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烦就转手,不管怎么做,翻上几番很容易。
同样,以他现有的,以及可以调集的资金,在国内的股市上,覆雨翻云做不到,庄家还是可以当一把的。
但是,这样可能带来麻烦的钱,他真的非常排斥去赚。
一定程度上,命运又可以说是公平的。
比如上次去保税港订车的时候,冯一平遇到了一个非土豪的德隆车队,当时周围的人谈起来德隆来,就像后来国内的人谈起马首富一样,不仅是艳羡,也很佩服。
但是冯一平知道,虽然要到04年才开始崩溃,其实从现在开始,看上去依然金光闪闪的德隆系,已经陷入了泥淖。
国内那些罪长袖善舞的资本家,最后却都栽在自己最擅长和最值得称道的事上。
至于靠房地产起家,最后又栽在房地产上的富豪,从现在开始到以后,更是络绎不绝。
很简单,自己实力不够,又想赚到更多利润的房地产公司,免不了要和政府机关及一些强力人士纠缠很深,和政府,特别是政府的一些官员挂的太紧,固然是他现在获利的有利保证,同样,也是他后来可能获罪的原因。
到现在为止,冯一平这个小富豪,就压根没有原罪之类的事情,他也非常不想沾上这样的事,所以,其实他也挺排斥购并国有企业的事。
上一次购并市里的铝制品厂,虽然有来自方市长的压力,但他最终同意的原因,除了不想让那些蠹虫侵吞国有资产,主要原因,也是想让铝制品厂员工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而且,那一次的购并,非常公开合理,也非常透明,就是带上显微镜,也找不出嘉盛占国家和集体便宜的事来。
这一次,佳美虽然是主动,但是,它毕竟也是国企。
等到再过几年,人们翻开嘉盛的资料,发现她在发展的过程中,收购了一家又一家国企之后,才不会管你当时收购的时候,究竟是如何公平合理,只会想到你是靠着占国家的便宜发展壮大的。
也不能怪大家这么想,购并国企,这里面的猫腻太多。
你说购并国企非常干净,就和冯一平后来卖发电机的时候,对客户说,自己的毛利都不到五个点一样,固然是真话,但是并没有人会相信。
所以,这事高兴过后,他其实真的有些忧虑。
可是,难不成就放弃?肯定不好!
他想得到,省里的那些人,比如周新宇他们,现在该有多么高兴,同时,这件事对金翎来说,也很有意义。
他想了想,敲开金翎办公室的们,“金姐,告诉周总,收购的条件,一定要公平合理,随时都可以放在大太阳底下晒的那种,同时,参与并购的公司员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好的,我有数,”
“另外,”冯一平踌躇了一下,还是坚决的说了出来,“现在,我们两个,划一条线,定一个规矩下来吧,自此以后,购并国有性质企业的事,原则上一律不考虑,越是大型的国企,就越不考虑,你觉得如何?”
金翎笑了,“哟,这是成了名人之后,开始爱惜羽毛了吗?”
“和是不是名人没关系,我们把公司发展壮大的途径有很多,时间也很充足,还是尽量避免这些可能让人诟病的事情吧!”
