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民国奇案演风雷 >

第148节

民国奇案演风雷-第148节

小说: 民国奇案演风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喇叭说话了:“里边的还乡团听着啦,里边的还乡团听着啦……别滥动换,听着!”这嗓子挺好,就跟看见里面一样,里边果然不再动换了。大喇叭接着喊上了,“整个静海县没有第二号!(这没头没脑的开场白,目的在于引发听众全神贯注)整个静海县只有活阎王不知天高地厚,胆敢跟咱们民主政府较劲,还弄出个还乡团来,我看你们是活腻歪了!活阎王,你的罪行现在没工夫跟你叨叨,先撂在一边过后再说,你的几笔血债都给你记着啦,到时候再一笔一笔查对。”
  大喇叭咳嗽一声,换了种口气又说了:“嘿!你们这群帮狗吃食的听着,都听着!你们也是本乡本土的,怎么帮着活阎王欺负乡亲们呢?民主政府怎么对不起你们啦?按说,你们当中大多数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怎么不懂人事呢!抗战那会儿,要不是减租减息,你们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吗?现在把小鬼子打跑了,恩将仇报啊!活阎王反民主政府,你也跟着起哄,还有人味儿吗?”
  刘神钟该到前面去了,抬头冲着大喇叭叮嘱道:“不忙让他们出来,把理儿说透了,让他们心服口服再放出来。”然后一挥手,带领着身边的战士,悄悄向苇子城的城门方向迂回。
  大喇叭接着说理儿,“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下面再给你们讲讲政策……”
  苇子城里等不及了,有人答话啦,“八爷呀,俺们啥都明白了,求刘神钟大人把俺们放出去吧,俺们都快闷死了,再迟一步就全都蒸熟啦!”这种广播的好处就在这儿,听众和播音员之间可以互动,播音员当然就是大喇叭了。大喇叭为了磨蹭时间,故意把程序复杂化,嘿唬道:“先别嚷嚷,要想出来都得听话,先把活阎王给我绑起来,完事朝天放一枪,刘神钟大人就知道了!”
  从高处看,只见苇子城里的苇子乱摇晃了一阵,紧接着果然听到响了一枪,至于里面怎么把活阎王制服的?谁指挥的?谁动的手?拿嘛捆的?怎么捆的?统统看不见。放心,这些都会慢慢搞清,这关系到功绩乃至以后的政治前途,完事会有专职干部查对这些细节。
  几乎与报信的这一枪响同时,铁道方向传来“砰”的爆炸声,接着是“轰隆隆”的巨响,震得大地都动弹,那边的伏击战打响了。
  那边有鬼难拿指挥用不着惦记,腾出空来再说那边,接着听大喇叭喊话,“听见这动静了吧?这是活阎王派人搬来的救兵遭到天雷轰顶了。可惜了哇,他们救不了别人啦,还等着别人去救他们哪!”
  里面又答话啦,“俺们都知道啦,快说还怎么着吧,俺们啥也不盼了,就盼着刘神钟大人开恩了!”
  “那好吧,大热的天,干脆麻利快吧!裤腰带全都解下来吗?把枪打成捆儿,别忘了检查一遍,看看活阎王是不是捆得结实啦!”大喇叭根据苇子摇晃的劲头指挥里面的还乡团,那真是怎么说怎么灵。看来里面快要热晕了,传出来的声音已经又干又嘶哑了,“八爷呀,都弄好了,快说怎么出去吧!”大喇叭动了恻隐之心,“那好吧,你们两拨人,脚底下各有一个木撅子,顺着木撅子上面的麻绳先汇合到一块儿。”苇子城里一阵稀哩哗啦,“汇合啦!”里面很快爆出喜讯。
  大喇叭停止广播了,再次掏出他那宝贝小锤,“当当当”敲响神钟,没看出手法上有嘛变化呀,怎么这回听着顺耳多了呢!这回听着,温馨、舒缓、不再闹心、不起鸡皮疙瘩、后脊梁也不“咝咝”冒凉气了,又恢复正常的闷热和难喘气了。
  这是鸣金收兵的音儿,敲完钟就没有大喇叭的事了,只见他跳下树来,收拾好绳子、大喇叭,提起神钟重新扔到棚子里面,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还乡团还在里边,怎么说大喇叭的任务完成了呢?剩下的属于善后事宜,他没有这么大的权利,权利属于最高指挥官。
  最高指挥官刘神钟,此时已经进入瓮城静候,战士们想得周到,场面布置得十分排场,不知道从哪儿搬来一把太师椅子,让最高指挥官安坐在上面。刘神钟坐好了,派头十足的捻着山羊胡子,底气十足地命令道:“打开天门和地门!”两排战士各自抄起一根大绳,苇子城的一面城墙不见了,被战士们拽到一边去了。
  刘神钟再次提高嗓门发号施令:“打通地狱,捉拿大鬼和小鬼!”这话听着多得劲,战士们攒足力气,又抄起一根绳子,齐心合力猛地一拉,迎面的一堵墙不见了,活阎王及其所属部下一个不落全现世了。
  还乡团这帮现世报儿,一个个还真实诚,不但枪支捆得结实整齐,活阎王捆得也地道,两只胳膊和两条腿倒撅着捆到一块儿那叫没跑,捆猪也没有这么捆的。据说这种手法跟着活阎王学来的,文词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看这帮部下,可倒干净利索,热得全都扒了光溜儿,一个个跟热水烫了澡一样,全都张着大嘴“哈哈”地喘着粗气,看见刘神钟等于见了天日,顿时支持不住啦,一个接一个全都摊在地上,苇子茬儿扎屁股也顾不上了。
  还乡团捡了大便宜,因为他们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是本地人,因为大部分是拉家带口的穷人,因为多是被胁迫混饭吃的糊涂人……总之有好多理由,不能把还乡团的所有人跟活阎王一样看待。所以,他们侥幸没有落到小鬼子那样的下场,假若是小鬼子转悠到这种地步,根本不会受到如此善待,最后肯定全都让他们转悠到陷马坑。大喇叭只要再发一道指令,他们就会落入烂泥潭里面去了,保证让他们遭到灭顶之灾。
  就这样,刘神钟还是有些内疚,这锅粘糊稀粥熬得有些过火了,不由得心生怜悯。这帮家伙显然全都中暑了,预备好的训话只能留待以后再训了。于是站起身,把善后交给别人了,“留下一个小队处理俘虏,把路边缴获的西瓜搬来优待他们,其他人跟我走!”
  哪去?收拾肖四德去呗!枪声始终不激烈,这时候过去,估计那边也快结束了。
  
