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是奉先 >

第54节

我是奉先-第54节

小说: 我是奉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曼成自己也没更好的主意,通过今夜之事,他对唐周已是非常信任,对唐周的谋略也是非常信服。

    当下同意了唐周的建议,将宛城的仓库全部打开,武器发放全军,府库的金银和粮食一律征为军用,还有从赵弘等人大营抢来的财物和粮食也都打包带走。

    然后张曼成的黄巾军天明就向东开拔,兵发舞阴,沿途大张旗鼓,招兵买马,还将多余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有不少的流民、饥民为了吃口饱饭,加入黄巾军。

    等到张曼成轻松攻下舞阴县城之时,他麾下的军队已经再一次扩充到了十万人,当然黄巾精兵仍然只有三万。

    赵弘、韩忠、孙夏听说张曼成已经动身北上,向东去往舞阴了。他们也不追击,乐得看到张曼成离开南阳郡,他们三个一家独大。

    继续打着黄巾军的旗号,重新占领了宛城,又派兵出击冠军、穰县、新野等地,收编各地的山贼草寇、地主武装,良莠不齐,疯狂扩军,很快又拥有了二十万人。

    已经确定明天12点以后上架,到时候我会开始上传,不过因为个人写作习惯,是修改后上传,而不是复制粘贴,所以想一睹为快的读者大概需要13点以后才能看到第一更,明天最少三更吧,还希望大家到时候多多捧场!

 第97章 长社之战(第一更)

    就在张曼成等人攻陷宛城,杀死太守褚贡的同时,大汉右中郎将朱儁率领的中央官军却在颍川郡这条小河沟里翻了船。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得到孙坚等人相助的朱儁,在面对视如草芥的黄巾贼寇之时,还是犯了轻敌的毛病,在颖阳城下败给了颍川黄巾军的渠帅波才。

    被波才率军追杀,一直退至长社,才遇到了来援救他的皇甫嵩,这才站稳脚跟。

    皇甫嵩本来是要北上冀州的,结果刚要动身,就接到何进的军令,说是朱儁在颍川战败,而颍川郡离洛阳实在是太近了,皇帝惶恐,只能命他先拿下颍川,帮助朱儁,剿灭颍川郡的黄巾贼寇,

    听说朱儁已经败退至长社,皇甫嵩直接就率军赶赴长社,与朱儁合兵一处,打退了波才的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一起守城。

    汉军人少,又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波才的黄巾军则正好相反,连打胜仗,斗志满满,沿途打破各地地主豪强的坞堡,开仓放粮,各地的无地流民和饥民纷纷投军,最起码可以混口饭吃。

    等到波才包围长社之时,波才的颍川黄巾军已经扩充到了二十万部众,虽然有不少混饭吃的杂鱼,可是人数还是数倍于汉军。

    波才围城之后,催促兵士们日夜攻城,这长社城里可是围困了两个大汉名将啊!

    皇甫嵩则早早地就向洛阳发出了求救书信,请求皇帝陛下和何进大将军早派援军,这些中央官军可是大汉最精锐的军队了,也是大汉仅有的机动兵力,不能有何闪失!

    何进接到了皇甫嵩的求援书信,也慌了手脚,大骂朱儁无能,累死三军。可是骂归骂,这援兵还得派啊!

    经过汉灵帝的统一,他将洛阳最后能派出的援兵,几营禁军加上司隶校尉部的部分兵马,凑了五千人。

    可是派谁来带领这支援军呢?三大名将,卢植被下在死牢,朱儁和皇甫嵩都被困在长社了。

    何进与手下的幕僚们好一番商议,最后还是袁逢的公子袁绍向何进推荐了一人,曹操,曹孟德。

    而何进的重要幕僚何颙也对曹操大加赞赏,认为曹操平素就喜欢研究兵法,又有武略,可以担此重任。

    其实何进也认识曹操,想当初还没成为大将军的时候,也和袁绍、曹操等人往来密切,毕竟曹操也是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曹嵩曾经官至太尉。