“我不知道,我做这样思考的时候,上帝会不会发笑,但这一点,我真的想坚持下去,”冯一平又强调了一下。
“那好的,我会把这条精神传达下去,”金翎点点头。
冯一平的这一点,其实正是金翎欣赏他的地方。
当初加盟嘉盛的时候,她其实就有冯一平看中的并不是她的能力,而是自己老爸在省里的权势想法,但是,冯一平主动让她来北方,打消了她的顾虑。
至于后来,也不是没有麻烦过金主任,比如今年春交会展位的事,当然,也只有这一件。
帮老家味道面馆,拿下几个高速服务区店面承包的事,还是金翎自己主动帮忙做的。
和这样有原则,有很高底线的,而不是和那些为了钱,就可以践踏所有能践踏的事情的人合作,是金翎很喜欢的。
…… ……
省城,来自集团各个不同部门,要参与这起并购案的人聚在一起,意气风发的周新宇在台上,给大家强调注意事项,“首先,这次购并的基调是,自然要为公司的利益考虑,但是,也不能趁火打劫,提出太过份的条件,我们嘉盛和有佳,绝不占国家和集体,一分钱的便宜。”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反正在坐的人听了,都很提气,都很自豪。
“其次,在坐的所有人,到佳美以后,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我们可以笑,但是不能嘲笑。
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排除佳美的一些员工,会有故意挑衅的举动,只要不是特别过份,我希望大家能像一个胜利者一样,保持高贵的克制,”
第三十九章 反击战
报纸上对冯一平,和他那本书的抹黑声,渐渐淡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无它,无论是那些发文抹黑冯一平的人,还是刊登这些文章的报纸,都希望冯一平能站出来反驳,你来我往的,那才热闹,那才有效果。
奈何,一个巴掌拍不响,冯一平这个二十岁的大学生,太能沉住气,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那些专家教授们,看自己费尽心思写出来的文章,得不到冯一平一句话的回应,坚持了没几次,就自己败下阵来,因为发表这样的文章,不但没稿费可拿,反倒还要花钱的。
有几个在心里暗骂,“见了鬼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是火气最大吗?怎么面对这样的批评声,都可以无动于衷?”
呵呵,他们真不知道冯一平是谁,不知道冯一平有多么鸡贼,想让他陪他们在报纸上对骂,抬高他们的知名度和身价,做什么美梦呢!
可是,他们做的最大的美梦,就是当冯一平是好欺负的!
嘿嘿!难道他们忘了,年轻人的火气,真的很旺吗?挨打挨骂却不还击,真不是他性格。
如果真的是学术探讨,那还罢了,但既然他们的用心是想借冯一平博名声,冯一平同志,怎么可能当这些事没发生?
特别是有些人的文章,并不是针对冯一平的那本书,而是针对冯一平个人,这样的人,也就这么放过,也不整治一番,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虽然爸妈从小教导,为人处事要“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冯一平自己还补充了两句,“人踩我一脚,我踩他十脚”。
有些事,冯一平不是不做,而是不会按他们期待步调来做,至于怎么做,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对,敌进我退,他还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于是,在那些抹黑的人无奈停止了动作之后,冯一平的反击战,这才拉开序幕,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序幕的开端,是羊城的大成律所,又接到了冯一平两个隐秘的调查委托。
没多久,几份报纸上同时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的报道了自称成功学第一人成大师的人生轨迹,揭开了他精心粉饰和包装的一层又一层外衣。
简单说,就是混迹国外多年,始终一无所成,不得已,到宝岛找机会,不料,这一被逼无奈之举,反而成了他最好的机会。
他出的书里,他举办的培训课程里,类似号召素不相识的学员拥抱、使用热辣的话语相互鼓励,在实践中,执着的电话问候、拜访、倾谈和换位理解等这些夸张、外化的沟通方式,极大的震撼了习惯于用中国传统方式沟通的人。
他们会震惊、叹服、小心翼翼地尝试,继而从中收获从未有过的精神快感,最后成为他的拥趸,因此,成大师的书,登上了宝岛的畅销书排行榜,他培训班的费用,也水涨船高。
然而,成大师并不满足于出书和单纯上课赚来的钱,与一些学员建立起信赖感之后,伙同他人,捏造了一个项目,然后,以这个项目的为由,向这些其实比他更成功的学生融资近半亿。
可以想见,这些投资当然很快打了水漂,大师鼓吹的项目,很快烂尾,但成大师此时不但不兑现之前归还本金的承诺,还把其中的一些学员告上了法庭……,让那些本来找他学成功学学员,先切身体会了一把什么是失败。
不够,虽然捞了一笔,但闹到这个份上,他在宝岛的牌子,也算是砸了,不过没关系,他刚好转战市场潜力更大的内地,依然是复制他之前的那一套。
这篇报道一出,成大师成功的登上了头条,然而,就像冯一平不喜欢在娱乐版上头条一样,成大师自然也不愿意因为人品的问题上头条,因为人品问题,是他的七寸。
以导师的身份,道貌岸然的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结果学员发现他原来就是一个满嘴谎言,人品非常恶劣的家伙,那谁还会上他的课?
