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19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一位三十来岁青年站立在一片废墟中,火光照射在他的脸上,一脚踏着倒下的木板,笑容是如此的灿烂。
而远处,哭泣声不绝于耳,上天也似乎被打动,下起了绵绵下雨,雨珠掉落在他胡茬的脸上,反而使得他的笑声更大了。
“哈哈哈!这是我莱米尔。沃森三年来的努力的成果,多亏了总督阁下,我才能一举消灭这个最大的部落!”
他举目四望,倒塌的房屋,哀嚎的女人,被雨水冲刷的满地鲜血,让他的心情格外的愉快,格外的得意。
“恐怕,我是十八人中,最先完成任务的人吧!真是期待被国王陛下召见的那一刻!”
莱米尔。沃森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大笑起来,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人,达到现在的成就,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甚至头上的白发都能看到不少。
一朝得意,让他喜不自胜,心里开始憧憬起被国王陛下接见的场景了。
这样胜利的场景在阿尔斯特省此起彼伏,结果都是同样,英格兰开始在爱尔兰迈出了最大的一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英格兰的枪炮厂,有了大跨步的发展。
对于国家的军事力量,爱德华陛下一向是持估计态度的,而且,武器装备又是军事力量的重中之重。
作为皇家武器局,拥有着上千名为其服务的各项工匠,再加上各种为其服务的杂役工人,不下于五千。
长枪,长弓,火枪,火炮,战舰,分门别类,应有尽有。
可以说,这里是英格兰,甚至是欧罗巴,都是数一数二的武器工厂。
作为王室私产,皇室武器局每年得到的拨款不下于五千英镑,作为新式武器的研究,以及扩大生产线。
在这种情况下,火绳枪的产量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每天五支,扩充到每天三十支,产量扩大五倍。
并且,熟能生巧,对于火绳枪的产量,还在不断地进步。
如此一来,很快,英格兰就形成了自己的生产标准,火绳枪标准。
枪口径一英寸(25。4厘米)质量20~30英镑,全弹质量约两盎司(一盎司28。3克),最大射程250码,有效射程 100码,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100码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80码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
可以说,这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绳枪了。
当然,这是借鉴西班牙人弄出来的,毕竟人家比较先进一些,学习一下也没错。
“陛下,请看,这些工匠们是负责打磨枪管的,都是技术娴熟的老师傅,每天都可以打磨出一个枪管!”
爱德华在武器局局长——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的带领下,参观了带着几个徒弟的老师傅,打磨枪管。
火绳枪,最重要的就是枪管,也只有这些技术娴熟的老匠人,才能打造一批完美的枪管,他们简直就是最大的瑰宝了。
至于手工太慢了,能否让主角发明一下其他方法,爱德华表示,我是学文科的,无可奈何。
远远地看了一眼,爱德华就选择了离开,毕竟噪音实在折磨人,来看看就行了,他还没听过哪个国王亲自来会见工人的,他可算是第一遭吧!
“流水线实行的如何?”爱德华又有选择的看了几处,发现效率还不错,与原先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陛下,那个流水线方法实施以来,的确效率快了不少,多亏了您的方法!”
武器局的局长原先就是工匠,爱德华就是看重他的威望,特意将他提拔的。
再之,爱德华认为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干,外行领导内行,是个错误的选择。
看了一眼这个满脸皱纹,头发稀少的局长,再瞧瞧他弯下的腰,爱德华发现,原先见到他都有些哆嗦的老工匠,现在说话一溜一溜的。
甚至拍起了马屁。
果然,官场是学会知识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能够到达高位的,没有一个傻子。
“恩,不只要提高效率,还要记得改善工匠们的生活,让他们更加认真热情才是!”
溜达了一圈的国王陛下,巡视过后,做出了重要演讲,并对武器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建议。
“还有,英格兰的工匠还是有所欠缺,记住多去他国挖几个工匠过来,不要舍不得钱!”
“最后强调一下,对于武器局的安全工作要做好,注意防火,防止工人泄密武器信息!”
“是,尊敬的陛下!”满脸皱纹的局长,耐着性子,听着国王陛下说的废话,答应道。
爱德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话多了,这些都是以前说过的,再说一遍,有点惹人烦。
但,他是国王,谁敢表示烦躁,反而玩竖起耳朵认真听。
这也是爱德华喜欢官僚的一方面,对于比他官位大的人,跪舔都行。
比那些由着性子的贵族好多了。
第三百七十章国道
ps: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兰彻祝大家天天快乐幸福。
最后来个票票支持一下呗!
做完秀后,爱德华就回到了王宫,汉普顿宫。
目前而言,在他心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三个儿女。
可惜,三个小宝贝还是乖乖地睡觉,爱德华看了几眼,就去办自己的公事了。
来到属于自己的书房,美丽的秘书劳拉已经等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有些奇怪。
爱德华脑袋一时琢磨不出来,只能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她,开口问道:“怎么了?”
“陛下,枢密院议长阁下求见!”
劳拉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吞吞吐吐地说道。
“我不是吩咐他吗?没什么事别找我,真是越看越啰嗦!”
爱德华一听到是法里斯。亚历山大的求见,他就一脑门子烦躁,一个枢密院议长,连个女儿都舍不得,当个秘书怎么了?自己下去,非要自己女儿也下去。
像我这样的正人君子,有什么不放心的,真奇怪。
“请他进来吧!”无可奈何之下,爱德华也不好意思拒绝太多,对着劳拉摆摆手。
“是,陛下!”劳拉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就甩着两条大长腿,慢慢退下了。
“吱——”门声一响,一个头发花白稀疏的老头走了进来,弯着腰,皮肤松弛,眼袋厚重,看样子操劳过度。
“陛下——”轻轻地弯下腰,议长先生行着礼。
“说吧!又有什么事情!”