  
 
 
正文 五十六回连环套大获全胜;恶魔头一败涂地三
  
  
  肖四德带着他的车队,沿着铁道路基下面的羊肠小道一路疾驶,刚开始的时候,他气势汹汹始终把车子蹬得飞快,打头走在前面。等快到伏击王警长和老铁的地界,他多了个心眼慢慢往后撒,等车队经过王警长和老铁避雨的那个涵洞,他已经和车队拉开一些距离了。一则这里实际没有路,这里的盐碱地蹬车子费劲,关键他发现前面两侧的芦苇地太容易打伏击了。他忽然意识到,这里已经属于刘神钟的老巢,不然活阎王也就不这么积极闹腾成立还乡团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头皮有些发麻,过了涵洞行进了大约四五里地,他在后面突然下了一道命令:“停下,都下车推着走!”
  别看肖四德诡计多端,在打仗方面他是狗屁不通,按理说,经过危险地界应该避免滞留,以迅速通过为宜,他却恰恰相反。说了归齐他还是心虚没底,但是到了这一步,硬着头皮也得往前走。他要是不下这道命令,这帮警察根本没有敌情观念,精神上还不至于这么紧张。这倒好,肖四德这一诈唬,警察们扶着车子两腿开始发软了,风吹苇子叶沙沙作响,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感觉。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枪林弹雨生死相拼,杀红了眼谁也不怕谁,没听说脸对脸拼刺刀还顾得上尿裤子的?李元文战场失禁属于例外,谁都会原谅他有那病根儿,在这儿就别提他啦。
  战场上嘛玩意儿让人最可怕,《水浒传》里面那个吴军师说得明白,“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说白了,战场上就怕疑神疑鬼。
  说有鬼大白天的鬼就来了,嘛鬼?看仔细了,前面那是一口大铁锅当道,这口大铁锅没嘛特殊的,就是家里做饭的大铁锅。可是,家里做饭的铁锅为嘛摆在道上呢?兴许割苇子的人在这儿做饭?没听说过呀!兴许里面有吃的,掀开锅盖看看,要是有吃的算没事,要是没吃的肯定就有鬼了。肖四德站得远远的,“去个人掀开锅盖,看看里面有嘛!”
  人家肖四德说“去个人”是去一个人的意思,这帮混蛋听不懂命令,也不想想开洼野地能炖红烧肉吗,争吃争喝养成习惯了“呼啦”上去三四个。谁掀开的锅盖根本没看清,恰在此时鸽子塘那边响了一枪,就是还乡团自己收拾了活阎王,按照大喇叭的要求朝天放的那一枪。那一枪就跟点着了引信一般,满满铁锅的火药“砰”的一声爆炸了,几个嘴馋的当即做荷花绽放状崩向四方。
  这次战斗实则两个分战场,彼处的枪声和这边的爆炸声,连接的如此紧密严丝合缝,说是巧合也好,说是刘神钟把握的钟点准确也行,总之非常紧密精到。接下来的作战创意堪称漂亮,称得上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若是夜景更具观赏价值了。所谓人民创造了战争艺术,由这场小小的战斗可窥全豹,八爷当中人才济济那不是说着玩的。
