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大皇帝-第29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归义军团这边,付出的仅仅不过是千余将士的性命罢了,伤亡不足百分之一。
或者说,两军根本没有真正交战,在要塞的墙体被轰塌了之后,所有的守军都被吓怕了,直接撤离,以至于就连归义军团攻了半天的城池,也没搞清楚,要塞中到底有多少守军。
尖离要塞的胜利,让归义军团的将领们,一个个开怀不已。
这一战,可以说是归义军的正名之战,是洗刷耻辱的一战。
这些年来,归义军团上至将军,下至士卒,其实都已经换了好几批了,当初的盛国归顺军队,都已经是彻彻底底的苍国人,但是由于头上顶着一个“归义”的名头,所以外界总是有些异样的眼光,觉得这是一直受降的军队,潜意识里觉得跟其他几个军团相比,血脉不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再加上,归义军一直镇守北方,很多年没有战事,尤其是这些年来,苍国一步步强大,康国和晋国都不敢招惹苍国,所以就算是边境上有不愉快,晋国和康国也是忍气吞声的那一方,所以归义军就连挣小功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导致了,在百姓们的印象中,归义军只是一个顶着军团名义的府兵一样。
就连工部和兵部,也有点偏心,好东西总是紧着其余的五大军团,没有归义军团什么事。
归义军的高层将领,每年回京述职的时候,在兵部中都感觉到自卑,有些抬不起头来。
今日一战,半日就攻陷了尖离要塞,足以说明归义军的实力,当得起军团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
其后五天,十万归义军一鼓作气,接连深入康国百里之地,夺下城池十余座。
不过,到了二月中旬,十万归义军就发现,后面的战争不是那么好打了。
不得不承认,归义军在行军打仗上,无论是经验还是将士们的素质,都还是要差其余的五大军团一些,这是无可置疑的,再加上十万大军分兵驻守城池,以至于主力军团只有五万余人。
而红衣大炮,这东西极为的笨重,哪怕是拆了搬运,都是极为麻烦的,所以只能跟随主力军团走,而且大部分时候,还跟不上主力军团的速度,常常落下一大截。
为了避免大军被偷袭,连带红衣大炮有什么闪失,所以归义军团的高层决定,让先锋军暂停突进,等待主力大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59章 康国对峙
(全本小说网,。)
尖离要塞的陷落,可以说是给了康国重重的一击。
这一击不是指军事上给予了康国一次重创,而是在精神上彻底的摧毁了康国君臣的侥幸心理。
从这以后,康国和苍国之间,就再也没有情面可讲,不摧毁了康国,不重惩了康国君臣,苍国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一时间,人心惶惶,大批的王公贵族举家西迁,纷纷逃亡晋国。
而在这个时候,晋国也做出了反应,洞悉了苍国的意图之后,为了避免到时候被两面夹击,所以派出西部边军三十万,进入到康国支援。
领兵人物,正是当年的伐晋之战时的老将——秦堪!
秦堪此人,擅长防守,这是举世皆知的,当年伐晋之战,硬生生的将魏、阮、曹、兰四国联军抵挡在外,稳稳当当,可以说是扬名在外,是晋国内顶级的大将。
十几年过去了,这位将军虽然已经年迈,但是披甲上阵毫无问题,也算是老当益壮。
得知晋军来援,康国君臣喜出望外,康国皇帝更是下了诏告,从此以后尊奉晋国为宗主,称臣纳贡,一同对抗苍国。
也算是,彻底的投靠到了晋国之下。
作为领军的大将军,秦堪对此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他是一个武将,对于朝政名分之事并不十分看重,而且深知晋国能否把康国收入囊中,关键在于能否击退归义军团,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在经历了伐晋一战之后,秦堪更是对苍国的军队十分忌惮,可以说当年晋国之所以败落,苍国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否则今日晋国早已经屹立在诸国之巅,将那些退却的诸国一一击破,踏上一统天下之途,哪里还有现在的苍国什么事?
