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梦设计师 >

第271节

美梦设计师-第271节

小说: 美梦设计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超吃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美食,但是对于格棱兰岛人吃的美食,还是感到心惊肉跳的。

    比如有一道格陵兰因纽特人的美味——基维亚克。

    这一道菜呢,叶超吃过一只之后,就不敢吃了。

    这是格陵兰因纽特人一道流传千年的传统而又重要的菜肴。一般在夏天制作,留待冬天食物短缺的时候食用。

    将海燕杀死后放到死的大海豹体内,缝合后用海豹油脂密封,埋入冻土层,经过海豹胃酸发酵2~3年后取出使用,是当地人摄取维生素的一种方式。

    原来居住在北极圈内的居民,通过吃生肉来补充蔬菜摄入不足的情况,但逐渐的烧熟肉来吃的风俗扎根了,从生肉来获取维他命的机会就减少了,所以把这个kiviak 作为调味料涂在烤肉上食用,以此来达到补充维他命的目的。

    简单来说是北极圈人民利用发酵牺牲物所生成的丰富的营养素,最终获得了维他命。

    具体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

    1、捕获海燕大概一百只,海豹一只。

    2、把侏儒海燕杀死后,放在阴凉处一天;把近百只海燕一起塞到海豹的胃里。

    3、把海豹肚子缝合,排出空气,缝合口涂上晒干的海豹油脂,以防止长蛆,埋到永久冻土层。

    4、等待海豹的胃酸让那些海鸟发酵,在阿拉斯加要花上2~3年,越暖和的地方制作时间越短,因为发酵与温度的关系。

    5、把海豹挖出来,掏出海燕食用。

    把海豹挖出,然后割开肚子,取出海鸟,因为羽毛不会发酵,所以还会保持海鸟原来的形状;

    吃法一、拔掉鸟的尾巴,用嘴从海鸟的**吮吸,把已经发酵腐化的内脏吸出来,有类似糠和纳豆的口味,以及发酵混合物合在一起的味道。

    吃法二、把鸟肚里的东西涂到烤肉上吃。

    其实在当地,实在太冷了,只有这样制作食物才能保证人们有充足的维他命。

    因为在这些靠近北极圈的地方,冬天白昼太短,人们食物来源会越来越少,这种时候就可以把基维亚克挖出来吃啦。

    在当地人看来,海鸟的心可算是最好和美味的呢。

    这种吃法,就令叶超不敢恭维了,这特么滴,他感觉……当地人像吃臭豆腐一样吃着这道美味,然而,叶超吃过一回之后,就更也没有再品尝一次的欲望了。

    在这冰城雪地的地方,当地人把海豹当成面包,把北极熊、鲸鱼、麝牛等动物当成桌上的美食。

    没办法,那里太冷了,除了肉,他们没有其他的食物。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格陵兰爱斯基摩人过去散居在东西海岸地区。

    公元870…930年期间,丹麦和挪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来到冰岛定居,这个位于北大西洋的岛屿渐渐无法容纳迅速增长的人口,于是这里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陆地。公元986年,几百个冰岛人移居到格陵兰岛的西南地区,他们是第一批来到爱斯基摩人居住地的外来人。

    以后又有越来越多的冰岛人、丹麦人和挪威人来到这里。开始这些白人还沿袭传统的牧业,养羊以得到肉、奶和羊毛,以解决吃穿的问题。

    可是他们渐渐发现,与其吃苦受累养牛养羊,倒不如当地爱斯基摩人打猎、捕鱼生活得轻松愉快。

    于是这些人完全改变了生活方式,由家养畜牧业改为游猎、捕鱼为生,完全像爱斯基摩人一样生活。后来由于又和爱斯基摩人通婚,几百年后,这些人的后代逐渐趋向爱斯基摩人。

    在格陵兰岛生活的爱斯基摩人多是混血人种,所以他们被特别称为“格陵兰人”。

    1700年,丹麦政府派人寻找居住在格陵兰岛的丹麦人后裔,结果来到这里后发现的只是爱斯基摩人,于是丹麦政府决定帮助这些爱斯基摩人。

    政府派专员处理爱斯基摩人的事务,并派牧师向他们传授基督教。格陵兰岛就这样成了丹麦殖民地。

    丹麦政府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该岛,即使是丹麦公民也不能在格陵兰岛定居。目的是防止不诚实的白人伤害纯朴的、对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的爱斯基摩人,并让他们缓慢有序地转入现代生活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是幸运的。