  谁都知道,南方浏阳花炮出名,却不知静海花炮是北方的重要产地之一,当年胡大头造大炮,就是从这个地方买走的火药。还记得吗?那次仅仅装了一个猪尿泡的黑药面子,就把胡大头从杨柳青差点崩到二十一里堡,尽管这里夸大得有点邪乎,总之是说这里的炮药劲头忒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鸽子塘的老百姓,就仰仗割不绝的苇子和盐碱地的碱疙瘩。有了这两种自然资源,等于有了制造火药的硝石和木炭,再到药房买来硫磺就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花炮了。这次战斗,等于是一次本地花炮展销会,只是少了些娱乐多了些悲怆。
  刚才铁锅爆炸采用的是拉炮原理,新世纪没有这种东西了,在当时,拉炮是本地花炮生产的一大主要产品。制作拉炮跟做其它花炮一样,只是在装火药的时候,在纸筒里预先装上拉线,两头一拉就响了。掀起锅盖的时候那是没工夫仔细看,一根拉线固定在锅底,另一头就钉在锅盖上头哪,要是不莽撞不会发生悲剧。
  然而更惨烈的悲剧连锁发生了,“砰”地一声过后……这里还得稍费口舌,简单说一下为嘛是“砰”的一声,而不是惊天动地的轰然之声。并非八爷们吝啬舍不得火药,将近一锅火药呢,够大方的了!外行不懂这个,声响大小固然与火药多少有关,最重要的,是火药包扎的松紧程度决定爆响的威力。火药放进铁锅里面,基本属于开放装置压得不够瓷实,条件所限能够引着就不简单了。战士们都是庄稼汉出身,眼下还够不上爆炸专家的资格,委屈看官将就一下吧,声响只能这样了。
  接着说“砰”的一声过后,尚呈纵队排列的诸位警察,只觉得脚下窜出一条火蛇,注意看清楚字眼儿,是火蛇而不是火舌,是“吱溜吱溜”冒火星子的真正火蛇!仅仅眨巴眼皮儿的工夫,但见这条火蛇贴着地皮儿,已经“吱溜”到队尾,这回又让肖四德拣了便宜,还差几步远就到他跟前了,火蛇一低脑袋钻进地底下去了。
  惊天动地的声音发生了,这就是苇子城方向听到得“轰隆隆”的声响。这里也有遗憾,这么多的火药,要是给太行山或是给山东山区送去,还不把那里的老八爷、土八爷们乐坏了!人家那边有石头,凿个窟窿装点药面儿就是地雷。咱这边不行,没那好东西只有土坷垃,当然了,达到天崩地裂程度也能伤人,那得糟践多少火药啊!
  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老百姓豁出去了,连续数日磨炭碾硝缠炮捻子——就是那条十丈长的火蛇呀,全都是自觉贡献出来的材料。搁在现代人眼里,那能值几个钱?可是别忘了,在穷乡僻壤的鸽子塘,那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依靠。为了保住这块属于自己的家园,他们乐意做出奉献。
  最后就是埋在地下的爆炸装置用嘛材料了,想了好多办法,最终还是回到老祖宗的爆竹上面,他们想尽办法淘换了十来根竹竿子,这东西搁在江南,跟本地的苇子一样多,可是在静海地面就不好淘换了。总之,今天引起爆炸并产生“轰隆隆”效果的,就是埋在地下的特号大爆竹。
  为了增加杀伤力,老百姓还秘密到十里八乡淘换黑砂和铁渣,这两样东西在本地都不难找。静海铁匠自古善铸造,铸造需要砂型当模子,器物铸好了沙子就没用了,废弃的砂型打碎了全是黑纱,打猎的火枪就装这种黑纱。所谓铁渣就是铁匠炉锻打铁器锤打下来的铁屑铁末子,这些东西弄回来也需要加工碾碎。古代加工药材离不开三大件,碾子石磨和铜杵臼,药碾子是种船型鐵製品配有扁圓利刃研轮,加工的时候两脚来回蹬着研轮轴,因为坐着干活并不十分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