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战国魏武卒 >

第219节

战国魏武卒-第219节

小说: 战国魏武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zj190128g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郎想要不种地

    这无关乎孝道。/全本小说网/https://。/

    而是诸位幼童都已经记事了,那天的情形可是让其等记忆犹新。

    若不是君上的军队打垮了秦军,其等怕是都要成为孤魂野鬼了。

    每一次,祖母捞到这种往事,诸童都会认真的点头。

    “娘!我回来了!”

    就在北门老妪再一次唠叨的时候,北门大郎推门进来了。

    不待大郎说话,老妪就道:“儿,汝过来!”

    北门大郎走上跟前,认真的道:“娘,孩儿在呢!汝说!”

    北门老妪拉着大郎的手,道:“孩子啊,娘问汝,去了工地可曾认真干活?

    娘可是跟你说,这吃水不忘挖井人,人家救了咱们全家的命,咱家可不能昧着良心啊!“

    大郎拍拍胸脯,道:“娘,咱是那样的人吗?”

    大郎许是走得久了,端起桌子上的凉茶咕咚咕咚的一饮而尽。

    喘息了一口,大郎这才继续道:“娘,汝不知道,俺在工地上干活可认真了。

    看管工地的那位军爷说俺干活实在,于是别人都是第三个月才能涨到六十的工钱。

    俺可是第二个月就被军爷涨了工钱!“

    北门大郎拍拍胸脯,怕是老妪不相信,又从怀里取出荷包。

    “哗啦啦!”

    北门大郎倒出一大把的钱币。

    枚枚亮晶晶的新钱,散发着光芒,直晃人眼。

    北门大郎自豪的说:“娘,数数看,孩儿去了两个月,别人都是只有六十枚钱币,孩儿可是挣到了九十枚呢!”

    大郎似乎又响起了什么,道:“对了娘,看管工地的那位军爷可是说了,若是明岁孩儿还愿意去,就每个月再给孩儿张五枚钱币呢!”

    北门老妪捧着一大把钱币,眼睛却是湿润了。

    “多好的人啊!”

    “多好的人啊!”

    北门老妪喃喃自语,其抹了一把眼泪,道:“孩子,汝若是想要去干活,就去吧!家里的活,俺和汝媳妇,能够干的过来!汝只管去!”

    “娘!”

    北门大郎嗔怪道:“娘,俺就是回来跟汝商量一件事的!”

    这时,北门大郎的妻子也走了进来。

    “夫君,汝只管说吧!”

    大郎道:“娘,秀,俺是这样想的,你们看啊俺干了两个月的工钱,换成大米都够俺们全家吃半年了的!

    俺只要干活,工地上又管饭,这样的话俺干一个月的工钱,就够咱们全家吃上四五个月的了!

    所以……“

    北门大郎看看老妪和妻子,道:“看管的军爷,很是看得咱,就因为咱干活实在。

    走的时候,人家悄悄的告诉俺,只要明岁俺继续去干活,下一波分房子的名单里,就提上俺的名字!“

    分房子?

    婆媳两个对视一眼,这是怎么回事?

    大郎见两人不解,这才解释道:“娘,咱们林城这边还没有开始,但是在华阳以北,早就开始了。

    君上圣恩!“

    北门大郎冲着北方弯腰一拜,这才继续道:

    “汝等不知道,前几天下了一场暴雪,据说华阳城里都冻死人了。

    俺听军爷大哥跟分房子的那位上差说过这事,据说君上都当着大臣的面落泪了。“

    婆媳两个连声催促道:“快说,快说!”

    大郎继续道:“君上说召集百姓们盖房子,没想到却有百姓住不上好房子,这真的最大的悲哀啊!”

    众人叹息一声,是啊!养蚕的穿不起丝绸,版筑的住不上大厦!

    这都是命啊!

    倒是一旁立着的大孙子机灵一点,其催促道:“阿翁,快说说,这冻死了百姓,怎么就牵扯到分房子了?”

    大郎拍拍脑袋,道:“看看俺这榆木脑袋,忘记说了!”

    “俺当初不是被召集去修河道了吗?”

