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日?恐难也,诩料此乱一年半载难以平定。”
“为何?”
“贼众虽皆乃乌合之众,但吾闻许贼蛊惑人心多年,其必有忠心敢死之人,加之从贼者多为无地失地流民,多为卖妻儿子女,甚至自身,官军前来,有活路乎?无,既无,其唯死战耳。贼人若死守坚城,官军能速克乎?”
王朗大呼:“这……别无他法乎?”
“倒也非无速平之法。”
“何法?”
“此法易耳,使民有地,从贼者若知有活路,不需拼命,必竞相离贼也。”
第四十三章 培养外戚
何以使民有地?
王朗未闻,贾诩也未说,包括伏泉自己也自动略过这话题,盖因这就是个难解的问题。
土地多在豪门世家手里,朝堂三公九卿多数出身于世家大族,就连贾诩、王朗也是当地大族出身,豪族一员,土地就在他们手里,能让他们吐出来吗?
而就连伏泉自己在琅琊也有庄园数座,良田无数,如何使民有地?
贾诩极善兵法韬略,两人听其分析战事后,便不再讨论此事。
再论又如何?
世上有几人真能做到圣人境界,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无偿送给别人?
更何况土地乃是世家利益根本,岂能轻易让出?
一场大醉,直到几人全部昏睡在地,被屋内婢女送出小楼,最后皆由伏氏家仆送回。
,伏泉明显感觉这小婢脸色羞红。看来她也知道那是什么,不过伏泉脸皮极厚,对此视而不见,早上更是命令她单独清洗,让这俊俏小婢无可奈何,少主有令,她能如何反对?
还未等伏泉畅快感受调戏婢女的乐趣,苍头来报,府外有小黄门传旨,陛下让他去宫里一趟。
刘宏?
他有何事?
带着疑惑,伏泉招呼了家仆去了宫里。到了宫中,才知今日皇帝破天荒的去了长秋宫里。
长秋,长,是长久的意思;秋,是万物刚成熟的景色,合起来有永远美好吉祥的蕴意,历来皇后居于此,后来便逐渐成为皇后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刘宏即位时,皇后非他所选,加之皇后生性贤良,传闻不是刘宏喜欢的类型女子,是以很少去皇后宫中,夫妻形同陌路,而宋氏也不强求,两人之间形成一种没有协议的默契。
依旧是张让领路,进了长秋宫中,其似乎自从袁赦收敛,王甫、曹节死后,据传与赵忠两人很受皇帝喜爱,大有让二人成为下一个王甫、曹节之势。
伏泉暗道果然历史不可改,刘宏不可能让宦官势力真的削弱,其妥协赦免袁赦,又让张让、赵忠上位,不就是为了中朝势力不会因为那次事情而削弱,从而无力对抗外朝吗?
宫内传来一阵男女欢笑声,伏泉见到刘宏正与一宫装妇人笑谈,只是二人话语明显有些生硬,让伏泉感觉到后世那些貌合神离的出轨夫妻的情况,看来传言非虚,这对夫妻关系并不好。
伏泉上前道:“檀奴见过姨父姨母。”已经进出皇宫多次,伏泉知道自己说小名,喊姑父,反而会让刘宏高兴。
果然,刘宏听到声音,爽声笑道:“朕早言道,汝若来不必如此行礼,快坐。”说完示意张让带他入席。
这时宋氏道:“陛下说笑耳,檀奴生性知礼守礼,怎会听陛下之言。”她年近双十,皮肤白皙,长得不算天姿国色,但也算上人之姿,毕竟皇后挑选再看家世门第,也要有样貌才行。
“是极!倒是朕孟浪了。”
几人如平常人家亲戚一般谈话,未几,便听一阵婴儿喧闹之声,伏泉望去原是皇后屏风后有一小巧婴儿,正在啼哭。
那是刘宏与宫女年前所生一女,后宫女难产,因宋氏喜爱此女,便收养于长秋宫里。
“小鸾儿,莫哭,莫哭,阿父在此。”小鸾儿,便是这位才出世未久的公主小名,本名刘葭。
鸾乃凤凰神鸟的诸种异名,《说文解字》中记载其为赤神灵之精也,鸾乃瑞鸟,可见刘宏对女儿的期望和喜爱。
刘宏第一时间走得抱着婴儿哄其不哭的宫女身边,接过婴儿,如慈父一般逗弄女儿,不过这丫头显然不领情,对于这位父皇依旧咬牙切齿。
看刘宏样子,显然是爱煞了此女,盖因刘宏前面所生子女多为早夭,未能存活,或许这也是刘宏经常让伏泉入宫的主要原因,毕竟是其外侄,也能体验长辈之瘾。
别看刘宏尚未及冠,但他生的孩子已然不少,不过不知是何原因皆未存活。
想想也是,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皇帝,初尝男女之事哪能自拔,宫里美女又多,当然是夜夜笙歌,旦旦而伐,不加节制,孩子多也属正常,想来这也是他后来早亡的主要原因。
“陛下,小鸾儿尚小,怎会知陛下之意?”