爱德华摆正态度,带着淡淡地微笑,问道。
“陛下,昨天下议院召开,通过了银行业规范管理条例,中央银行可以筹备了!”
议长阁下一字一句地说着,一板一眼的,好似在读书一般。
“我已经知道了,阁下无需再述说一遍了!”
爱德华摆摆手,语气有些不耐烦。
“是!”法里斯不以为意,答应一句后,继续说道:“可是,目前国库里的存金不够,无法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的本金组成中央银行!”
皇家银行一副几年来大肆发展,不仅每个郡都有他的分行,而且还将分行开到了苏格兰,西班牙,以及德意志等地,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
若非它隶属于王室,肯定会被那些贵族绅士们吞个一干二净。
每年,它给王室带来接近五万英镑的收益。
借助着英格兰商业的大肆发现,纺织业成为了最大的金矿,而许多人想进入而无门。
而银行业则如春笋般一夜间大肆建立,细细数来,两百家都是少的。
快速扩大的银行业,并没有铁匠协会那般早早的建立起自己的规范,而是如同野草般,泛滥生长。
见此,伟大的国王陛下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在他的英明决定下,议会正式开始审批银行业管理条例。
说来也简单,总共也只有几条。
第一条,任何在英格兰及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和威尔士境内成立的银行,必须遵从中央银行的监管。
第二条,任何人都以在联合王国境内成立银行,但注册资本必须达到一万英镑。
第三条,任何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纳百分之十的准备储蓄金,以此来维护银行业正常发展。
建立央行,设立注册资本门槛,以及缴纳储备金,都是爱德华控制银行业的招数。
央行负责监管银行业,以及发行货币,平稳金融。
为了建立央行,爱德华将王室铸币厂交了出来,联合中央政府,成立央行。
新成立的联合王国央行,王室占有一半的股份,政府占据三层,其余的两层则是留给英格兰和苏格兰贵族。
作为统治阶级,国王吃口肉,贵族们当然要分口汤。
牢牢的将贵族栓到王室的马车上,是爱德华万年不变的法则。
王室出了铸币厂,贵族们出了钱,中央政府自然不能例外,也要出钱。
“陛下,到了秋收时间,还有两个月,目前政府财政枯竭,实在无法拿出那么多钱!”
整个中央银行被爱德华估值十万英镑,按照比例,中央政府需要出三万英镑,作为本金。
“中央财政怎么回事?怎么会没钱了?”
爱德华盯着法里斯的眼睛,深深地看着,似乎想将他看穿一般,问道。
法议长大人怡然不惧,大大方方地任由国王陛下注视,十分淡定,轻声说道:
“由于最近大规模支出修路,中央和地方大部分税收都用作于修建联通全国的大道,其余的资金都有了预订用处,财政目前无法一次性拿出三万英镑!”
一听如此,爱德华这才收回目光,神情尴尬。
修路这个建议,是年轻的国王在年初御前会议上提出来的。
国王陛下提出一个宏伟的前景,他要求:五年内,全国各郡的首都斗相互联通,都有一条笔直的,宽敞的国道。
每个郡的各个千户区也要互相联通,规格降低。
无论是在哪个郡,从伦敦到地方行军最多用七天。
具体要求则是,国道宽十码(每码九十一厘米),两边每隔三码就要有一棵树作为屏障。
如此一来,真是国王动动芜湖,下面跑断腿。
从地方到中央,刚刚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则开始运转这个庞大的工程。
比起以往,速度要快上不少,目前来说,官僚体制还是表现良好的。
中央和地方财政也将大部分税收用作于修路。
修路沟通全国,可以有效地打破英格兰地域隔离问题,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力。
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军队有效地镇压全国,达到集权和维护统治的作用。
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消耗巨大,而且劳工也是要钱的情况下。
虽然目前中央通过收紧地方的财政,从而获得大量的税收,每年国库收入达到了三十万英镑,而且还在疾速增长。
但,贴补一半的修路资费,还是让中央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既然如此,那就缓两个月到账吧!”
爱德华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选择体谅了中央的难处。
“这可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我的陛下!”
法里斯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恭维了一声,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
“你——”爱德华想问一下他女儿当秘书的事,看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就不再言语。
“陛下?”
“没什么,你退下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乞丐
ps:第一更,求票,求订阅
虽然不知道这位枢密院议长的真实意思,爱德华不以为意,反正他是国王怕个毛线。
国王是什么,一国之王,要个女的当秘书有什么问题吗?虽然有些丢面子。
1555年,七月六日。
一大早,阴雨绵绵不绝,侵袭着整个伦敦城,客舍青青,街道如洗,稀稀落落的行人四处躲闪着,浑身被浇了个湿透到底。
这泼洒的小雨越下越大,渐渐的,泰晤士河面升起了层层薄雾,伦敦城笼罩在灰白色的雾气之中,行人见面不相识。
有钱人家的壁炉,在此时却开动起来,火焰腾起,将房间内原本湿漉漉的地板和墙壁,慢慢地烘干了。
一家人团聚在房间内,脸蛋红彤彤的,脸上的笑容格外的清爽。
而那些穷人却只能瑟瑟发抖的待在床上,心中祈求着上帝保佑,假装自己身上的薄被是厚实的裘被,温暖自己冰冷的四肢。
他们还算幸运的,那些无助的乞丐们,只能瑟瑟发抖的来到教堂周围,祈求收留。
这也是教堂收买人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