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农绣 >

第491节

农绣-第491节

小说: 农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写在族规里的,不要小看宗族,它的力量也是庞大的,有时候真要闹起来县太爷也要商量着办,例如沉塘这样的残忍事,县太爷根本说不上话甚至不能出声,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了,也不需要问县太爷,问了也没用。

    把人惹急眼了,村民拿着洋镐把子镰刀就敢砍你脑袋你信不信,你那几个捕快根本不够整个村壮劳力下菜的。

    啥叫互帮互助呢,就是一个村一个姓,出了啥委屈,一个村的壮劳力拿着镰刀扁担就给你撑腰,要武力解决还是文的解决,你说话就行,所以这宗族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所以祠田是不用赋税的,抄家获罪也不再收缴之列,大户人家都是会买一定量的祠田作为根本的,这是根基和后路。

    “成,干活的人手你不用担心,我找人干就行。”

    “中中,等我们抽出空来也是要干的,村长您知道我的,我不是个躲懒的人,只要人手够我家有一个是一个,忙的时候是全家出动的。”李青山赶紧表决心,咱出了钱也出力,对李家村咱从来没有外心,就是一条心。

    这个态度让村长特别满意,觉得李家还是那样本分人,不敢干出圈的事,对他不愿意挂名也就不再计较了,祠田多一点自己也有威信,村民能解决好多孤寡老人孩子呢,也是不错的事。

    事就这么商议下来了,清远只管继续读书干农活,秋天也是农忙的时候,他除了读书就是要干农活的。

    李家作为这次主事人请了全村人吃流水席,热闹了一天就算了,当然不是为省钱,是觉得孩子还小不能太张扬了。

    李青山跟着里长去买了一百亩的祠田,清远清刚两兄弟一人五十亩祠田,李青山表示以后清刚有成绩了,还要买祠田,里长表示这是应该的不能忘,这也是孩子将来的后路和最后的根基。

    忙完了这些清远准备收拾东西要去游学了,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呢。

    秀雅很舍不得清远离开,清远带着两个会武的小厮走的那天,秀雅还哭了。

    “远哥你记得给我写信好不好,我会想念你的,你要给我带小玩意回来。”秀雅哭的眼睛红红的。

    清远伸出手给秀雅擦眼泪,“别哭,傻丫头,我还回来呢,我不努力怎么……会有未来呢。你跟着姑姑出远门要多张几个心眼,我姑姑没心眼看谁都挺好的,容易被人欺负。你多提醒着她点,去西北多注意身体,等我安顿了给你写信,你也可以给我写信啊。”

    秀雅点点头红着脸,趁人不备,偷偷地吧自己绣的帕子赛给他,“你擦擦汗。”

    一大早刚起来这都秋后了哪来的汗啊,清远竟然也没拒绝,快速的捏在手里塞进袖兜里了,腰上还挂了个新荷包,看手艺不是巧兰的,李母很久不绣这个了,她眼睛也花了看不清了。

    巧兰一扭头看见了二人的小动作,正想上前说些什么,手腕子被相爷拉住了,她张口想说什么,看见相爷和老太太都摇摇头。

    秀雅低着头和清远在嘀咕什么,她被拉到一边听不见了,就看见清远高了秀雅不止一个头,望着秀雅嘴角是淡淡的笑容。

    巧兰此时才惊觉,清远已经长大了,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少年郎了,高高的个头精瘦的身材,相貌清隽俊朗,多年读书让他身上多了一种温润清朗的气质,这么一看还是很吸引人的。

    巧兰猛然想到了什么,有些害怕的转头向相爷和老太太求证,眼里是有些恐慌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老太太和相爷却并不慌张,反倒微笑着看着清远,有点慈爱的模样。

    秀雅送清远上了马车,眼泪婆娑的样子,清远拉着秀雅的手,塞给她一个东西,模糊看着像是玉质的玩意。

    马车终于还是走了,秀雅频频的擦眼泪,站在那好半天也没动,也不想让人看出她哭过了的样子。

    巧兰回头来过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是我想的那样么?我想错了吧。”

    “这有什么的,少年慕艾瞧你吓得,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呢,记得看破不说破,时辰尚早。”

