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第30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是举国的兵力,秦王也是惴惴不安的,这可是整个秦国的所有兵力啊!
若是王翦……
整个秦国都在不安之中!
为了防备这种情况的发生,秦王便派遣出了一个足以与王翦抗衡的老将——蒙武。
秦国两大将领世家——王家、蒙家。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五百七十章 弓兵对射
秦并天下的这一时期,王家出的祖孙三代都是名将,正是大大有名的王翦、王贲和王离,而蒙姓家族祖孙三代则出了四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全本小说网/https://。/
秦王在以王翦率倾国六十万兵力远征,能够担任副帅制衡王翦的蒙武,又岂是易于之辈!
秦政在此时派遣蒙武来到猗氏县,由此可见此时华军对于秦国的压力有多大。
关中素有四关的说法,萧关面北,函谷关直临东方腹心,武关则是直插宛襄平原的腹心,而大散关……
这个关卡则就有名的多了,大散关又称为陈仓大散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的就是这里。
不对,应该是叫做明修栈道,暗度宝鸡了……
华军连破两关,虽然那武关只是被华军不知道从哪里给绕过去的,但是其等既然能够绕一次,那么就能够绕过武关第二次!
四大关卡,唯有武关最难防御,因此,这一关已经不能称之为依仗了。
最为不利的是,华国十数万大军,正在秦国境内,就在关中大地,这让老将蒙武深感担子之重。
城下,华军士卒呼喊依旧:
“城头上的秦军听着,吾华国大军连破数十县,而今兵临猗氏县城之下,兵锋锐利,汝等休要负隅顽抗,以免自误,今日但得献关投降者,吾国一律不究,若不然,而今吾君亲至,必让汝等鸡犬不留……”
“将军!”
有副将指着城下的华军道:“将军,此等言辞直指军心,而今军中士卒士气低落,吾等不得不防啊!”
蒙武不动声色,低呼道:“拿本将强弓来!”
亲兵奉上一杆大弓。
蒙武张弓搭箭,六石强弓被花甲老将拉了个满月。
蒙武眼神眯了眯,一箭射出,箭矢宛若流星,直直奔向城下一员敌军。
“噗!”
似有血花一闪而逝,那华军小将闷哼一声,就此跌倒。
“退!退!”
负责指挥的军吏低呼一声,带着百余军士急速后退。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蒙武身边的副将欢声高呼道。
城头上的秦军稍微楞了一下,在军吏的欢呼声带动下,纷纷高呼起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
百余华军士卒,拖着中箭的那个小吏,狼狈的撤回了本阵。
“君上,吾等,吾等该死,没能完成君上托付!”
青豚摆摆手,让单膝跪地的诸人站起,他轻声道:“不碍事,不过是心理战罢了。终究还是要靠拳头说话啊!”
“韩方!”青豚呼喊道。
“臣下在!”
青豚淡淡的道:“升巢车,开始吧!”
“君上有令,准备作战!”
韩奴策马奔腾,亲自传令全军。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
华军士卒开始变阵,在各级军吏的指挥下,军阵前方朝两边裂开,扛着云梯、推着冲车的先登营站到了最前面。
本阵的两侧,骑兵开始冲出,奔向两翼,护卫着最中间的大阵。
骑兵的冲击是需要速度的,虽然青豚一手弄出了马镫马鞍,使得骑兵的攻击力大增,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辅助兵种。
但是,若是骑兵呆立不动,却是不如步兵的。
军阵的中央,一辆特意改进的巢车布置到位。
手执大旗的军旗手,双手肌肉鼓起,擎起了鲜艳的华国军旗。
“君上请!”韩方单手接引。
青豚策马,随着韩方一起来到巢车前。
这辆巢车,乃是用四架马车拼接而成。
行进时拆开,有四匹驽马拖拽。到了地方之后,则拆掉后面两匹战马,倒转后方两辆马车,将四辆马车衔接在一起,用大木插入预留的空洞里固定,然后卸掉马匹,连接起竖木,装上升降的巢车。
若是遇到紧急情况,这结合在一起的巢车,也可以由四匹战马拖拽起奔跑。
因为马车是两两尾对尾衔接的,所以,只需要在后方套入战马,就能反向行进。
青豚打量了一眼加强版的巢车,示意棚带着御林军护持左右,自己则在韩方以及诸多传令兵的陪伴下,登上了巢车。
站得高素来看得远。
登上巢车的青豚,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四边的情形豁然映入眼帘。
城头上的情形却是要模糊的多,青豚不由的暗思,看来要着手望远镜的研究了。
韩方问道:“君上,是臣来指挥,还是……?”
