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1879-第3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眼前的事实告诉他们。亨氏综合医院真的是这么做了而且看样子,就连一个不过二十岁的小护士都明白这个道理,表情和语气似乎都认为这些让人抓狂的措施是理所当然的”嘻嘻。”
看着一众医师满脸惊讶的样子之后,原本有些腼腆的小护士终于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不过很快就抿着嘴说道:“先生们,需要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穿戴吗”
“这不用了。”
摆了摆手,刚才那个中年人苦笑着说道。
去年亨特拉尔先生在哥伦比亚学院的演讲可不仅仅是关于阑尾切除术的,还包括了局麻、消毒技术等等,当然也少不了给医师们演示一下由他“发明”的这些隔离装备。事实上。因为亨特拉尔先生论文中那些极具说服力的数字,哥伦比亚学院的外科医师们也仿制了一些给自己使用,而且效果非常不错,外科手术病人们的感染率有了显著的下降
不过等几人拆开布包,近距离的看到亨氏综合医院的这一套装备,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明显的不同隔离衣更加的轻便、舒适,口罩和帽子更加的精巧。手套也更加的薄
“呼”
沉默了片刻之后,这位中年医师突然长长的舒出一口气,看向了周围其他的同伴,几个人的目光同时急速的闪烁了起来
“呼”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约翰忍不住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
今天是亨氏综合医院开始第一台外科手术的日子,约翰本来应该留在医院看着托马斯完成手术。并且接待一下来自于哥伦比亚学院的同行们,但是此时此刻他却来到了位于十英里之外的地方纽约亨氏制药公司的厂房所在地。
“开始吧”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老亨特拉尔冲着约翰点了点头。
“好的。”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拿起手边的小木槌,然后用力的敲在了身前的钟上
“噹”
随着一声钟响,整个厂房就像是被洒进了一滴水的热油锅一样,瞬间便热闹了起来。也就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人声、机器声以及夹杂着的欢呼声便充斥了整个厂房
亨氏制药公司纽约工厂,终于正式投产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工厂投产应该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但是因为工人培训的问题最终却不得不推迟了投产的时间。化学工业的全面落后,不但让亨氏制药公司在纽约根本招聘不到足够的合格工人,甚至就连培训一批人出来都相当的困难。这也让约翰再一次看到了北美与欧洲大陆的差距。先不说科技、教育等高端领域,单单是在工人的素质上面,哪怕纽约已经处于美国的顶端,和柏林的差距依然不止一星半点
从中国来北美之前,约翰可没想到过这样的情况。
不过
“终于投产了。”
看着周围一片忙碌的景象,约翰心中总算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相比较于亨氏制药公司来说,亨氏医疗器械公司投产就要早得多了。无论听诊器还是血压计,其实结构都不算复杂,只要有足够的机械设备,纽约本土倒也不缺少熟练的工人,简单培训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亨氏制药公司就不一样了,纽约可没有德国本土那强大到过分的化学工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好,工人也好都极度的缺乏,光是培训这批工人就花费了超过半年的时间
每次为之烦恼的时候,约翰都不由得庆幸自己当初把研发中心设在了柏林。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化学工业就像是后世的航天科技一样,算得上是高端的产业了。而与后世大批量的高技术人才移民北美不同,这个时代愿意来到新大陆的,大多是为了躲避饥荒、战乱,或者因为这里有更多的机会而来谋生。因此化学这样的精细工业,北美大陆那粗犷的经济和技术根本就无法承受。要知道,当初约翰决定买下那家染料工厂的时候,德国的化学企业中已经雇佣了数以千计的化学家,但是同时的纽约城,老亨特拉尔甚至招聘不到几个合格的人
就像今天投产的工厂一样,产量和柏林根本也不可同日而语。
用简单的数字来说的话,雇用同样数量的工人,柏林的工厂每个月可以给公司制造出价值一百五十万马克的药物,但是在纽约的话,他们最多也只能生产处价值三十万马克的东西出来。即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熟练,这个数字可以上涨到一百万马克,但是想要达到柏林的水平却会非常的艰难。
好在对于北美地区来说,药物的需求量暂时比欧洲也要少得多。
因此即便把埃尔利希和一批优秀的人才带到了纽约,约翰也没打算让他们去研究什么生产工艺,而是准备把他们全部投入到医学基础研究中去。以后亨氏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工作,约翰会在拿出分子式之后送去柏林,让德国强大的化学工业把它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工艺,然后再照搬回纽约来”走吧,约翰。”
就在约翰愣神细思的时候,老亨特拉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在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等着我们去见呢”未完待续。
。。。
第十七章 会长
; “太棒了”
托马斯把刚刚还如获至宝一般的新福尔摩斯小说扔到桌上,兴奋的搓起了双手:“李斯特先生当选皇家学会的新一任会长,这对我们外科医师们可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啊”
“呵呵,是啊。〃blank〃》
相比较于激动的托马斯,约翰的反应就要淡定多了。
外科医师的崛起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而在传统的桎梏之下,他们的地位一直都比不上内科医师们。至少对很多老古董们来说,他们浑然不顾现在大多数医学院已经有了外科学的分枝,还认为内科医师是历史悠久的大学专业,而外科医师则是和理发匠们一样靠手手相传的技艺
李斯特的这次上位,估计不少人的脸都被打肿了
与由医师们组成的英国医师协会不同,英国皇家学会可是英国最权威的科学组织,简单地说就是相当于中国科学院一样的机构。也就是说,除了医学界之外,如今风头最劲的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列入其中医学本来就是弱势学科,尤其是作为一名外科医师,李斯特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可想而知这意味着什么
