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幸福生活-第1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月华驾龄五年,车开的既稳又快,夏小芹觉得,她们起码能缩短一个小时的车程。
郑月华开车,多是郑兰和夏小芹在聊天。
从郑兰口中,夏小芹知道郑老爷子非常满意取暖产品,特意给月华打电话说了这件事儿。
郑月华听说还有谢奶奶的一份,便把手上的工作放下,腾出一天的时间,亲自给谢奶奶送过去。
“月华阿姨,您真孝顺。”
夏小芹并非盲目的拍马屁,郑月华有多忙?
一个月30天,她能住单位25天!
郑月华对夏小芹的夸赞并未放在心上,她是否孝顺,并非某个人点评就能改变。
本来郑月华没想带夏小芹一起,她听说这些取暖产品的点子来自夏小芹,才提出带夏小芹一起。
郑月华并不满意夏小芹,但不止儿子喜欢她,大家都觉得她很好!
今天郑月华带夏小芹去见谢奶奶,其实有让谢奶奶相看的意思。
郑月华有时候会想,自己看待夏小芹时是不是带了偏见,所以才会不喜欢她。
婆婆是位非常明事理的长辈,郑月华想,如果婆婆也同意,她就放下对夏小芹的成见,她也不想和儿子的关系闹太僵。
如果婆婆不同意……
她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夏小芹并不知道今天是个考验,虽然她感觉到郑月华的疏离了。
车行约两个小时,她们到了延青县的永宁镇。
谢奶奶住在镇上,不用淌泥泞的小路,下车便到院门口了。
老人家都怕冷,谢奶奶屋里烧着蜂窝煤炉子,进门以后,能闻到一丝煤火味儿。
谢奶奶经历过几场生死离别,哭坏了一双眼睛,白天屋里稍暗一点,便要把灯打开,即使这样,她要打量人时,还得半眯着眼睛。
“小川对象来啦?快让我瞧瞧。”
谢奶奶朝夏小芹伸手,夏小芹赶紧上前一步抓住她的手。
即使屋里烧着蜂窝煤炉子,谢奶奶的手也是微凉的。
“好,小川这个对象找的好,是个好丫头!”
谢奶奶并未多打量夏小芹,只看夏小芹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便笃定她是什么样的人了。
郑月华笑着说:“您喜欢小芹就住到京城去,周末的时候就能看见她。”
“是呀奶奶,您这屋里一点儿也不暖和,您的手都是凉的呢!”
谢奶奶慈祥的笑了:“我就喜欢住乡下,平时没事儿了,能陪你爷爷他们说说话,陪他们坐一会儿。”
提到过世的亲人,谢奶奶已经能保持心态平和了。
大家见谢奶奶依旧坚持住在这里,便不再说这个了。
郑月华和郑兰把包装箱打开,又开始接电线。
夏小芹说:“奶奶,我们给您带来了电暖扇,还有暖手宝、暖脚宝和暖腰宝,一会儿给您都试试。”
正在接电线的郑月华闻言补充道:“这些是小芹和小川孝敬您的。”
“小川呢?小川来了吗?”谢奶奶朝外面张望着问。
郑月华正要解释谢川出任务去了,便听到院外传来了谢川的声音。
“奶奶,我来看您了!”
郑月华忙放下手里的电线,想去给谢川开院门。
哪知夏小芹跑的更快,她挪脚的功夫,夏小芹已经到院门口了。
谢奶奶眯着眼睛说:“年轻真好,有活力!”
郑月华默默收回视线,继续接自己的电线。
第316章 川哥的手
夏小芹与谢川见到时,谢川惊讶夏小芹漂亮的穿着,夏小芹惊讶谢川一身狼狈。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谢川将满是黄泥的手在身上擦了擦,才敢去抚摸夏小芹的脸。
“媳妇真好看。”
谢川的笑容如冬日暖阳,照的夏小芹的心暖暖的。
夏小芹抓住谢川的手,满眼担心的问:“你这是掉泥坑里了?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附近县乡出现了泥石流,我去支援了。”
夏小芹赶紧把谢川打量一遍,确定他身上没伤,才敢放心。
“人员伤亡怎么样?”
“被埋的村民都扒出来了。”
谢川没有说具体的伤亡数字,这个数字该有关部门公布。
“快到屋里休息一下吧!”