    与此相反,位于现在加拿大东部拉布拉多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却遭受了外来侵略者的屠杀。那些从欧洲和英国殖民地新英格兰来的渔民非常暴虐残忍,他们见到爱斯基摩人就杀。

    手无寸铁、质朴平和而又对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的爱斯基摩人既无反抗能力,又无自我保护的概念,数以百计无辜的爱斯基摩人死于屠刀之下。

    丹麦是最早帮助本国爱斯基摩人的政府。20年代,格陵兰岛大多数居民靠捕猎为生,但是他们能捕到的海豹数量越来越少,部分原因是捕杀过量,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气候变暖,海豹迁移到更北边的地方去了。

    温暖的海水又引来了大量的鳕鱼和其他鱼类,因此丹麦政府帮助爱斯基摩人开始从事现代化渔业。政府贷款给爱斯基摩人买小型带有马达的渔船、鱼网和其他设备,建造鱼产品加工厂,办理鱼产品出口业。到了50年代,政府完全控制了这里的捕鱼业。

    在叶超的印象中,全世界都普遍都认为日本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北欧地区则是幸福感最高的地方。

    但事实上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地方不是日本,也不是韩国,更不是英国和美国,而是格陵兰岛!

    这听起来很可怕……据说,以前的格陵兰岛可不是这样的,这让很多听到了这种现象的人,都不敢再去格陵兰岛旅行了。不过,这个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体质不好的人在那里寸步难行。

    叶超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不怕。

    他不怕那里的天气,也不怕那里的自杀现象……那威胁不到他,不说是枪了,就算是炮,现在都难以威胁到他生命安全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8章:最大的敌人——自己

    (全本小说网,。)

    不过,现在,他最大的威胁,还是他自己——他自己的魔道之心,也就是说,他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这很讽刺……

    但是,叶超至今还在坚强地活着,他,没有选择自杀。

    据叶超所知,日本的自杀率高,据说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的压力。

    现在的日本,自杀确实是个社会现象。

    从方法上说,手段不少。简单一点儿的,一条毛巾就可以拿来上吊;刺激一点的,遍布全国的电车给卧轨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一个人觉得寂寞了,网络上邀请三五志同道合之人一同自杀的也有;觉得家里无聊,风光秀丽的富士山树海“青木之原”是自杀者的好去处。

    像电视上放映过的那样,问题少年一个想不开便从学校的教学楼一跃而下……诸如此类,很多,很多……

    从数据上来讲,日本的自杀率也确实很高。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数据,一直位于世界前排。

    如果加上时间的限定的话,其实日本也不是什么时候自杀都多。比如日本战后的高度经济成长期期间自杀率还是挺低的。

    从上头提到的报告书的曲线图能看出来,日本的自杀人数和日本的经济状况颇成反比例。

    经济越好,自杀越少。

    再看现在的日本的经济状况,不难看出日本近年自杀人数多和经济状况有很大联系。

    另外,具体统计虽然没看,但是这次东北地区的大震灾似乎也造成不少自杀者。

    大概年轻时候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也会多少有影响吧。现在的中国有点儿类似那时候的日本。前阵子看过一个笑话,具体忘了,大意说三个人坐电梯上楼,到了楼顶有人问他们怎么上来的。

    第一个人说我跑上来的,第二个人说我蹲着上来的,第三个说我做俯卧撑上来的。

    电梯自然指的就是经济正快速发展的中国了,这三位则是乘着这个浪头成了功的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人是要相对乐观点儿了,相反的,时代比较惨淡,容易自杀似乎也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但是不可否认,即使是自杀比较少的高速经济成长期,日本的自杀者也达到了每十万人13、14人。在107个国家里排到66位,也就是说日本人即使不怎么自杀的时候,比起其他国家也有相当的人想死。

