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376节

汉末皇戚-第376节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更有可能,那些党人就是因为前番中常侍封谞、徐奉等宦官与太平道黄巾蛾贼勾结一事,看出了自己见了信,会失去理智,不问青红皂白,治罪宦官,才会如此兴师动众的弹劾宦官的。

    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要利用自己作为皇帝的敏感,从而离间自己和宦官,这是刘宏不无意外的猜想。当然,无论这事情的内幕到底怎么样,那些党人士人还是低估了刘宏对于宦官的信任程度,致使他们要陷害宦官未成,却让自己就此被宦官反咬一口。

    也是出于种种原因之下,刘宏才会默许,甚至暗中支持宦官对付党人,甚至在朝廷赏赐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的诸功臣里,有意少封甚至不封一些和宦官作对的党人士人,借此打压。而相应的,为了再次维系宦官的生存,刘宏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封了那些在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里,出力少立功少的宦官为侯,以此让宦官对抗党人士人。

    当然了,此举虽好,但也是弊大于利,毕竟宦官势力是又有和崛起的党人士人对抗的资本,可是朝廷也因此,逐渐失去了让那些从底层向上爬,渴望立功升官的基层兵卒的威信。

    有功不赏,大功少赏,赏赐不均等等,对于那些心中唯有利益的普通兵将而言,是最容易失去忠诚的,这点无数史实已有明证。

    突然想到了什么,伏泉开着玩笑道:“如此说来,张让等人倒是不会为难吕常侍了。”

    吕强笑道:“王允之事,其等自顾不暇,又岂会精力构陷别人?”

    “言且如此,然吕常侍不可大意,以免前番被诬之事再生。”

    “君侯放心,此事老奴自明!”

    想了想,伏泉觉得自己还是要再提醒一下吕强才是,毕竟,如果再出事,伏氏也不一定还能有机会救得了他。

    作为吕强一直相信,同为宦官的张让等人,即使双方意见不合,也不会对自己下毒手。只是,最终吕强还是被自己所认为的同类人害了。

    前番,太平道起事后,除了何进和党人士人建言外,吕强作为中常侍,也因为明白时局,建言皇帝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

    张让、赵忠等宦官等人因此大惧,纷纷征还子弟在州郡为官者,也由此,使得他们都记恨上吕强了。可是吕强不知,终是大意,后来,赵忠等诬奏强兄弟为官贪浊,刘宏不明之下,派人拘捕。

    若非后来,伏泉伯父伏完和皇后宋氏为了保证他们在宫中的呼应吕强无事,一力求情,否则吕强后果必难测也。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经历了中平元年的太平道起事的黄巾大乱后,大汉国也开始了帝国新一年的展望。

    无论是皇帝刘宏,还是公卿百官,都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使的大汉的实力恢复到太平道起事之初,这样,不管谁最后当权,都将享受到美好的胜利果实。然而,这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完美,与之相对的,是大汉国的局势一直在日益恶化。

    大雪之后,春回大地,万里景色洋溢出盎然的生机,整个雒阳城中,也是一片和谐幸福的气氛。

    正旦以后,伏泉明显感觉这种气氛少了,当然这不是民间的,而是朝堂和天下大势的,因为又出现太多事情了。

    其一,乃是西北凉州叛贼也随着天气渐暖,有所异动,但具体如何,依旧不明。

    其二,却是北方有所异动,冀州太平道黄巾蛾贼主力虽灭,可是其余孽未全部扫除,加上各地盗贼并起,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

    其大声者称雷公,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便者言飞燕,多髭者号于氐根,大眼者为大目,如此称号,各有所因。

    而其军队人众,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皆不可小觑。其等活动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其所众兵马可至百万有余,依靠太行山险峻山势,来往自有,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讨。伏泉知道,他们未来将会形成一个叫“黑山贼”的势力,知道被大汉朝廷招安后,才会被称为“黑山军”。