    知道曹操通晓兵法,还有一身武艺,胆识过人,也在朝廷里当过议郎,既然没有更好的人选,就只有选择曹操了。

    何进任命曹操为骑都尉,率领这五千汉军,前往长社,增援皇甫嵩。

    曹操初掌兵权,自是认真对待,他谢过袁绍、何颙等好友,从何进手中领得令符,便以军情紧急为由,率军星夜兼程,赶赴长社。

    其实长社此时已不像最初几日那样情势严重,皇甫嵩率军到达长社之后,城中汉军达到四万与众,而且多是北军、禁军这样的精锐。

    长社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波才派军猛攻了几日,可是黄巾军战斗力低下,装备落后,面对坚守不出的汉军,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损兵折将,黄巾军的尸体遍布城上城下。

    所以攻了几日,波才就改变打法,改为围而不攻,打算困死汉军。

    皇甫嵩却是战阵经验极其丰富之人,一生征战无数,他与朱儁、孙坚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孙坚指出城外黄巾贼寇打仗毫无章法,行军布阵更是漏洞百出,观察他们修筑的营寨就是明证,说明这个波才根本就不会领兵打仗,战阵之道是一窍不通。

    虽然连营几十里,可是既不知道挖掘壕沟,也不知道清理视野之内的树木和杂草。

    孙坚这番话,却给了皇甫嵩以启发。皇甫嵩命人找来了长社县志,又传来了长社县丞、县令等人,询问了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又对照县志的记载。

    皇甫嵩发现这个季节,长社这里会经常吹南风,黄巾军的主营就在南门之外。

    当下便与朱儁、孙坚商议具体的应对之法,他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朱儁也是沙场老将,孙坚虽然年轻,却也颇懂兵法,都觉得可行,便各自下去准备。

    当天傍晚,果然刮起了南风,而且风力还不小。

    等到天黑,长社的南门悄悄打开,一队队汉军悄无声息地列队出城。

    皇甫嵩、朱儁、孙坚各领一军,偷偷的摸到黄巾军的营地周围。

    果然是毫无章法,戒备松懈。皇甫嵩亲自擂响战鼓,汉军纷纷点起火把,引燃了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树木和野草。

    南风将大火吹向黄巾军的大营,并且蔓延开来。早有准备的汉军又将装满火油的陶罐和皮囊扔进了黄巾军营地,大火烧的更旺了。

    睡梦中的黄巾军,被大火惊醒,惊慌失措,有的忙着逃跑,有的忙着救火。

    三路汉军敲响了战鼓,高举火把,包围了黄巾军营地。缺乏训练的黄巾军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

    向营外逃跑的都被汉军乱箭射死,更多的人则向南方逃窜,哪里没着火就往哪逃。

    汉军冲入还未着火但是一片混乱的黄巾军营地,一顿砍杀,没有人组织反抗,各自为战,很快就无心恋战了。

    波才也失去了对大军的控制,手下几个亲信将领何仪、黄邵、何曼率领各自的精兵护着波才趁乱逃出大营。

    皇甫嵩等人率大军随后掩杀,黄巾军不是亡命奔逃就是跪地投降。

    波才率军退往汝南郡,突然前方又杀出一支汉军,正是曹操带领的五千援军。

    曹操远远的就看到了长社方向的火光冲天,断定这必是汉军火烧黄巾大营,而黄巾军若要撤退,必定撤往汝南,所以他抄近道,直接率军在此埋伏,果然拦个正着。

    可是毕竟汉军兵少,黄巾军人数众多,没法四面合围,仍然挡不住舍得拼命的黄巾精兵,波才等人侥幸逃脱。

    皇甫嵩、朱儁、孙坚与来援的曹操合兵一处,声势大振。长社一战,终究还是取得大胜,消灭了数万黄巾军。

    朱儁、皇甫嵩等人为领军功,将受伤被俘以及已经投降的黄巾军统统斩首,并且将砍下的人头在城外高处筑成“京观”,以儆效尤。

    曹操、孙坚虽觉如此做法太过残忍,可是位卑言轻,也没有资格出言制止皇甫嵩和朱儁。

    颙(yong),京观是古代一种残忍的对待战败一方尸体的处理方法,如同堆砌金字塔一般,堆成一堆,来警告敌人。

 第98章 虎面军师(上)(第二更)

    波才的大军犹如惊弓之鸟,一路狂奔,根本不敢回头与追兵交战,一直退到了召陵,在这里遇到了汝南郡的黄巾军渠帅彭脱,还有刚刚抵达的张曼成。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三支黄巾军主力在召陵会师,声势大振,三支黄巾军加在一起足有近五十万人,当然了这里面有不在少数的随军家属,非战斗人员,但是仍然是当时最大的一股黄巾义军了。

