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2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本来就一直拉锯的守军,防守已经很艰苦了,此时突然看到敌方有了援军,士气为之一泄。
不久,奥尔良城成为了胡格诺派的地盘,也成为了胡格诺派的政治中心。
第四百五十二章动乱的法国
ps:新年快乐,求票,求订阅
奥尔良城被攻破后,胡格诺派势如破竹,在以奥尔良为中心的卢布瓦地区,先后三周内,夺取了布卢瓦,图尔,布尔日等一系列城市。
从而使得奥尔良地区完全被控制到胡格诺派手里,并且通过控制卢瓦尔河,将整个法国一分为二。
可以说,奥尔良是法国新教徒的首都了。
1562年,四月十二日,在奥尔良,孔代亲王正式担任胡格诺军总指挥,科利尼元帅和安德洛为副手,开始朝着巴黎进军。
奥尔良被攻破的消息传得很快,不过一天功夫,就传到了巴黎。
正在募集人手筹措的资金的天主教同盟,听到这个消息,气地不成样子。
三个巨头一致决定,进行反击,随即率领一万五千人开始朝着奥尔良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孔代亲王作为总指挥,则率领着在奥尔良地区募集的五千人,以及后面跟来三千人,再加上三千人的骑兵,总共一万余人向巴黎进发。
所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吉斯公爵率领一万五千人进攻奥尔良地区,巴黎只是留下三千人防守。
孔代亲王则率领着一万大军朝着巴黎进发,只留下科利尼元帅及两千余人留守奥尔良。
更加有趣的是,在两者决战之前,还有个小插曲。
此时,身在巴黎的凯瑟琳王太后,表面上还享有王太后的尊荣,实际已失去人身自由,与囚徒无异。
不知这种情形,会不会让她想起童年为人质的可怕噩梦,但她的恐惧是无疑的。
她没有坐以待毙,吉斯家族恐怖的权势让她胆战心惊,她开始一封封地给孔代亲王写信,求他相救:“看到这种处境,相信你不会拒绝帮助我们,你会保护母亲、孩子和王国。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服务。”
信末,她特地加上一句:“阅后即焚。”
胡格诺总指挥孔代亲王收到信后如获至宝,他当然不会把信烧掉,而是拿出来公之于众,以证明王太后母子被囚,号召国人助他相救。
天主教三头同盟一方则称他们对时局没有责任,称胡格诺派是叛国者。
于是双方未战之前,先就王太后的信件打了场口水仗。
就在双方摩拳擦掌,同时都在行军途中,为战争做着准备。
外交上,在新教一方,安得洛出使德意志,取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在联合王国,佩里格男爵则带来了胡格诺的具体出兵条件,要求派出六千人给胡格诺,条件是要得到勒阿弗尔、鲁昂和迪埃普等地,也就是整个诺曼底地区(鲁昂曾是诺曼底公爵的首府)。
天主教一派做得并不比新教一派高尚。
他们也积极寻求外援,向西班牙国王和教皇也做出不少让步,就连萨伏依公爵(以后意大利的撒丁王国,统一了意大利),提出的条件也不亚于爱德华,他要求法国割让意大利的都灵。
而按卡托—康布雷条约,都灵应属于法国。
5月8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正式请求天主教世界的军事援助,包括西班牙、瑞士天主教州、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萨伏依、教皇及意大利的大小公国城邦。
而凯瑟琳王太后得知孔代亲王不顾她的死活把信件公开,已是气恼万分,现在又听说新教徒与英国达成这一卖国条约,更是怒不可遏,她看清了,孔代和吉斯一样可恶。
就象她后来说的:“我深深了解他们,除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的满足外,对上帝国王和我均无甚敬爱之心,如果上帝恩待,我将不容许被任何人指使。”
说起来讽刺,凯瑟琳这个意大利人,倒比那些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更在意法国的荣誉。
但她却无法知晓,不止是新教徒,天主教同盟卖起国来,毫不手软,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