    众人点头,对啊!当初大郎就是去挖掘河道的。

    大郎继续道:“当初,君上修建新都城,刚好俺们那一部分被调了过去。

    然后,军爷看俺干活实在,就推荐俺去学习盖房子。

    俺干活实在,又勤于专研,于是,很快就能垫刀了。

    你们不知道,每一个月砌墙的大工都有一些名额,可以分配到房子。

    全是那种很大的砖石房子,足够咱家住三辈人了!“

    大郎摸摸长子次子垫刀脑袋,道:“到时候大娃二娃娶了媳妇成了亲,咱家也能住得下!”

    两个孩子面色瞬间红了,满脸的害羞,眼神里还有着憧憬。

    秀拧了大郎腰间一把,嗔怪道:“就没个正行,娃还小呢!”

    “小啥小!不小了!”

    老妪徉怒道:“再过三四年,大娃都能够说人了。”

    秀噗嗤就笑了出来,娇声道:“娘……”

    大郎拍拍脑袋,这才道:“忘了说正事了,都城里冻死了人,君上说这都城都能够冻死人,更何况是乡下呢!”

    “于是,君上命令众臣,统计民间房屋不合格的,然后免费分发房屋。”

    “啥!还有这好事?”

    “是啊!不仅仅是贫民们,君上更是给那些流民也分发了房屋!”

    老妪道:“君上虽然仁慈,但是总不能平白无故的就被咱们发房子吧!”

    “对!”

    秀也接着赞同道。

    “是的,君上说了,得到房子的,每一家必须抽调一个男丁,参加三年劳动,但是三年内依然有工钱可拿!”

    “这也是好事啊!”

    老妪点头道:“拿人家的东西,给人干活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秀在一旁道:“这工钱应该是要少一些吧!”

    “钻钱眼子里了!”

    老妪呵斥一声,道:“就不会算算账,就算是白干活干三年,能够得到大郎说的那么好的房子,也足够了!更何况人家还给工钱呢!”

    秀一想也是。

    大郎这才道:“所以娘,俺想的是,明年俺得到了新房子,俺们一家就搬过去,家里的田地不种了,俺养着你们!”

    闻言,秀更是喜形于色,微微朝着丈夫靠近了一些。

    老妪皱着眉头道:“说什么呢!才挣了几个钱,就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老妪很是生气,不种地,全家吃什么,喝什么?

    指望那点工钱,若是官府没有活了呢?

    把地慌了,全家到时候不是要乞讨着才能过日子了!战国魏武卒

    zj190128g

 第四百一十二章 纸张

    “娘,你不知道,军爷可是说了,君上准备重新规划田地,到时候将个人所有的土地,调整到个人房屋旁边呢!”

    大郎解释道:“再说了,若是真的能够分配房子,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分配到哪里去呢?

    若是分配到了市丘,难道咱们还要跑回来种地啊?“

    秀紧紧的拉着大郎的衣角,眼神里全是希翼。(全本小说网,https://。)

    若是娘能够答应,自己也不用与丈夫分居了。

    秀还不到三十岁呢,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

    老妪眼神一瞪,这住得远,还不允许将土地租出去啊!

    忽然,老妪看到儿媳妇幽怨的眼神,心里瞬间就软了。

    其与街坊邻居那些老太太们之间的荤话,可是说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铁锤磨成针,六十坐地能吸土。

    自己的儿媳妇不过二十多岁,正是饮髓思渴的时候,长时间让人家小两口分开,也不好啊!

    若是乡下也就罢了,毕竟风气严谨。

    可是其等住在城里,小痞子一大把,若是哪天媳妇被哪个坏痞子勾搭了,到时候一个妇道人家报官都没脸去。

    罢了罢了!

    老妪长叹一声,儿大不由娘,大郎愿意折腾,就由他去折腾吧!

