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昏君 >

第23节

大宋昏君-第23节

小说: 大宋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嚷什么!把你们抓来自有抓来的道理。你们平日拦门收费,欺压百姓的事做得少了?你们哪个觉得冤枉了,站出来!”吴革大大咧咧的道。

    牢内的官兵立刻安静了,都知道四城守门官兵是个肥差。平日往城内送菜送货的,还有夹带违禁品的,太监顺了宫内宝贝偷城出卖的,都得给这些守门官兵孝敬孝敬。

    这皇上不会为这个将我们下大狱吧。下的还不是开封府尹的监牢,而是皇帝直属的天牢。昏君果然就是昏君。

    吴革手里拿着一张名单:“张大虎,刘三江。出来!”

    牢内两个人站了出来,这些官兵都是被一拨抓来的。只是把他们下了天牢,并没有给他们换上犯人衣服。

    吴革吩咐狱卒:“把这二人带到审讯室。”

    那俩立刻尿了,杀猪一样鬼叫:“大人救命啊,冤枉啊!”

    审讯室谁人不知,那里有一百种酷刑让你生不如死,这张大虎刘三江怎能不害怕。

    狱卒拖着死狗一样的二人带往审讯室。

    到了审讯室,吴革一挥手:“给他们换上!”

    两名狱卒扔过来两身衣服。张大虎和刘三江一看,白色犯人服。

    这换上犯人服也就罢了,要命的是这犯人服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大的‘杀’字。

    这二人不傻,知道这是犯了死刑的犯人穿的,这是要杀头啊。

    “大人饶命啊!”

    “小的冤枉啊!”

    吴革得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他找了个长凳坐下,一只脚踩在凳子上:“说吧,姚平仲夜袭金营之前,有什么人出城了?”

    张大虎和刘三江对望一眼:“大,大人。小的真的不知。”

    “胡说八道!”吴革指着他:“本将已然查明,那日东门南门皆无人进出。西门是你二人当值,你敢说不知?”

    张大虎和刘三江眼见抵赖不过,纷纷跪地求饶。

    张大虎不住磕头:“大人。是,是那李锐大人门客邓圭,他给了小的们五百两银子,说是老母病重,想出城探望。”

    “枢密院事李锐?你就给他开门了?”吴革冷冷的道。

    刘三江跪也在地上拼命磕头:“小的知道军情危急。李纲大人严令,开门是诛九族的大罪。小的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啊。是,是……”

    吴革大怒:“吞吞吐吐,怕什么!讲!”

    刘三江一个哆嗦:“是都虞侯李邦德和中书侍郎王孝迪,他二人跟着来到城门口逼迫小的开门。西城门归都虞侯李邦德所管,李邦德是小的顶头上司,小的不敢不开门啊。”

    吴革倒吸一口凉气,不曾想这里面牵涉这么多。吴革继续不动声色的道:“都虞侯违旨,你二人为何不向李纲大人禀告?”

    那张大虎接着道:“小的们知道那是砍头的大罪,第二天小的与刘三江想去找李纲大人。可到了李府才知李纲大人巡城去了,于是小的们就,就把这事给忘了。”

    吴革怒指着他:“胡说八道!你们去找李纲大人了?你俩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啊,大刑伺候!”

    张大虎一个哆嗦,双手乱摇:“别,别。我说,我说。”

    张大虎沉吟了一下,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反正也是死,死也要拉几个垫背:“是,是李邦彦李大人!”

    吴革暗暗心惊,李邦彦位高权重,当朝太宰,右丞相府。他居然是个奸细。

    “你是说是李邦彦也参与其中?”

    张大虎望着刘三江,二人点了点头。刘三江接着道:“我二人知道李纲大人嫉恶如仇,搞不好会把我俩一同治罪。于是我二人又找到李邦彦府邸,心想李邦彦是当朝宰相,但比较好说话。于是将此事告与李邦彦大人。那李邦彦大人说知道了,百善孝为先,是他授意邓圭出城的。李邦彦大人说道他被邓圭孝心感动,冒着抗旨的危险让孝子邓圭出城。还给了我俩一人一千两银票。说是此事若张扬出去,皇上怪罪下来。他受责罚不说,我二人也得掉脑袋。是以,小的一直不敢再提此事。”

    吴革越听越是心惊,这恐怕要牵涉出一桩惊天大案,自己做不了主,李邦彦可是当朝宰相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是先奏请皇上再说。

    “来人!回宫!”

    ps:求收藏,求推荐票。有书单的给个书单,多谢支持!

