一副“我早知道你会这副表情”的模样。
“这位郎君,听口音似乎是北方人士?”
伙计每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分辨口音的本事可不小。
“在下确系北人。”
“不知郎君买的书籍是否要送回家乡?若如此可不必如此麻烦,本店本月在邺城的分店已开张,郎君的亲友可到邺城看看。”
“贵店也在邺城印书?”
“是也不是,一般的书是在邺城印,但《华林遍略》等书是在西阳印好,运到邺城分店出售,当然分店也接受预定书籍。”
听到这里,孔颖达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写信,让父亲和亲友们赶紧派人到邺城看看,他在书单上选了几本书,正要交钱,却见门口数人走了进来。
萧瑀见了来人,赶紧行礼:“阿舅。。。姊夫!”
第九章 印刷术
孔颖达听得萧瑀这么一说,随即转身看去,却见进来的人之中,当先一位是个年轻人,身着便服却器宇轩昂,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边是一个中年人,后边跟着的应该都是随从。/全本小说网/https://。/
“是新安啊,和同学来看书么?”
那年轻人问道,孔颖达知道萧瑀是来黄州求学的梁国新安王,猜想此人应该是萧瑀的姊夫、黄州总管宇文温,而那中年人应该是萧瑀的舅舅。
“是的姊夫,我在和同学看书单。”
萧瑀赶紧向姊夫介绍了自己的州学同学孔颖达,他们算是一见如故,萧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