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巨星年代 >

第236节

巨星年代-第236节

小说: 巨星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人们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李莹莹在外面拿着耳机:“这是苏冬的声音吗?仔细听确实有一点,但是我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听不出来这声音是苏冬的!”

    苏冬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到今天下午2点把第一季的全部录完,下午三点交给李青衣,由李青衣老豆那边电话直接给广电总局,这次百分百广电总局会乖乖的听话。

    下午刚刚脱手《舌尖上的华夏》苏冬就来到隔壁的《那些年》。。。。。。

    在广电总局大楼,“主任,这是倾城娱乐那边送上来的片子。”

    “扔了,里面含有大量的不健康的信息,禁止通过!”

    “张主任好大的官威哈!我******还是第一次发现你们就是这么办事情的!要不要******再过来给你们每一个的从头到尾的查一遍啊!”

    “李。。。李部长!您什么时候来的!您。。。您说笑了,我刚刚只是。。。只是忙晕了!对!就是忙晕了!您是过来考察我们工作的吗?”

    “哼!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架子,这个片子就是我女儿倾城娱乐执行总监李青衣刚刚送来的。。。。。。”有些话点到就好。

    广电总局以为苏家管不到,但是他们后知后觉的发现李青衣的家里是可以管到的!还是那种卡住命脉的。

    在广电总局楼下,“女儿啊,我今天可算是帮你一个忙了,那啥我前几天吸烟的事情你就不要跟你妈说了,你看咋样?”

    “成交。”

    苏冬绝对不敢相信他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审查居然是因为某人吸烟被自己女儿抓到,然后为了不让自己妻子知道,才和自己女儿来一个君子协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视惊人的纪录片

    按照一般的流程来走,一个片子的审核最少也要一周的时间,可是现在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倾国,果然和你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

    “那可是,我的计算从来不会出现错误!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倾国傲娇的声音在苏冬脑海中回荡。

    第二天下午,在浙江电视台。

    “头,你说咱们台长好端端的热门娱乐节目不放,偏偏选了一档纪录片在黄金档播放这是什么意思?”

    “我哪里知道!放就放呗,还让我们这些人留下来观看,说是学习学习,跟谁学?苏冬吗?那个走了大运的小子?”

    “哎呦,头,你小点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台长可是苏倾城的婶婶!”

    “。。。。。。这只是传言,咳咳,我还有事情,先去忙了。”他也就是在下属这边发发牢骚,万一真的被台长给听去了那可就有他好受的了。

    在倾城娱乐,苏倾城和自己婶婶那边进行了沟通,为了确保电视台的收视率,倾城视频网的播放将会推迟10分钟,同时苏冬将在个人微博上声明鼓励大家去浙江卫视进行观看,非常直白的告诉大家就是为了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

    “厉害了我的哥,苏冬,就凭借你的直爽,我决定了先去看电视台的直播!”

    “嘿嘿,就喜欢你的直爽!”

    “时间快到了没什么也不说了,我这很久不看电视的人打开了我家的电视机。”

    “咦?有趣,你们快看,在《舌尖上的华夏》前面的广告居然是倾城日化!这算是地方电视台的投桃报李吗?”

    “哈!还真的是呢,不说了,广告马上结束了,正片开始了!”

    八点钟到了。

    在浙江卫视,电视机上正在播放的正是《舌尖上的华夏》!

    一段轻柔的背景配乐,柔和得像涓涓溪水,似云雾缭绕,再配上香格里拉美丽的风景。。。。。。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

    “人们采集。”

    “捡拾。”

    “挖掘。”

    “为的就是这份自然的馈赠!”

    前面这些就是开头。。。。。。

    “这谁给配的音,声音我给满分,可是这剧情看着就那呗,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画面也不错,可是就是这剧情。。。。。。不就是拍美食吗,我去我也行啊!”

    “苏冬这次是栽了!纪录片这东西还不是他这种年纪可以驾驭的住的!”

    “我就安静的看看。。。。。。”

    “其实这风景就可以值得看一看的。”

    在播到松茸在大城市的价格的时候,不少人惊呆了,原来这玩意这么贵啊!

    80元的收购价格,700元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1600元在高档餐厅。。。。。。

    昂贵的美食往往采用的最朴实的烹饪方法,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不少人看到这不禁为苏冬的文字才华伸出手指点赞。

    “松茸出土后,单珍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流行在餐桌上不过三十年。”

    “在中国的传统食谱中,还有另外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

    “取最新鲜的冬笋切寸断,下重油,加各种调味料,即成为江浙一带最常见的家常菜。在中国,有很多人依靠竹林生活,他们也是了解竹笋的高手……”

    “哎哎!松茸呢?怎么就这么点,我还没有看够呢,怎么又换成冬笋了!我不喜欢吃笋,我又不是国宝大熊猫!”

    “我算是明白了开篇为什么叫做大自然的馈赠了,感情苏冬不打算再这一集里面单说松茸啊。”

    “我想好了!我决定去香格里拉去捡拾松茸去!”

    在竹笋出锅的时候。。。。。。

    “妈蛋!我特么刚刚吃过饭!现在居然又感觉饿了!苏冬,你这就过分了!你丫拍的是纪录片不是美食节目!”

    “我正在饭店吃饭,刚刚告诉老板让他给我上一盘炒冬笋!嘿嘿!还是第一次吃这个玩意呢!”