 第四十五章 忠言逆耳利于行

    李邦彦,宰相啊。盲目的动了他会引起国基不稳。

    “吴革,万不可草率行事。你速去将李锐和王孝迪捉拿归案。没拿到真凭实据之前,李邦彦先不要动。”

    “遵旨!”

    枢密院事李锐府邸大门紧闭,吴革带领御前侍卫拍着大门。

    “开门!快开门!”

    “大人,门闭上了!”旁边侍卫躬身道。

    吴革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给我撞开!”

    “是!”侍卫得到命令立刻开始撞击大门。

    “砰!”的一声。大门撞开,吴革带着侍卫闯了进去。

    等他们到达中厅的时候大吃一惊,李锐已经吊死在自己房梁之上。

    “报大人。小人搜遍了府上,没有发现其他家眷。”过了一会儿侍卫小队长跑过来躬身道。

    吴革在李锐家中厅坐了下来。很明显自己抓了城门官兵已经打草惊蛇,李锐上面肯定还有保护伞,那就是李邦彦。

    单靠猜测的话。李锐应该是将家眷交于李邦彦处理,自己畏罪自杀。

    “速去王孝迪家!快!”吴革急匆匆的站起来就跑。

    吴革几乎是一路奔跑着来到中书侍郎王孝迪的家,后面的侍卫铁甲铮铮的跟着。路边老百姓看到这架势肯定是官府又要抓人了,居然出动侍卫,不知道哪位大臣又要倒霉了。

    人群纷纷避让,吴革他们跑到王孝迪家,这次王孝迪的府邸大门是敞开的。

    吴革他们纷纷冲进去。果然不出所料,王孝迪家里一样空无一人,就连奴仆都被遣散。

    吴革一挥手:“搜!”

    身后侍卫立刻分成两队,围着王孝迪家里开始搜捕。

    吴革带着几名侍卫闯进客厅,王孝迪居然坐在客厅椅子上。

    吴革长舒了一口气:“王大人,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孝迪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笑了笑。随即嘴角溢出鲜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吴革大惊,一个箭步抢上。他探出手指摸了摸鼻息,已然气绝。

    吴革闭着眼睛,敌人太狡猾了。线索就此断绝,看来这桩案子又是一桩悬案了。自己虽然怀疑李邦彦,可是没了证据。

    北方战事已平,种师道不日即将凯旋回京,整个汴京城张灯结彩喜迎凯旋之师。

    群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准备赵桓登基大典和皇后册封大典。

    这朝堂之上也没有了往日的剑拔弩张,大臣们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白时中手拿笏板,喜滋滋的道:“陛下挫败金兵,扬我大宋雄风。臣以为这登基大典应该多做准备。应该风风光光。”

    “臣以为白大人此言甚是。这登基大典马虎不得,礼部应该多做准备。”李邦彦也站出来帮腔。

    “陛下,臣以为不可。”李纲站出来:“陛下。眼下金贼刚撤,百废待举。国库空虚,一切应从简。”

    白时中皱了皱鼻子,反感道:“李纲大人,能不能每次别这么扫兴。登基大典是国之重事,关乎朝廷兴衰,怎能马虎。”

    李邦彦也白了李纲一眼:“就是,李纲大人呐。这别的可以省,登基大典可不能省。一定要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才好。”

    这次赵桓非常同意白时中和李邦彦的做法。妈的,当皇帝不就是贪图享受吗,这登基大典自然要风风光光才是。只是自己最在意的还是纳妃一事,怎么他娘的就没有个大臣跳出来提选秀女之事?

    赵桓清了清嗓子:“礼部尚书庞中华何在!”

    人群中走出一位花白胡子老头:“老臣在。”

    “这登基大典和皇后的册封大典你给朕算一算,大约需要多少银两。”

    “这个,陛下。加上礼服,器具,祭天,祭祖,礼乐,膳食,百官朝贺,万民,犒赏,大赦。总计约需白银一百三十五万两足矣。”

    赵桓一惊:“这么多?户部侍郎何在?”

    人群中一个精瘦老者,手拿笏板:“臣孟谷饶叩见陛下!”

    “孟谷饶,户部还有多少钱?”赵桓问。

    孟谷饶两眼一翻:“陛下问此作甚!”