    关于官府分房子的事,老妪早已经有了耳闻。

    华国新立,这种能够凝聚人心、凸显政治的事情,官府自然会大力宣传的。

    自己前几天腿脚扭了,在家里养伤,田地的活都靠着儿媳起早摸黑的去干,因此秀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待在家里的老妪却是知道的。

    据说那屋子总共两层半,每一层都有六个房间,三楼更是还有一个视野开阔的阁楼。

    民夫们没有见识,不知道这阁楼,实际上是一个了望哨和烽火台的结合体。

    听闻儿子说的有板有眼的,老妪也起了心思。

    自从华国新立之后,这君上可是有为的明君,眼见有益于百姓的新政接连实施,老妪也有了放任儿子搏一把的打算。

    见到老母亲同意,年轻的大郎、秀小两口喜不自胜。

    大郎当即从口袋里掏出几枚新钱,笑着对三个子女说道:“喏,这是阿翁刚领的路钱,阿翁特意省下来,给你们姊妹几个当做压岁钱。”

    几个小孩子欢笑的结果,嘴里连连谢过。

    老妪笑骂道:“挣了几个小钱,看把你烧的了。”

    大郎憨笑着,并不接母亲这茬。

    老妪从一把新钱里数出十几枚,递给秀道:“罢了,罢了,俺当一次家,秀你拿去,去市面上扯上几尺布,给娃们还有你们两口子一人做一件新衣裳。”

    “娘,这钱还是留着吧!”

    秀摆摆手,不肯要。

    老妪眼神一瞪,徉怒道:“接着吧,马上就要离家了,没件新衣服怎么成!”

    大郎也在一边道:“秀,就接下吧,给娘也做一身。”

    秀这才接下,领着大娃欢快的去了。

    老妪正待拒绝,秀已经出了门了,只得对着大郎道:“俺老婆子就算了,有一天没一天的,做了也是浪费。”

    “娘,看你说的,儿子挣点钱,还不就是要让娘过上好日子么,娘要是不要,儿子也不要了!”

    老妪只得苦笑着应承了,心里却是打定主意,这衣服自己不穿,给秀留着。

    年关将近,征招的工匠们都已经返回家中,北门一家的事情,正在华国各地上演着。

    不同于老妪的通情达理,却是有着一些当家老人,并不同意离井背乡的远去他乡,只是这股外出务工的风波却已经刮起来了。

    就像是后世的那个改革年代,外出务工,终究成为了百姓的日常。

    这股风虽然此时正弱,但是却难以阻挡其席卷天下……

    华阳城外。

    作坊内。

    唐在看着作坊最内部的大池子,眼神里却是难言的震撼。

    只见工匠们浑身大汗淋漓,正在将树皮、丝麻、稻草磨成木浆,煮沸后倒入眼前的池子里。

    另一边有人用竹篾、芦苇编织成捆的草席,在浑浊的水池里浸泡后,捞起放在一边。

    旁边早已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草席,被人一张张小心的揭开,里面是一层薄如蝉翼的暗黄色宛如布帛一般的东西。

    “这是何物?”

    唐在大奇。

    青豚指着一边晾干后小心叠起的“布帛”,笑道:“此物乃是纸张!”

    “纸张?”

    这是什么东西?

    唐在的眼中,疑惑的光芒闪烁。

    “世人书写,贵族可在羊皮、布帛上面记录文字,而普通人则只能在竹简、木简上面写下知识。

    史官们更是只能在竹卷上记录时政!

    这种方式,因为费时费力,因此,记录下来的东西都很是言简意赅,因此,纵然是黔首自学,认识了文字,因为不知道字义语法,因此若是给予其书籍,也是看不懂的!“

    唐在点头,这也是为什么贵族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

    书籍制作不易,记录的文字更是简练到了极致。

    一个“然”字,就曾经难倒了一国君主,更何况普通人呢!

    青豚道:“吾华国新立,百废待兴,又身值乱世,有用的人才却是太少。

    所以孤打算明岁新村落建成之后,便大开学院,培训人才。

    只是如此一来,普通人家却是负担不起的。

    所以孤让左府抽调人手,成立了纸张作坊。

    这便是成品了!”

    “纸张!”

    唐在呢喃一声,道:“君上的意思是这东西能够写字?”

    “然!”

    青豚道:“羊皮、树皮、丝麻、布帛都能写字,这东西就是用树皮、丝麻做的,又为何不能呢?”

    唐在来了兴趣,当即让人送来笔墨,抽出一张泛黄的纸张,就要在上面涂墨。

    青豚也不理他,这种纸,青豚是打算送给唐府,用来清理个人卫生的。

    之前的时候,因为青豚太忙,先是忙着征战,后来又忙着立国,因此,自己的个人大事,也是用一截竹筹解决的。

    因为一直没有闲下来,又一直身处军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