不仅如此,他还深知,如今的苍军比当初的晋军更加的强大,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只有当年晋国的一半规模,但是装备精良,军队战斗力比晋军要强得多,再加上又有红衣大炮相助,可以称得上是如有神助了,根本不是晋军可比。
这还仅仅只是军事实力,若是比及国力与后勤,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或者说是变相的掠夺,苍国比当初的晋国,更是要强大几倍。
所以说,就在晋国朝廷乐呵呵的接受康国的投诚时,秦堪却没有任何的高兴,严肃无比。
他认为,自己这边虽然集结了三十万晋军,再加上康国内的二十万大军,人数上几乎是归义军的两倍,但是要守住康国,并不容易。
没错,他的目标只是守住康国。
他十分清楚己方的实力,正面大战绝不是归义军的对手,而这场诸国伐苍之战,决定胜负的是各国的主力军团,并不是他这一支救援康国的军队。
所以,他只要带兵抵住了归义军团,便是为这场战争做了最大的贡献。
到了二月二十一日,三十万晋国经过十几天的调动,终于都从边境进入到了康国待命。
五万归义军主力,也都停止了四处扩张,开始防范起来。
归义军团多年无战事,所以在战术风格上,还是比较保守的,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打法,所以干脆就采取最为稳妥的办法,守住已经占据的城池,谨防被偷袭和包围。
对此,归义军团的大元帅杜边,就果断的下令主力大军挺近,绕过尖离要塞,突入到康国的东南边境。
经过长达十余天的鏖战,最终归义军的主力成功进入到了康国,化解了以尖离要塞为后方的先锋军的窘迫,形成了犄角呼应之势。
不得不说,秦堪的军事才能的确非同一般,接管了康国各军队的指挥权后,直接下令在各城池和沿线实行连保之法,只要发现归义军团进攻,立即就点燃附近的烽火信号,同时派出大规模的军队去进攻归义军驻地或者归义军占领的城池。
这样一来,归义军就有些束手束脚了,往往大军刚一开拔进攻,没多久就收到其余的地盘被攻打的消息,只能够收兵撤回支援,连日来收获甚少,大军一直停滞不前。
这让杜边十分焦急,这种连保之法被敌军越用越纯熟,归义军团虽然有两路大军,但是却如同深陷泥沼,无法寸进。
这不禁让他想到了当年伐晋之战的案例,难道归义军也会要被困在这里了?
可是,朝廷下的命令是,三个月要解决康国问题呀!
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留给归义军的仅仅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若是两个月之内不能有所进展,那么即便是尖离要塞的那一仗打得再漂亮,归义军团的草包名头,可能永远都甩不掉了。
新苍城,皇宫中。
杨沐收到了归义军团的战报,前线战事尽在心中。
这的确不能怪归义军团,哪怕是有红衣大炮相助,得到的帮助也很有限,红衣大炮的笨重天生就决定了它不能够进行运动战。
不过,此时的杨沐已经顾不得归义军了,攻下康国更好,攻不下也无所谓。
因为,此时的王畿之地,围绕着礼城周围一场更大的博弈要展开了,就连一直镇守在阮魏交界处的白虎军团,也受到了威胁,向朝廷发了求援信。
这一次,阮国和魏国是动了真火,双方派出的总兵力达到了两百万,可以说是不惜举全国之力,也要与苍国干一架。
受此影响,晋国也在积极备战中,根据探子的密报,晋国这次派出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华温奇!
“华温奇么?这王涵阳是在搞什么鬼,这当了皇帝之后只会吃老本,任用的都是当年的老将。”
杨沐心里暗哼,一边摇头,心里又想着,如果他是晋国皇帝,恐怕也会这么做的。
毕竟,无论是秦堪还是华温奇,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不仅经验丰富,更是让人放心,这么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如果再交由唐穆之流统领,那才是大大的不妥。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杨沐十分忌惮,不由自主的将晋军放到了与阮军同等的地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60章 货币战开打!