    “啊,不是,这不对啊,我们只是农家,她可是千金,不是一路的啊。”巧兰的意思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但也不好说的太明白,害怕话出口伤人。

    “要是有功名怎么配不上,京城每到学子入榜之前,各家各户都盯得很紧嘞,先抓个品行好有前途的回家做女婿,有什么稀罕的,瞧把你吓得,没见识的样。英雄莫问出身,我嫁你爷爷的时候,你爷爷也是农家小地主的儿子而已,我爹还是看中了你爷爷的品行和能力潜力么?你不许多嘴,给我闷心里知道不?”老太太伸出手指着巧兰,警告,不许坏我事,然后得意的进屋了。

    巧兰一头雾水,这是玩养成?

第859章想法

    巧兰对老太太纵容孩子们发展的态度有些不解,古人不是很讲究礼教和规矩的么,为什么会允许?他不太明白是真的。

    李老太倒是看出了些苗头,笑着说道:“这些年朝夕相处,他们对彼此都有了很深的了解,无论是清远还是秀雅,对老太太他们来说都是知根知底的孩子,比外人看不清了解不仔细要强得多,我估摸着相爷不打算让孙女嫁给京城世家子的,对他们家可能会有妨碍,与其被别人忌惮打压,倒不如选个青年才俊,家世略低些倒不怕,李家是要往回收并不是要赫赫扬扬的场面,故而清远其实有些符合条件呢,咱家里外都被他们摸个透彻,家里这头也没有人品太差的亲戚啥的,这样他们心里也是放心的。”

    “可秀雅可能需要选秀哦。”巧兰还是有些顾虑的。

    “我听老太太说了,素媛已经选过了,一家出一个就可以了,素媛已经是王妃了,只要报个免选就可以了,她好像不打算让秀雅再去选秀了,是有意要自己选女婿提前订下来的意思呢。”李老太和老太太接触的最多,时常会听到一二句李家对外面的一些打算。

    相爷已经在文官中无论是名望还是政绩一生的成就都做到了极致,如今为了儿孙长远打算,是要往回收着点了,一是避免子孙躺在自己的功劳名声上飘飘然不知所云;二来么就是盛极必衰,他的几个儿子各有所长是实干的料,但却没有惊才绝艳的天才了,所以盛名之下难免会被负累不如他的酸话,故而相爷在大青山,未必不是躲避昔日老友人群的意思,为孩子们慢慢的留条路,随着他远离政治中心,让名声渐渐淡去,给孩子重新一个出头的机会,因此在孩子们的姻缘上也要考虑好才是。

    不求太过显赫,但求人品好家世清白就可了,到底他们是靠考科举出仕,无论他是不是相爷,他家的孩子不考科举就是白丁,不努力是不行的,如果连坚毅刻苦的品性都丢了,那家族也就走到了尽头,所以家族势力回落不见得是坏事。

    相爷为了儿女考虑的很长远了。

    巧兰在心中转了几圈,最后一脸凝重的点头,“既然是这样,我觉得可能只是观察而已,咱们就不要多嘴了,免得让孩子起了心思,最后闹得不愉快就不好了,清远只有金榜题名才有资格和李家结亲,不然勉强也不见得就幸福了。”

    李老太也曾是官家千金自然比巧兰更明白这道理,因此笑着点头,“你说得对,何况现在孩子还小,其实我觉得他们可能并不太明白,只是模糊的好感而已,我们不需要提醒也不必刻意做些什么,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孩子们渐渐长大,要让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就是跌跤也要跌了才知道疼呢,不摔他也不会明白自己错在哪了。”

    “您说得对,奶奶我扶您回去。”巧兰想通了也就放心了,秀雅都还小呢,真没必要去警告提醒些什么,他这个年纪就是早熟一点也还朦胧着,提醒了反而不好。

    “你的图快绣完了么?”李老太问道。

    巧兰微笑点头,“快乐,还差一点就可以收尾了,等我绣好了拿过来您给掌掌眼。”

    李老太笑着点头,“其实小顾他们给你看就不错了,我的眼光不如他们好了,他们才是名家走过来的,眼光更高一些。我觉得你还是要在意境上面多下功夫,这是你的特长不要舍本逐末才是。”

    “是,我明白,您放心。”巧兰笑着点头。

    送走了清远秀雅心情也不太好,也不愿意搭理琪哥和栓子,自己回屋休息去了。

    老太太并不着急,只是看了一眼就扭头不在意了,他家的孩子不能老是学着伤春悲秋的样。

    巧兰却有点担心,“一个人能行么?要不要我去劝劝?”