    皇甫嵩、朱儁、曹操等汉军追兵见到贼兵势大,便放慢了追赶的节奏,又于半路会合了汝南郡太守赵谦等地方势力,还有一些痛恨农民起义的当地的豪强地主武装也纷纷加入了官军一方,至此,汉军也聚集了七、八万人的兵力。

    波才、彭脱、张曼成三大首领会合之后,便在彭脱的大帐聚会,商议下一步的对策,毕竟汉军尾追而来。

    张曼成和唐周仍然坚持继续北上,与张角的冀州黄巾主力会师,共谋大业。

    彭脱则留恋手中权势和故土难离,坚持留在汝南。波才虽然见识和才能高于彭脱,可是刚刚遭遇打败,很不甘心。

    他建议应该集合三支黄巾军的力量与汉军决战一次。他觉得他们有巨大的人数优势,应该稳操胜券。

    唐周如今是张曼成军中的二号人物,又是张角的弟子,自然也有资格发言。他反对与汉军决战,支持北上。

    他认为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数倍于汉军,可是汉军多为中央官军,装备、战力都远远优于黄巾军。即使是汉军的郡国兵和义勇军也强于黄巾军。

    黄巾军虽众,然而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各位首领手下的那些黄巾精兵。这些精兵与中央官军想必,并不占据人数优势,装备与训练也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其他的普通黄巾军更是乌合之众,既没装备,也没训练,只是呐喊助威的角色,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非战斗人员。

    正面决战,绝不是汉军对手,而且对手的统帅是皇甫嵩、朱儁。当然他的这些话也都是虎面人提前教给他的。

    张曼成自然赞同唐周的观点,可是彭脱没有与汉军主力交过手,打败赵谦,已经让他飘飘然,认为汉军不过如此。

    波才也认为自己的失败,完全是皇甫嵩等人偷袭得手,光明正大一战,几十万黄巾军,踩也踩死他们了。

    事已至此,张曼成也没法反对众人的意见,只得答应,明天一起出兵与汉军决一死战。

    回到自己的营帐,唐周安慰张曼成,“大首领,波才他们不信邪,要与汉军一战,我们就表面上答应,私下里做好准备就好。”

    张曼成听唐周如此说,不禁问道:“师弟,你现在竟然如此冷静、稳重,又足智多谋,真是变了一个人,有什么好办法快点说啊!”

    唐周微微一笑,“师兄,实不相瞒,我说的这些话其他大多都是一位高人给我的指点,这位高人可是仰慕我太平道已久,早就在悄悄地帮助我们了。”

    “先前识破赵弘他们的阴谋,设下围城之计,又建议我们先东进再北上,也都是这位先生的高见。”

    张曼成对唐周已是非常信任,听说又如此高人,也非常感兴趣。“师弟,你还与我藏私吗?快快请这位高人出来一见吧!”

    唐周见目的达到,连忙应是,去帐外领进一人,正是李肃手下的那位虎面人。

    张曼成见到来人带着虎面青铜面具,也是一愣,不过不敢怠慢,起身相迎。“曼成,见过这位先生,听唐周师弟说到先生的神机妙算,十分佩服,如今大敌当前,还请先生出手相助,不过先生这面具?”

    虎面人呵呵一笑,“大首领,你也是荆扬一带的著名人物,英雄豪杰,在下仰慕太平道已久,更是因为私事痛恨大汉朝廷,所以愿意帮助唐周兄弟。”

    “既然大首领不嫌弃我的愚见,我也愿意帮大首领筹划一二,至于这面具,却是在下师门规矩,行走时间,不得以真面目示人,还望大首领理解。”

    张曼成何等人物,既然对方肯帮助自己,又哪里会在意那些小细节。

    “先生,请坐,慢慢道来,来人,上茶!”张曼成命人上茶,唐周阻止,将亲卫都撵出帐外,亲自给二人端茶倒水。

    张曼成很满意唐周的谨慎之举,又看向虎面人,虎面人正襟危坐,接过唐周的茶杯,抿了一口,才说道:“大首领,我观明日一战,我军必败,汉军必胜!”

    张曼成假装生气,“先生,未开战先言败,未免也太伤自己人士气了吧?我们三路义军合兵一处,足有五十万人,汉军最多不过七、八万人,如何能败?”

    “大首领别急着生气,请听我给你分析一下,打仗不是简单的算术,五十万大于七八万就一定能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