青豚摆手,道:“早已说了,此事有汝指挥。”
“唯!”
韩方应了一声,对着传令兵道:“命弓弩兵前出,盾兵护卫!”
传令兵手中的旗帜挥舞,嘴里的号角长鸣。
底下早已等待多时的传令兵们,纷纷传达起了韩方的命令。
扛着巨盾的盾兵当先而出,排在弓兵弩兵的前面,严整的合成一排,朝着猗氏县城走去。
韩方再次道:“云梯。冲车出!”
号角声一变,黄色、黑色令旗挥舞。
云梯兵们扛着云梯,朝前而去。
冲车兵们推着沉重的冲车,在地上碾压出道道车辙,朝着前方的城门而去。
“三步一试射,寻址压制!”
韩方再次下令。
弓手弩兵已经接近了箭矢的覆盖范围,彼等按照韩方的命令,开始试探己方弓箭的落脚点。
而城头,蒙武亦是针锋相对,命令弓手弩兵开始寻找射界起来。
城头上的箭矢总是要比城下射的远的。
还不待城下试探的箭矢射到城上,城头秦军的齐射已经到来。
“盾兵,举!”
前方指挥的裨将厉喝一声,各级军吏也按照经验,纷纷下达了巨盾遮挡的命令。
一人多高,长方形的厚重盾牌举了起来,斜斜遮挡住了士卒的前方。
“前行十步!”
并不曾到达己方的射击范围,因此华军将领下达了前行的命令。
盾兵们举着盾牌,护持着弓兵继续前行。
“砰砰砰!”
箭矢连绵不绝的射在盾牌上,不时有缝隙里透入的箭矢,将华军士卒射倒在地。
溅起的血花,宛若掉入大海的鲜艳颜色,掀不起一丝波浪。
华军依旧排着严密的阵型,朝着城下接近着。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将之死
“顿!”
心中数着步数的裨将,眼见是到了地方,大吼命令军卒站定。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他沉声道:“弓兵上弦,弩兵上弦!”
“吱吱吱!”
弓弩兵同时拉动弓弦,上好了箭矢。
裨将凝气净神,计算着城头秦军箭矢之间的间隔。
“砰砰砰!砰砰砰!”
裨将大吼道:“撤盾,弓兵反击!”
盾兵侧身,弓兵趁着这一瞬间,纷纷将手中的箭矢射向了城头。
裨将再次大吼道:“弩兵,预备!”
弩兵们纷纷举起弩弓,瞄准了城头。
裨将眯着眼,置城头射来的箭矢与不顾。
方才的那一波齐射,已经压制了城头的弓手,这一会其等正在忙着重新搭弓上箭,因此,留给华军的时间大约有两三个呼吸左右。
弩兵们端稳了弩弓,指向了城头的垛口方向。
果然,就在两个呼吸之后,秦军弓手从垛口露出了脑袋。
“射!”
“弓兵预备!”
裨将声嘶力竭的大吼。
弩兵们纷纷扳动扳机,将弩箭发了出去!
与此同时,秦军手中的箭矢也发了出来。
双方军士在同一时间,松开了弓弦。
“咻咻咻!”
“咻咻咻!”