    “不用,她回想明白的,爷们没有前程将来不会有幸福的,难道她能跟着下地么?笑话。”老太太说了一句很现实的问题。

    巧兰也点点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开始才觉得他们不可能,前提条件是清远必须金榜题名,不然以后前途莫测,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未来。

    下午秀雅就缓了过来,又开始玩闹学规矩了,这才让巧兰放下心来,有些事得自己想通,别人劝了作用也不大就是了。

    缓了两三日秀雅脸上又出现了笑容,琪哥和栓子自觉地靠拢主动给姐姐揉揉虐虐,被欺负也是一种快乐,这让巧兰终于放下心来,老太太看着乐得不行。

    清远考中了举人,清刚有了压力,学习也更加勤奋了,似乎要以哥哥为榜样看齐,连带着东子都被勒紧了脖子,东子也是苦不堪言却不敢有半点不满,小玲子对东子是有期待的,勒令听哥哥的话好好学习,不然就要拿藤条抽他的。

    连栓子都被清刚拎着背书,背不出来也要被惩罚的,琪哥更是如此,几个孩子连玩的时间都少了很多,不过琪哥和栓子属于智商很高的孩子,应付课业还是游刃有余的,但东子就显得普通了一些,对比之下难免有点吃力是真的。

    不过东子心宽俗称没心没肺,虽然被清刚骂的最惨,但他也是最有长性和耐力的人,学习特别刻苦,属于很能钻研的那种人,巧兰观察了很久也就放下心来了,孩子品行都不错,家长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

    天渐渐凉了,清远的第一封信到了,相爷给清远写了引荐信去江南有名的鹿山书院学习,也算进修的意思,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

    清远带着大家的期盼到了学校,安顿了之后写了信回来,打算在这里学习三年后再去游学其他地方,一路走来深感自己的知识面还是太窄了,举人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一趟简单的游历让清远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信上洋溢着喜悦和欢快的情绪,说着江南的见闻和书院的各种情况,还有很多才子的水平和他们心中的报复,但也清醒的看到了江南的奢靡和繁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等等,从信上看清远越发成熟理智清醒了,已经可以用成年男人的目光去看事情,分析问题了。

    相爷看了后十分满意,“看来游学是有必要的,孩子长大了,越来越能想事情,想的问题也看到关键点上,很不错。”

第860章完成

    巧兰看了信也觉得清远字里行间都透着海阔天空凭鱼跃的轻松与喜悦惬意的感觉,自己也越来越能独立了。

    “爷爷,清远说了他的徒弟可以免除赋税,这二三年我大哥没少给他买土地,他名下的土地也吃不完这么多粮食,他说只要我们需要可以无偿捐献给西北或者附近村落穷苦的人家,但是不要太高调了,他不太习惯赫赫扬扬的,只是想自己有能力了想回馈养育了他的这片土地。”

    巧兰有一种特别骄傲的感觉,清远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有担当能想事的男人了。

    “我用他的粮食赠送给附近的一些村民,送一些给村里的孤寡穷苦,另外一些送去西北,但要付钱,他将来要做官就必须要谨慎,任何小事都有可能成为把柄。”相爷也在教导巧兰该如何避免灾祸。

    “我懂了,我会写好收条给我母亲收起来的。”巧兰明白了要留下证据,清远已经有功名了,他不适合跟西北搞得太近。

    巧兰听懂了相爷的提点,随后特特交代了李母和李青山一番,对以后涉及清远名声的事都要慎重在慎重,拿不下主意的要先和相爷跟老太太商量一下,小不忍则乱大谋,走到这一步对一个农家子来说,倾注了全家老小的心血在里面。

    李母夫妻听了毅然点头,为了孩子们,他们也该改变一下了,最近家里来串门的人都多了起来,主要还是为了土地可以挂名在清远名下的意思。

    但都被李青山出面拒绝了,再三交代李母,什么都不要应,一定要等他回来才行,涉及清远都不许随便决定,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