    赵桓不由得气结,你他妈的说我问这个做什么。但当着臣子的面不好发作,只好道:“自然是为登基大典之事。”

    孟谷饶两眼看天:“陛下若是要登基大典,臣只有纹银二十万两。陛下若是要赈灾,边防,军费,臣能拿出三百万两。”

    妈的,赵桓暗暗恼怒。大臣中总有这种不怕死的硬骨头。

    白时中不乐意了:“孟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户部有银子,为什么不肯拿出来。这区区二十万两能干什么,还不够一顿饭钱。”

    孟谷饶两眼一瞪:“老臣还是那句话,陛下若是要赈灾,边防,军费。老臣就是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也给陛下凑出三百万两银子来,若是登基大典,臣只有二十万两,爱要不要!”

    “你!”白时中大怒。

    “好了,”赵桓一摆手:“孟谷饶,朕知你是位贤臣。朕好歹也是个皇帝,二十万两是不是少了点?”

    这孟谷饶精瘦孤傲,偏偏就不买账:“老臣说了,登基大典只要二十万两。”

    赵桓皱了皱眉头想发作,但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知道不能再让这种良臣心寒。当下强忍怒气:“孟爱卿啊,就当是朕借你的。这样吧,五十万两。其中三十万两呢,你每年从后宫开支里扣除一点,朕分期五年还清。爱卿以为如何?”

    没想到这孟谷饶又臭又硬:“陛下既然这样说,那臣只好答应。三十万两,十万两借与陛下,两年连本带利还清。”

    “四十万两!”赵桓想讨价还价。

    “三十五万两,极限。陛下不同意就当臣什么都没说。”

    “成交!”

    下面大臣纷纷窃窃私语,说这孟谷饶不识抬举。把个登基大典弄得如此小家子气,这怎么彰显我大宋脸面。

    李纲倒是对孟谷饶颇为赞赏,他笑着对孟谷饶道:“孟大人清正廉明,为民着想。李纲佩服。”

    没想到这孟谷饶极是孤僻,他冷冷的看了李纲一眼,嘴里“哼!”了一声,对李纲也爱答不理。

    孟谷饶,为官清廉。只是为人孤傲,不喜合群,一直未收重用。徽宗时期因为不拉帮结派,没影响到蔡京童贯集团的利益。他们为了在世人前做个样子,蔡京等人并没有排挤他,给了他个户部侍郎的位置。

    没曾想孟谷饶这个户部侍郎又臭又硬,很不给徽宗面子。徽宗想办他又苦无证据。此人不贪不嫖,家徒四壁。又不拉帮结派,实在没啥由头治他的罪。

    没办法最后蔡京等人将财政大权调给了三司,户部只是个空衔。赵桓登基才重新把财政大权又交给了户部,此刻他又尝到了这老头的苦头。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ps:宋朝每年税收一亿多贯,换算成银两却不是不多。明朝税收每年四百万两,赵桓因征战国库耗巨。二百万两银子又给了完颜宗望,后户部只剩下不到三百万两纹银。

 第四十六章 强抢民女官官护

    登基大典定于下月初八,这是号称会法术的郭京给定的日子。

    郭京,兵部尚书孙傅对其崇拜不已。孙傅向赵桓介绍这郭京能够呼风唤雨,法术高强。赵桓只是笑笑,这种小儿科的鬼把戏还想骗朕,只是不忍抚其意,遂答应郭京进宫主持登基大典。

    “东升啊,闲来无事咱们出宫走走去?”赵桓又感觉宫中有些烦闷了起来。

    曹东升是一万个不乐意的,他担心皇上的安危:“陛下,奴婢觉得您好久没去后宫见见皇后了。”

    赵桓这才想起最近忙于政务,确实很长时间没去找皇后了。当下沉吟道:“嗯,朕确实忽略了皇后。不过朕还是想出去走走,带上展云鹏。”

    蔡京主政时期并非全无建树,起码取消宵禁,放开夜市。这一点上蔡京是有功的。

    汴京七十二酒楼之首的樊楼,是京城最豪华的一座酒楼。据说这里只有你没吃过的菜,没有你吃不到的菜。当然这话有点夸张,但可见此酒楼的不一般。

    赵桓带着曹东升吴革和展云鹏来到了樊楼。赵桓很嫉妒,嫉妒源于樊楼的奢华。居然比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从侧面反应当时经济还是不错的。

    有道是有钱能使磨推鬼,这个道理谁都懂。来这种地方只要你肯撒钱,你就是大爷。

    可要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