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254节

大宋昏君-第254节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需要暴君,以强硬手腕征服天下。赵桓虽然不是暴君,但他最后还是做到了。

    盛世则不然,盛世需要的是仁君。虽未册封太子,但整个朝廷都已把赵昕当做太子的最佳人选。赵桓也是有此想法,赵昕的善良宽厚正是适合这个时代。

    赵桓现在着力培养小赵昕的帝王统御能力,仁君也不能太仁。向宋仁宗似的则可,若是像明朝建文帝就麻烦了。

    赵桓之所以经常把赵昕领出来,就是想让他多看看民间疾苦。只有深入民间,深知民间疾苦的人将来才能真正做到为国为民。

    赵桓甚至想待赵昕大一点,将他送到民间历练历练。好在现在他还小,只有八岁,却非常有礼貌。

    出宫的赵昕对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父皇这是什么?”

    “这个是水风车,有了它百姓们就不用出力挑水了。”

    “那父皇就让他们多造一些,这样百姓们就不会受苦了。”

    赵桓笑了笑,疼爱的抚摸着他的小头:“这个呀,朕可没有这个能力。等你长大了,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怎么样?”

    小赵昕抬头看了看他,然后使劲的点了点头。

    赵桓等人到达即墨的时候,龙船上的粮食种子早已搬到了仓库中。

    事先赵桓已经交代各种作物种子的储存方法,地方官员倒也做的不错。

    番薯经过严格挑选,以防止有坏的传染其它好的番薯种子。挑过的番薯都下到了地窖里,然后就是保持一定的湿度通风透气。

    这地窖真是个好东西,番薯种子是需要呼吸的,所以通风非常重要,否则就会腐烂。

    玉米花生番茄之类的就简单的多了,和储存粟米一样,只要保持干燥便可。

    至于土豆和番薯差不多的道理,只要防止其冻伤,不要见光,土豆相对好储存一些。

    整个即墨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现在大宋国富民安,无数百姓涌向街头迎接皇帝亲临。

    御前侍卫们却如临大敌,他们必须时刻做好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令狐云龙也有些挠头,赵桓带的家眷太多,他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他要时刻紧绷着自己的神经,他的目标主要是赵桓和小皇子赵昕。

    盛世之下,除了几个脑袋发热或者有什么深仇大恨的家伙,没人脑残到去行刺皇帝。不过这安全保卫非同儿戏,这个是关乎大宋兴衰。

    民众的热情太高涨了,人们山呼万岁的呼喊声震耳欲聋,这都是发自肺腑的呐喊。

    赵桓也不禁感慨万千,想当年他刚刚登基,交到自己手里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破碎的江山,外敌环伺,个个虎视眈眈。

    如今的大宋国富民强,兵峰更是强到了极盛,大宋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红衣大炮的国家。

    对于这种国防利器,赵桓采取了极为严密的措施,防止技术外泄。

    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再怎么发展经济,国防军事也不能丢。

    一个国家富强的经济基础是需要强大的国防来守护。军器监日夜研究各种武器,尤其是神臂弩,甚至可以转轴连发,虽然射击威力不如从前了,但速度快了好几倍,这使神臂弩的技术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即墨县令州长都来了,赵桓终于远远的看到龙船船队的船员们了。

    赵吏与潘不疯带着手下们近前迎接着,赵吏激动不已,慌忙跪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赵桓慌忙扶起,他心中也自激动万分:“赵吏,朕总算没有看错你。你和不疯辛苦了,大宋龙船的船员们,你们辛苦了!朕,替大宋的百姓谢谢了!”说着赵桓对这些船员深深的抱拳行了一礼。

    众人大哗,虽然素闻这皇帝总做一些出格的事,可这几年已经收敛了许多了,怎地竟然又对船员行起礼来了。

    古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皇帝给船员行礼,虽然这份举动有些不妥。但船员们都看到皇帝是真心感激,于是纷纷伏地大喊:“万岁!万岁!”

    有的船员们哭了起来,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数次差点放弃,今日终于觉得得尝所值了。

    围观的群众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万岁,万岁!”

    小赵昕捂着耳朵站在朱琏身后,他小小年纪有些不明白,只是感觉很好玩。

    朱琏俯下身瞧瞧的在他耳边说道:“昕儿,这些百姓感激你父皇,这才这么大声叫喊。你要记住了,你长大了也要像你父皇一样,做个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知道吗?”

    赵昕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跟着稚声稚气的喊着:“父皇万岁,父皇万岁!”

    旁边南宫怜儿等人掩嘴微笑,现在的大宋已经开放了许多。后宫嫔妃抛头露面也不再有臣子弹劾,京城大街上很多官宦子女妇道人家也开始抛头露面。

    什么东西都会慢慢改变的,赵桓正是想和大唐一样,用包容世界的胸怀向世人展示一个强盛繁荣开放的大宋帝国!

    ps:求关注新书《大唐昏君》,保证比这本书进步很多很多。

 第十四章 (大结局)新书《大唐昏君》已经发布!