见到这个消息,约翰这才算是彻底踏实下来了。
他知道历史上李斯特就是在这一年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也很清楚这位外科医师还将第一个因为医学成就而被授予爵士,但是这个世界因为他的乱入,李斯特在外科界的影响力可是降低了不少。说到底,李斯特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坚持无菌消毒技术,从而把外科学真正引入了辉煌时代,而这个世界的外科无菌术权威则是换了个人,他叫约翰亨特拉尔。
现在的结果表明,至少约翰这个小蝴蝶没能改变太多东西。
而且
“看样子,外科翻身的时机真的到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从几十年前美国人第一次用yimi麻醉来进行手术,到现在气体麻醉和注射麻醉的飞速发展;从塞麦尔韦斯在精神病院中郁郁而终,到欧美顶尖医学院几乎全盘接受无菌消毒概念;从穿着燕尾服或者皮裙做手术,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开始穿上刷手衣,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从给病人们输牛奶、羊血,到世界上第二个血液中心去年在柏林夏洛特医院悄悄建立麻醉、无菌术、输血技术、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血管吻合术、外科基本清创术、阑尾切除术、改良胃癌根治术、破宫产术
十年间,约翰改变了外科学的进程
如今的医学界,除了那些即将被时代淘汰的老古董之外,基本上已经默认了外科的学科地位。虽然和内科学相比的话,还是稍有不如,但是无论欧洲还是约翰的大本营北美,恐怕也没有哪个内科医师敢把自己的外科同行们看做野蛮人了。
“最多再有二十年,新外科就彻底是主流了。”
频繁的眨动着眼睛,约翰的眼神中闪烁着惊人的光彩。
如今的外科学,在约翰暗暗推动下发展速度可比另外一个世界快多了,而且少走了无数的弯路。只不过因为毕竟起步较晚,所以能够全盘接受的除了部分医师外就只有新近才毕业的医学生们,这还要求医学院必须也接受相关理论。如果是美国那些小作坊式的医学院,恐怕教授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但是可想而知,真正普及也是早晚的事情。
当接受新式外科技术的医师们越来越多,和传统外科医师之间病人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那些反对李斯特,反对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的外科医师们终究会被淘汰,不用约翰去推动,病人们就会把他们推下悬崖
“唔,我看这样”
回想了一下信件的内容,约翰微一沉吟后点头道:“首先,你以咱们医院的名义给他们回一封信,祝贺李斯特教授当选皇家学会的会长,另外关于这次会议的邀请我这边事情实在是比较多,恐怕去不了,但是李斯特教授当选会长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不去,你看”
“呵呵,那就我跑一趟好了。”
托马斯立刻就明白了约翰的意思,干脆的笑着说道。
对于去欧洲托马斯并不抵触,因为毕竟他就是从德国移民过来的,有机会能回去看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唯一不妥的是作为亨氏综合医院的院长,他没法像约翰那样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前后加起来两个月就算是了不起了。
和约翰又聊了一会儿之后,托马斯就起身告辞了。
稍稍休息了一下,约翰埋头开始“更新”生理学资料,一直到五点钟秘书进来提醒才停下来,坐上车回到家中。
和往常一样,迎接他的是安娜那明媚的笑脸。
“呵呵,今天我可是有点儿饿了。”
随手把帽子、手杖等递给妻子之后,约翰笑着说道:“今天晚上吃什么希望不会又是小牛排,哪怕意大利面都比它好一些。”
苏力奉他的命令到中国去了,家里也没有第二个中餐厨师,这段时间约翰可是受了不少罪。虽说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西方饮食,但是前几年吃惯了苏力的中餐之后,让约翰和以前一样再天天吃西餐的话就有点受不了了。偏偏家里其他厨师始终做不出中国菜的味道来,不管努力多少次味道都是怪怪的,约翰感觉还不如吃他们做的西餐来的好一些。
“嘻嘻,今天可不一样哟”
把东西递交给旁边的女仆之后,安娜歪了歪脑袋笑嘻嘻的说道:“今天的晚餐对于你来说,绝对会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惊喜”
听了安娜的话之后,约翰顿时微微一怔。
不过很快约翰就反应了过来,惊喜的问道:“是不是苏回来了这么快”
在安娜抿嘴微笑后,约翰立刻快步走进了餐厅,然后看到自己的中国厨师正忙碌着端上一盘盘刚刚炒好的美味佳肴。见到约翰进来后,苏力连忙停下手中的工作,恭恭敬敬的施礼道:“晚上好先生,我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到访
; 推荐阅读: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约翰示意苏力跟着他来到了二楼的书房。〃blank〃》
摆手示意自家的厨师坐下之后,约翰稍稍等待了片刻,然后才开口问道:“苏,你最后和容先生谈的如何”
“虽然有些波折,但是还算顺利”
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苏力开口道:“容先生基本上已经答应了帮忙,他会利用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力,为我们筛选来美国留学的幼童。而且容先生也同意了您的筛选标准,那就是六到十岁之间,家世清白,聪明伶俐,前三年每年三十个人,后面根据情况酌情增减容先生认为,如今中日之战新败,想必出国留学的阻力会小很多”
“嗯,和我想的一样。”
脸上平静无波,约翰缓缓的点了点头。
如果放在一百年后,出国留学可是一件相当潮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出国定居或者学习,后来就慢慢成为了一种出路,有些家里经济实力较强的高中生如果考不上心仪的大学,就会选择出国镀镀金什么的。所以到了约翰穿越的时代,海归们已经再不复以前的光环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出国留学对于奉行不远游理念的中国人来说可是很难接受的事情。比如说几十年前的留美幼童们,只能招到穷苦人家的子弟,略有钱财的家庭都不愿意子弟出洋留学,认为那是有辱门楣之举。
但是一场战争,可以改变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