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93节

问镜-第93节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谢严所说,控灵法十分易学,而鱼龙脑子简单,又贪食灵气,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其实很容易控制。余慈依着法诀上所言,以自身元气形成饵食,用以滋养鱼龙,很快就将其引诱过来,留连不去。

    这种控灵法,其实是在时刻损耗自身元气的。尤其鱼龙身子虽是纤细,却是个“大肚汉”,就算余慈可以利用技巧混杂外界灵气喂食,但元气损耗的速度仍是很快,以他此时凝成阴神,潜力大幅外放的状况,也有点儿吃不消。

    易宝宴前这几日,莫说是修行精进,恐怕还要倒贴去一些。

    余慈却没有提及此点,只是问道:“有了那‘金骨玉碟’,观主可过得此关?”

    谢严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盯着绕着余慈飞舞的鱼龙,半晌,才开口说话:“他可对你说起过鱼龙之道?”

    余慈怔了下才明白,“他”是指于舟老道,而“鱼龙之道”就是那长生路上的利用取舍之道,便点点头。接着便听到谢严的冷笑:“拾人牙慧。”

    伴着他的冷笑,握在手中的黑鞘长剑也在匣中嗡声震鸣,以为呼应。冷笑剑鸣声里,夜空中的鱼龙游动得更欢了,而且随着姿态活跃,小家伙对灵气的吸引力也在增加,好像被禁锢久了,感觉到饥饿,便放开肚皮进食。游动的轨迹上,分明荡漾起一圈圈细微的波纹。

    余慈深吸口气,压住鱼龙吸食元气带来的微微不适。他也记得,老道曾坦言“鱼龙之道”是学他人成功的经验,对此谢严自有一番讥讽评断:

    “他拿鱼龙之道说得痛快,可他有没有对你说起过他自己的‘道’?”

    ************

    谢严和余慈飞上天空去交谈,地面上的人都给晾在一边,李佑早习惯了,笑眯眯地回去睡觉。白日府的人马却没有这么好命,谢严仙长难得到丹崖上来一遭,还指名要见府主金焕,这可绝不能怠慢。在场中地位最高的陆扬指挥下,丹崖上一时便忙碌起来。

    不管场面怎么忙碌,终究有人会闲着,匡言启便是其中之一。

    陆扬没有给徒儿安排具体的差事,匡言启呆站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便给陆扬说了一声,径直回返。

    慢慢地离开了人群和纷乱,匡言启觉得自己有些感慨:府主平时是何等英雄了得,可在那谢严仙长的召唤下,肯定也要急匆匆回来拜见。这就是层次的不同了,不提谢严的修为,单凭他的“离尘宗三代嫡系弟子”这一身份,就是要让整个绝壁城为之仰视的存在。

    那是匡言启尚未实现的追求,所以他非常羡慕,可再深想一层,他又觉得很难受。

    他没有忘记,现在还应该是他在离尘宗山门的修行时间。只是由于天裂谷动乱,他和金川给安了一个“居中协调”的名目,被派遣回府。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在动乱临近平息之际,他应该要回山去了。可事实上,这个日子恐怕将是遥遥无期。

    金川,那个蠢材!

    当日在止心观,金川因为愤恨余慈毁了白日府多名精锐,骗借了李佑的“一气千结阴雷网”,想要对余慈不利,哪想到被李佑和梦微抓了现行,已经备了案,要受到戒律严惩。按照规矩,一年半载的面壁思过是绝少不掉的,可满打满算,他在山上的修行时间也只有一年而已。

    所以,金川不想去了,就打个马虎眼,留在府中,想来离尘宗也不会计较。如此做法,竟然获得了金焕的首肯!

    金川不去,以匡言启的身份,又怎能独自回去?

    同样是入山修行,金川的目标是白日府,匡言启的目标却要高远得多。可是,在现实面前,这个梦想刚刚开了头,便给轰碎了。

    恍恍惚惚沿着山林小径回返,月光和远近灯火的交映之下,稀疏的林木在地面岩层上映出千奇百怪的影子,随夜风晃动不休。

    再走出十几步,匡言启突然背心一冷,不自觉停下脚步。在离尘宗山门数月时间,他的修为进步幅度不大,可是受各位仙长潜移默化,灵觉倒是愈发地敏锐。

    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

    匡言启是个颇细心的人,他站定之后,转瞬将周边环境打量一遍。此时寒夜冷风吹动,掠过枯枝,枝影错乱,微微有声,难得他不受这些干扰,心思还算得上镇定。

    本来么,白日府中能有什么危险!只是……影子?

