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农女-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发黑的银簪别在脑后。缠了一条青底红花的发带,露出整个额头和鬓角。她的脸部轮廓很是清秀,五官端正匀称,即便有些细纹作祟,依然难掩风韵,想必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美人。
“想吃什么面?”她也不出门,挑着帘子问。声音淡淡的,带出几分阴郁的冷。
叶知秋发现她说话的时候,眉头会下意识地皱起来。不说话的时候,嘴唇紧紧地抿起来,唇角下垂。眼睛看起来没什么神,乌沌沌,令人望而生畏。
阿福似乎有点怕她,悄悄地拉住了叶知秋的衣袖。
叶知秋也不太擅长跟这种不苟言笑的人打交道,尽量让自己笑得自然一些,“请问你是这家铺子的掌柜吗?”
“嗯。”妇人回了她一个极淡的鼻音。
叶知秋有一种热脸贴上冷臀部的感觉,心里有点尴尬,脸上却再接再厉地笑着,“我想跟你做点儿生意,咱们能谈谈吗?”
这次妇人没什么反应,别说鼻音了,连眼波都没动一下。叶知秋还以为自己被无声地拒绝了,正准备转身离开,她却放下帘子走了出来。就近选了一张桌子,默默落座。
这是要谈的意思?
叶知秋踌躇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过来,与她对面坐了。等了片刻,人家也没有发问的意思,她只好自己开说,“呃,是这样的,我想借你的地方卖点儿小吃。材料我自己准备,卖得的钱,我分你两成,用柴用水我另外算钱给你。当然了,我不会影响你生意,做面优先,只要闲下来的时候把锅灶借我用用就行。”
回答她的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叶知秋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补充道:“我只在你这里做半个月……”
没反应。
“那个……你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可以帮你跑堂洗碗打扫打扫卫生……”
依然没反应。
她这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让叶知秋有点儿精神颓废,声音不由自主地变小了,“我厨艺还不错,或许偶尔能帮你做做面什么的……如果你信不过我,我做点儿东西让你尝尝也行……”
还是没反应。
叶知秋彻底泄气了,“那……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再去别家问问吧。”
站起身来要走,就听她淡淡地道,“想做就做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20章 要开夜市了!
“啊?”叶知秋一愣,随即意识到她这是答应了,不由喜出望外,“这么说,你同意我在你的铺子里做买卖了?”
妇人目色沉沉地扫了她一眼,“只要你不嫌晦气就好。”
叶知秋被她这一眼看得后颈发凉,笑容有些僵硬,“晦气……是什么意思?”
妇人不答话,起身,挑开帘子,自顾自地进了灶间。
叶知秋略作迟疑,便跟了进来。灶间很小,灶台占去了将近一半儿的空间。一台三灶,两口大锅,一口炒勺,其中一口大锅里正烧着水。靠墙放了一个一人来高的架子,上面摆着大小不一的陶瓷盆,盛着切好的菜丁和腊肉。架子旁边支着一方面板,上面搭着一绺切好的宽面条。
让她惊喜的是,灶台对面还有一个土坯搭建的烤炉,看样子很老了,泥层脱落,露出里面烧得焦黑的青砖。炉膛里整齐地码放着几捆柴草,想是许久没用,被当成了屯柴的地方。
她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小心地问道:“大婶,这烤炉还能用吗?”
妇人往灶里送柴的手滞了一滞,“我姓元,叫我元妈。”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叶知秋感觉她的声音格外阴沉,似乎还带上了几许怒意。她悄悄地吐了吐舌头,知错能改地叫了一声元妈,又重新问了一遍,“元妈,那个烤炉还能用吗?”
“修一修应该能用。”元妈头也不回地答。
“那就太好了。”叶知秋欣喜地攥了攥拳头,她原本还担心小吃的样式太过单一,卖不出去。有了烤炉,就能多翻出几个花样来,不愁招不来买主。
这个地方还真是找对了!