夏小芹想把手松开,谢川却抓的紧紧地,根本不愿意松。
夏小芹无奈,只好顶着六道瞩目的视线,硬着头皮进屋。
谢川的一身泥泞骗不了人,他又将救援的事儿讲了一遍。
谢奶奶叹着气说:“天灾最无情。”
郑月华最担心的是儿子的安危,她问:“你今天还要过去吗?”
“已经收队了,我爸说你们来看奶奶,我就乘了辆拖拉机过来了。”
谢川说着说着,肚子忽然一阵咕噜响。
郑月华忙放下手里的电线:“我去给你做饭。”
谢川头脑风暴一波,已经快要记不起上次吃郑月华做的饭菜是哪年了。
郑兰最清楚郑月华的厨艺,她有点儿怕谢川吃上半生不熟的饭,站起来说:“我给你打个下手。”
谢奶奶并非真的一个人生活,郑月华请了邻居嫂子做家务和一日三餐。
厨房里的菜都是今天早上新买的,因为知道他们今天过来,邻居嫂子把菜买的比较齐全。
郑月华一边盘点菜一边考虑菜谱。
郑兰道:“小川饿的厉害,你也别弄复杂的,给他先煮碗面垫垫肚子吧。”
郑月华想想觉得有道理,便问:“你会做手擀面吗?”
郑兰无奈的笑了,她将围裙从郑月华手里要回来,指着地上的青椒说:“你洗几个青椒。”
厨房里,郑兰和郑月华合力在做手擀面,堂屋里,疲惫不堪的谢川坐着睡着了。
他还穿着满身泥泞的衣服,夏小芹觉得,这身泥干了,能再揭出来一位谢川。
夏小芹悄悄地把手抽出来,问谢奶奶找了条毛毯,给谢川盖上。
“小川真是累坏了。”谢奶奶心疼的说。
夏小芹也心疼,抢救被困的群众自是争分夺秒的,谢川熬的一双眼睛布满血丝,更因为俩人双手紧握,夏小芹能清晰的感受到谢川五指在颤抖。
夏小芹上辈子看过各种灾害的新闻,泥石流比较特殊,救援到了关键的位置,为了避免受灾群众遭受二次伤害,必须用双手一点点地挖。
夏小芹不敢给谢川洗手,检查他的手有没有受伤,她怕吵醒谢川。
夏小芹把郑月华没有接好的电线弄好,将电暖扇启动,开启摇头广角送暖功能,给谢奶奶和谢川两人供暖。
谢奶奶还是第一次见电暖扇,她由衷的夸道:“这东西好,亮堂堂、暖洋洋的。”
夏小芹笑笑,又给三个暖宝宝充上电,暖手宝和暖腰宝都用在谢奶奶身上,暖脚宝就给谢川用。
谢川的裤腿扎得严实,鞋里没有泥,但一双脚泡的发白,应是之前鞋里进水,没有及时换掉的缘故。
夏小芹将谢川的脚放进暖脚宝里,把功率调到了中档。
谢奶奶望着夏小芹侍弄谢川,也望见谢川的眼皮子动了。
只是下一刻,谢川又全身放松的睡着了。
谢奶奶忽然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在疲惫不堪的谢爷爷睡着以后,小心翼翼的给他擦身子、换衣服。
谢爷爷和谢川一样,时刻保持警惕,防范着周围的一切,但只要在家人身边,就能睡得特别踏实。
谢奶奶一直担心孙子太死板,怕他讨不到媳妇,这下彻底放心了。
“小芹,你也来歇歇。”谢奶奶亲切的朝夏小芹招手。
夏小芹抬起头,谢奶奶才发现夏小芹的眼里噙着泪花。
谢奶奶的心顿时柔软的一塌糊涂,轻轻地帮夏小芹把脸上的泪擦掉,柔声说道:“乖孩子,别哭,只要人平安回来,咱们就应该开心。”
夏小芹忍着心酸点头。
是啊,人回不来了,哭的时候才多。
郑月华端着热腾腾的青椒肉丝面,站在堂屋门口没进去。
谢川坐着睡着了,谢奶奶在拉着夏小芹的手轻声说话,这一幕太过温馨,郑月华不想进去破坏。
郑月华把面又端回厨房,看见郑兰又在择菜准备午饭,就找了个凳子坐下。
“我还没吃过你做的手擀面,小川睡着了,这碗面,我先吃了。”
郑兰笑道:“我这手艺是跟我家饭店的大厨子学的,保证好吃。”
郑月华尝了一口,证实郑兰说的不假。
手擀面的面条筋道,明明是现炒的菜码用清汤煮的,点缀了细碎葱花的面汤又特别的浓郁鲜香,能媲美用大骨汤煮的面条。
“我听咱爸说,你这几天在忙活开饭店的事儿?”