除了奥尔良和巴黎,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于诺曼底地区。
没错,就是爱德华头顶上的那个诺曼底公爵头衔的所在地,也成为了战区。
而胡格诺派在诺曼底的头领,则是前王国苏格兰卫队队长加布里埃尔伯爵。
没错,就是那个刺死亨利二世,然后被宽恕的那个骑士。
被亨利二世宽恕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而他的领地是就在诺曼底地区。
结果,他接受了加尔文派的洗礼,成为一名新教徒。
然后,孔代亲王则派遣自己的副官马里尼,充当他的助手。
在加布里埃尔伯爵以及胡格诺教徒的英勇奋战下,诺曼底首府鲁昂被拿下。
然后,副官马里尼则取得勒阿弗尔,这个诺曼底地区最大的港口,胡格诺派系从而可以与英国公然往来;在卡昂、巴约和下诺曼底的大部分地区,民众们毁坏了修道院的教堂的神像,夺下发往巴黎的王室税收。
上诺曼底的科德贝克城投向新教一方;
奥尔良和鲁昂这两个城市的占领,使得敌方无法从卢瓦尔河及塞纳河向巴黎运送一切东西。
布列塔尼地区倒是没有出什么乱子,虽然天主教徒占据了大多数,但前布列塔尼公爵后裔——罗昂家族,却信仰新教,他们依旧控制了整个布列塔尼地区。
吉耶纳省和普瓦图省,以及大部分的朗格道克省都支持新教。
多菲内省,大部分支持天主教同盟。
勃艮第省、香槟省、波旁省的一小部分城市被胡格诺派夺取。
只有法兰西岛,完全支持国王,如果算上洛林地区的话,则有两个地区完全支持天主教。
总体来说,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势均力敌,甚至看上去天主教还厉害点。
就在勒阿弗尔被新教夺取不久,亚历山大骑士,则带领七千人的大军,上百艘船舰,渐渐逼近勒阿弗尔港。
“将军,需要我们海军帮忙一下吗?”詹姆斯上校作为英吉利海峡的舰队长官,自然要亲自护送陆军前往诺曼底,这是他应尽的责任。
看着不远处就是勒阿弗尔港,詹姆斯微微弯腰,轻声地问候道。
虽然他是男爵,但与亚历山大这个深受两代国王信任眷顾的骑士相比,地位还是不如。
所以,他的声音还带有一丝恭维。
“不用了,上校先生,攻城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陆军吧!海上,才是你们海军应该管的地方!”
亚历山大骑士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港口,漂亮的眼睛微微一眯,嘴唇轻动,不轻不重地说道,让詹姆斯上校碰了个软钉子。
对此,詹姆斯上校也只能苦笑几下,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陆军的人,还是那么傲气!”
说来惭愧,此时的海军寸功为立,而陆军则不仅镇压苏格兰,出兵爱尔兰,地位比海军高了一层。
被怼了一句,也没什么好说的。
第四百五十三章初步立足
ps:求票,求订阅
拒绝了詹姆斯上校的提议后,亚历山大骑士则抬头,看向轮廓渐渐清晰的勒阿弗尔港。
骑士将单筒望远镜对准左眼,目光投向了前方宽广无际的大海,以及那停泊众多商船的码头。
可是,领他难以置信的是,今天的勒阿弗尔港突然之间寂静了许多,海面上只有寥寥几艘船在那行驶停靠着,完全不符合常理。
“不是说,勒阿弗尔港是法国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吗?今天怎么那么安静!”
骑士心中,不由得浮现一丝诱惑,俊秀的眉毛微微皱起,整张脸上莫名得出呈现一副令人心中怜惜的神情,看得一旁的詹姆斯少校心跳连连。
上百艘战舰的到来,让勒阿弗尔港不由得警觉起来,“当当当——”警惕的锣鼓声在港口码头四处敲响。
商人,劳工,以及各个商贩,一个个心惊胆颤地离开码头,脚步疾速,快速地朝着安全的地方保命去了。
港口的军队,急促而又慌张地来到城墙上,炮兵就位,开始瞄准,其他的士兵则立在墙头,等候吩咐。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港口的士兵,一个个并没有穿上法军的服装,反而一个个民兵模样,衣服花式各色各样,千奇百怪。
手中的武器倒是比较统一的,长矛,火绳枪,弓箭,只不过从他们颤抖的双腿来看,这些人没经验。
“大人,请看,前方来了一大波战舰,气势汹汹,勒阿弗尔有危险了!”