    匡言启找到了触动他发觉的异样之处。与遍地山石树木的乱影中,不知何时有一道明显的人影掺在其中,甚至还随风微微扭曲晃动。那绝不是他的影子!

    头皮一炸,他猛地扭头,入眼是一个虚淡近乎透明的人形,在夜风中飘荡。

    这是标准的夜路见鬼,可是匡言启不惊反喜。府中有此状态的,仅有一位:

    “屠长老,您出关了!”

    白日府在天裂谷中损兵折将,一府精锐被那余慈磨去了三成,便连屠独都重伤而回。如今那厮又披上离尘宗的虎皮到绝壁城来,显而易见是要灭白日府的威风。满府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屠独适时出关,无异于给府中诸人服下一颗定心丸。

    匡言启对首席长老大人还是很敬畏的,他忙迎前两步,躬身请安。之后又笑道:“长老身子可……”

    话音倏断。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阴神状态下,可有影子么?

    然后他便看到,屠独脚下,那细长的影子扭曲变化,瞬间化为一层黑雾,从地表浮起来!

    ************

    嗯,记得这位是谁吗?鱼刺兄的朋友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多,引发的风暴也越来越大。恳请兄弟姐妹们给力支持,收藏红票,样样不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翼

    白日的绝壁城非常繁华,近段时间,更是不同寻常。

    因为天裂谷动乱,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城外村落的百姓蜂拥入城,使得城内人口增加了两成以上,又因为后续防护还算得力,城中局面安定,市面便显得分外繁荣。

    余慈凭栏远眺,只见冬季难得的暖日之下,城中人流熙熙攘攘,在新城旧城的大街小巷中流动。山壁的阴影斜切过去,使明暗分界,就此刻而言,清晰的光线变化显然比模糊的声音更生动些。

    因为余慈如今所在之处,是在绝壁城天翼楼顶层。

    天翼楼位于绝壁城新城最边缘,背倚高崖之地。

    名为楼,实为一个从千丈绝壁修建延伸出去的平台。左右两边是呈曲环状的悬空廊桥,廊桥聚拢处,便是天翼楼的主楼,结构不过四层,却是悬在两百丈的高空,倚高崖,接云雾,设计独特。面对整个绝壁城,俯瞰景致,令人心胸畅然。

    天翼楼的整体布局,便像是一只昂首展翅的雄鹰。两边的廊桥便是双翅,主楼便是头颈,外间云流雾卷,远远看去,还真有点儿鹰击长空的味道。

    这天翼楼悬空而建,乃是绝壁城百多年来,最大的工程。里面还有一段故事,传说此楼是当年万灵门未被驱赶出绝壁城之前,为与白日府的丹崖府邸针锋相对,专门在新城高处修建的。其高度正好比丹崖上最高的建筑高出半尺,取的是“压过一头”的意思。

    然而很讽刺的,此楼建成不足一年,便有了金焕邀战史嵩、胡丹这万灵门两大高手之事。一战过后,万灵门黯然让出在绝壁城及周边所有的资源,远走僻壤,在外围惨淡经营。这天翼楼,也就成了白日府的产业,直至今日。

    八日后的易宝宴,便要在这天翼楼的顶层上举行。

    这几十年,天翼楼顶层并不轻易对外开放,一直都是城中最顶尖的二三十个人才有资格上来,又或者借此招待重要客人、举办重要活动,便如此次易宝宴一般。

    此时,佑大的顶层,便只有余慈一个人,周边就是绿葱葱的云竹园。乃是在观景用的平台上,错落种植翠竹,形成天然屏风,亦是生趣盎然。

    鱼龙在小小的竹林中盘旋飞动,转眼又扑出栏外,点缀着高楼云雾。

    便如谢严所安排的那样,在易宝宴开始之前,余慈真的没有任何具体的事务。每日里只是用控灵法,以本身元气饲养鱼龙,慢慢的使小家伙身外一层鳞皮油光水亮,精神焕发,也就愈发地粘住他不放,早忘了眼前这位是使其失去自由的罪魁祸首,已是赶都赶不走了。

    盯着这活泼的小东西在无所凭依的虚空中灵活游动,余慈颇有些羡慕,他又想起两天前谢严的结论:

    “他有没有对你说起过他自己的‘道’?肯定没有,因为他早把自家的‘道’给丢了。这蠢材,便是给他金骨玉碟,又怎能保证,他能抓住机会?”