    去除年代的原因,也许确实有一些相对比较稳定持久的原因存在吧。

    另外有个无关但是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日本自杀率虽然这些年总是稳定的保持在世界前列,中国这几十年的自杀率却是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且在2003年,中国还是世界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在世界上算是比较正常的了。不知道算是好还是不好……

    历史上日本也有不少自杀。

    比如日本武家的“自杀文化”。

    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就有这种习惯。

    比起在战场上被对方耻辱的杀死,在那之前自己自杀更被接受。这类日剧不老少,另外,切腹恐怕也是中国人很熟悉的吧。

    武士用这种方式向领主进谏,或者表示承担责任。这种做法的目的各个时代多少有些不同,到了江户时代,从容的切腹被认为是很高尚的事。

    文化上,日本人也许比起中国人更在意他人。

    种种原因造成了日本自杀率排在世界前列的事实。

    可是,如今,格陵兰的自杀率比日本的还要高……

    叶超很意外,但又不意外。

    格陵兰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当地的人们多是靠捕鱼打猎为生,社会压力竞争都不大,人口密度也很低,按理说这里的人们应该生活得相当轻松才对。

    但这里的高自杀率却让全世界都很震惊。

    这可能有环境因素影响的原因,在经过长时间研究自杀率增长的原因时人们发现,相比文化氛围,格陵兰的地理环境似乎更影响人们的自杀率。

    格陵兰岛的冬季十分严寒漫长,这里的白昼很短暂,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在漆黑的严寒中度过的,长时间缺乏太阳的光照会影响人体内的血清激素水平,慢慢地人的性格就会变得冲动,还有不少人会患上潜在的抑郁症。

    即使是在夏季,这里的阳光也很不一样,高纬度过于明亮的直射阳光还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周期,这同样会影响人们的生理情况,很多人还因此患上了季节性情感障碍,很容易发生情绪失控的情况。

    并且虽然格陵兰的工作压力不大,但太过无所事事也会催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90%的人都有酗酒的习惯,醉汉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大家都习惯用酒精解决问题,但格陵兰人却对此已经相当习惯了。

    不过有些人却并不认同黑暗影响人们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是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负面的网络文化影响到了人们,不过不敢怎样,我们都不该轻易地放弃生命,黑夜虽然漫长,但阳光总是会降临的。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背后是隐藏着多么残酷的事实:格陵兰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地区。

    格陵兰的自杀率是美国的24倍。就算是在日本这样一个郁闷且颇具压力的国度,每一年在10万人中也只有51个人自杀;但在格陵兰,这个数字是100人以上。

    另外一个恐怖的事实是,格陵兰闹自杀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

    要知道在其他国家中,像是日本,都是以失业或者对于生命没希望的老人为主,可见得格陵兰自杀的现象十分不寻常。

    尤其是这边的年轻男性,自杀比率就占了一半以上,但年轻女性的自杀率同样不低。根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格陵兰的年轻女性,每4人中就有一人尝试过自杀。

    在格陵兰,每个年轻人都认识自杀过的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讽刺的是,1900年代前期,格陵兰人还过着四千年以来简单的渔猎生活,还以全世界最幸福与最低自杀率的城市为傲,但从1970年开始,自杀的人数开始增加。

    在那个年代,很少有年轻人自杀。

    偏远渔村小镇sarfannguit的前镇长ludvig sak?ussen就如此表示,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这里一共才大约150个居民。

    为什么格陵兰自杀率如此高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这边的人都对自杀手法非常熟悉,几乎每个格陵兰家中都有至少一把步枪,用于每年的驯鹿和麝牛狩猎。当然,任何一条绳子,一张渔网,或者一根电线都能做成一个上吊的绳套,这在格陵兰语中叫做“我主之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