店铺找到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住宿。十几里地呢,走着太累,雇车又太贵,她不可能每天都回小喇叭村。况且那个混蛋男人只给了她半月的期限,她也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还是在城里找个落脚的地方为好。
“元妈,你这儿有住的地方吗?”她凑过来,脸上堆着笑,“不用太好,晚上能眯一觉就行,柴房或者仓库……”
“我这儿没你说的那种地方。”元妈面无表情地扔过来一句。
叶知秋不死心,“大堂也行啊,我拼两张板凳当**,还能顺便帮你守夜,一举两得!”
住客栈可是要花钱的,她一个女孩子不能去住大通铺,最便宜的单间一晚上也要一百文。半个月就是一两半银子,在小喇叭村,够两口人勒紧裤腰带过一年了。钱还没赚到手,能省则省。
不知道是被她说动了,还是不耐烦了,元妈松了口,“随你的便。”
“谢谢元妈!”叶知秋高兴地道谢。
元妈没跟她说“不客气”,见锅中的水滚开了,起身取了面板上的宽面条,分散丢进去。用长筷搅了几下,又往灶下加了一把柴,顺手在小锅灶生了火。
面条又薄又韧,一开便熟了,用竹笊篱捞出,用凉开水过凉,沥水装碗。烧热的小锅加油,放葱姜蒜末、香菇丁、油面筋、腊肉丁大火翻炒,加高汤调味烧滚,放一把焯好的豆芽,浇在面条上。再摆上两片腌好的胭脂萝卜,一半煮鸡蛋,完成。
做面的整个过程娴熟利落,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半点多余的动作。那碗面说不上多奢华,可配料、汤头和火候,都很讲究。时间也把握得刚刚好,早一点晚一点,都做不成这碗清香爽滑的浇面。一个小面馆的妇人,居然有这等厨艺,着实令人惊叹。
香味弥漫,引人垂涎,阿福忍不住连吞口水。
叶知秋吸了吸鼻子,“元妈,你这高汤是用鱼、鸡和猪骨熬成的吧?”
元妈似有惊异地打量了她一眼,却没有答话,端起那碗面,坐在灶边吃了起来。她的吃相很文雅,细嚼慢咽,没有一点儿声音。
叶知秋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元妈,那我先回去准备准备,明天再过来。”
她只带了几斤土豆,打算做样品请人品尝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铺面,看元妈的样子,并没有考校她厨艺的意思,那点东西也不好干什么。她要回去跟成老爹和虎头交代一下,还要买点儿配料,收拾收拾土豆,只能明天再正式开张了。
“今天晚上开夜市。”元妈头也不抬地道。
她这话题有点突兀,叶知秋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阿福也想起这茬来了,拍着手道,“对啊,马上就冬元节了,该开夜市了。”
托前任的福,叶知秋对“冬元节”这个词有些印象。除了过年,华楚国有四大节日,分别是春元节、夏元节、秋元节和冬元节,合称四元节,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每到四元节的时候,各大府城都要提前半月开夜市,以示庆贺。
四元之中以冬元节最为热闹,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一年的耕作基本结束,人们都闲了下来,余粮充足,腰包也最鼓。按照华楚国的风俗,冬元节要进行冬补。吃饺子馄饨,吃牛羊暖锅,吃麻油炖鸡,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面糖,油酥饼,豆面糕,绞棍糖稀,老少皆宜的糖葫芦也会隆重上市。
除此之外,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比如清阳府,就有一种名叫“荷包藕”的小吃,用秘制的藕条加上青红丝、蜜饯、干果仁包成荷包的形状,烘烤或者油炸做成,是一种可口的甜食。
节日是消费的代名词,第一天可是抢占市场的最佳机会,岂能错过?叶知秋当机立断,“我先回村里一趟,拿了东西再回来。”
元妈没听见一样,沉默而专注地吃着面。
叶知秋也不以为意,打了声招呼,便拉着阿福出了面馆。
“成家侄女儿,咋样?谈成了吗?”老牛叔一见到她们就急着打听。
“成了。”叶知秋一边答一边上了车,“老牛叔,走吧,回小喇叭村。”
老牛叔愣了愣,“啊?这就回去了?”
“爹,快走吧。”阿福比叶知秋还急,催促着,“知秋姐姐还要回来呢!”
“还回来?”老牛叔表情吃惊又不解,“这是折腾啥呢?”