……双方箭矢破空,朝着彼此的阵地飞来。
巢车之上的青豚,清晰的看到了,就在双方箭矢相交的一刹那,有许多剪枝撞在了一起,然后跌落下来。
这么远的距离,唯有连绵不绝、厚重的箭矢铺满了空间,才能造成看得到撞击的现象。
相对于庞大的箭矢数量来说,撞击跌落的箭矢,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眼见弓兵就要遭受重大损伤,前沿的裨将脸上却是一片冷酷。
“弓兵压制!弩兵上弦!”
听到裨将的命令,弓兵顿时再次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也有很多士卒,见到直奔面门、铺天盖地而来的羽箭,吓得慌了手脚,直到身体中了箭矢,才慌乱中松开了弓弦。
只是,这时候的箭矢,早就失去了准头,不知道飞向了何方!
双方的军士,就像是放倒的麦垛子一般,躺倒了一地……
“妙!”
青豚击掌,惊喜的问道:“前方负责指挥弓弩兵的是谁?”
整个华军之中,对于远程兵种的操控,有如此
细腻操作的将吏,唯有张磊一人,而张磊却是担任使者去了秦国。
韩方见到经过这一次对子,华军弓手用一成的死亡率,成功的压制住了城头秦军弓弩兵,心中也是大怀喜悦。
闻言,他笑道:“君上可以觉得此子很像张磊?”
“是啊!”
青豚道:“张磊在墨城指挥的那一仗,让孤大开眼界,孤从来没有发现,有人对战场的掌控,竟然到了那等程度!”
“是啊!”韩方道:“不得不说,张磊将军对于战场时机的把握,真的很准!”
他解释道:“现在在前方指挥的是张程的儿子,正是张磊侄子张望。”
“张程?“
青豚在脑海里思索半天,却是不见此人的丝毫记忆。
“此是何人?为何孤丝毫没有印象呢?”
“此人战死的很早!”
韩方道:“在夺取三亭的时候,张程就战死了,其战死的时候,不过只是一个百将而已。
当时君上正在谋划夺回华阳诸县,对张程没有印象也很正常!”
青豚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护栏,道:“此子起步的时候可有军职?”
韩方想了想,道:“军部的履历上面——此子是承余佑,以什长起步的。”
“有身为百将的翁翁战死,按照军律,的确是应该以什长起步为基准的。”
青豚想起自己制定的军律:父辈有功,若是战死沙场,子辈当佑一人。
点点头,青豚道:“此子性情若何?”
韩方道:“稍显孤僻,毕竟这孩子也不过十六岁罢了。”
“多观察观察,若是当用,可以适当提拔一下。”
“唯!”韩方应了。
他明白,张望这算是入了君上的眼,从此之后怕是要平步青云了。
青豚转眼看向战场,只见此时的华军已经彻底的压制住了城头。
“上云梯,待时机成熟,命令爆破兵上吧。”
青豚见到秦军已经被彻底的压制,提醒了一句,便静静的观战起来。
韩方应了是,让传令兵下达了命令。
云梯兵扛着云梯冲锋起来。
一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到了紧要关头,蒙武也表现出了一个老将应有的素养。
他亲自执剑城头,来回带着亲兵冲锋,一次次的将登上城头的华军杀了下来。
韩方嘴角轻笑,战局已定!
城头的秦军已经陷入了左支右拙的境地,待爆破兵炸开了城门……
一切的反抗,都成为了回光返照。
蒙武站在城头,看着华军源源不断的冲进了猗氏县城,他苦笑一声,面朝西方跪倒……
“王上啊!老臣愧对所托!”
老将涕泪横流,直到此时,他都深爱着脚下的大地……
举剑……齐脖……狠手一拉……
“将军!”
目睹着老将军的自尽,亲兵们泪流满面,大多选择了追随老将而去……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华军士卒士卒呐喊着,杀上了城头。
余下的士卒,却是在冲上城头华军的呼喊下,放下了兵器……
猗氏县城,在抵抗了半日之后,随着城门口的一声爆响,化为了昨日黄花……
青豚留下一半兵力,收拢俘虏,朝国内押解而去,他自己却带着大军,直朝阴晋而去。
阴晋与咸阳之间,若是沿着大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