“是极!”安抚了小公主,看其又安然入睡,刘宏这才问道:“汝伯父知兵乎?”
伏完?知兵?这是何意?
“回姑父,吾伯父自幼研习家传经学,于兵事无甚兴趣。”
“应是如此,江东传了消息,臧旻初战不顺,贼事甚大,恐一时难克,吾欲调禁军平叛,却无良将耳。”
原来如此,只是为何说无良将?
选了伏完?
朝中知兵之人何其多,不说其他司隶校尉段颎便是名将,其仅凭数万归附羌胡杂骑便能平定为乱百年的汉羌之战,选其平叛不是上上之选?
突然,伏泉眼神一亮,刘宏此言是要培养外戚势力,这对他来说却是个好机会。
伏泉正声道:“姨父莫急,江东之乱必平也。”
第四十四章 宋酆与蔡邕
宽大的长秋宫里,伏泉声音响亮,连续有几声回声传来,令人瞩目。
刘宏诧异,问道:“汝乃何意?江东贼乱事大,许贼割据自立,稍有差池,危及社稷,朕怎能不急?”
伏泉道:“姨父勿急,且听小侄细言。许昭本是会稽一妖贼耳,于句章起兵,妄自尊大,割据自立。纵然攻城掠地无数,鼓动愚民赴死,聚众数万,但终究乃乌合之众,多为宗教迷惑。加之本无大义,民心向背,人心不一,卒乃弱旅,兵甲不锐,有此五条,待朝廷大军一到,必亡矣。是以,陛下不需急也,若急,只需遣一名望重臣,带一旅精兵助战便可。”
还好昨日刚听贾诩分析此事,此时只需稍加整理,组织语言,便能在刘宏面前表现出一个知兵的天赋出来,如此能表现自己,伏泉何乐而不为呢?
“真是小看汝了,诗赋奇佳便罢了,未想竟于兵事一道有此见解,倒不似不其侯一族。”
“只是小侄平时多喜读兵书耳,适才胡言倒让姨父见笑了。”伏泉知他意思,的确,自己祖辈皆是大儒,纵任武职,亦未成名于兵事一道,自己盗用贾诩之言,肯定会让人惊讶。
刘宏道:“汝如此聪慧,朕哪能取笑。”话语刚落,便又听刘宏喊道:“张让?”
“奴婢在。”张让适时道。
“令尚书台拟旨,诏:陟不其侯、中散大夫完任越骑校尉,令其于越骑营选精兵千人,交不其乡侯、执金吾酆。择选吉日,令酆驰援江东,督阵剿贼平乱事宜。”陟,便是升迁的意思。
一语既出,殿内皆惊,未想刘宏扶持伏氏外,还欲扶持宋氏。
“诺。”张让眼神错愕出了殿内。
稍后刘宏又说了会话,眼看自己女儿不会醒来,便快速离去。伏泉眼看无它事,亦欲离去,不料却被宋氏拦住。
宋氏正声道:“檀奴,待会汝出宫后去一趟汝外祖父府里,告知其诏书一事。”
“诺。”伏泉行礼便出了长秋宫,外祖父当然不是指他的亲外祖父,他生母之父早就亡故,宋氏所言的乃是其父,自己母亲族伯父,自己母族的族外祖父,当朝国舅宋酆。
宋氏看着伏泉远离身影,心里一阵心惊,皇帝竟然要重用外戚,于宋氏一族而言到底是福是祸?
皇后之位看似显贵,实则如履薄冰,自己的两位姑祖不就是如此,本来都以生下太子,最后却因后宫争斗而自杀。
自己入宫以来,便被刘宏不喜,她能登上后位也是外朝逼迫之果,是以入宫以来事事谨慎,处处小心,就连姑父刘悝被诬陷,自己也只是让父兄出面解救,自始至终她都未出宫门半步,为的不就是怕祸及宋氏?
偏偏皇帝又让已经身居闲职的父亲领兵,对宋氏而言到底是福是祸?