一旁,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子,指着前方逐渐显露出身影的英国舰队,吃惊地张开了嘴巴,担忧的说道。
“哈哈哈!”站立在中心位置,手里拿个单筒望远镜的马里尼,则摸了摸自己乱糟糟的胡须,大声笑道。
“不用担心,这是英格兰人来,新教国家的军队,是来帮我们对付那群天主教徒的!”
看到望远镜中,船舰上飘扬的旗帜时,马里尼紧悬的心,缓缓地放了下来。
作为孔代亲王的副官,他当然知晓一些人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为了向英格兰人借兵,胡格诺三巨头毫不犹豫的将诺曼底地区卖给了英格兰人,当然,前提是,天主教同盟失败的情况下。
所以,这些天他一直镇压着城内的天主教分子,一边进行着大肆的捞钱。
收缴信仰天主教商人平民的家产,颁要求市政厅进行专项的拨款,用来维持新教军的军费。
英格兰人一来,整个法国局势肯定会大变样的。
“这是英格兰人的船队,是我们的援兵,快派人去传信,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马里尼对着一旁的大腹便便的市长先生,连忙吩咐道。
“是,阁下!”
他虽然是市长,但与眼前这位勒阿弗尔港实际的控制着相比,地位还是不如。
随后,在欢乐的氛围下,亚历山大骑士和一众陆军士兵,登上了法国的领土,来到了勒阿弗尔港。
“您好,骑士先生,欢迎来到勒阿弗尔!”
“您也好,阁下!”亚历山大骑士有些生硬地回复道。
随后,两人代表自己后方的势力,带着自己大佬的意见,进行了一番友好而又亲切的磋商,两者达成了以下的协议:
第一,英格兰军队不能在诺曼底地区烧杀掳掠,维持秩序。
第二,法方提供五万英镑作为先期犒劳费用,后面视战果而定。
第三,英军只有驱逐所有的天主教同盟军队后,才可以对诺曼底合理占领。
第四,诺曼底战事完毕后,英军可以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与新教军的合作,一起进攻天主教同盟。
第五,勒阿弗尔必须由英军占领,作为军队的大后方,也是退路。
…………
协议书规定了一系列的条件,对新教和英格兰都有要求,但与占领诺曼底地区比起来,这些条件都不是问题。
协议书签定时第二天,休息一天的亚历山大骑士,开始将军队分为三个团(每团两千六百人左右),开始分批进攻那些依旧隶属于天主教同盟的城市。
在四月份,整个诺曼底地区都流行着这句话:位于英格兰的国王又回来了!
不少天主教贵族嗤之以鼻,但无知新教徒却欣喜若狂,他们天真的认为,英格兰人是来支援他们的。
…………
布列塔尼地区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之间。
首府是雷恩。
如果说,布列塔尼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玫瑰海岸了。
从布雷斯特到雷恩两城之间的粉红色海岸,位于布列塔尼北部,被称为玫瑰海岸。
如此浪漫的名称,并非出自想象,而是在这一带可以看到许多玫瑰红色花岗岩散落在海岸,奇形怪状的石头形成了极为特殊的景观。走在这些美丽的岩石上,仔细观赏,就会发现原来这些石头并非在阳光照射下才显示浪漫的玫瑰色,而是石头本身就透着淡淡的粉红色,而且还散布着点点的光芒。
前文说道,布列塔尼是凯尔特人移居过去的,说着风俗习惯和语言,与法国其他地方极为不同。
所以,此次出征,爱丁堡公爵则带的大部分都是苏格兰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淡化征服者的面孔,更易攻占布列塔尼地区。
布雷斯特港,是布列塔尼地区最大的港口,来往的商人,基本上都是穿梭于英格兰和布列塔尼之间,进行买卖。
所以,整座城市里说的不是法语,而是凯尔特语和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