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366节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366节

小说: 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监,可是威尔士亲王和日本那位亲王都在里面呢……”

    “浅薄!我们出动几万士兵就能随随便便打进chink的首都。现在里面只有十几个人,我们有这么多人,只要冲进去他们就会投降了……”

    霍尔伍德爵士抬手看了看表,正色道:“现在是九点三十五分,我命令!”

    “五分钟之后……”

第三百二十章 大事件 四

    本章副标题:穿林北腿的仁慈范儿

    ………………………………………

    “五分钟之后开车,袁博士。”

    我们的袁大师此时已经脱掉了燕尾服,打扮得像是一个搬运工人坐在一节货运车厢之中。

    这个时候,他们一行人和两口大箱子也已经上了一辆开往格拉斯哥的货运火车。

    也是工人打扮的伽侬…汤森德上了车,用一种很是激动的口气说道:“袁博士,刚才一直忘了说了。谢谢你,我代表爱尔兰人民谢谢你!”

    “虽然柯林斯先生之前反对,不过我想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也会感激你的……”

    “哈哈哈,伽侬你说错了。柯林斯先生非但不会感激我,反而会埋怨我。”袁燕倏笑着打断了他。

    “怎么会?!”汤森德拍了拍旁边的两口箱子,疑惑地道,“你可是为我们爱尔兰带来了两个很大的谈判筹码啊!”

    “呵呵……”这次“太岁同志”只是轻笑了两声,不置可否。

    其实,元鸿渐同学是非常看不上恐怖主义。

    他不是觉得这种“绝望的呐喊”不能改变历史。恰恰相反,恐怖主义行动正是历史的偶然性因素之一。

    最好的例子就是拉灯叔搞的911了。

    对赛里斯来说,2001年的国际环境是这样的:

    苏联倒了,中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96年台海危机又让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第一次海湾战争让美帝成了地球上的“外星人”。实事求是地说,赛里斯军方的心态也有点崩啊。

    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正拔剑四顾心茫然,美帝不给自己找个对手,国内的军工集团怎么再捞一票呢?

    这个时候要不是拉灯叔主动跳出来吸引了美帝的目光和火力,东方某大国能不能过这一关也未可知,至少不会那么顺畅。

    不过从911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恐怖主义行动的结果并不符合发动者的初衷。

    回到“太岁行动”这码事上面,绑架了威尔士亲王和迪宫亲王又能怎样?

    小日本会吐出山东吗?

    英吉利会让爱尔兰完全独立吗?

    这两位只不过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罢了,他们又不是没有弟弟。

    说的冷血一点,就算是这两位被害,英日两国也只需要换一位继承人即可,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说句真格的,绑架重要人物换取经济利益,这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绑匪提出的政治要求,一个正常的政府是绝对不可能答应

    否则,这个国家就永无宁日了。

    所以,恐怖主义行动说到底也只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罢了。

    当然啦,我们的袁大师到了爱尔兰之后,只会向英国政府提一个很小很小很小的要求。

    “!!!”

    他耳中隐隐地听到了几声很轻很轻的爆炸声,心中不由得一动,难道说公使馆那边开始了?

    “呜!”

    汽笛拉响,把爆炸声全都遮掩了过去。货车随之启动,驶出了伦敦火车站。

    “现在是九点三十五分,我命令五分钟之后……”

    “啪、啪、啪……”

    霍尔伍德爵士刚发布了命令,又听到同时还看到了镁光灯的闪灭,原来英国本地的记者大部队终于赶到了。

    “爵士,我是《泰晤士报》,请问……”

    “爵士,我是《每日邮报》,请问……”

    “爵士,我是《卫报》,请问……”

    其实这位总监大人和新闻界的关系非常不错,在媒体上的形象也很“清新”,被誉为“勇敢的改革者”。

    因为他在警界实行的某些措施是很有点左派色彩的,也很有点进步意义的,比如发放养老金,比如招募女性当警察。

    可见他还是很明白要搞好和舆论界的关系的。

    所以见到了现场来了这么多记者,他心中就是一动,立马提高了音量道:“先生们,我知道你们有很多问题。但是现在不是回答问题的时候。”

    伦敦警察厅总监露出了坚毅的表情,沉声说道:“我们伦敦警察厅是绝对不会坐视犯罪分子如此的嚣张。现在我们就准备进行突击。”

    “请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稍安勿躁,突击行动成功之后,我再来回答你们的问题。”

    “啪、啪、啪。”

    他这般具有职业风范的形象就定格在了照片之上。

    如果他不是穿着便装而是制服的话,效果还要好一点。

    “action!”

    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霍尔伍德爵士大手一挥,伦敦警察在前后两个门同时发动了……

    “噗、噗、噗。”

    使馆外众人的耳中听到了轻微的爆鸣之声。

    在西线当过宪兵司令的总监大人对这种并不陌生,这应该是……

    “迫击炮?”

    “卧倒!”

    说时迟那时快,他老人家大吼一声,就滚到在了一辆汽车下面。

    “啪、啪、啪。”

    他这般具有职业风范的形象就定格在了照片之上。

    如果他不是穿着便装而是军服的话,效果还要好一点。

    “、、。”

    就在记者们拍照片,警察们找掩体的时候,炮弹炸响了。

    不过这些炮弹并没有落在地上,而是在半空中就引爆了。

    “呼……”

    汽车下面的总监大人松了一口气,爬了出来。

    此时他心中却是蛮开森的,果然是chink,连迫击炮都不会用啊。

    “咦,这是什么?”