“恩,小芹的千叶豆腐挪来京城了,我的福满锅也该重新上市了。”
“真能折腾。”
郑月华这句话,也不知道是在说郑兰还是在说夏小芹。
郑兰就当是说自己的,她笑着道:“有本事才能折腾,大姐你自己说,我的面好不好吃?我得告诉你,我家厨子做的福满锅更好吃!”
“行吧,等你开业那天,我带着同事去捧场。”
“好啊,到时我给你留个包间。”
姐妹俩在厨房闲聊,等到了午饭时间,邻居嫂子来帮忙做饭了。
饭做好了,郑月华把她带来的烤鸭给邻居嫂子一只,让她带回去加菜。
饭菜上桌,郑月华忍着心疼把谢川喊醒,让他起来吃饭。
谢川这一觉睡得一身汗,原本发白皱巴的双脚也烘平整了。
谢川的一双脏手不洗干净哪能上饭桌,郑兰特意给他烧了热水,夏小芹兑上凉水混成温水,帮谢川仔细的清理指甲缝里的泥。
也不知道谢川救援时用了多大的力气,食指和中指都有甲下出血,指肚和指甲相连的地方,更是发红发肿。
夏小芹剔出脏泥后,心疼的问:“要不要去镇上的卫生院先看看?”
“不用,我吃了饭就回部队,到时让军医检查下。”
“一定要听医嘱啊!”夏小芹不放心的叮嘱道。
谢川抬手揉一揉夏小芹的头,温柔的笑了:“遵命。”
饭后,大家都要回程。
谢川与夏小芹不同路,郑月华要去送他,但被谢川拒绝了。
谢川拦了一辆老乡的拖拉机,老乡知道他是来隔壁县乡抢救的军人,态度非常的热络,谢川上车后,还递给他一支粗糙的卷烟。
“谢谢老乡。”
谢川将烟别在耳朵后面,站在拖拉机上朝夏小芹招手。
“妈,回去的路上慢点儿开。”谢川也不忘叮嘱亲妈。
郑月华本来还在吃味儿呢,听到儿子叮嘱,心里美滋滋的,但神情还是板着严肃:“我还要你叮嘱啊,你先照顾好自己吧!”
第317章 一拳打飞200斤的胖子
送走谢川,郑月华就不耽搁时间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她要赶回单位,把今天搁置下来的工作处理了,另外,六点钟还有一场会议安排,会议内容比较重要,她必须到场。
临走之前,夏小芹想去趟厕所,她刚出来,郑月华也要去。
郑月华从厕所出来的时候,只顾得看谢奶奶抱着夏小芹道别了,忘记注意脚下,一脚踩偏,把脚给崴了。
“快送去小周那儿看看。”谢奶奶说。
小周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谢奶奶喊他小周,是因为他是谢奶奶看着长大的,实际上,他的年纪可以被称为老周了。
夏小芹力气大,担当起了背郑月华的工作。
卫生院里只有位发烧的小朋友在输液,不存在什么排队,到了就能立即做检查。
但条件有限,没法拍片子,只能老周用手摸骨来判断。
“骨头没事儿,这几天注意少走路,贴几贴膏药就好了。”
夏小芹交钱领膏药,然后给郑月华的脚踝处贴了一贴。
骨头虽然没事儿,但郑月华脚踝处钻心的疼,走路都成问题,更别说开车了。
郑月华还担心单位存留的工作,她向老周打听:“镇上有会开车的司机吗?”
老周笑呵呵的说:“有会开拖拉机的。”
郑月华:……
镇上找不到会开车的,从京城调司机过来又太耽误时间,赶不上重要会议。
夏小芹提出一个建议:“咱们在路上拦个车回去吧!”
“不行,太不安全。再说,这个镇离县道远,没有车往这边来。”
夏小芹又说:“请位老乡开拖拉机送我们到县城呢?到了县城咱们再找辆车。”
老周又笑呵呵的说:“我们这个镇就一辆拖拉机,送那位军人去了。”
郑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