任成大师如何辩白,如何叫嚣起诉,纸终究包不住火,虽然现在的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信息不像后来那么方便,但内地和宝岛之间,往来的人很多,有心人一打听,就能得出这篇报道的真假来。
很快,这位宣称不为自己,而要把毕生精力,致力于帮助十三亿国人,人人都成功、并且已经成功的让上他课程的人,三个月之内,赚到了100万、短时间就红遍大江南北的成大师,无可奈何的销声匿迹。
至于另外一位想踩冯一平上位的“国学应用大师”,更没好到哪里去。
同样,有几份报纸刊登的文章,详细的剖析了“大师”语焉不详,扑朔迷离的履历。
年轻时到南方打拼,毫无建树,却被传销集团所吸引,他抽身之后,觉得这一行大有前途,前往东北发展自己的传销事业,后被警方通缉追捕,于是又逃到南方,隐匿几年,风声过去之后,改名换姓,通过一系列包装,就成了“国学应用大师”。
这篇报道一出,瞿大师连站出来反驳都没有。
两天后,他的培训机构,已经人去楼空,而瞿大师,这时已经身在香港,筹谋东山再起的同时,和那位成大师一样,一直想不清楚,怎么就会有人这样和自己过不去呢?
他们是做梦也没把自己遭遇的这些事,和他们之前想踩着上位的,迄今为止,一言未发的那个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这两个人好收拾,但是那些专家们,冯一平则费了一些功夫。
自己当然不会出面,那样正中他们下怀。
原本他想着,是不是在学校里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自己发声一次,碾压那些想出名的所谓“专家”一把,考虑再三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方案。
一是在外人看来,清华大学的教授发表反驳的文章,有护犊子的嫌疑;二来,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般也不会主动参与这些论战,而冯一平也不想破坏自己在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形象。
最后,在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蓝海战略之前,上海一家研究所的一位有自己的财经专栏,又经常上电视的知名专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当然,让该专家发表这样的文章,冯一平也算小小的出了一点血,导致他那两天,情绪有点低落。
不过,因为有报酬,这位专家详细的读了冯一平的那本书,并且参考了冯一平提供的一些思路,写出来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他一一分析了蓝海战略的几个特色,最后得出蓝海战略的核心,就是创新,不点名的批评了那些危言耸听,甚至制造文字暴力的不知名专家的观点。
那些不知名,但想出名的专家,好容易得到了反应,当然不会偃旗息鼓,正准备在报纸上扯上几个回合,这时,有场外选手入场帮忙,好几家国内知名公司的老总,在报纸上发表了推崇蓝海战略的文章。
知名企业家的推崇,比知名专家的文章更有说服力,这等于是两面夹击,罗、马那一路的专家,等于被人左右开弓,脸被打得啪啪响。
不但没有成功的刷一刷名气,圈内的名声,反而比之前还臭一些。
这是哪位天使大姐派来帮我的呢?冯一平实在有些想不通。
然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商务印书馆打来的,原来这些场外选手,就是商务印书馆活动的结果。
挂了电话,冯一平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句,“这才是好队友啊!”
而且,背景深厚,资源丰富的商务印书馆,他们的动作不止如此,为了宣传这本书,他们已经为冯一平安排了一些列的电视采访,而第一家,就是首都电视台。
第四十章 台上笑 台下哭(上)
话说这是冯一平同志,第一次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