    时隔两日,余慈还记得谢严那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鱼龙之道其实反映的是实证部的一贯精神,就是要撷取天下善法而用之,求一个尽速提升境界,取得长生之实,只不过被某人发挥成取舍之道,利我者用之,不利我者弃之,虽是偏激无情,却是条实实在在的路径。他和那人相比,实在是远远不如,远远不如!”

    那人是谁?余慈没敢问。不过,他却从谢严的话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只说那些虚泛的“道”,自然不好理解,但若是换成“理念”,便差不多明白了。

    他的阴神,正是缺乏这种东西,才迟迟不能定型,只是这‘道’、这‘理念’,还有丢掉的道理?

    摇摇头,余慈又将目光移回到鱼龙身上。便连谢严都认同的“鱼龙之道”,似乎确有些研究价值,不过相处这几日,余慈实在没有从小东西身上感觉出任何“取舍”的精义,却实实在在觉得这家伙是个贪婪到极点的大胃王。

    在他看来,鱼龙每时每刻都在毫无节制地从外界汲取生机元气,尽都化为催长身体的养份,只进不出,便如同不见底的深渊,投下个大石头,连响声都听不到。

    因为要以本身元气饲养这家伙,余慈凝成阴神之后一日千里的修行进度,硬给它拖累到几近于无。

    不过连续几日的饲养,余慈和鱼龙之间也有了些感应,便像是祭炼法器那样,能够在有限的幅度内,对鱼龙下一些简单的指令,鱼龙未必都能遵守,但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谢严交给他的“控灵法”的作用之一,虽然这毫无用处。

    八天后,鱼龙就是随心阁的了。

    此时,有人从楼梯走上来。一副谨小慎微的态度,踏在长绒地毯上,几乎没发出声音。

    “余仙长。”

    余慈回头,见是负责经营天翼楼的白日府执事耿福,难得他两百多斤的肥躯还能把走路的声音压得那么低。

    像耿福这样的执事,白日府有几十上百个,负责打理绝壁城的各处产业,相当于掌柜。本身称不上什么修为,倒更像是普通百姓,在城中娶妻生子,挣钱养家。

    也因为如此,耿福对府中的“大仇人”其实没什么感觉,且又性子圆滑,对谁都笑脸相迎,白日府把他推出来,倒也很合适。这两日余慈留连在天翼楼上,他几乎就成了余慈的管家,跑前跑后,也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

    “余仙长,这是您要的名单。”

    耿福仍是那极谦卑的笑脸,他拿出来是的城中近日来涌入的修士名单和基本情报,是由白日府借着询问是否参加易宝宴的名目统计出来,汇总后交到他手上。

    余慈以前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那就是绝壁城是在断界山脉和天裂谷之间的“孤岛”,是一个近乎完全孤立的城邦。现在他明白了,在此界修士眼中,动辙以万里计的茫茫大山荒野,其实算不得什么,尤其是有热闹可凑、有宝贝可看、有便宜可捡的时候,来自三山五岳的种种人物,便悉数登场。

    名单上便显示,近一个月来,绝壁城中仅通神修为以上的修士,便增加了三四十位。其中大半都是奔着易宝宴而来,剩下那几位,在听闻此消息后,也都留下,准备凑回热闹。

    从安全角度来说,余慈并不欢迎这类人,这让绝壁城本就有限的防护力受到影响,而且这里面鱼龙混杂,不排除有人盯上了随心阁商队携来的宝贝,想捞上一票。

    余慈本来是没想这么多,不过昨日有消息传来,说是随心阁的商队遇到一拨劫匪,实力高强,使得商队多人重伤,倒是携来的宝物并无损失。

    修行界的……劫匪!

    余慈发现自己必须再次调低对修行界的整体期待,这和他十二年流浪所见的凡俗的世界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发着感慨,他将名单细看一遍。白日府倒是没有偷懒,每个人后面都有一段简洁的介绍,让他可以大致了解来人的特点,当然,如此详备,也许是因为这名单最终要送到谢严手中的缘故——余慈是这么说的,谢严也没否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