(全本小说网,。)
三月,白虎军团告急,已经五十多岁的白虎军团大元帅司马宏,突发疾病。
这个消息,让杨沐的心里一咯噔。
打仗,其实也是一种斗将。
再好的兵器和装备,都是要交给人来用的,一支不严谨没有血性的军队,就算是再好的装备也打不赢一场仗。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一个好的将军就能带出一支好的部队,一个好的统帅,那绝对是能够左右一个军团命运的。
算起来,司马宏的年纪也不小了。
不仅仅是司马宏,其实六大军团的统帅,年纪都不小了。
其中,以青龙军团的大元帅卫忠全年龄最大,已经六十余岁,是一个个真正的高龄统帅。
好在,以如今青龙军团的规模,加之人才济济,并不需要卫忠全上阵杀敌,只需要坐镇后方,布置大方略即可,就跟《三国》里那坐在轮椅上的诸葛孔明一样,重要是脑子而不是体力。
当即,杨沐下旨,让医药部派出一队大夫,远赴白虎军团给司马宏治病。
然后,再命令麒麟军团开拔,与白虎军团汇合。
几乎是与此同时,青龙军团彻底接管了云地,朱雀军团主力一路北撤,与玄武军团汇合。
于是,苍国六大军团的任务基本划分清楚。
青龙军团大军五十万余万,镇守楚地和云地,堵住莽国和范国。
归义军团在康国境内,与晋康大军对峙。
白虎军团与麒麟军团,在阮魏边境,负责抵挡阮魏联军。
玄武军团和朱雀军团汇合,一一扫灭当初阮、魏、晋三国留下来的联军。
等于是,天下已经形成了四个战区。
其中,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充当的是主力,玄武军团和朱雀军团刚刚历经大战不久,算是边战边修养,同时补充兵员,恢复至满编状态。
王畿周围,弥漫着一股烽火味。
就连普通的百姓都知道,这里即将要发生大战,有能力的大户都举家搬迁,往新苍城附近搬迁了,至于普通乡村,都组成了乡勇巡逻,探查消息,一旦有军队从附近经过,就组织全村人躲到山上去,避免兵祸。
官府也知道百姓们恐战,虽然知道苍国有能力应付来犯的军队,但是没办法,趋吉避凶是人的本性,老百姓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可是,这样一来,春耕就耽误了。
王畿之地的气候适宜,百姓们的主粮是水稻,一年可以两熟,三月正是早稻的种植季节,紧张的气氛无疑是非常耽搁春耕的。
有些地方,凡是城池周围的农田,干脆都荒废着,生怕到时候战事来临,会被兵将糟蹋。
今年,王畿之地的收成不如往年,这是可以预见的事。
就在天下都以为,这场大战就要一触即发之际,倒是另外的一件事先被诸国注意。
苍国和武国,甚至是木国、炎国、邵国,从二月开始,就纷纷大肆收购粮食和盐铁。
而且使用的,都是纸钞!
仅仅一个月的功夫,一车车一船船的粮食和食盐,就被从阮、魏、晋、莽、范,甚至是康国运往这几个国家。
若仅仅是苍国也就罢了,因为从根本上说,苍国与这些国家的官方贸易都已经断了,便是民间贸易也十分稀少,基本上是靠走私。
但是,各国与武国并没有断交呀!
不仅仅是武国,就连木国和炎国,都没有断交。
这就导致了,这些钱粮贸易十分的顺畅,仅仅是一个月多月的功夫,阮、魏、晋、莽、范、康这些国家,就有许多粮食被收购。
粮食这种东西,都是在大粮商的手中,官府真正能够掌控的很少,一般的小地主,当地官府不敢限制,若是大地主或者世家大族,那么就算是朝廷也管不了,无能为力。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以阮国为例,大批的粮食被武国购买,如今国内的粮价涨了一倍有余。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由于武国给出的价格十分高,几乎是两倍于市场价,所以阮国内的粮商闻风而动,纷纷囤积粮食,同时高价到民间收购粮食,再去卖给武国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