出了宫门,伏泉招呼马车便直奔不其乡侯府而去,去见自己那自母亲亡故后,甚少见面的族外祖父。
说来也巧,这位出身扶风平陵的国舅与伏氏渊源颇深,除了姻亲关系外,便是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伏氏可以说是同乡关系。
为何?
观其爵位便知,不其乡侯,与伏氏嫡传的不其侯爵位同出一地,说是同乡倒也无妨。
东汉外戚自“四姓小侯”衰落,五大家族兴起,其中亦有其余世族为之显贵。琅琊伏氏便是其中之一,扶风宋氏亦是如此,其虽不如外戚五大家族,但也为后宫输送不少女人。
扶风平陵宋氏世为著姓,自西汉开国功臣宋昌发迹,随汉高祖兴义兵起山东,一统天下。刘氏平定诸吕之乱后,派人迎立代王刘恒,代国诸臣皆议刘恒即位不可信,提议刘恒称病不去长安,唯有时任中尉的宋昌力劝代王前去长安。后刘恒即位为汉文帝,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因功封壮武侯,宋氏始为显贵。
东汉汉章帝时,后宫中就有两位宋贵人,就是伏泉的便宜姑母当今皇后宋氏的两位曾姑母,其中宋大贵人更是生了当时的皇太子刘庆。可惜时运不济,两位宋贵人遭到当时正宫窦皇后的嫉妒,在章帝面前屡进谗言,后来更是诬陷两位宋贵人欲行巫蛊之术,图谋不轨,宋氏姐妹最后无法辩驳,只能服毒自尽,皇太子刘庆最终也被废为清河王。
不然的话,指不定现在的皇位到底是谁的。
至今,宋酆之女宋氏成为正宫皇后后,扶风宋氏现在也算是仅次于五大家族的外戚世家。
到了宋府,向大门口的苍头递上名刺,不一会儿便被接引而入,苍头得知是家主族外孙,领路十分殷勤,穿廊过院来到一座大堂前。
堂前,便见两鬓发掺杂白色的老者,正于前堂案几上欣赏书帖,说二人老,其实都不算老,他们看着应有四五十岁,放之后世只能算是壮年末期,但在这个医疗设施简陋的时代,人多活不过五十岁,他们真算是老者无疑。
伏泉上前行礼,喊道:“外孙檀奴见过大父。”
两老者因痴迷书法,尚未察觉有外人前来,听了伏泉喊声,这才注意有人来了。此时,位于案几一侧的老者,上下打量了眼伏泉,才疑惑道:“汝是绾儿之子?”
“正是。”绾儿,便是伏泉母亲。
“好、好……都长这般大了,前番听汝舅父说起,吾亦未想汝今日有这般名气,绾儿在天之灵无憾也。蔡郎中,今日便为汝引见吾雒阳‘治瘟郎’,便是此佳儿也。”
看来此人便是宋酆无疑,瞧他留着一抹短须,虽显威武,但观其言行,却十分宽厚仁义,让人心生好感。可惜这种性子若是平常人家长者,定会令人敬佩,但生在外戚世家,便显得有些儒弱了。
宋酆身边老者气宇轩昂,精神颇佳,留有短须,虽发丝有不少苍苍白发,但并未与其相貌失色分毫,反而让人感觉有种别样的气质。此时,他听到伏泉之名,眼前一亮道:“陈留蔡伯喈,见过小郎君。”
陈留蔡伯喈?
蔡邕!
大名鼎鼎的蔡文姬之父!!!
伏泉听其名字后,为之一振,激动道:“琅琊伏流川,见过蔡郎中。”
怪不得此人年长,外貌却如此风度翩翩,原来是这位才华极高的文学大家。
民间传言张衡死的时候,蔡邕母始怀孕。二人才貌甚相类,时人云邕乃衡之后身。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也从侧面表明了他的博学渊博与才华不凡,令人钦佩。
第四十五章 长者之计
宋府大堂里,两老一少相谈甚欢,毕竟人都爱美好之人或物,伏泉长相极佳,又有“治瘟”之名,加之又斩杀过宦官之人,可见品性良善,是以宋酆与蔡邕对其甚喜。
蔡邕点头连连,笑赞道:“高明曾于陛下面前作《黄河赋》,仆闻后心中甚喜,此绝妙好辞,世所难有。”
“郎中秒赞,泉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未想流川亦是雒阳‘治瘟郎’,依仆看流川此法功在社稷,惠及千秋,真乃年轻一辈楷模。”
夸的过了,伏泉赶紧转移话题,虽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