    没有人比赵桓更清楚这些粮食作物对大宋对影响力,这些作物能够实现人口爆炸,会使大宋国力达到顶峰。

    船队每个人都得到了封赏,每人平地坐升两级,人均分的田产五十亩,另外还有赏银人均两千两。

    待遇之优厚,无出其右。船员们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都觉得这一趟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值了。

    赵桓并没有急着回宫,他想看着这些作物种下去。

    开春,玉米花生还有番茄土豆红薯等等都陆续栽到了地里。

    效果出奇的好,官府的耕种使得百姓们啧啧称奇,他们从没有见过这种农作物。

    赵吏的夫人伽莉现在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对汉语,她现在是这片皇家耕地的顾问,每种作物对习性以及种植方法都由她亲自教授。

    转眼到了丰收的季节,成片成片对玉米在这块异乡土地上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没有后世那种产量,不过也足以让大宋子民们瞠目结舌了。

    土豆的产量更是惊人,这玩意既能当主食又容易储存,深受百姓爱戴。

    花生也让北方的百姓见识了植物油的爆香,做可怕的还是红薯。

    红薯的产量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一亩地数石的产量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红薯储存和食用很难作为主粮。这难不倒赵桓,赵桓亲自发明将红薯切片晒干储存。

    而军器监也按照赵桓的旨意发明出手摇式红薯切片铡,也就是后世的红薯铡。

    晒干的红薯干耐储存,还可以煮粥,炼糖。

    最伟大的发明还属赵桓发明的红薯煎饼,新鲜的红薯用石磨磨碎,然后用鏊子烙煎饼。

    这种红薯煎饼储存一年都能吃,要命的是它还能作为主粮,吃了不会反酸。

    这些农作物的逆天产量,加上官府大力推广,迅速的普及开来。

    开始推广并不顺利,后来财大气粗的大宋朝廷决定免费发放这些作物种子。

    开始有胆大的百姓开始试种,结果出现了逆天产量,第二年就开始疯抢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

    任何作物的普及都需要时间,红薯玉米这些作物普及整个大宋,用了足足十余年的时间。

    十余年后,太子赵昕已经二十二岁了,他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帅气的太子。

    太子宽仁,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赵桓偶尔出宫去各地游玩考察,命太子监国。

    太子也会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这让赵桓很是欣慰。

    对于孩子的感情问题,赵桓并没有太多干涉,太子赵昕娶了何栗之女为太子妃,唐婉儿的孩子赵柔儿也早已下嫁给了李纲小儿子。

    另外南宫怜儿,李思思,田盈盈,还有嫣然公主等人生的皇子公主年纪尚幼。

    何栗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严厉的家教使得太子妃也非常通情达理,为世人所称颂。

    这一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大宋的国力空前,国库盈余达数亿两白银。各地粮仓频频爆满,往往今年的粮食刚下来,去年的存粮还大大有余。

    于是各地重点发展养殖业,为的是让百姓们能够吃上肉。有了剩余的粮食变能酿酒,便能饲养牲畜。

    后来赵桓渐渐的将权利一点点下放给太子赵昕,他自己也非常满意。太子处理起的每一样国事都井井有条,有的时候甚至比赵桓处理的还要好。

    今日的早朝文武百官齐聚,甚至那些早已退休的老臣都被请了来。太上皇赵佶,虽然年迈,可身子依旧硬朗。

    赵佶已经彻底的自由,不再受到任何监视。因为赵佶已经没有了威胁,现在整个大宋朝上下只知神化了一般的英明皇帝赵桓,和宽厚仁慈的太子。

    已经没有多少人记起这位太上皇赵佶了,赵佶时期的那些老臣们也都死的死老的老。

    紫宸殿上,已经步入中年的赵桓留着两撇胡子,他满意的看着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帝国。

    群臣也都纷纷跪地山呼万岁,赵桓笑了,他轻轻的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圣旨。

    “曹东升,宣旨吧。”

    曹东升从赵桓手里接过圣旨,然后大声的宣读起来:“承天恩赐,众神福佑,乃有我大宋千古基业。吴列祖列宗励精图治,开创伟业。朕其一生,灭大金,收西夏,平蒙古。降高丽,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至朕,国运昌盛,四海归服,创天下第一大国。太子赵昕挥先世之余烈,振长鞭而御宇内。今朕禅位与太子,朕赵桓皇帝庙号为“圣宗”,举国同庆三日,大赦天下。钦此!”

    这是赵桓禅让的诏书,他要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昕。

    其实现在的赵桓不过四十余岁,正值年富力强。可他也知道,自己终究是没能做好这个皇帝。

    太子为人谦虚,又勤奋。比自己强百倍,监国之时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众臣子无不赞扬。

    于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让位,自己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太上皇。

    一应政务全部交给了太子,自己终于自由了,不用再被没完没了的政务烦身。

    反正这天下都是他父子的,给了自己的儿子是早晚的事。还不如趁自己还活着早点交给太子,让他历练。

    一众臣子们早已知道赵桓让位的消息,今日朝会便是为此准备。赵桓当上了太上皇,那赵佶便被封为无上皇。

    虽然退居幕后了,许多大事决断上其实还是赵桓做主。毕竟赵昕年幼,赵桓要一步一步来,慢慢才能将权利下放给他。

    赵桓帝王禅让给太子,普天同庆的大事。各国使节纷纷上贡,恭贺新皇登基,一时间大宋天下沸腾。

    现在国库充足,钱多了没地方花。于是朝廷又为赵桓另建行宫,作为太上皇宫邸。

    这一日是赵桓大寿,赵桓在后宫与众嫔妃饮酒作乐,皇后朱琏带着南宫怜儿、李思思、唐婉儿、嫣然公主、还有田盈盈等人为赵桓贺寿。

    突然曹东升慌慌张张的大喜着跑过来:“太上皇大喜,大喜啊!”

    赵桓端起金樽酒杯一饮而尽:“曹东升,又有何喜之有啊?”

    曹东升大喜道:“陛下刚刚登基,皇后娘娘便生了一个小皇子,太上皇您抱上孙子啦!”

    赵桓愣了一下,手一颤,酒杯掉到了桌子上。(全书完)

    新书《大唐昏君》已经发布,希望大家支持。大唐昏君,全新的故事,智斗爽文,绝对值得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