    “谁说这个节目不好看的!我家小孩子看着这电视吃饭可香了!还要让我给他做炒冬笋吃,哎呀,我已经给老公打电话让他去买了。”

    一幅幅林间画面徐徐展开,一个个让人垂涎欲滴的食材在高清摄像机的镜头下,露出了它们最自然、最原始的形态。

    那笋,让人看着就食欲大生!

    就算是画面上那刚出土的鲜笋,也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咽了咽吐沫,即使刚吃饱饭的人,也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透过电视机,他们好像都闻到了一股山间上潮湿芬芳的草籽味道,而那高清摄像机,无疑将这种感觉放大了无数倍,乃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这画面是越来越美了!

    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纪录片也就那样,可是越看越觉得这个纪录片有毒!声音有毒,打开听到了就不愿意换台!画面有毒!一看就不舍得转移目光!

    在放到诺邓火腿那里,让大家知道了盐的不易。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10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要想挖到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茂荣挖到的就是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茂荣对着镜头诉说着自己的工作还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家庭做出的努力!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圣武和茂荣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们懂得环境越是恶劣莲藕价格就越丰富。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在湖北,藕的作用就是煲汤。”(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这是纪录片?

    本是寻寻常常的画面,却让身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了一丝久违的舒爽,那是一种根本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幸福和享受!这就是苏冬拍摄的纪录片?这就是《舌尖上的华夏》?

    虽然不少观众老爷看到这里很佩服苏冬可以把这样的一个纪录片拍的很是精彩,但是这么一群人,俗称死鸭子嘴硬的家伙在网上说:“精彩又能怎么样,它不还是一个纪录片吗?一个纪录片它的收视率能够高到哪里去!?”

    有几个同样是做综艺节目的导演发文:“幸好它只是纪录片!”

    确实,可是一个纪录片就让收看这个节目的不少业内人士汗颜,这样的东西他们想不出来,更不要说能不能拍的出来了。

    现在在浙江电视台里面。

    台里正在收看该节目。

    “拍得太好了,太好了,这种水平的纪录片,拿个纪录片一类奖项绝对不是问题!还是咱们的领导眼光给力啊,想不到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居然真的被苏冬给拍出花来了!”

    “是啊,这样的纪录片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过,自然,人文,富有文化特色!真是一部好片子!音乐的变幻切入,场景的转换。。。。。。若非早有声明说这是苏冬作品,我还以为是咱们界内哪一个前辈拍出来的呢!”

    “里面也确实有,倾城娱乐和老李和老张听说这次是给苏冬打下手。”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这二老拍好了然后给苏冬的,好让苏冬上位。”

    “别开玩笑了,苏冬需要注意做吗,说这话的都应该回头去看看《一代宗师》那里面的镜头现在让你拍能拍出来吗?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别人不行!少说多做!”

    第一集很快结束了,“收视率现在多少了!?”上面的领导在问话。

    “技术组还在统计。”

    “5分钟广告,广告时间后开播第二集,通知技术组第二集放完后也把数据送过来!”

    “是!”

    广告休息时间。。。。。。

    在苏冬的微博上面。

    “我去,苏冬你可以的!这样的片子还真的被你给拍出花来了!真好看!看完后我就后悔了,后悔今天吃晚饭吃的太早了!”

    “嘿嘿,我昨天在得知今天有新节目的时候就特意留着肚子等新节目了,果然!苏冬又一次没有让我们失望!”

    “太好看了!”

    “我了个去,纪录片还能拍成这样啊?”

    “看完后,我特么有种看大片的感觉!听说苏冬拍这个东西花了2000多万?”

    “牛!!!难怪我看着也有看大片的感觉!不过一分钱一分货,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句话在苏冬这里被证实了。”

    李莹莹:“为苏冬的最新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点赞!我正在吃炒藕!”

    苏倾城:“苏冬,晚上回去这些你都要做!”

    “我去!苏倾城女神又撒狗粮了!莹莹啊,加油!超过她!”

    “本来我想给好评的,可是看到这两个女神在点赞,我默默的粉转黑了。”

    “慢走,不送。。。。。。”

    除开这二人的留言外,还有不少其他的留言,其中还有几位业界内的知名导演。

    业内有个著名的纪录片导演道:“真没想到,在如今这个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竟然还有人能把纪录片做出一个新高度,推荐一下《舌尖上的华夏》,虽然在收视率上你不能指望一挡纪录片能有什么太好的成绩,更不可能和综艺节目比,但我觉得,每一个纪录片导演其实都应该学习一下《舌尖》的拍摄手法和讲故事的逻辑,会给人很大启的,当然,也包括我!”

    另一位倾城娱乐方自己的导演:“苏冬是我看好的小辈,华夏后面的电影市场就要靠这样的年轻人来扛大旗了,我相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舌尖》这个纪录片拍的不错,值得我们去学习,第一次发现纪录片是可以这么拍的,而且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很好,观众那里我不知道,可是作为一个平时看东西就很挑剔的我,在《舌尖》这里我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挑剔,如果说非要有那就是为什么苏冬你不电话告诉我让我过去帮忙!这么好的在全国人民面前显露自己的机会你居然都不带上我,下次我就不帮你掌机了!”

    “领导,下面传来了消息了!《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收视率破一了!1。03%的收视率!”

    下属汇报后,坐在会议室的几位领导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欢庆过后众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台长身上,那个排除异己,鹰派的典型代表,说一不二的李若梅。大家注意到的那个女人端起了自己眼前的茶杯,抿了口茶水:“现在第一集收视率的结果已经出来,各位现在可以放心回去休息了。”

    “呵呵,不急,我们再看看第二集的结果,咱们台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出现这样好的成绩了!”

    “是啊,既然都在这等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