    此时霍尔伍德爵士发现7月份的伦敦夜空下起雪来了……不对,这不是真正的雪花,而是占满了天空的雪白传单。

    他随手抓过一张,只见传单上写用粗黑体写着:

    we are jaba legion。

    “我们是朱槿军团。”这句话下面是一朵非常卡通的大红花,这是我们袁大师设计的标志。

    we have boooombs!

    “我们有炸弹”这句话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黑色炸弹,就是后世表情包里面的那个。他老人家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借用了一下。

    we have hooostages!

    “我们有人质”这句话下面是一个黄色的人头,就是那个哭泣的表情。

    you attack,massacre!

    “你们进攻,我们屠杀!”这句话下面是一把滴着血的刀子。没错,也是表情包里面的。

    please, please, please don’t try it。 thanks。

    “请不要尝试。谢谢。”最后一句下面是一个双手抱拳的图案。

    总监大人翻过来一看,后面还有一句话:请耐心,明晨日出之时,我们会向全世界人民发表我们的声明。

    当然,还有一个太阳公公起床的图案。

    总之,这是一份词句和缓,图案可爱的传单。不但印刷精美,而且纸质还挺高档的。

    不用问了,这都是“系统出品,必系精品。”。

    也不用问了,袁燕倏这一招是向穿林北腿学习的。他老人家日后派出飞机好不容易飞到东京上空,投的不是炸弹也是传单啊。

    霍尔伍德爵士心中冷笑一声,果然是chink,果然是懦夫。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冲着卧倒的警察们喊道:“都给我起来,继续进攻……”

    “stop!”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事件 五

    本章副标题:yes,prime minister!

    ………………………………………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八点三十分。

    纽约,《纽约时报》编辑部。

    卡尔…范安达,美国报业的传奇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因为就是他树立了美国商业新闻报纸的典范。

    此君可以说是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天才。

    1870年,当范安达还是俄亥俄州一个6岁的农家孩子,他就开始在纸张上粘贴剪报,并以10美分的价格出售了。10岁的时候,范安达用木框制作了一台印刷机,把扫帚柄用布包起来当作油墨滚筒,并用村里报社废弃的铅字印刷。

    他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的编辑主任,此后会在这里度过了25年的职业生涯。

    即使他已经是堂堂的主编了,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夜班编辑的职责。

    在这么长的任职时间中,他在《纽约时报》的日常工作从未发生变化。他下午1点出现在新闻编辑室,6点回家吃饭并休息。10点回到编辑室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其他人下班时才离开。通常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据说他这些年里面只有三次例外。

    1921年的7月23日的这个晚上,他也破例了,8点钟就来到了编辑室同一帮编辑们开会。

    “伦敦那边怎么说?”

    “范安达先生,伦敦来电报确认了这个消息,英日两国皇太子真的被绑架了,而且还是中国人绑架的。”

    “该死的!”

    “范安达先生,那些中国人确实该死……”

    “不对,我不是说中国人,我是说这次让《世界报》快了一步!”

    “哦,范安达先生,这也没有办法。谁让赫伯特…普利策的女儿就在现场呢?”

    “我知道,可是就是不甘心啊……”

    “笃、笃、笃。”

    这个时候有人敲响了会议室的大门。

    “进来吧。”

    来人拿着一声报纸道:“主编,《世界报》又发号外了。”

    “快拿来我看看!”

    《纽约时报》主编接过来一看,这次上面有两篇文章。

    一篇是讲述朱槿军团用撒传单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了英国警方的进攻。

    另一篇是详细记录了我们袁大师的英勇却失败了的感人肺腑的义举。

    “范安达先生,我们是不是也要发号外了。如今除了《世界报》之外,其他家报纸也在发行号外了。”

    “有什么用?”

    范安达用他著名的“范安达死亡射线”,就是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说话之人。

    他挥了挥手中的报纸,冷冷地道:“我们以发行号外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的读者,《世界报》主编的女儿就在现场,她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吗?然后明天他们都该去买《世界报》了!”

    “这个……”

    在场的编辑们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了。

    就像这位主编说的一样,现在出号外就像是给《世界报》打广告一样。

    而《纽约时报》的传奇主编此刻心中很是烦躁,因为他隐隐地觉得自己和《纽约时报》好像错过了什么。

    错过了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袁大师在这里的话,那么他这位穿越者就能告诉卡尔…范安达,错过的是什么。

    如今英国的三大报纸是《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和《卫报》。

    未来美国的四大报纸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华尔街日报》。

    注意到英国和美国的大报纸有什么区别了吗?

    bingo!

    英国的报纸是没有地名前缀的。泰晤士河虽说是个地名,不过它不仅仅只流经伦敦。

    而美国报纸的名字都带着地名前缀,这意味着它们之前全都是地方性的报纸。

    简单地说,这个区别是三大条件决定的。

    第一,从国土面积来说,不列颠岛的面积根本不能和美利坚相提并论。前者才区区20多万平方公里。而美国单单一个弗吉尼亚州就要11多万平方公里。

    很显然,面积小的国家不需要太多的地方性报纸。

    第二,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早在十六世纪就拥有了英国皇家邮政(royal mail),到了十九世纪末期,英国铁路网基本已经贯通了整个国家。

    也很显然,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邮政体系利于全国性报纸的发行。

    第三,英国人要比美国人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因为英国早就成为了民族国家,而美国此时还处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期,美利坚民族并未真正成型。

    即使一百年后,洋基佬也不是很关心国际新闻和国家大事,尤其是那些农民眼中基本上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那个一千三百亩地。

    但是,美利坚民族终究是要成型的,美利坚的人民终究是需要一些全国性报纸的。

    身处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各家报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