    其三,便是除以上两者大贼以外,天下还有并、幽、青、徐、荆、扬诸地小股蛾贼余孽及盗贼出没,可谓是遍观大汉十三州,除了司隶以外,皆有叛贼身影出没。

    如同当初太平道黄巾蛾贼起事一样,不过,稍稍不同的是,这些蛾贼除了黑山贼势力太强以外,其余都非特别厉害,大汉朝廷也不需像剿灭太平道黄巾蛾贼一样,而烦忧。

    对此,朝廷也有诸般对策,那就是挑选良吏良将,往各处平贼。其中,凉州不说,自然是伏泉,而黑山贼,则交给冀州牧皇甫嵩,毕竟出自其辖地之内,理应由他出兵,至于其他地方,也各有人选剿灭贼人,后来的汉末群雄倒是有不少人就是在这场委以重任的平乱里,得到机会的。

    伏泉想到,历史上若非韩遂、边章势大,后来更是入侵三辅,使得京师雒阳直面面临叛军兵锋威胁,这才让朝廷紧急召回了皇甫嵩,并且抽调了冀州不少兵马,使得剩余的冀州兵马,守城有余,但想要出兵剿灭黑山军,那就变得难了。

    这一世,自己能不能平定凉州乱贼不问,只要自己不让凉州叛军入侵三辅,朝廷不调走皇甫嵩的话,恐怕黑山贼能不能继续如历史一样,抗衡官军,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对于皇甫嵩,在兵事一道上,伏泉还是十分信服的,而且冀州现在的汉军实力也不弱,再配上皇甫嵩的话,他可不信黑山贼那些人能是皇甫嵩对手,若是皇甫嵩能把这些黑山贼全部拉到塞外屯田的话,倒是能让大汉一下子少一个心腹大患。

    一月末,随着朱儁率领荆州平定太平道的汉军回雒阳,伏泉也是终于明白了刘宏和朝廷给自己准备的兵马何在了,那就是朱儁所带来的平定荆州太平道黄巾蛾贼的汉军。

    知道是朱儁所部汉军,伏泉却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些兵马历经太平道黄巾大乱,也都是精兵无疑,而且这其中,还有伏泉的老熟人孙坚和他麾下的数千精兵。

    或许是历史轮回,注定孙坚和曾经举荐他的恩主朱儁有缘,前番在皇甫嵩、朱儁、伏泉尚在长社和波才对持时,他带兵在兖州侧翼与兖州黄巾蛾贼周旋,从而缓解豫州战场的压力后。

    及至波才受死,豫州太平道黄巾蛾贼平定,皇甫嵩、伏泉二人带兵北上从兖州一路杀向冀州时,孙坚却是被朝廷安排,和朱儁合兵,前往荆州,平定当时已经攻占宛城荆州太平道黄巾蛾贼张曼成部。

    当时,荆州太平道南阳黄巾蛾贼首领张曼成起兵,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南阳郡太守褚贡,屯驻宛城百余日。

    之后,朝廷所任命的后任太守秦颉,率领兵马,于战场上击斩张曼成。不过,黄巾蛾贼余孽又举赵弘为渠帅,并且因为他们依旧占据宛城和南阳郡不少地方,所裹挟拉拢的兵马越来越多,达到十几万人,致使秦颉兵力单薄,不能对抗,上奏朝廷求援后,彼时豫州太平道已平,这才有朱儁和孙坚来荆州的救援。

    却说朱儁、孙坚带兵赶赴荆州后,与荆州刺史徐璆和秦颉二人合兵一处,共约一万八千余人,进击赵弘,人数虽少,但都是经过数番大战的精锐,其中更有孙坚麾下的百战精兵。

    这些都他在宋酆麾下时,从自己家乡所带,还有以前在京师、幽州征募的兵卒,步骑皆有,他们都是历经平定许昭妖贼和征讨鲜卑等大战的精兵,战力上而言却是十分精悍的。

    从六月直到八月,汉军在朱儁、孙坚、徐璆和秦颉的带领下,围困宛城,却始终不能攻破宛城,剿灭蛾贼取胜。期间,因为耗时日久,所费钱粮无数,朱儁也和卢植、董卓一样,被人上奏,要征召朱俊回京,另选良将征讨荆州太平道。