叶知秋和阿福对面坐好,笑着道:“先走吧,路上说。”
“好嘞。”老牛叔甩了个清脆的鞭哨,驾起牛车,吱吱嘎嘎地往城外赶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21章 组团掏洞
冬元节前后,正是掏洞的好时节。掏洞是一种打猎的方法,就是在动物进入冬眠的时候,找到它们的洞穴,进行捕捉。比起活猎,这种方法既安全又省力,深得山村人民的推崇。掏洞又分掏土洞和掏水洞,掏土洞即猎取陆上动物,掏水洞就是捕鱼打捞水货。
叶知秋回到小喇叭村的时候,正赶上村里的人组团准备进山掏洞,村子正中的大路上站满了人,热闹极了。出去的多半都是青壮年,由几个经验丰富的老人领队。
男人们背着大号的背篓,腰间挂着几卷的麻绳,带着铲子,铁锹,刀子,火折,网兜,还有削尖的木叉,脸上洋溢着即将出门的兴奋和迫切;女人们拉着自己的丈夫、父亲或者儿子殷殷叮嘱;孩子们为还没吃到嘴里的肉而欢欣雀跃,在人群之中跑来跑去地撒着欢儿。
村里有规矩,女人和不满十四岁的孩子是不能进山的。不许孩子去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让女人去则是迷信和偏见。说是女人阴气重,会冲撞山神,失了庇佑,只能留守家中,等待男人们满载而归。
还有一个不成文规矩,水洞和土洞只能掏一个,掏了土洞再去掏水洞,就是对山神和水神的不敬,会受到鄙视和排挤。老牛叔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掏水洞的,要过完冬元节,等水面彻底结了冰才能出发。
牛车一进村,便引起了空前的关注。
“老牛,进城回来了?”男人们热情地跟老牛叔打着招呼,眼睛不时地瞟向坐在车上的叶知秋。
“啊,回来了。”老牛叔挂着一脸憨厚的笑,不厌其烦地回话。
女人们却是习惯性地先看车上有什么东西,然后才打量叶知秋,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阿福对这些八卦的人很不屑,小声地道:“知秋姐姐,你别搭理他们!”
叶知秋笑了笑,并不以为意。有人看她,她就大大方方地看回去。偶尔有人凑过来跟搭话,她也笑着回了,并没有因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感觉丝毫不自在。
这份淡定和从容,让阿福对她又多了几分崇敬。
刘婶家就两个男丁,鹏达在学堂念书回不来,就算回来她也舍不得让他去做粗活。刘叔往年都跟团进山的,今年因为闹胃肠去不成了。一年当中唯一一次发财的机会就这么没了,她积了一肚子的怨气。叶知秋一进院子,就听见她跟成老爹大倒苦水。
“我还指望他能打点儿东西回来,卖了钱给鹏达攒着进京赶考用。谁知道那个不中用的早不倒晚不倒,偏偏这个时候倒下了。过完冬元节就是年了,家里连点儿荤腥都没存下,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他刘叔也不乐意得病,这不是赶上了吗?鹏达进京不还早着呢吗?他婶子,你放宽心吧。”成老爹温声安抚道。
刘婶抽了几下鼻子,又自怨自艾地道:“也怪我,肚子不争气,一口气生了仨丫头。要是多生一个小子,家里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苦……”
叶知秋没闲心听她唠叨,便冲着屋里喊道:“爷爷,虎头!”
成老爹听见她的声音有些意外,“秋丫头咋回来得这么快?”
昨天说闲话被撞见,刘婶对叶知秋总有那么点儿怵。一想起那双似笑非笑、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后脖颈子就凉飕飕的。听见她的声音心里就莫名发虚,赶忙从炕沿上溜下来,“那就不用我陪老哥说话解闷了,我走了啊!”
挑开门帘子,正好和进门的叶知秋打了个照面,“秋丫头回来了?”她挤出一抹笑来,欲盖弥彰地别了别脸,不想让叶知秋看到自己红肿的眼睛。
叶知秋权当没看见,笑着道:“刘婶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去找你呢。”
“找我有事儿?”刘婶试探地问。
叶知秋微微一笑,“也没什么事,我待会儿还要进城,可能好几天都回不来,想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