    若非司空张温一力上疏劝阻,在朝堂据理力争道:“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以有攻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有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

    此话可谓是对当时局势的用兵良言,意思是当年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耗费无数时间钱粮才能够克敌的。现在朱儁讨颍川,已经有所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

    最终皇帝刘宏也考虑到临阵换将的后果,毕竟冀州三度换将,大好形势糜烂,谁都看得出来,因此依议。这事情后来传到南阳,也是激怒了朱儁,他于是挥兵急攻宛城,杀死赵弘,可是依旧没有攻破宛城。

    随后,黄巾蛾贼又以韩忠为帅,仍然死守宛城,妄图待冬天来临,汉军因钱粮耗费巨大,自行退兵。彼时局势,依旧对汉军不利,虽然汉军杀死了赵弘,但黄巾蛾贼却没消灭多少,汉军和蛾贼的兵力差距依旧悬殊,而黄巾蛾贼还是守城一方。

    朱儁最终因兵少不敌,筹谋一番,下令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此举实则另有目的,随后每日,朱儁下令汉军,面对宛城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

    黄巾蛾贼此时也没有什么今天兵法韬略的战将,自然不识得朱儁计策,只能全都赶赴应敌。朱儁却打了个回马枪,与孙坚一起,率领精兵五千,进攻东北,将士鼓勇,登城而入。

    期间,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其麾下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与其一同进攻的朱儁见了,都不得不感叹孙坚乃江东猛虎,这一鼓作气之下,果然攻下了宛城的外围城廓。

    贼首韩忠见此,果断麾下兵马,退守小城,惊惧非常,最终更是请求投降,以求活,免除一死。

    是时,朱儁的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因为想要快速解决战斗,不行再耗费时间,都愿意答应韩忠的请求。不过朱儁却不同意,他厉声说道:“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这话意思是说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百姓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蛾贼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

    这一句话,可谓是直接让三人无法反驳,无法,只能听从朱儁调派。而朱儁说完以后,便下令汉军急攻,但一连数日,都未能攻克。

    后来,朱儁登上土山,瞭望黄巾余部形势,然后对张超说道:“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这话意思是朱儁知道为什么不能把已经应该没有反抗能力黄巾余孽平定了,因为他们把黄巾蛾贼四处围困,使得蛾贼内部焦急,看不到逃生出路,又求降不得,想出来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只能殊死战斗。而一支军规,万人一心之下,尚且无人可当,更好何况是小城之内,近十万黄巾余孽呢!

    汉军各部因为太想立功,完全忘了兵家的“围三缺一”之法,到了此时,朱儁才明白强攻的害处太大,不如把包围撤除,再集合部队攻城一面,那么贼人见到包围已经解除了,就必定会出逃跑走。

    逃跑的时候,贼人心中想跑,必然不会再有战信,兵心自然就散了,这是易于攻破小城内黄巾余孽的方法,也是歼灭他们的最佳机会。

    于是朱儁下令汉军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儁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斩杀万余级。韩忠等人只好投降,不过秦颉却不理,下令杀死韩忠。

    不过黄巾蛾贼狡猾,自韩忠带兵逃跑时,尚有不少蛾贼不敢行动,因此小城之内,尚有大量黄巾蛾贼守城。他们见首领投降亦被杀,欧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儁随后进攻,孙夏败走,朱儁率兵西鄂精山,两军大战,汉军击杀数万,黄巾蛾贼最终崩溃,除少数遁走外,其余或死或降。

    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